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2)
2023(907)
2022(705)
2021(668)
2020(567)
2019(1328)
2018(1295)
2017(2180)
2016(1401)
2015(1462)
2014(1398)
2013(1385)
2012(1374)
2011(1327)
2010(1382)
2009(1208)
2008(1307)
2007(903)
2006(826)
2005(704)
作者
(5456)
(4833)
(4494)
(4381)
(2781)
(2379)
(1976)
(1942)
(1821)
(1748)
(1692)
(1685)
(1675)
(1632)
(1528)
(1463)
(1364)
(1363)
(1290)
(1284)
(1267)
(1175)
(1128)
(1073)
(1037)
(1006)
(1006)
(1001)
(999)
(988)
学科
(4135)
土地(3653)
(3188)
经济(3185)
(2460)
(1897)
(1874)
植物(1846)
资源(1799)
生态(1756)
问题(1729)
(1592)
农业(1534)
环境(1336)
生态学(1328)
(1231)
管理(1141)
(1095)
耕地(1044)
方法(1017)
(1017)
森林(1017)
(1009)
及其(985)
(952)
理学(894)
经济学(889)
(889)
(868)
土壤(844)
机构
学院(19800)
大学(19664)
研究(9838)
(9689)
科学(8835)
农业(7669)
业大(7197)
中国(7089)
(6137)
研究所(5905)
管理(5742)
农业大学(5259)
(5145)
(4856)
理学(4821)
经济(4728)
理学院(4706)
管理学(4525)
管理学院(4504)
(4372)
资源(4347)
实验(4264)
(4177)
实验室(4091)
中心(4067)
科学院(3998)
环境(3900)
重点(3867)
(3826)
(3572)
基金
项目(16918)
(12677)
国家(12566)
科学(12294)
基金(12024)
科学基金(9474)
研究(8834)
自然(7917)
自然科(7623)
自然科学(7619)
自然科学基金(7464)
基金项目(6744)
(6428)
(6143)
科技(4926)
计划(4792)
资助(4692)
社会(4538)
(4489)
重点(4429)
社会科(4199)
社会科学(4197)
(3835)
专项(3666)
科研(3539)
教育(3474)
(3192)
编号(3128)
(3050)
创新(2972)
期刊
(8875)
学报(8316)
科学(7164)
农业(5986)
大学(5785)
学学(5719)
(5246)
经济(5246)
中国(5043)
(3742)
资源(3425)
研究(3410)
林业(3390)
业大(3109)
农业大学(2166)
(2164)
自然(2073)
科技(1738)
中国农业(1732)
科技大(1486)
科技大学(1486)
国土(1468)
(1387)
(1385)
土地(1337)
农林(1327)
(1327)
自然科(1299)
自然科学(1299)
环境(1074)
共检索到27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素华  叶一舫  
大兴安岭火灾迹地的植被与温度场高素华,叶一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农业气象研究中心北京100081)关键词NOAA卫星,绿度值,温度场1987年5月大兴安岭发生了一起特大火灾。火场总面积约120万公顷,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火灾。作者于1991年9月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红  辛颖  邹梦玲  赵雨森  刘双江  任清胜  
为了探讨火烧迹地植被恢复中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及二者关系,采用时空互代法,以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不同恢复年限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天然白桦林作为对照样地,对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及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过程中,草本层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高于乔木层和灌木层,群落物种多样性呈波动式变化,恢复21年群落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恢复13年群落Pielou指数最高。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天然白桦林。2)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生物量为10.8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盛茂领  刘篆芳  崔振强  
一、火烧迹地概况大兴安岭火烧区位于北纬52°15'-53°33',东经121°51'-125°5',树种单一,林分主要由落叶松Larix gmelini Rupr.、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s.组成。1987年5月,该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火灾面积133万ha,过火有林地和疏林地面积114万ha,森林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1989年,火烧迹地上暴发次期性蛀干害虫(主要是天牛和小蠹虫),火烧立木和楞堆都严重被害,林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景涛   李晓英   许涛   韩易伦   陈魁  
火干扰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干扰因子,对植被更新与演替有重要影响。本文以火后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林下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法,分析兴安落叶松林下植被群落物种组成、地上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和覆盖度在不同火烧强度后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火后14年轻度火烧区林下植被地上生物量最大;灌木地上生物量轻度火烧(235.65±30.52 g·m~(-2))>重度火烧(206.32±63.02 g·m~(-2))>未火烧(139.33±40.76 g·m~(-2));草本地上生物量轻度火烧(42.77±5.31 g·m~(-2))>未火烧(23.74±4.07 g·m~(-2))>重度火烧(8.07±1.84 g·m~(-2))。(2)林火改变林下物种多样性指数: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在轻度火烧区最高,与重度火烧区呈显著差异(P<0.05);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在重度火烧区最低。(3)灌木和草本覆盖度变化特征相反:灌木覆盖度重度火烧(84.20%±4.00%)>轻度火烧(69.20%±7.17%)>未火烧(67.67%±5.90%);草本覆盖度未火烧(43.50%±7.37%)>轻度火烧(38.13%±5.58%)>重度火烧(5.73%±2.01%)。总体来看,轻度火烧一定程度促进植物生长;重度火烧破坏严重,从维护物种多样性角度考虑应避免重度火灾发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苗庆林  田晓瑞  赵凤君  
【目的】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研究火后植被恢复过程及影响因子,分析不同火烧强度、不同植被类型的火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特征,研究大兴安岭东南部火后不同植被恢复过程,为在长时间尺度上进行北方林火后植被恢复过程研究与监测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火烧前后一系列的MODIS数据,利用NDVI和地面调查数据,以2006年大兴安岭松岭特大森林火灾为例,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在不同强度火烧后的植被恢复过程。根据火烧前后NDVI变化提取过火区;结合地面调查,利用监督分类方法划分火烧强度等级;根据火烧强度分级图和土地覆盖类型图,建立属性数据库,生成火烧强度等级-植被类型图。以2003—2005年同期NDVI最大值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海清  魏书精  孙龙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特殊而重要的生态因子,亦是导致植被和土壤碳储量动态变化的重要干扰因子。森林火灾的碳排放对气候变化及大气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科学有效地对其进行计量,对了解区域和全球的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大兴安岭野外森林可燃物的调查数据和2010年森林火灾统计资料,利用GIS技术工具,通过野外火烧迹地调查与室内控制环境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种计量参数,从林分水平上,采用排放因子法,估算大兴安岭2010年森林火灾碳排放量和含碳气体排放量。结果表明:大兴安岭2010年森林火灾碳排放量为117870.62t;含碳气体排放量CO2、CO、CH4和NMHC分别为379606.0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蔡体久  周晓峰  杨文化  
采用单独流域实验法,利用长期定位观测数据,对森林火灾后河川径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后,河川年径流量明显增加,5月份融雪径流量有减少趋势。火烧后,森林对水分循环的调控能力减弱,径流的变化更加依赖于降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金钰   彭道黎   张超珺   贺丹妮   杨灿灿  
[目的 ]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的森林火灾进行预测,为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支持。[方法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为研究对象,结合MCD64 A1月度火点产品、地形、气候等数据,构建森林火灾潜在影响因子数据集,分别利用卷积神经网络、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模型对研究区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进行预测与可视化,在此基础上对模型效果进行评价并分析森林火灾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大兴安岭的主要林火驱动因子按重要性值由高到低排序为海拔、平均气温、总降水量、与水域的距离等;CNN、RF、SVM预测森林火灾发生概率的AUC值分别为0.838、0.794、0.788,CNN的精度最高;CNN能够有效划分出森林火灾易感性极高、极低的区域,有利于划分森林火灾的警示区。[结论 ]CNN模型比RF、SVM模型更适用于大兴安岭林火发生概率的预测;大兴安岭林火风险的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主要发生在东南地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菊春  
198 7年春发生在大兴安岭北部的森林火灾 ,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人们关心火灾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我们通过较全面的调查研究 ,得出一些基本的结论 :①经重度火烧的林地 ,兴安落叶松 (Larixgemelinii)与樟子松 (Pinussylves trisvar.mongolica)的大径级树木未被烧死 ,而山杨 (Populusdavidiana)、白桦 (Betulaplatyphylla)在中度火烧情况下就全部死亡 .②火灾后 ,形成了大面积的天然幼龄林 ,主要是白桦的萌芽更新 .白桦的实生苗虽也很多 ,但生长慢、难成林 .而落叶松因缺少种源则难以更新 .樟子松在各种火灾等级的樟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红  覃炳醒  孙铭隆  周志强  
利用大兴安岭南瓮河保护区典型林型的样方调查资料,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不同强度林火干扰下草类--白桦林和草类--落叶松林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和土壤因子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所有调查样地林下植被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等物种多样性指数随着火烧强度增加而降低,表现出未火烧>中度火烧>重度火烧的趋势,而物种多样性指数年变化量均有明显的增加,其中林火干扰的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增加明显高于未受林火干扰的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2)随着火烧强度的增加,林下植被生物量总量降低;而林下植被生物量总量年增加变化量呈上升趋势,增加的程度随着火烧强度的增强而增大,与火烧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泽  王雪  高元科  付瑜  范文义  
通过遥感数据获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能够较好地反映植被的生长状况,并且为区域尺度、长时间序列的植被监测提供可能。本研究采用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2000—2009年MODIS/NDVI月值数据,分析和监测该地区年际NDVI变化,并利用趋势分析、假设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多种影响因子对该地区NDVI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10年间年平均NDVI在0.455 4~0.509 3之间变化,平均值为0.477 3,年际间变化呈现出无规律的波动,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森林火灾、温度和降水对NDVI的影响,一般森林火灾对过火区域NDVI的变化没有显著影响,重大森林火灾和过火面积小于1万hm...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福涛  胡海清  彭徐剑  
应用排放因子法,对大兴安岭林区1980—2005年间森林火灾中不同林型下灌木、草本和地被物层气体释放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大兴安岭25年间森林火灾灌木、草本和地被物层CO2,CO,CxHy,NO,SO2的释放量分别为25.04×106,5.72×106,0.21×106,0.09×106和0.24×106t。其中白桦-落叶松林、白桦-杜鹃林和蒙古栎-胡枝子林是气体释放量较多的林型,约占总排放量的70%以上。此外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火灾SO2和NO的释放量可达到我国总生物质燃烧释放量的50%左右,其释放量与农业上备受关注的秸秆燃烧相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凤君  舒立福  邸雪颖  田晓瑞  王明玉  
By using Julian Date methods,this paper studied the changes of forest fire occurring date during 1980~2006 in Inner Mongolia Daxing'anling forest region,as well as discussed the changes of fire season and forest fire regime under global warming.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Julian Date of fires changed...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岳金柱  冯仲科  姜伟  
针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频、损失大、危害重、扑救难等特点,在分析影响其发生、蔓延与扑救的主要因子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重特大森林火灾扑救多元线性回归、预测灭火时限的经验统计模型,经回归拟合和预测检验,其平均相对误差小于8.60%.该模型可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重特大森林火灾扑救时限预测与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光  宁吉彬  舒立福  何诚  邸雪颖  
卫星监测是现阶段我国主要森林火灾监测方法,其本质是测报地面的高温热源,利用粗分辨率的遥感数据进行林火监测时不能区分高温热源性质、精确定位火场,对于热点数据的地面核查反馈工作造成一定困难。提升热点数据处置的技术水平是森林防火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2005—2015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卫星热点数据和同时期森林火灾历史资料,利用ARCGIS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卫星热点初判林火发生次数的准确率79.7%,不同卫星初判热源差异较大,NOAA-16、NOAA-18、NOAA-19和FY-1D的报准率均在8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