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20)
2023(13235)
2022(11422)
2021(10660)
2020(9071)
2019(20790)
2018(20530)
2017(38971)
2016(21760)
2015(24260)
2014(23992)
2013(23778)
2012(21858)
2011(19608)
2010(19245)
2009(17375)
2008(16965)
2007(14489)
2006(12532)
2005(10576)
作者
(67017)
(55868)
(55691)
(52514)
(35623)
(26946)
(24961)
(22048)
(21277)
(19722)
(18974)
(18919)
(17978)
(17493)
(17419)
(17321)
(17130)
(16578)
(15973)
(15884)
(14373)
(13613)
(13508)
(12695)
(12579)
(12410)
(12374)
(12148)
(11350)
(11343)
学科
(79661)
经济(79563)
管理(58968)
(56332)
(46377)
企业(46377)
方法(39337)
数学(34072)
数学方法(33649)
(22691)
(21883)
(20040)
中国(19697)
业经(17932)
(16214)
贸易(16208)
(15735)
地方(15475)
农业(14830)
环境(13541)
理论(13453)
(13366)
技术(13194)
(13067)
财务(13004)
(12995)
财务管理(12983)
企业财务(12310)
(11398)
(11171)
机构
大学(310770)
学院(307671)
管理(119328)
(112613)
经济(110150)
研究(106524)
理学(104970)
理学院(103697)
管理学(101546)
管理学院(101042)
中国(75005)
科学(74198)
(66423)
(63953)
业大(56461)
(56229)
研究所(52518)
农业(51142)
(49113)
中心(46840)
(43316)
北京(41331)
财经(40681)
(40460)
师范(39863)
(38615)
(37122)
(35197)
技术(34198)
农业大学(34045)
基金
项目(224819)
科学(173913)
基金(162523)
研究(153041)
(146886)
国家(145739)
科学基金(122260)
社会(93520)
(88634)
社会科(88477)
社会科学(88451)
基金项目(87749)
自然(84991)
自然科(82963)
自然科学(82932)
自然科学基金(81432)
(76289)
教育(69629)
资助(66358)
编号(60398)
重点(51117)
(47908)
成果(47679)
(47214)
(46708)
计划(45704)
科研(44635)
创新(43666)
课题(41952)
科技(40878)
期刊
(115482)
经济(115482)
研究(82147)
学报(64753)
(57081)
科学(55050)
中国(52374)
大学(46401)
学学(44299)
管理(40302)
农业(39500)
(35215)
教育(29894)
技术(23391)
(20802)
金融(20802)
(20571)
业经(19692)
财经(18677)
经济研究(18621)
业大(18461)
科技(17675)
(17393)
图书(15802)
(15776)
林业(15462)
问题(15363)
农业大学(14680)
理论(14333)
资源(14324)
共检索到425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涧青  刘晓东  郭怀文  
【目的】研究林分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森林可燃物管理和潜在火行为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立地因子(海拔、坡度、坡位)、林分特征(林龄、郁闭度、密度、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地被物层结构(凋落物厚度、腐殖质厚度),在大兴安岭南部地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兴安落叶松林(Larix gmelinii)和白桦林(Betula platyphylla),各设置6块样地,调查样地内的总可燃物负荷量及易燃可燃物负荷量,对不同种类可燃物负荷量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兴安落叶松林分下的平均总可燃物负荷量为15.80t/hm2,其中58.46%为易燃可燃物,总可燃物负荷量与林分平均胸径、凋落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秀芳  何东进  李颖  严思晓  游巍斌  
[目的]分析马尾松林不同演替阶段负荷量的变化特征,确定影响地表可燃物负荷量的关键因子。[方法]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中不同龄级马尾松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替代时间方法,分析马尾松林演替发展中不同类型地表可燃物的负荷量特征及其与地形、林分、气象等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随着马尾松林的演替,地表活可燃物负荷量呈递减趋势,地表死可燃物和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则呈递增趋势;且总可燃物负荷量主要是由于1 h时滞细小可燃物的负荷量构成。(2)演替初期形成的马尾松幼龄林和后期的成熟林差异最为明显,至演替后期活地表可燃物下降了47.21%;死地表可燃物增加了113%。(3)RDA排序结果表明地形因子中的海拔、坡位,林分因子中的平均枝下高、平均胸径、郁闭度及气象因子中的空气温度与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关系密切。(4)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影响不同类型地表可燃物的环境因子不尽相同;平均胸径对灌木负荷量影响最大;坡位对草本、1 h时滞负荷量影响最大;平均枝下高对10 h时滞和总可燃物负荷量影响最大。[结论]不同演替阶段的马尾松林地表可燃物的负荷量不同,不同类型地表可燃物的影响因子不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韩喜越   王晓迪   崔晨曦   单延龙   于渤   尹赛男   曹丽丽  
【目的】细小可燃物是森林地表可燃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表细小可燃物开展研究,对预防林火发生和森林可燃物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林业局主要可燃物类型为研究对象,对该林业局地表细小可燃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基于不同细小可燃物的载量、表面体积比、含水率、热值、灰分特征,使用方差分析、冗余分析方法分析该林业局主要可燃物类型的地表细小可燃物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随机森林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可燃物类型的燃烧性进行排序。【结果】根河林业局主要可燃物类型凋落物层可燃物的表面积体积比、载量、含水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5)、草本可燃物的热值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杂乱物1 h时滞可燃物的表面积体积比、载量、热值、含水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5);草本可燃物的载量、热值、含水率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大,凋落物层和杂乱物1h时滞可燃物的载量和热值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大;根河林业局主要可燃物类型的燃烧性从高到底依次为:山杨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柴桦-兴安落叶松林、杜鹃-白桦兴安落叶松混交林、樟子松人工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结论】根河林业局主要可燃物类型的地表细小可燃物特征之间绝大多数都存在显著差异(P <0.05);凋落层的可燃物载量最高,草本可燃物的载量较低,杂乱物1 h时滞可燃物的含水率较低;环境因子对细小可燃物的载量和热值的影响较大;山杨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柴桦-兴安落叶松林的细小可燃物燃烧性最高,杜鹃-白桦兴安落叶松混交林的燃烧性较高,樟子松人工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的燃烧性一般。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海晨  王薇  杜建华  刘赵东  陈敏斯  王博  刘晓东  
【目的】研究北京地区典型针叶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及其影响因素,构建可燃物负荷量模型,为可燃物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结合林分因子(胸径、树高、郁闭度、冠幅、第1活枝高)和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在北京市7个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油松林和侧柏林,每种林型各设置42块样地,调查和测定了2种针叶林的可燃物负荷量(上层枯叶、下层枯叶、灌木、草本、1 h时滞枯枝、10 h时滞枯枝),采用冗余分析(RDA)研究地表可燃物负荷量与林分因子和地形因子的关系,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总可燃物负荷量模型。【结果】(1)油松林总可燃物平均负荷量为14.31 t/hm2,侧柏林总可燃物平均负荷量为9.78 t/hm2,下层枯叶负荷量占2种针叶林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的比重最大。(2)RDA分析表明,油松林上层枯叶、灌木可燃物负荷量与胸径呈正相关,下层枯叶负荷量与郁闭度、坡度呈正相关。侧柏林上层枯叶、下层枯叶负荷量与树高、冠幅呈正相关,与海拔呈负相关。灌木可燃物负荷量与树高、郁闭度呈正相关,与海拔呈负相关。2种针叶林总可燃物、1 h时滞枯枝、10 h时滞枯枝负荷量均与胸径呈正相关,草本可燃物负荷量与海拔呈正相关。(3)模型表明,胸径、树高、冠幅能较好推算出油松林总可燃物负荷量,第1活枝高、冠幅、坡度能较好的推算出侧柏林总可燃物负荷量。【结论】油松林有发展成较大森林火灾的可能性,根据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应当着重对林下枯落物可燃物进行管理,及时清理林下可燃物,降低潜在森林火灾风险。不同林型可燃物负荷量与林分因子以及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不同,在进行可燃物管理时,应因地制宜,选择合理适宜的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晓瑞  王明玉  殷丽  舒立福  
利用标准地调查分析2007年春季大兴安岭2起森林火灾的火行为及可燃物变化。采用加拿大火险天气指数(FWI)系统分析火险变化,地表可燃物载量调查采用线状相交可燃物调查方法,并利用MODIS遥感数据对火烧程度进行分级。结果表明:FWI系统各指标可以很好地指示森林火险变化,2007年4—5月细小可燃物湿度码(FFMC)基本都在90以上,腐殖质湿度码(DMC)和干旱指数(DC)在4月份持续升高,2场大火也发生在火险高的时段。火烧类型以地表火为主,部分林分有冲冠火。火后阔叶林地表径级可燃物增加不明显,针阔混交林主要是5.0~6.99cm径级可燃物增加,而落叶松纯林火烧后除0.50~0.99cm径级可燃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讯  黄韵  丁波  武燕  张延威  李剑峰  张运林  
【目的】森林地表细小死可燃物作为森林火灾的引火物,其载量决定一系列火行为和火灾发生的危险程度,快速准确地获取地表细小死可燃物载量值对于森林火险预报和林火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以西南林区大娄山6种典型林分(马尾松林、软阔林、柏木林、杉木林、阔叶混交林和灌木林)地表细小死可燃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烘干,测定林分特征和载量值,得到地表细小可燃物载量的影响因子,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1)不同林型地表细小死可燃物载量存在显著差异,马尾松林和阔叶混交林显著高于其他林分。马尾松林和阔叶混交林的不同标准地间载量差异显著,其余林分不同标准地间的载量均无显著差异;2)除杉木林和灌木林外,其他林分的地表细小死可燃物载量与某些林分特征因子(林龄、郁闭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地径、坡度和海拔)均有显著相关性,林分密度和平均冠幅对研究区地表细小死可燃物载量无显著影响;3)建立马尾松林、柏木林、软阔林、阔叶混交林的地表细小死可燃物载量预测模型,柏木林预测效果最好,误差仅为3.6%,马尾松林预测误差高达27.4%,不能在实际中应用。【结论】通过本研究可获取大娄山典型林分的地表细小死可燃物载量基础数据,并得到影响因子和预测模型,对于该区域载量研究和林火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海清  罗碧珍  罗斯生  王振师  苏漳文  魏书精  
准确地模拟地表可燃物含水率动态变化规律,对于预测预报林火发生或林火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应用Nelson模型和Simard模型,以5种典型林型(分别为阴坡落叶松林、阴坡落叶松-白桦混交林、阴坡白桦林、阳坡樟子松林和阳坡白桦林)的地表可燃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气象因子与地被可燃物含水率的相关性,用2015年春季防火期实测数据构建了5种不同林型的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并用2016年春季防火期监测数据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Nelson模型得出5种林分预测结果为:阴坡落叶松林>阳坡白桦林>阴坡白桦落叶松林>阴坡白桦林>阳坡樟子松林。Simard模型得出5种林分预测结果为:阴坡落叶松林>阴坡白桦林>阳坡白桦林>阴坡白桦落叶松林>阳坡樟子松林。2种模型预测阴坡落叶松的含水率准确率均高于其他4种林分。Nelson模型给出的阴坡落叶松平均绝对误差为0.09,平均相对误差(MRE)为0.09,Simard模型给出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10,平均相对误差为0.10,Nelson模型略优于Simard模型。研究结果可为该区的森林防火提供快速和准确的火险预测预报,进而为有效防控森林火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野  牛树奎  陈锋  王婕  曹萌  
以冀北辽河源油松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设置火烧样地和未火烧样地,并以熏黑高度与树高的比值和烧死木占比为依据将火烧样地划分成重度、中度和轻度火烧3个等级.通过调查火烧样地和未火烧样地的地表死可燃物和环境因子,分析了不同强度火干扰后,地表死可燃物负荷量的变化;并运用冗余分析(RDA)法研究了火干扰后地形、林分因子等对地表死可燃物负荷量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火干扰对地表死可燃物负荷量有显著影响,油松林地表死可燃物负荷量大小顺序为未火烧样地>轻度火烧样地>中度火烧样地>重度火烧样地.火烧样地与未火烧样地之间差异显著(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凤君  王秋华  舒立福  杨丽君  刘柯珍  
【目的】研究大兴安岭林区主要针叶树种可燃物样品的超临界CO_2萃取物含量与热值和燃点的相关性,寻求简单、快速、准确获取可燃物抽提物含量的方法和技术,为林火管理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方法】从兴安落叶松、樟子松、鱼鳞云杉、红皮云杉、偃松、兴安桧6个针叶树种中按针叶和小枝分别采集可燃物样品,风干后用植物粉碎机粉碎。利用优选法确定可获取最大萃取物含量的超临界萃取条件,采用美国PARR 6300全自动氧弹量热仪测定可燃物样品的热值,DW-2点着温度测定仪测定可燃物样品的燃点。【结果】可燃物样品超临界萃取物含量与热值显著相关,但与燃点相关性不显著。基于相关性分析,推断优选条件下获得的超临界萃取物主要为脂肪...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强  胡海清  
选取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为研究区域,以少量野外定位调查数据及与其对应的遥感和GIS信息为基础,利用岭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对森林可燃物负荷量估测模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TM3、TM(4×3)/7、TM4/3、海拔等10个影响可燃物负荷量估测的主要因子,利用岭回归方法可以克服变量间由于存在复共线性关系对求解待定参数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建立以像元为单位的岭回归和岭回归与神经网络组合估测模型,模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17.6%和11.7%,2种方法可用于实现特定林场尺度森林可燃物负荷量的定量估测,其中组合模型效果较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宇峰  周国模  余树全  徐小军  金伟  
木荷是一种优良的防火树种。该文通过对木荷林带与相邻易燃的马尾松林和杉木林进行比较,揭示了可燃物载量在群落垂直和水平结构上的分布以及易燃性等方面的差异,阐明了防火林带的阻火机理。在马尾松和杉木林分中,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水平和垂直分布的连续性均较好;而木荷林分的群落结构较单一,林内基本无草灌层,水平和垂直分布的连续性差。通过对可燃物的易燃性分析得出,马尾松和杉木林分难燃可燃物占总量的比例明显低于8年生以上木荷林分,而马尾松和杉木林分较易燃和较难燃可燃物占有比例明显高于木荷林分。通过对山脊和山腰处木荷、马尾松和杉木林的地表枯落物方差分析和频数统计得出:木荷林带与马尾松林、杉木林之间有显著差异;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瀛  李吉玫  赵凤君  张毓涛  孔婷婷  努尔古丽·马坎  
【目的】对天山中部天山云杉林地表可燃物载量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地表可燃物载量与地形和林分因子的关系,比较不同郁闭度林分可燃物载量差异,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天山云杉林可燃物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天山中部沿海拔梯度设置48个样地,调查和测定天山云杉林林分的1、10和100 h时滞地表可燃物载量以及地形和林分因子,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地表可燃物载量与林分和地形因子的关系,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可燃物载量估测模型。【结果】天山云杉林1、10和100 h时滞及总地表可燃物载量平均分别为1.49±1.00、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博文  陈鹏宇  金森  
【目的】对不同地区地表可燃物温度与气温的差异、气温-可燃物温度转换模型在不同地区的适用性以及应用气温和地表可燃物温度分别驱动直接估计法模型的误差进行研究,为提高可燃物含水率预测精度提供参考。【方法】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试验林场红松和落叶松2个林分下,采用自动气象站测量距地表1.5 m处气温,采用热电偶测量距地表1,2,3,4 cm处地表可燃物温度。红松林分共观测10天,落叶松林分共观测4天,其中,1天在每个林分中设置2个采样点,对距地表1 cm的可燃物含水率每隔1 h测定1次。对气温和地表可燃物温度的差异进行比较,计算目前在可燃物含水率预测中常用的2个气温-地表可燃物温度转换模型(Byram&...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海清  
对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和白桦林3个可燃物类型的68块样地的郁闭度、胸径、树高、林龄等林分因子和地表可燃物(1h、10h、100h时滞可燃物和灌木)的载量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与计算,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不同种类可燃物载量与林分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利用林分因子来推算不同种类可燃物的载量,并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忆文   索奥丽   高钰   王博   陈锋   刘晓东  
【目的】研究西昌市云南松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及影响因素,为科学管理可燃物,降低森林火险等级提供依据。【方法】以四川省西昌市云南松林为研究对象,依据林分因子(树高、胸径、郁闭度、平均活枝高)和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向、坡位)设置16块20 m×30 m标准地,调查样地内不同类型地表可燃物(草本、灌木、地表枯叶、1时滞枯枝、10时滞枯枝、100时滞枯枝),结合室内实验结果计算可燃物载量,运用冗余分析明确可燃物载量与林分因子和地形因子的响应关系,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确定各类地表可燃物载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云南松林地表总可燃物载量范围为7.82~33.53 t/hm~2,平均为22.25 t/hm~2,易燃可燃物载量平均为10.68 t/hm~2,占地表总可燃物载量的48.00%。(2)冗余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松林地表总可燃物载量与郁闭度呈正相关(P <0.01),与海拔呈负相关(P <0.05),阴坡云南松地表总可燃物和易燃可燃物载量高于阳坡(P <0.01)。(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云南松林地表总可燃物和易燃可燃物载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均为坡向。【结论】云南松林可燃物载量受到以坡向和海拔为主的地形因子和以郁闭度为主的林分因子的共同作用影响。西昌市云南松飞播林区地表总可燃物载量高,易燃可燃物占比大,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