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98)
- 2023(15509)
- 2022(12918)
- 2021(11789)
- 2020(9798)
- 2019(21846)
- 2018(21437)
- 2017(41828)
- 2016(22529)
- 2015(25128)
- 2014(25063)
- 2013(25122)
- 2012(23763)
- 2011(21566)
- 2010(22353)
- 2009(21141)
- 2008(21245)
- 2007(19687)
- 2006(18158)
- 2005(16782)
- 学科
- 济(105404)
- 经济(105273)
- 业(95371)
- 企(76472)
- 企业(76472)
- 管理(74578)
- 农(48732)
- 方法(35813)
- 业经(34688)
- 农业(32633)
- 中国(30931)
- 财(29310)
- 数学(26718)
- 数学方法(26372)
- 地方(26204)
- 制(23127)
- 技术(20950)
- 策(20378)
- 务(19557)
- 财务(19519)
- 财务管理(19487)
- 贸(19267)
- 贸易(19250)
- 易(18662)
- 企业财务(18412)
- 和(17643)
- 银(17410)
- 银行(17376)
- 学(17108)
- 理论(16882)
- 机构
- 学院(334535)
- 大学(325807)
- 济(147634)
- 经济(144684)
- 管理(130761)
- 研究(118347)
- 理学(110200)
- 理学院(109091)
- 管理学(107605)
- 管理学院(106985)
- 中国(95130)
- 京(70041)
- 财(68429)
- 农(68351)
- 科学(68262)
- 所(60990)
- 江(55856)
- 中心(54449)
- 研究所(54126)
- 农业(52293)
- 财经(52028)
- 业大(50795)
- 经(46852)
- 北京(44752)
- 州(43750)
- 经济学(43120)
- 范(42178)
- 院(41941)
- 师范(41768)
- 省(39650)
- 基金
- 项目(207755)
- 科学(165081)
- 研究(156851)
- 基金(149340)
- 家(128776)
- 国家(127460)
- 科学基金(109928)
- 社会(101582)
- 社会科(96012)
- 社会科学(95986)
- 省(84598)
- 基金项目(77785)
- 教育(69338)
- 划(68671)
- 自然(68293)
- 自然科(66690)
- 自然科学(66674)
- 自然科学基金(65531)
- 编号(64454)
- 资助(60863)
- 成果(52375)
- 发(51421)
- 重点(46609)
- 创(46035)
- 部(45721)
- 课题(45077)
- 业(44182)
- 发展(42289)
- 创新(42252)
- 展(41611)
- 期刊
- 济(184654)
- 经济(184654)
- 研究(105537)
- 中国(76201)
- 农(69636)
- 管理(53873)
- 财(53750)
- 科学(47195)
- 学报(46770)
- 农业(46703)
- 融(40274)
- 金融(40274)
- 大学(36855)
- 业经(35562)
- 教育(35224)
- 学学(34937)
- 技术(30993)
- 经济研究(27375)
- 财经(26083)
- 业(24733)
- 问题(24555)
- 经(22781)
- 技术经济(19452)
- 世界(18967)
- 贸(18555)
- 现代(16798)
- 商业(16588)
- 国际(16531)
- 农村(16315)
- 村(16315)
共检索到541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瑞 孙芸 栾敬东
大别山区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连片特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使农业产业在大别山区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于提升大别山区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区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大别山区茶、高山蔬菜、中药材、竹、板栗和蚕桑等农业特色产业的实地调研情况,从技术、产品、人才、产业等方面,分析了大别山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别山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提出了大别山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明确一个目标、创新两个机制、构建三类体系、提升四项技术"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大别山区 农业 特色产业 发展优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锋
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是湖北大别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湖北大别山区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有利条件,提出了推进板块基地建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农村中介组织、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加强生态文明等措施。
关键词:
生态农业产业化 优势 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海琼 任全玉
首先阐述了湖北大别山区特色农产品资源及物流现状,接着分析了湖北大别山区特色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困境,并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提出了要实现大别山特色农产品物流信息化。
关键词:
大别山 特色农产品 物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畅
本文联系当前扶贫开发实际,以安徽大别山区为例,分析了贫困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扶贫开发的具体结合形式。本文认为,以扶贫开发为基础手段,拓展和深化农业功能,是贫困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以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对贫困地区创新扶贫开发具有政策借鉴意义。
关键词:
现代农业 扶贫开发 大别山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卢凤君 郑志安
本文以区域经济理论为指导,在正确认识大别山区目然资源和区位环境优劣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经济增长与资金产出效益之间的作用机制,为大别山区构筑了能保证经济适速增长而不大起大落的持续发展目标模式和市场推动、社会调节、科技开发增强型动力机制,以及地区内力与扶持外力有效结合的启动机制。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 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子德
交通事业的发展对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的发展起十分重要作用。对贫困山区尤为突出。山区贫穷落后,文化科技不发达,人才缺乏,信息不灵,流通不畅,封闭守旧,其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交通不发达。只有发展交通才能搞活流通,沟通信息,加强与发达地区的横向经济技术联系,引进技术、设备、人才、物资和资金,促进山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化科技的进步。现以大别山区不同交通发达程度地区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论述。1985年,湖北大别山区公路29.4km/100km~2,社会总产值为287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大贵
:2 0世纪 90年年代 ,大别山区的社会经济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交通运输网络已初步形成 ,整个内山地区也被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大动脉所环抱 ,然而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还无法与周边地区相比。从分析大别山交通现状着手 ,认为大别山区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是区内交通的落后。指出由于区位、地形、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行政隶属上的限制 ,大别山区内部出山通道少 ,公路路况差 ,路网连接率低 ,缺少综合运输网络 ,使得内山地区很少受到交通大动脉的影响 ,正如一三角阴影区覆盖其上。然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其一是改善内山公路路况 ;其二是加强内部协作 ,提高内山公路联接率 ;第三是建立综合运输网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孔凡斌 王苓 徐彩瑶 金晨涛
文章以大别山区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构建包括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在内的县域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揭示2000—2020年大别山区自我发展能力演变的时空特征,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影响县域自我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利用SD模型对大别山区县域发展能力进行仿真预测。结果表明:(1)大别山区县域自我发展能力整体综合指数偏低,且呈现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县域内部“非均衡性”现象突出,片区之间自我发展能力总差异逐渐缩小,片区内部差异逐渐缩小,但贡献率依然高。(2)大别山区县域自我发展能力呈现由西南到东北变弱的演变趋势,中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安徽片区和湖北片区,生态系统服务能力较多位于中高值区。(3)大别山区县域自我发展能力影响因素中,外部资源支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资源有显著的正影响,气候条件对县域发展能力变化没有显著影响。(4)当大别山区保持稳定的发展路径时,未来县域自我发展综合指数能力最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谢培秀
大别山区经济持续发展与缓解贫困谢培秀大别山区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包括20多个县,总面积3万余平方公里。皖境大别山区横亘六安、安庆两地市,含岳西、金寨、霍山全部和太湖、潜山、舒城、宿松、桐城、六安等县的山区部分,约辖166个乡(镇)、2294个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国琴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豫南大别山区鸡公山等4个重点景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时空对比研究。2010—2014年,豫南大别山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总体处于发展阶段:鸡公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处于发展阶段,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南湾湖水利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处于基本阶段,灵山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层次分析法不仅是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有效的方法,也是发现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祥智 关付新
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是地区优势选择的结果 ,也是西部农业发展道路选择的必然。根据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强调特色 ,突出重点的发展思路 ,并给出发展西部特色农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特色农业 优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爱玲
抢抓湖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战略机遇,发展地方特色农业,实现农产品绿色营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湖北省大别山区实施特色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大别山区 特色农产品 绿色营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英焕君 陆咏梅 张素凤
鞍山市千山区总面积486平方公里,辖8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7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4.3万,耕地16万亩。近几年来,为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全区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积极采取政策引导、资金倾斜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一条龙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推动了全区农业的发展。目前全区已发展大小农事企业70余家,年总产值近2.5亿元。十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带动近万农户。初步形成了具有近郊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2003年,全区农业总产值9.2亿元,农村人均收入5570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洪绍华
成绩与启示“七五”时期,大别山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由起步到发展、由不得温饱到率先越过温饱线,走完了一段艰难而富有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5年的开发,使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大别山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红安、麻城、英山、罗田、大悟5个重点贫困县市为例,1989年与1985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2.31亿元,比1985年的14.57亿元增长了53.12%,年递增11.24%,其中工业产值增长114.52%,农业产值增长9.4%。财政收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梁修存 丁登山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 ,名茶在中国茶叶发展历史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大别山区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 ,具有优质的茶生地环境、优良的茶树品种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论文在六安瓜片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指出 :六安瓜片历史品牌流失严重 ,茶生地环境面临恶化 ,现行农村土地政策制约了瓜片产业化发展 ,瓜片扶持资金存在问题较多 ,茶基地建设和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论文提出要加快农村土地承包使用权流转 ,促进瓜片产业化发展。引入招投标机制 ,确保茶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优质高效。以GAP制度为标准建设茶叶生产基地 ,实现六安瓜片生产与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和国际化。实施品牌发展...
关键词:
大别山 六安瓜片 茶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