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28)
2023(10121)
2022(8931)
2021(8466)
2020(7138)
2019(16654)
2018(16618)
2017(32911)
2016(17825)
2015(19839)
2014(19759)
2013(19754)
2012(18075)
2011(16132)
2010(15962)
2009(14431)
2008(13932)
2007(12060)
2006(10409)
2005(9069)
作者
(51281)
(42421)
(41964)
(40248)
(26818)
(20285)
(19156)
(16742)
(16046)
(15066)
(14561)
(14104)
(13376)
(13298)
(13111)
(12882)
(12712)
(12522)
(11975)
(11943)
(10562)
(10335)
(10226)
(9596)
(9470)
(9387)
(9286)
(9281)
(8474)
(8259)
学科
(76549)
经济(76479)
管理(50725)
(50245)
(44643)
企业(44643)
方法(34786)
数学(30006)
数学方法(29703)
业经(19698)
(18894)
中国(17311)
(17261)
地方(16112)
(16014)
(13545)
农业(12432)
技术(12328)
(12057)
贸易(12051)
理论(11884)
产业(11854)
(11836)
(11659)
(11419)
财务(11361)
财务管理(11344)
环境(10878)
企业财务(10821)
(9992)
机构
大学(252508)
学院(251205)
管理(105067)
(100919)
经济(98808)
理学(91886)
理学院(90913)
管理学(89486)
管理学院(89051)
研究(82416)
中国(59136)
(53953)
科学(51952)
(43724)
(40629)
业大(38372)
(38297)
研究所(37353)
中心(36465)
财经(35880)
(34876)
北京(34133)
(32595)
(32495)
师范(32194)
(30317)
农业(29966)
经济学(29530)
(28768)
商学(26999)
基金
项目(177942)
科学(140191)
研究(130581)
基金(129128)
(112000)
国家(111103)
科学基金(95960)
社会(81469)
社会科(77330)
社会科学(77307)
基金项目(69720)
(69697)
自然(62910)
自然科(61409)
自然科学(61397)
自然科学基金(60319)
教育(58681)
(58274)
资助(53102)
编号(53099)
成果(42297)
重点(39420)
(38919)
(38329)
(37231)
课题(36073)
创新(34648)
科研(33904)
教育部(33383)
项目编号(33013)
期刊
(108432)
经济(108432)
研究(73079)
中国(41644)
学报(38921)
管理(38210)
科学(36940)
(34023)
(31505)
大学(29354)
学学(27687)
教育(25425)
农业(24147)
技术(21457)
业经(18814)
(17991)
金融(17991)
财经(17101)
经济研究(17099)
(14599)
问题(14413)
图书(13499)
科技(13137)
理论(13084)
技术经济(12810)
实践(12038)
(12038)
(11952)
现代(11948)
商业(11373)
共检索到351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德胜  张於倩  张忆川  
以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间关联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结构的总体情况,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业结构发展的制约因素。根据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确立了林产品精深加工业、矿产开发业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开发作为该地区潜在的主导产业。针对大兴安岭林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林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区域布局的具体思路,并就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若干政策措施。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高鑫  陈德贵  尹志娟  
2014年4月1日,大兴安岭地区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彻底结束了50年的采伐历史,林区经济步入停伐"阵痛期"、经济"减速期"和转型"攻坚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愈加艰难,也对金融支持提出新要求。本文以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为样本,立足本区产业结构调整概况和金融支持现状,分析金融惯性演变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探索金融支持产业结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高鑫  陈德贵  尹志娟  
2014年4月1日,大兴安岭地区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彻底结束了50年的采伐历史,林区经济步入停伐"阵痛期"、经济"减速期"和转型"攻坚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愈加艰难,也对金融支持提出新要求。本文以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为样本,立足本区产业结构调整概况和金融支持现状,分析金融惯性演变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探索金融支持产业结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俊杰  王志伟  
通过对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经济现状以及接续产业发展的优劣条件和选择路径的分析,结果表明:大兴安岭接续产业发展在资源、区位和政策上存在优势,而人才、体制和产业结构阻碍其发展。其转型路径应该分阶段进行,并以林业资源的产业链延续为主。因此,政企分离,实施科教兴林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财政扶持资金的使用与监督机制是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接续产业发展的关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志伟  王爽  
通过对大兴安岭国有林区辖区内10个林业局的调研发现,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简称"停伐")引发该地区的资金不足、人才匮乏和产业结构失调等问题更加尖锐,严重影响林区可持续发展。基于此,设计了大兴安岭林区"停伐"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路径主要有:来料加工、生态科研基地建设、替代产业提升集聚等;并从资金政策支持、人才建设、区域整合、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大兴安岭国有林区"停伐"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琳  赵一雪  曹玉昆  
以黑龙江省为参照,采用偏离-份额法分析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结构,结果表明:(1)实施天保二期工程后,第一产业仍然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放缓,第二产业发展受到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直接影响,而第三产业也受到间接影响;(2)小兴安岭国有林区产业结构发生显效的变化,第一产业产值超出第二产业,它对经济增长总量的贡献最大,并且第三产业产值已接近第一产业;(3)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第一、三产业产值大幅提升,但其竞争力还较弱,虽然第二产业产值下降,但其竞争力在3个产业中是最强的,第一、三产业短时间内还无法完全取代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于婕媛  万志芳  
为理清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林业职工的工作现状,提高林业企业改制的效率,对大兴安岭林区林业职工进行就业满意度调查研究。经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问卷维度,应用调查所获数据,将问卷中各维度作为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林业职工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通过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7个影响因素,按照影响程度依次为个人发展满意度、个人工作自主满意度、工作条件满意度、外在奖赏满意度、工作环境满意度、对单位领导满意度、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根据影响因素分析得出提高林业职工就业满意度3个方面的建议,包括:调整完善工资发放制度,搭建平台使职工展现才华、实现自我价值,提高人才吸引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耿玉德  万志芳  李微  刘珉  
通过对龙江森工集团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及所属6个林业局、12个山上林场及6个山下社区中的180户职工家庭以及508个家庭成员的调查发现,林区停伐试点后林区森林资源状况明显改善,经济结构有所优化,但职工家庭就业困难。国有林区改革进展各地情况有所不同,当前改革面临问题及困难主要有:改革经济成本过高,改革转型阻力较大。进一步推进国有林区改革,需要合理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安置富余分流人员,加大财政支持,适度产权创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耿玉德  万志芳  李微  刘珉  
通过对龙江森工集团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及所属6个林业局、12个山上林场及6个山下社区中的180户职工家庭以及508个家庭成员的调查发现,林区停伐试点后林区森林资源状况明显改善,经济结构有所优化,但职工家庭就业困难。国有林区改革进展各地情况有所不同,当前改革面临问题及困难主要有:改革经济成本过高,改革转型阻力较大。进一步推进国有林区改革,需要合理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安置富余分流人员,加大财政支持,适度产权创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宋德才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实现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是目前林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内蒙古大兴安岭充分发挥利用发展生态旅游的政策优势、地域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提出了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低碳环保,打造特色;提升内涵,强化宣传的对策措施。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晓  王雪军  马炜  曹霖  李利伟  黄国胜  陈新云  党永锋  
为探讨如何利用现有资料对全国林地进行立地质量评价,为各级森林经营方案的规划设计提供技术支撑,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为例,依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资源清查的标准木、样木和样地数据,构建了区域内5种主要树种(组)树高曲线,计算出各样地内样木树高,再经筛选得到各树种优势木数据并编制其立地形表,然后基于地形和土壤等环境因子与立地形之间的数量关系,拟合立地形估测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林区二类调查数据中的地形和土壤因子,估测林区内所有小班的立地形,得到林区林地立地质量等级及其分布情况。最后根据三期固定样地资料和林区现实林分状况,综合确定各立地质量等级的森林生产潜力,由此来实现林区森林现实生产力状况与生产潜力对比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分等级的树高曲线符合林木生长规律,根据样地等级计算样木树高,筛选优势木,采用理查兹模型的导向曲线和标准胸径编制立地形表的方法可行;由评价结果来看,林区林地质量整体较好,林地质量等级为好和中等的分别占56.59%和29.05%,合计高达85.64%;林区98.38%的森林未达到林地生产潜力水平,特别是中幼龄林的年平均生产力(2.63m3·hm-2·a-1)仅为潜在水平的41.10%;林区内中幼龄森林占比较大,且抚育经营潜力巨大,通过森林抚育,森林蓄积量测算能增加1656.10×104m3。因而,基于森林清查资料和二类调查数据库,在中国森林立地类型分类体系下的二级区内,结合多个树种(组)对区域内的林地质量进行评价并对其生产潜力进行测算的方法可行、实用,值得推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伟  沈梦媛  马明远  柳田  李勇  
在总结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林区3E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选用距离型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其3E系统和任意两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发现2004~2013年间林区的3E系统处于失调状态,而能源系统是制约3E系统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应该以提高能源系统发展水平为目标,从能源开发、消费的角度出发,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林区企业为载体、林区居民为受益者的能源系统优化体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舒立福  王明玉  田晓瑞  李忠琦  肖永军  
雷击火作为天然火源是一种难以控制的自然现象 ,其形成机理极为复杂。我国大兴安岭林区是雷击火主要发生区 ,对雷击火的研究表明特殊可燃物、干雷暴的天气和较高的地形构成了雷击火发生的火环境。长期干旱 ,可燃物失水严重 ,森林中积累丰富的可燃物 ,雷暴发生后干燥的植被容易引火燃烧 ,起火之后 ,遇上盛行的大风将使火灾迅速蔓延。雷暴 ,特别是干雷暴出现时 ,遇到降水少、地面温度增加 ,相对湿度降低 ,可燃物干燥的情况 ,就很容易引起火灾。森林火灾多发地区 ,雷击火常常也多。大兴安岭纬度越高 ,雷击火越多 ,5 1°N以北海拔 80 0m以上山脉的腹部或山顶的落叶松 -偃松林、樟子松 -偃松林林区为该林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金钰   彭道黎   张超珺   贺丹妮   杨灿灿  
[目的 ]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的森林火灾进行预测,为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支持。[方法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为研究对象,结合MCD64 A1月度火点产品、地形、气候等数据,构建森林火灾潜在影响因子数据集,分别利用卷积神经网络、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模型对研究区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进行预测与可视化,在此基础上对模型效果进行评价并分析森林火灾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大兴安岭的主要林火驱动因子按重要性值由高到低排序为海拔、平均气温、总降水量、与水域的距离等;CNN、RF、SVM预测森林火灾发生概率的AUC值分别为0.838、0.794、0.788,CNN的精度最高;CNN能够有效划分出森林火灾易感性极高、极低的区域,有利于划分森林火灾的警示区。[结论 ]CNN模型比RF、SVM模型更适用于大兴安岭林火发生概率的预测;大兴安岭林火风险的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主要发生在东南地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亭  王丽  王晓洁  
林业科学技术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为重点国有林区顺利转型提供支撑与保障。通过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林业科技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林业科技在国有林区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基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对其原因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林业科技发展促进国有林区转型的实现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