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11)
- 2023(6701)
- 2022(5909)
- 2021(5393)
- 2020(4981)
- 2019(11748)
- 2018(11575)
- 2017(22504)
- 2016(12809)
- 2015(14807)
- 2014(15203)
- 2013(15332)
- 2012(14829)
- 2011(13628)
- 2010(13670)
- 2009(12930)
- 2008(13063)
- 2007(12100)
- 2006(10511)
- 2005(9576)
- 学科
- 济(54474)
- 经济(54408)
- 业(32563)
- 管理(32089)
- 方法(27446)
- 企(24940)
- 企业(24940)
- 数学(24333)
- 数学方法(24078)
- 农(15897)
- 学(14750)
- 财(13919)
- 中国(13384)
- 地方(11131)
- 贸(10782)
- 贸易(10780)
- 农业(10471)
- 易(10452)
- 制(10184)
- 业经(10005)
- 和(8522)
- 融(8322)
- 金融(8319)
- 银(8205)
- 银行(8144)
- 务(8011)
- 财务(7993)
- 财务管理(7965)
- 行(7747)
- 理论(7741)
- 机构
- 大学(196653)
- 学院(192571)
- 济(77384)
- 经济(75670)
- 研究(72554)
- 管理(68805)
- 理学(58684)
- 理学院(57901)
- 管理学(56704)
- 管理学院(56346)
- 中国(53533)
- 科学(48035)
- 农(44821)
- 京(43316)
- 所(40038)
- 研究所(36666)
- 农业(35972)
- 业大(35061)
- 财(35009)
- 中心(33448)
- 江(31105)
- 北京(27653)
- 财经(27643)
- 范(25791)
- 院(25638)
- 师范(25373)
- 经(24946)
- 州(24205)
- 经济学(24162)
- 省(23826)
- 基金
- 项目(127298)
- 科学(96772)
- 基金(90182)
- 研究(87142)
- 家(81769)
- 国家(81080)
- 科学基金(65838)
- 社会(52197)
- 省(50013)
- 社会科(49200)
- 社会科学(49180)
- 基金项目(47373)
- 自然(44719)
- 划(43700)
- 自然科(43611)
- 自然科学(43589)
- 自然科学基金(42815)
- 教育(40641)
- 资助(38967)
- 编号(35097)
- 重点(29779)
- 成果(29716)
- 部(28548)
- 发(27954)
- 计划(26270)
- 科研(25690)
- 创(25664)
- 课题(25289)
- 创新(24149)
- 科技(23752)
共检索到290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霆 李建光 贺兵 庞宏宇
通过对都柳江三都河段大刺鳅的性腺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其性腺卵母细胞的发育不同步,属分批产卵类型。经统计分析,在25.6~30.3cm体长段的大刺鳅平均怀卵强度最高,绝对怀卵量较高。25.6~27.9cm体长段与28.0~30.3cm体长段、30.4~32.8cm体长段的平均怀卵强度差异显著,71.5~91.5g体重段与31.5~51.4g体重段怀卵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大刺鳅 性腺调查 怀卵量分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罗佳 姜伟 陈求稳 刘德富 唐锡良 涂志英 石小涛
为了解葛洲坝下游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产卵场食卵鱼的资源量,于2011年8—12月在葛洲坝下游江段,利用三层流刺网张网采集渔获物样品并进行鉴定分类。结果显示:采集渔获物共有24亚种,分属于3目5科,其中鲤形目鲤科鱼类最多,共有14种,未发现外来物种。食卵鱼铜鱼(Coreius heterodon)和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在所捕获渔获物中所占比例较大,其中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捕捞量占总捕捞量的79.31%;在11月份的捕获物中,食卵鱼的捕捞数量足过10月和12月的2~8倍;在中华鲟产卵期间,食卵鱼...
关键词:
葛洲坝 中华鲟产卵场 渔获物 食卵鱼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松 何治德 钟其渝 夏银琼 何星辰 王太新 王松 严太明 何智
采用短期连续投喂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17β-雌二醇(0.25、0.50、0.75和1.00 mg/kg)对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生长和性腺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药物处理对大鳞副泥鳅成活率无显著影响;短期内(60 d)17β-雌二醇能显著促进大鳞副泥鳅的生长,其中低浓度(0.25 mg/kg)作用效果最明显;投喂60 d后,各浓度组的雌性比例(66.11%、71.67%、72.78%和71.1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其中以0.75mg/kg组雌性比例最高。结果表明17β-雌二醇能促进大鳞副泥鳅未分化性腺向卵巢发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南平 杜启艳 燕帅国 常重杰
向性成熟的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和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dabryanus)个体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所获得的卵子和精子进行人工授精。把胚胎分别置于20℃、25℃和30℃条件下,使其发育。经性腺检查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两种泥鳅中雄性个体所占的比例明显升高,获得明显的偏雄比率群体。根据已知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CYP19a基因序列设计嵌套简并引物用巢式PCR扩增并克隆出了两种泥鳅的CYP19a的DNA片段。泥鳅CYP19a片段和大鳞副泥鳅CYP19a片段分别长941bp和935bp。在此基础上用各自的特异引物克隆出两种泥鳅CYP19a的相应...
关键词:
泥鳅 大鳞副泥鳅 CYP19a 性别分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雨晴 陈琦 郑欣宜 徐其征 庄子昕 王伟 曹小娟 周贺
以杂交三倍体泥鳅(4n♀×2n♂)为研究对象,对其早期性腺分化的组织学进行观察,并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杂交三倍体泥鳅早期不同发育时期(孵化后4、14、21、23、50、60和65d)和不同组织(性腺、肝脏、肌肉、肠、鳃、鳍、皮肤和脑)中性腺发育相关基因(hormad1、dmrt1-a)的表达量进行定量检测。研究结果发现:在早期不同发育时期,hormad1和dmrt1-a基因均为在4日龄中表达量最高,14日龄次之,在50日龄中表达量最低。在不同组织中,hormad1基因在雌鱼的鳍中表达量最高,肝脏中表达量最低;在雄鱼的性脑腺中表达量最高,肝脏中表达量最低。dmrt1-a基因在雌雄鱼的性腺中表达量最高,脑中表达量最低。杂交三倍体泥鳅早期性腺的分化和发生与二倍体泥鳅无差别,可观察到原始生殖细胞、原始生殖细胞的迁移和原始性腺的生成及性腺的分化等过程。研究结果表明,hormad1、dmrt1-a这2个基因与杂交三倍体泥鳅早期性腺发育密切相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樊佳慧 叶欢 宋信华 岳华梅 黄玲 阮瑞 邵俭 郜卫华 李创举
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是淡水特色经济鱼类, 其雄性生长速度快于雌性, 培育全雄苗种可显著提高养殖效益。为加快长吻鮠全雄苗种培育进程, 需深入了解长吻鮠性别分化及性腺发育的调控机制。本研究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长吻鮠卵巢和精巢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 共有10872个雌雄差异表达基因, 其中上调基因9375个, 下调基因1497个。通过功能注释, 筛选出71个与性别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 包括50个精巢高表达基因(dmrt1、cyp17a1、samd7、wnt6、wt1等)和21个卵巢高表达基因(foxl2、gdf9、zp3、zp1、figla、bmp15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 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到16条与性别决定与分化及性腺发育相关的信号通路, 包括Wnt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卵巢类固醇通路、GnRH信号通路等。本研究筛选出与长吻鮠性别决定和分化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揭示参与其雌雄个体性腺发育的信号通路, 为今后长吻鮠性别决定和分化机制的研究积累重要数据, 从而为其全雄苗种的培育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长吻鮠 转录组 性腺发育 差异表达基因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丹 陈四清 柯翎 张子阳 朱金超 潘鲁莹 李凤辉 徐荣静 彭立成 边力
为探明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性腺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特征,优化亲本生殖调控技术,本研究对绿鳍马面鲀雌雄亲体的精巢和卵巢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分析,经de novo拼装,最终获得119 219个单基因(unigene),N50长度为1 255 bp。在NR、NT、KO、Swiss Prot、PFAM、GO及KOG数据库分别注释到24 009、35 057、18 453、26 971、30 294、11 420和21 613个unigene。绿鳍马面鲀精巢和卵巢转录组中存在18 954个差异表达基因(DEG),相对于精巢,在卵巢中上调表达的基因有11 265个,下调表达的有7 689个。选取bmp2、sox3、figla、hsd17b1、cyp19a、cyp17、foxl2、star和amh 9个DEGs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验证,结果显示,qRT-PCR结果与RNA-Seq分析相一致。GO和KEGG富集结果分析发现,amh、cyp17和star可能在绿鳍马面鲀雄性精子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bmp2、foxl2、cyp19a、figla和hsd17b1在雌性卵子发生和卵巢类固醇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比较绿鳍马面鲀精巢和卵巢的转录组表达差异,初步阐明了精巢和卵巢的基因表达特征,为进一步研究绿鳍马面鲀的性腺发育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转录组 性腺 差异表达基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蔡生力 戴习林 臧维玲 徐桂荣
对池养南美白对虾 (Penaeusvannamei)亲虾进行人工促熟 ,并使之交尾、产卵、受精。实验在上海金山区杭州湾河口低盐地区一套自行设计的水循环系统中进行 ,育苗用水通过兑配使盐度为 2 7~ 2 8。育苗期间基本不换水和移动亲虾。亲虾 2 0 5尾 ,雌雄比约 1∶1。雌虾切除眼柄后 3~ 4d ,性腺即开始发育 ,6~ 7d产卵 ,但未受精。手术后约 30d ,亲虾出现追尾现象、随之发生交配并出现受精卵。实验进行了约 6 0d ,共收集虾卵 4 5 6 .7万粒 ,其中受精卵出现后所产卵为 137万粒 ,通过设置在水循环系统内的集卵网袋 ,可收集到 95 %以上的卵 ,共获受精卵 6...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玉红 林丹军 尤永隆
通过组织学方法观察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迁移、生殖嵴的生成和性腺分化,并且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性腺分化的差异。结果表明:1日龄仔鱼PGCs位于消化管上方的脏壁中胚层中;5日龄时PGCs迁移到背部的腹膜上皮上;10日龄时生殖嵴生成;20日龄时PGCs迁入生殖嵴,形成原始性腺;25日龄时原始性腺开始向卵巢分化;30日龄时原始性腺向精巢分化。46日龄时,双侧卵巢已经合并成1个卵巢。仔鱼孵化后的25~30 d为性腺分化的关键时期。在自然水温(23~25)℃和较低水温(22±1.0)℃中培育的幼鱼,雄性率分别为(51.1±1.5)%和(48.6...
关键词:
泥鳅 温度 性腺分化 雄性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永春
大刺鳅体形扁而长,背鳍鳍棘33~34,有“刀鳅”之称,体长与体重呈指数方程:W=0.00494L(r=0.9726),最大个体可达0.5kg。大刺鳅食性以动物性为主,主要食物为水生昆虫,喜爱食物为蜉蝣目。大刺鳅的繁殖习性属分批产卵类型,产卵期为4月底至11月初,产卵高峰为7月和 9月,绝对怀卵量为 1951.8粒,相对怀卵量为 32.7粒/克,成熟系数23.0%。
关键词:
大刺鳅 食性 繁殖生物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叶辽辽 徐胜 袁秋芸 陈平法 温安祥
为了解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胚胎发育及幼鱼性腺发育的影响,将受精卵随机分成7组,分别置于0、0.1、0.3、0.5、1.0、2.5、5.0 mg/L SDBS溶液中充氧孵化,统计培育周期、孵化周期、孵化率和畸形率。选取均重为3 g左右健康的大鳞副泥鳅210尾,随机分成7组,分别置于0、0.1、0.3、0.5、1.0、2.5、5.0 mg/L SDBS溶液中饲养60 d,统计大鳞副泥鳅的死亡情况,取性腺制作组织切片,观察SDBS对大鳞副泥鳅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汉平 魏开金 姚红 麦家柏 林加敬
根据对圈养鲥鱼人工繁殖机理研究结果,采用外源内分泌药物和生理、生态学方法,对池塘驯化养成的亲鱼进行8种不同药物,5种不同剂型和操作方法的诱导成熟实验,筛选出“鲥Ⅰ号”和“鲥Ⅱ号”两种剂型。在性腺发有启动前和启动初期,采用理植“鲥Ⅰ号”的慢性处理方式和生态调控措施,调节机体的胰岛素和性类固醇水平,进而刺激机体脂肪积累和脑垂体GtH的积累。在性腺发育启动后采用“鲥Ⅱ号”的急慢性处理方式,促进GtH的维持和释放,诱导池养鲥鱼性腺发育成熟。4、5、6龄亲鱼催熟率分别为83.3%、87.5%和100%。研究表明,脂肪积累和外源性类固醇激素是鲥鱼性腺发育的启动因子;4月份肠系膜脂肪系数低于1.5%的亲鱼性...
关键词:
池养鲥鱼 人工诱导 性腺发育 有效积温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望 陈秀开 彭勇 李正高
采集了23种鳅科鱼类89尾个体的线粒体COI基因5端序列,分析了碱基组成以及不同鳅科鱼类之间的种间遗传距离和种内遗传距离。结果显示,鳅科鱼类的种间遗传距离显著大于种内遗传距离,表明以COI作为鳅科鱼类DNA条形码进行品种鉴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建立鳅科鱼类DNA条形码的基础上,设计了主要物种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和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特异性引物,结果显示,该引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实现对泥鳅、大鳞副泥鳅及其混合样品的物种鉴定。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基报
对市场操纵的监管是维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随着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发展,新投资者的不断加入,以及全球和跨市场交易的增加,跨边界和跨市场操纵的风险不断增加,操纵的手段不断花样翻新,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给各国监管者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对海外关于市场操纵调查和起诉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和分析,对市场操纵管制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市场操纵 操纵行为 市场监管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初庆柱 陈刚 张健东 潘传豪 周晖
用HE染色方法研究了大刺鳅(Mastacembelue armatus)消化系统组织结构。结果显示:大刺鳅的食道短小,食道粘膜上皮中分布大量的粘液细胞。胃壁较厚,胃壁内侧有较多的的粘膜褶。贲门部和胃体部的固有膜中分布大量的胃腺。幽门部开口很小,有一层很厚的环肌。肠管上的粘膜上皮有致密的小肠绒毛,纹状缘发达。肝脏致密。胰脏弥散分布在肝脏周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