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83)
2023(2627)
2022(2172)
2021(2080)
2020(1458)
2019(3740)
2018(3502)
2017(5453)
2016(3220)
2015(3672)
2014(3799)
2013(3991)
2012(3914)
2011(3840)
2010(3606)
2009(2970)
2008(2866)
2007(2022)
2006(1805)
2005(1708)
作者
(9684)
(8257)
(8006)
(7865)
(5053)
(3837)
(3670)
(3307)
(3157)
(3006)
(2868)
(2801)
(2690)
(2601)
(2577)
(2537)
(2392)
(2377)
(2370)
(2356)
(2105)
(2007)
(1979)
(1978)
(1908)
(1868)
(1741)
(1710)
(1687)
(1622)
学科
(14188)
经济(14187)
管理(10438)
环境(9147)
(6245)
方法(5874)
数学(5492)
(5444)
数学方法(5423)
中国(4642)
(4117)
(4034)
企业(4034)
(3861)
资源(3810)
生态(3681)
规划(3542)
环境规划(3494)
(3022)
经济学(3001)
(2863)
地方(2507)
(2369)
(2355)
贸易(2354)
(2304)
(2135)
金融(2135)
环境经济(2094)
(2012)
机构
大学(44208)
学院(42526)
研究(20057)
(19545)
经济(19247)
管理(15956)
中国(15681)
理学(13425)
理学院(13238)
管理学(12854)
管理学院(12784)
科学(12611)
(10560)
(10407)
研究所(9524)
中心(9355)
(8158)
(8116)
(8061)
业大(7547)
北京(7263)
研究院(6251)
财经(6202)
(6134)
师范(6076)
科学院(6015)
农业(5995)
(5952)
经济学(5734)
(5734)
基金
项目(31522)
科学(24865)
基金(23570)
(21822)
国家(21712)
研究(21669)
科学基金(17847)
社会(13516)
社会科(12856)
社会科学(12854)
自然(12239)
基金项目(12164)
自然科(11834)
自然科学(11834)
自然科学基金(11594)
(11400)
(10893)
资助(9629)
教育(9282)
重点(7961)
编号(7623)
(7326)
(7006)
科研(6867)
计划(6791)
中国(6213)
(6004)
国家社会(5997)
创新(5811)
科技(5794)
期刊
(20171)
经济(20171)
研究(14376)
中国(10844)
学报(8642)
科学(8491)
大学(6563)
(6336)
学学(6036)
(5955)
管理(5126)
教育(4467)
林业(4384)
农业(4145)
资源(4043)
(3677)
金融(3677)
技术(3559)
经济研究(3498)
统计(3112)
国际(3049)
(2971)
(2965)
业经(2831)
财经(2588)
图书(2584)
科技(2458)
问题(2413)
(2405)
世界(2400)
共检索到72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海清  魏书精  孙龙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特殊而重要的生态因子,亦是导致植被和土壤碳储量动态变化的重要干扰因子。森林火灾的碳排放对气候变化及大气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科学有效地对其进行计量,对了解区域和全球的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大兴安岭野外森林可燃物的调查数据和2010年森林火灾统计资料,利用GIS技术工具,通过野外火烧迹地调查与室内控制环境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种计量参数,从林分水平上,采用排放因子法,估算大兴安岭2010年森林火灾碳排放量和含碳气体排放量。结果表明:大兴安岭2010年森林火灾碳排放量为117870.62t;含碳气体排放量CO2、CO、CH4和NMHC分别为379606.0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福涛  胡海清  彭徐剑  
应用排放因子法,对大兴安岭林区1980—2005年间森林火灾中不同林型下灌木、草本和地被物层气体释放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大兴安岭25年间森林火灾灌木、草本和地被物层CO2,CO,CxHy,NO,SO2的释放量分别为25.04×106,5.72×106,0.21×106,0.09×106和0.24×106t。其中白桦-落叶松林、白桦-杜鹃林和蒙古栎-胡枝子林是气体释放量较多的林型,约占总排放量的70%以上。此外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火灾SO2和NO的释放量可达到我国总生物质燃烧释放量的50%左右,其释放量与农业上备受关注的秸秆燃烧相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菊春  
198 7年春发生在大兴安岭北部的森林火灾 ,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人们关心火灾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我们通过较全面的调查研究 ,得出一些基本的结论 :①经重度火烧的林地 ,兴安落叶松 (Larixgemelinii)与樟子松 (Pinussylves trisvar.mongolica)的大径级树木未被烧死 ,而山杨 (Populusdavidiana)、白桦 (Betulaplatyphylla)在中度火烧情况下就全部死亡 .②火灾后 ,形成了大面积的天然幼龄林 ,主要是白桦的萌芽更新 .白桦的实生苗虽也很多 ,但生长慢、难成林 .而落叶松因缺少种源则难以更新 .樟子松在各种火灾等级的樟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蔡体久  周晓峰  杨文化  
采用单独流域实验法,利用长期定位观测数据,对森林火灾后河川径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后,河川年径流量明显增加,5月份融雪径流量有减少趋势。火烧后,森林对水分循环的调控能力减弱,径流的变化更加依赖于降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凤君  舒立福  邸雪颖  田晓瑞  王明玉  
By using Julian Date methods,this paper studied the changes of forest fire occurring date during 1980~2006 in Inner Mongolia Daxing'anling forest region,as well as discussed the changes of fire season and forest fire regime under global warming.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Julian Date of fires changed...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岳金柱  冯仲科  姜伟  
针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频、损失大、危害重、扑救难等特点,在分析影响其发生、蔓延与扑救的主要因子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重特大森林火灾扑救多元线性回归、预测灭火时限的经验统计模型,经回归拟合和预测检验,其平均相对误差小于8.60%.该模型可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重特大森林火灾扑救时限预测与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光  宁吉彬  舒立福  何诚  邸雪颖  
卫星监测是现阶段我国主要森林火灾监测方法,其本质是测报地面的高温热源,利用粗分辨率的遥感数据进行林火监测时不能区分高温热源性质、精确定位火场,对于热点数据的地面核查反馈工作造成一定困难。提升热点数据处置的技术水平是森林防火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2005—2015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卫星热点数据和同时期森林火灾历史资料,利用ARCGIS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卫星热点初判林火发生次数的准确率79.7%,不同卫星初判热源差异较大,NOAA-16、NOAA-18、NOAA-19和FY-1D的报准率均在8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博  单仔赫  曹丽丽  单延龙  韩喜越  王明霞  尹赛男  
【目的】大兴安岭地区是黑龙江省森林火灾的多发区,研究该地区森林火灾月动态变化并构建发生预测模型,旨在为该地区森林火灾的预防和管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大兴安岭地区1997—2017年森林火灾资料,使用Origin、ArcMap等软件绘图,分析该地区森林火灾的月动态变化;根据该地区6个气象站台的逐月气象数据研究气象要素与林火发生之间的关系,使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森林火灾发生预测模型,使用配对t检验方法验证模型精度。【结果】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1997—2017年共发生森林火灾776起,共造成火场总面积1 171 585.73 hm2;该地区森林火灾发生次数月变化趋势呈单峰型,主要集中发生在夏季,春季的森林火灾造成的火场总面积较大;火点主要集中在该地区西部和东南部,东部、南部和东南部火场面积较大;林火发生次数由北向南随月份的增加而升高,之后回落;火场总面积除个别月份(3、5、10月)较为集中外,其他月份变化波动不大,尤其是8月份;气温、降水等8个指标分别与林火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最大日降水量为大兴安岭地区林火发生预测模型的影响变量。【结论】1997—2017年大兴安岭地区6月森林火灾发生次数最多,5月火场总面积最大;呼中地区夏季火灾发生最为频繁;基于气象因素建立了林火发生预测模型,且模型精度较高(t=0.001,P=0.999> 0.01)。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敬凯  步思蕾  赵浩然  刘宇轩  童麟澳  孙术发  
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大兴安岭三县四区影响森林火灾发生的气候因素、地形因素以及人为因素,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系统聚类,确定三县四区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及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引入权重因子,采用遗传算法对52个林场、13个林业局进行林火应急物流中心选址,最终选定在松岭林业局、阿木尔林业局以及塔河县林业局的基础上建设林火应急物流中心,既保证了应急物流中心的响应速度,也降低了建设成本,最大程度上确保了大兴安岭地区林区火灾应急物流中心建设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芦雪妍  崔晓阳  
森林火烧是一种自然或人为因素产生的干扰,能够改变当地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生物指标,对土壤的性质与土壤的肥力影响较大,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影响深远。作为我国重点的国有林区,大兴安岭地区林地面积广阔,森林覆盖率高,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林下适生农业经济作物有500多种,林木、柞蚕、林果及中草药等绿色种养产业的资源十分丰富,是当前大兴安岭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模式。大兴安岭是我国森林火灾的多发区,文章对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对火烧影响森林土壤的理化性质与生物指标等众多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述,近年来,研究者从大兴安岭不同地区、不同林火种类与林火强度系统分析并研究了火烧对土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戚玉娇  李凤日  
【目的】采用KNN方法进行碳储量估测,并对估测后的数据进行各种校正处理,绘制森林地上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图,为我国森林碳储量和固碳潜力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为研究区(50°05'—53°33'N,121°11'—127°01'E),基于2010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和同年Landsat5 TM影像数据,利用k-邻近法(KNN)在像素级水平上对森林地上碳储量进行估算。采用多准则方法分东、南、北和中4个区域对样地坐标和其对应的影像光谱值进行坐标重配准,并根据实测样地数据对坐标重配置前后不同林分类型地上碳储量估测精度进行评价;针对KNN方法像素级估测结果存在明显的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术发  王丽军  王伟  郭伟  张春野  孙龙  梅玉生  
[目的]为更好地开展原始林区森林灭火工作,保护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森林生态资源。[方法]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下辖的22个林业局,3个自然保护区的应急资源储备情况进行了整理,同时对北部原始林区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规律和空间规律分别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ArcGIS软件,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森林火灾应急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与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近5年森林火灾发生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叠加分析,依据叠加分析的结果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森林火灾应急资源空间分布的合理性进行了评判。[结果]叠加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周边林业局森林火灾应急资源空间配置存在区域集聚以及北部原始林区附近应急资源配置不足等不合理问题。在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森林火灾应急资源储备情况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以应急物流系统所需时间最少和费用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的森林火灾应急资源分配模型。[结论]最后通过实例证明,该模型可以优化森林火灾应急物流系统中资源配置体系,为应急资源的合理调配提供了指导,对于实现科学决策指挥,保护北部原始林区森林生态资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静波  
以大兴安岭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MODIS合成产品数据MOD11/1KM和MOD13Q1获取的陆地表面温度(Ts)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构建TS-NDVI特征空间,在此基础上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作为土壤湿度指标,结合实际反演验证大兴安岭地区2008年3月~4月16天的土壤湿度与森林火灾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将TDVI纳入森林火灾保险费探讨范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于颖  范文义  杨曦光  
根据黑龙江省森林收获表、生物量相容性相对生长方程及叶片与细根周转率数据,估算小兴安岭林区森林主要树种净初级生产力(NPP)与年龄的关系,并结合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InTEC模型和NPP与年龄的关系,估算1901—2008年间小兴安岭森林NPP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幼龄林NPP随林分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增加,进入成熟年龄NPP达到最大,随后逐渐减少,直至达到稳定值;小兴安岭人工林的NPP大于天然林,天然针叶林的固碳能力大于天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1901—2008年间小兴安岭森林NPP整体呈现增加趋势,与工业前期1901年相比,2008年小兴安岭森林NPP增加了30%;森林NPP受海拔影响,呈现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晓玉  田晓瑞  
[目的]通过研究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对大兴安岭天气和火天气指数的影响,定量描述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在火天气指数变化中的作用。[方法]根据研究区及周边气象站日最高气温、日最小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24 h降水量计算1951—2016年大兴安岭森林火险天气指数,分析超强和强厄尔尼诺年、中等和弱厄尔尼诺年、拉尼娜年和正常年等4种情景下的主要天气因子和火天气指数的差异。[结果]春季火险期,超强和强厄尔尼诺年日均最高气温较正常年偏低0. 21℃,降水量增加6. 78%,拉尼娜年日均最高气温增加0. 44℃,降水量增加2. 77 mm;厄尔尼诺/拉尼娜年的秋季火险期日均最高气温低于正常年。超强和强厄尔尼诺年春季和秋季火险期的细小可燃物湿度码(FFMC)、腐殖质湿度码(DMC)、干旱码(DC)、累积指数(BUI)和火天气指数(FWI)平均值低于正常年份,FWI从西南到东北逐渐降低;中等和弱厄尔尼诺年春季火险期6个指数均低于正常年份,秋季火险期除FFMC外其他火天气指数均低于正常年份;拉尼娜年春季火险期的FFMC、初始蔓延速度(ISI)和FWI低于正常年份,秋季火险期除DC外其他指数均低于正常年份。[结论]大兴安岭地区在超强和强厄尔尼诺年春秋季火险期火天气指数较正常年份低,西部地区火天气指数高于东部地区。拉尼娜年春季火险期东部地区FWI低于正常年份,中西部偏高,秋季火险期西北部地区高于正常年份,东南部偏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