- 年份
- 2024(1709)
- 2023(2290)
- 2022(1802)
- 2021(1568)
- 2020(1268)
- 2019(2685)
- 2018(2654)
- 2017(5433)
- 2016(2773)
- 2015(3255)
- 2014(3303)
- 2013(3459)
- 2012(3228)
- 2011(2875)
- 2010(2877)
- 2009(2483)
- 2008(2444)
- 2007(2256)
- 2006(1942)
- 2005(1747)
- 学科
- 济(18326)
- 经济(18322)
- 产业(7937)
- 业(7904)
- 地方(6533)
- 企(6040)
- 企业(6040)
- 管理(5989)
- 业经(5740)
- 方法(4980)
- 结构(4881)
- 农(4839)
- 中国(4335)
- 地方经济(4255)
- 数学(4095)
- 数学方法(4078)
- 技术(3979)
- 产业结构(3666)
- 农业(3265)
- 发(2914)
- 发展(2351)
- 展(2350)
- 制(2311)
- 新技术(2252)
- 高新(2251)
- 高新技术(2251)
- 学(2226)
- 信息(2168)
- 总论(2106)
- 信息产业(2085)
- 机构
- 学院(43337)
- 大学(41169)
- 济(21458)
- 经济(21110)
- 管理(16765)
- 研究(15891)
- 理学(14489)
- 理学院(14363)
- 管理学(14158)
- 管理学院(14086)
- 中国(10697)
- 科学(9641)
- 京(9046)
- 所(8000)
- 财(7292)
- 农(7257)
- 研究所(7242)
- 江(6958)
- 中心(6955)
- 业大(6910)
- 经济学(6681)
- 院(6095)
- 经济学院(6068)
- 财经(5800)
- 北京(5695)
- 农业(5584)
- 州(5384)
- 省(5191)
- 经(5164)
- 经济管理(5157)
共检索到64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爱宗
定西依托中药材的种植优势,把中药材作为当地重要支柱产业进行大规模地开发生产。通过调查研究,该文阐述了定西中药材种植概况、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何积极推进中药材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药材 产业化 定西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爱宗
中药材是定西的重要优势资源之一。甘肃省定西市已将中药材作为当地一大支柱产业大规模地进行开发生产,并提出打造"中国药都"的目标。该文论述了定西建设"中国药都"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定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劣势,提出了定西如何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加快"中国药都"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药材产业 中国药都 对策建议 定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缪艳丽
中药材产业的本溪市的优势特色产业,如何促进中药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打造本溪中药材产品品牌,促进"中国药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调查了解本溪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本溪市 中药材 发展 思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侯长红 林光美 侯大为 陈丽霜 谢芳芳 鲍钦 吴英详 阮颖慧
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下,结合《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具体要求,从福建省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与稳健发展的中药材种植(养殖)业、福建省日益规范的中药制造业、福建省日益繁荣的中药流通产业、台湾地区规范的中药制造业、台湾地区稳定的中药产品海外销售市场、台湾地区对大陆中药材原料的依赖性等方面介绍了闽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概况;进行SWOT矩阵分析,指出闽台中药材产业合作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之所在;并据此提出促进闽台中药材产业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光美 侯长红 刘伟平
在分析福建省中药材资源开发利用优势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中药材GAP研究,提高中药材质量,探讨基地的组织形式,抢救和保护濒危中药材种质资源,积极申报名优中药材的原产地保护,培育中药材龙头企业等加快福建省中药材产业化开发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福建省 中药材 产业化 开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艳红 常金良 水梅
介绍了黑龙江省中药材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推动黑龙江省中药材现代物流发展的建议,包括制定道地药材产地初加工技术标准,健全中药材现代物流标准体系;完善中药材现代物流基地功能,实现规模化集中仓储;组建专家团队,提供中药材物流人才与智力支持。
关键词:
中药材物流 中药材产业 黑龙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万慧 尹健 张艳玲 周巍 宋建军 李鹏陈 高中军
该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信阳市中药材的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发展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论证,剖析了信阳市中药材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对策举措。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晋武 祁永安 石利兵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甘肃省在中药材资源、栽培面积及产量方面具有优势。省内相关地区已将中药材作为当地重要支柱产业,组织大规模的开发生产。该文从甘肃中药材产业的现状入手,在分析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省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对策建议,为甘肃的优势产业发展提出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甘肃省 中药材产业 优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春荣 李玉贤 张得胜 高振宇
[目的]为解决中药材套种立体栽培模式不完善,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植株空间分布不合理的问题,针对我市林缘区面积较大的实际,按照"调结构、保质量、降成本、补短板、创品牌"的总体要求,选择重楼、五味子、猪苓、天麻4种中药材,在中药材立体仿生栽培技术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实现天水市中药材由生产大市向产业强市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法]采取架上五味子,架下重楼,地下猪苓(天麻)的立体仿生种植模式,通过五味子、重楼、猪苓(天麻)立体仿生栽培技术能够实现了优势互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便于抚育管理,降低了生产经营成
关键词:
天水市 中药材 产业 供给侧 思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全新 郑少锋 李瑞青
通过对我国中药材加工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进入壁垒等方面的分析,进而得出以下结论:我国中药材加工产业组织处于发展的初期;由于中药资源的区域性,大多数中药加工业具有区域性特征,产业规模偏小,规模不经济;中药加工业呈现出垄断与过度分散竞争并存的格局;中药属于知识密集产业,进入壁垒趋高。
关键词:
中药材 加工产业 市场结构 集中度 壁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文品
在横断山脉南部的苍茫大山中,不同种类的植物郁郁葱葱,这里是世界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独特的中草药品种也比比皆是。地处横断山脉腹地的云南维西,更因发现了种类繁多的天然中草药,被认为是中国少有的"中草药基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春荣 李玉贤 张得胜 高振宇
[目的]为解决中药材套种立体栽培模式不完善,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植株空间分布不合理的问题,针对我市林缘区面积较大的实际,按照"调结构、保质量、降成本、补短板、创品牌"的总体要求,选择重楼、五味子、猪苓、天麻4种中药材,在中药材立体仿生栽培技术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实现天水市中药材由生产大市向产业强市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法]采取架上五味子,架下重楼,地下猪苓(天麻)的立体仿生种植模式,通过五味子、重楼、猪苓(天麻)立体仿生栽培技术能够实现了优势互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便于抚育管理,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实现了同一地块空间资源利用,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结果]通过5年试验,从产量角度看模式Ⅱ(五味子+重楼+天麻)最优,其次是模式Ⅲ(五味子+重楼+天麻+猪苓);从经济效益看模式Ⅰ(五味子+重楼+猪苓)最好,其次是模式Ⅲ。[结论]3种模式均较单种的收益有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天水市 中药材 产业 供给侧 思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正俊
中药材产业在川渝黔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进一步推进彼此的合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川渝黔中药材产业合作机制的具体构想为:加强三省企业间的合作;制定共同的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加强科研院所、人才培养基地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加强川黔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的合作。
关键词:
川渝黔区域经济 中药材 产业合作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颋 张亚丽
从宋人綦崇礼所撰骈体《代宰执贺顺州进枸杞表》展开,论述该文中提到的典故出处和后人对该典故的演绎,并就植物枸杞及何为"地骨"进行简单说明,重在考察该种药材在中世纪中国的用途、产地、种种"传奇"以及因人们对这些"传奇"的追崇而导致的这种药材的悲剧。
关键词:
地骨 枸杞 綦崇礼 顺州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索国勇
甘肃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人工种植区,药材产区主要集中在贫困地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与农民脱贫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中药材产业及种植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制约中药材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着眼于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目前如何充分利用中药材生物资源优势、发挥甘肃省中药材生产区和集散地的特点,加快把中药产业培养为全省的支柱产业,实现中药资源优势向中药产业化转向,为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并为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和建立农民增收保障机制方面提出了有实际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药产业 发展机制 农民增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