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91)
2023(7345)
2022(6145)
2021(5483)
2020(4629)
2019(10238)
2018(9833)
2017(18486)
2016(10509)
2015(11192)
2014(10726)
2013(10581)
2012(9915)
2011(9087)
2010(8719)
2009(7616)
2008(7280)
2007(6425)
2006(5542)
2005(4809)
作者
(34927)
(29148)
(29130)
(27342)
(18581)
(14356)
(12865)
(11510)
(11300)
(10215)
(10166)
(9862)
(9674)
(9420)
(9316)
(9065)
(8885)
(8740)
(8523)
(8485)
(7795)
(7216)
(7095)
(6764)
(6719)
(6379)
(6321)
(6298)
(6069)
(5999)
学科
(38461)
经济(38412)
管理(28716)
(27056)
(20953)
企业(20953)
方法(18934)
数学(17071)
数学方法(16891)
(12779)
(11352)
(10824)
中国(9752)
(8728)
贸易(8726)
(8523)
环境(8509)
业经(8344)
农业(7994)
(6941)
地方(6591)
(6552)
财务(6548)
财务管理(6535)
技术(6504)
企业财务(6249)
(5953)
(5824)
(5567)
金融(5566)
机构
大学(149657)
学院(147355)
(58475)
研究(57749)
经济(57427)
管理(53040)
理学(46848)
理学院(46244)
管理学(45201)
管理学院(44970)
科学(41768)
(41182)
中国(41157)
业大(33373)
(32910)
农业(32827)
(32541)
研究所(30504)
中心(24877)
(23899)
农业大学(21882)
(21788)
(21556)
北京(20716)
(20615)
财经(19722)
(19133)
科学院(18806)
(18207)
经济学(18078)
基金
项目(112153)
科学(86042)
基金(82758)
(79020)
国家(78451)
研究(68469)
科学基金(63961)
自然(46416)
自然科(45340)
自然科学(45320)
自然科学基金(44572)
基金项目(44340)
社会(43651)
(43534)
社会科(41428)
社会科学(41414)
(38230)
资助(33755)
教育(30053)
重点(26499)
计划(25724)
科技(24065)
(23777)
(23631)
科研(23364)
(23320)
编号(23245)
创新(21983)
(21102)
专项(19559)
期刊
(57915)
经济(57915)
学报(40695)
研究(36700)
(35424)
科学(32625)
大学(29016)
学学(28269)
中国(26907)
农业(23933)
管理(17737)
(17593)
(13355)
业大(12856)
林业(12673)
(10631)
金融(10631)
业经(10365)
经济研究(10273)
农业大学(10082)
(9656)
财经(9638)
科技(9414)
技术(9175)
教育(8455)
(8287)
问题(8285)
资源(7488)
自然(7131)
中国农业(6896)
共检索到207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向珊珊  李金柱  晏绍良  王柏平  李爱华  
以大别山区2种典型的板栗林药模式板栗-苍术和板栗-天麻为研究对象,测定比较板栗套种苍术和天麻对林地小气候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板栗林下套种苍术和天麻后10 cm地温降低,板栗-天麻10 cm地温显著低于板栗纯林;林下气温和气温日较差降低;林下湿度有所升高,板栗-天麻的大气湿度稳定地高于板栗纯林;土壤容重板栗-天麻>板栗纯林>板栗-苍术,最小持水量板栗-苍术>板栗纯林>板栗-天麻,板栗-苍术土壤全效氮、全效磷、全效钾、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机质增加,板栗-天麻土壤全效氮、全效钾、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先棒   韩强   林明平   李昆亮   潘栋康   赵威威   黄桂华   周树平  
【目的】林下套种药用作物是柚木等珍贵树种长周期经营中提高前期收入的有效手段,相对露天栽培,林下环境尤其光照条件是影响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研究光照条件对药用植物的生长及产量影响,可为确定适宜的光照环境进而优化柚木林下套种管理提供可行的技术参考。【方法】试验在海南尖峰岭进行,研究对象为柚木林下套种草豆蔻林分,选择高(80%)、中(60%)、低(40%)三种透光率林分观测其林内温度、湿度和10 cm地温变化等小气候参数,并测量草豆蔻高度和地径年生长量,同时于果期(8月)采集并统计每株草豆蔻结果数量及质量,分析不同透光强度下柚木林下小气候及草豆蔻生长、产量和品质差异。【结果】光照条件影响了林内小气候,林内气温和地温随季节变化,仅5月份高透光率的林内温度和10 cm地温高于中、低透光处理,而林内湿度则皆以低透光处理最高;草豆蔻的高度随透光率增加而下降,同时低透光率高度和地径都优于中、高透光处理;不同光照条件下草豆蔻单株结果数无显著差异,但单果质量差异显著,以低透光质量最高;过高和过低的光照都不利于草豆蔻有效活性物质积累,林下中度(60%)透光率生长的草豆蔻种子活性成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柚木林药套种通过影响光照条件改变了林内小气候和草豆蔻生长及品质,60%透光率的林下套种环境能够培育出品质较高的草豆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培坤  徐秋芳  邬奇峰  吴家森  
为了探讨施用不同肥料对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林土壤性质的影响,在浙江省临安市布置了肥料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施用有机肥还是施用化肥处理,与不施肥比较,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的质量分数都有显著提高,并随着化肥施肥量的增加,土壤有效养分明显上升。处理1(复合肥2 250 kg.hm-2)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分别是不施肥处理(处理5)的1.18,1.58和2.71倍;处理2(2倍处理1)则分别是对照的2.48,2.88和2.98倍,而全有机肥处理4(菜籽饼5 400 kg.hm-2)则分别是对照的1.84,2.10和1.58倍。施用有机肥土壤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璟  杨宁  
【目的】探讨亚热带红壤丘陵区5种不同人工林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方法】以亚热带红壤丘陵区的纯杉木林(Cunninghamia lanceolata,CL)、杉木马尾松混交林(Cunninghamia lanceolata-Pinus massoniana,CLPM)、杉木樟树混交林(Cunninghamia lanceolata-Cinnamomum camphora,CLCC)、天然次生林(Natural secondary forest,NF)与纯马尾松林(Pinus massoniana,PM)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取样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5种人工林地中不同土层(0~20、20~4...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前华  余树全  周国模  
对浙江省金衢盆地红壤丘陵区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湿地松+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杉木-湿地松,胡柚Citrusgrandis ‘Changshanhuyou’,6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小气候进行对比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对比分析表明,杉木-湿地松林对土壤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的调节效果最佳,雷竹林对气温的调节能力最强;6种类型生态系统的关联度分别为0.7816,0.7384,0.8234,0.7595,0.7122,0.7418。对所选定的土壤湿度、空气相对湿度和气温3...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培坤  徐秋芳  周国模  邬奇峰  吴家森  
为了研究不同绿肥播种对板栗林土壤性质的影响,布置了对照,黑麦草,白三叶,大绿豆,黑麦草、白三叶和大绿豆3种混播等5个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个绿肥播种处理的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处理(P<0.05);播种绿肥显著增加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的含量(P<0.05);播种绿肥在当年对土壤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影响.对4个播种绿肥处理进行比较发现,种大绿豆对提高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酶活性效果最好.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秋芳  吴家森  姜培坤  
为研究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林不同除草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在浙江省临安市布置了不同除草方式试验,包括对照、翻耕除草、施用除草剂、刈割除草而不翻耕等4个处理。结果表明:不同除草方式对土壤养分无显著影响,传统的翻耕除草方式明显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质量分数(P<0.05);而除草剂除杂草处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以及利用的碳源种类明显下降;对照处理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最好;刈割除草但不翻耕处理土壤各项指标均为中等。兼顾水土保持和土壤质量,采用刈割除草方式对林地土壤质量维持和板栗生长均较有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灵香  方晰  项文化  李毅  李胜蓝  
为探明由不同树种组成的森林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机制,采集湘中丘陵区地域相邻、立地条件一致、年龄相近的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南酸枣落叶阔叶林、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0~15、15~30 cm)进行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两土层的容重均高于3种次生林,4种森林土壤具有南方丘陵区红壤典型质地粘重特征,均为粘壤土,但4种森林类型土壤各粒级颗粒百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土层含水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表现为杉木人工林最高,其次是南酸枣落叶阔叶林和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林,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最低;4种森林土壤全N、全P、全K、水解N、有效P、速效K平均含量均表现为0~15 cm土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米彩红  刘增文  李茜  
【目的】探讨黄土丘陵区3种典型人工阔叶纯林枯落物分解对土壤性质极化的影响,为防治森林土壤退化和连栽障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半湿润黄土丘陵区的陕西黄陵县,选择刺槐、辽东栎和小叶杨3种典型人工阔叶纯林为研究对象,采集林地腐殖质层土壤和枯落物(当年枯落叶及细根),分别设"土壤+枯落叶"、"土壤+根系"、"土壤+枯落叶+根系"和土壤不与任何枯落物混合(对照)4种处理方式,进行室内混合培养试验,共培养120d,分析枯落物分解对土壤生物学和化学性质极化的影响。【结果】1)在刺槐林地,枯落叶分解主要引起土壤pH值、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负向极化,根系分解主要引起pH值、速效磷含量负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玮  郑子成  李廷轩  王永东  
【目的】土壤有机碳库能够有效地表征土壤的固碳容量,研究川西低山丘陵典型退耕植茶区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对认识退耕植茶地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的演变及其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雅安市名山区中峰乡不同退耕年限的茶园(2—3年、9—10年、16—17年)为研究对象,选取邻近耕地为对照,分析退耕植茶对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非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密度的影响,并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进行计算,分析土壤有机碳库、碳库管理指数与退耕年限的关系。【结果】退耕植茶地土壤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与对照相比,退耕植茶16年后,0—10 cm、10—20 cm和20—40 cm土层有机碳质量分数分别...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家林  郭二辉  杨果果  孔玉华  杨喜田  
为了探讨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不同水土保持林地土壤渗透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该区域3种30年生的侧柏、刺槐和栓皮栎水土保持林地土壤的入渗特征并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进行入渗过程模拟及土壤入渗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3种水土保持林地土壤初渗速率、平均入渗速率、稳渗速率、前30min入渗量均大于相同土层裸地土壤入渗数值,同时也表现为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样地0~20 cm土层土壤渗透速率均呈现侧柏>刺槐>栓皮栎>裸地的趋势。(2)不同样地土壤渗透性能综合评价结果为侧柏(2.414)>刺槐(-0.817)>栓皮栎(-1.169)>裸地(-1.180)。(3...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博文   郭素娟  
【目的】筛选影响燕山早丰板栗品质形成的关键气候和土壤因子,探究板栗品质对气候、土壤因子的响应关系,为燕山早丰板栗品种的科学种植和引种区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北迁西、河北昌黎、天津蓟州、北京怀柔、山东泰安、河南罗山、浙江金华、云南易门8个不同栽培区的燕山早丰板栗为研究对象,于果实成熟时取样测定果实品质指标及板栗园11个土壤养分指标,并通过当地气象站和中国气象数据网获取16个相关气象数据,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交叉验证法计算气候和土壤因子对板栗品质影响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筛选影响板栗品质形成的关键气候和土壤因子并建立回归方程,最后利用线性规划确定生产优质板栗的气候和土壤优化方案。【结果】不同栽培区燕山早丰的单粒质量、含水量、支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及可溶性糖、蛋白质、脂肪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浙江金华栗果的单粒质量、含水量、蛋白质含量,河北迁西栗果的支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河北昌黎栗果的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栽培区。VIP值显示,除生长季最低温度、生长季最高温度、最暖季平均温度、最干季降水量、土壤全磷含量对板栗品质形成影响较小外,其他12个气候因子与10个土壤因子对燕山早丰板栗品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降水因子对栗果单粒质量和含水量影响较大,温度和日照因子对支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及可溶性糖、蛋白质、脂肪含量影响较大;土壤因子对板栗品质形成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生产优质燕山早丰板栗的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候因子及土壤p H和有机质、氮、磷、钾、铁、锌、锰含量等土壤因子在计算确定的适宜范围时,燕山早丰板栗的品质最佳,其单粒质量为9.13 g,含水量为40.3%,可溶性糖含量为19.6%,支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为0.60,蛋白质含量为8.00%,脂肪含量为2.65%。【结论】北京怀柔、河北迁西、河北昌黎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利于板栗耐贮藏品质的形成,山东泰安、北京怀柔、河南罗山、浙江金华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利于板栗营养品质的形成,河北迁西、河北昌黎、山东泰安、北京怀柔、天津蓟州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利于板栗甜糯品质的形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汝荣  蒋世逵  陈永瑞  
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大面积建果园,必然要占用一定面积的粮田,这对本来就负担过重的耕地又增加了负担。而新建果园前期又无效益,多数幼龄果园处于半荒芜状态。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中国科学院千烟洲试验站进行了幼龄果园套种优良牧草试验,目的是充分利用耕地,发展养殖业,解决果农的收入问题。经3a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М.А.卡岡諾夫  С.Б.赫沃列斯  А.Ф.楚特諾夫斯基  范治源  
本文叙述1951年作者们——农业物理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所进行的田间考察的结果。农业物理研究所这次考察的目的在于查明灌溉对小气候诸要素的影响,找出这些影响的数量上的指标,并在分析灌溉地上、不灌溉地上及二者对此的土壤热力平衡的基础上对这些影响作出物理上的解释。除此之外,附带的一个任务就是根据灌溉地和不灌溉地的热力平衡,计算出蒸发量,比较其大小,并阐明决定蒸发作用的各个过程。在参考文献中有—些关于伏尔加河沿岸地方灌溉对小气候影响的材料(格鲁别娃的著作、舍连柯夫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木易  梁燕芳  苏福聪  朱原立  李志辉  刘立玲  赵苏亚  龚映匀  
【目的】研究桉树不同间伐强度处理下各套种树种的生长状况、蓄积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探索适于桉树间伐后套种混交的最佳改培方式。【方法】在广西国有七坡林场,选择不同栽植密度的尾巨桉(DH32-29)与红椎、米老排、火力楠混交,建立4种不同间伐强度的桉树近熟林改培处理(CK、LT、MT、HT),分析不同改培处理中各树种生长状况、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随着桉树配置比例的减小,可促进桉树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生长,表现为HT> MT> LT> CK;4个处理中HT和MT桉树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的生长与LT、CK存在显著差异。2)在CK和LT处理中各套种树种的平均单株材积表现为米老排>火力楠>红椎,在MT和HT处理中则表现为米老排>红椎>火力楠;米老排在各处理中平均单株材积均大于红椎和火力楠,红椎在不同改培林分中生长变化最明显。3)各处理0~20 cm土层的土壤通气度、总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均大于20~40 cm土层;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在相同土层中,土壤通气度、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均表现为HT> CK> LT> MT;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表现为HT> CK>LT> MT,田间持水量则表现为CK> HT> LT> MT,且差异显著。4)各处理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在0~20 cm土层中pH值、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随林分中桉树比例的减小而增大,全钾相反;在20~40 cm土层中pH值和速效氮随林分中桉树比例的减小而增大。【结论】不同改培处理对混交林各树种林分生长、土壤物理性状及养分的影响显著。从林分质量、土壤改良效果和改造后混交林产量的几个角度考虑,HT处理在促进林分生长、改善林分结构和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上更具有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