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96)
- 2023(3205)
- 2022(2277)
- 2021(2188)
- 2020(1311)
- 2019(2875)
- 2018(2462)
- 2017(4426)
- 2016(2300)
- 2015(2405)
- 2014(2247)
- 2013(1989)
- 2012(1742)
- 2011(1501)
- 2010(1441)
- 2009(1312)
- 2008(1147)
- 2007(1031)
- 2006(915)
- 2005(762)
- 学科
- 济(8000)
- 经济(7998)
- 管理(5750)
- 业(5190)
- 农(4208)
- 企(3927)
- 企业(3927)
- 业经(3426)
- 中国(3316)
- 农业(2961)
- 地方(2212)
- 发(2032)
- 教育(1897)
- 制(1841)
- 环境(1732)
- 发展(1721)
- 展(1713)
- 理论(1622)
- 农业经济(1578)
- 方法(1525)
- 产业(1507)
- 财(1486)
- 银(1468)
- 银行(1468)
- 行(1421)
- 体(1418)
- 工作(1390)
- 融(1381)
- 金融(1380)
- 贸(1375)
- 机构
- 学院(31444)
- 大学(29275)
- 济(11000)
- 经济(10731)
- 管理(10579)
- 研究(10357)
- 理学(9145)
- 理学院(9057)
- 管理学(8919)
- 管理学院(8863)
- 中国(7295)
- 科学(6051)
- 京(5609)
- 财(5239)
- 范(5114)
- 师范(5077)
- 中心(4677)
- 江(4641)
- 所(4504)
- 院(4225)
- 财经(4171)
- 研究所(4125)
- 农(4074)
- 职业(4025)
- 技术(4016)
- 师范大学(3979)
- 业大(3908)
- 州(3833)
- 经(3790)
- 教育(3736)
共检索到45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段光鹏
大党独有难题作为具有大担当大胸怀大视野的政党提出的深刻问题,其中蕴含着鲜明的内在特征和丰富的基本意涵,需要通过科学研判“时”与“势”、理性辨别“大”与“小”、全面识别“干”与“枝”、正确比较“内”与“外”、辩证把握“危”与“机”,从中透视中国共产党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高瞻远瞩的眼界格局和未雨绸缪的政治自觉。大党独有难题的生成不是随机无序、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使命意识的淡化、调适变革的滞后、讳疾忌医的态度、制度笼子的松动等互为因果、交相融合、相互助推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之下层积累迭的。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绷紧政治建设之弦、把稳思想引领之舵、夯实长期执政之基、扎牢激浊扬清之笼、明确系统施治之策,以大党独有优势增强破解难题的整体效能,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关键词:
大党独有难题 自我革命 全面从严治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俊锋 黄小勇
我国开发区是随着改革开放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其本身也是改革开放取得的历史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设立之时,就形成了区别于传统行政区的管理体制,呈现出精简高效的特点,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经济发展主要驱动力的开发区,也逐渐转向传统行政体制,出现了行政化趋势。已有的文献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开发区行政化的动因,但少有文献分析开发区行政化的具体路径,并站在开发区内部视角分析其行政化的动因。开发区沿着行政托管、政区合一和建制设区3条路径不断行政化,其行政化也是开发区基于行政托管内在基因的影响,为了有效应对外在压力,主动扩张自身权限的结果。
关键词:
开发区 行政化 路径 动因 内在逻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崔巍 胡洋
中国梦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幸福的追求。破解我国的“幸福悖论”离不开宏观的社会环境和大的时代背景,本文在社会主要矛盾变迁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我国的“幸福悖论”。在当前历史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还体现在非经济方面。在经济方面,应该促进机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在非经济方面,居民幸福逐渐转变为对政治民主、公平正义和文化审美的精神追求。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内在要求。明确“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实践路径,也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幸福悖论 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兴明
农村土地管理中的"诺斯悖论",反映了地权逻辑下乡村治理困境的制度性缘由,也揭示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式共生关系。利益相关者的共生与博弈形成了乡村治理中的内在张力。综观博弈式共生下各方主体的利益诉求与行为逻辑可以看出,以"利益争夺"为导向的土地管理方式是引发各种利益纠纷和矛盾冲突的源头,这种土地管理异化现象是乡村治理困境生成的内在动因。化解乡村治理困境需要依靠法治的力量,通过持续推进法制建设,将土地管理与乡村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这是地权逻辑下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路径。
关键词:
诺斯悖论 利益博弈 乡村治理 法治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冰莹 董维春
回答何为学科成长、如何成长为一流学科的基本问题是"双一流"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理论前提。学科成长有其内在"生成"逻辑与外在"建成"逻辑。实然层面,中国大学学科成长以政府和大学为践行主体,体现"建成"逻辑的强制输入;应然层面,学科的知识建构和社会建制过程表明:大学学科成长有其内在"生成"逻辑。学科建设思维从分析重构向系统整合的转变,是"建成"逻辑向"生成"逻辑转变的重要渊源。在澄清两种逻辑差异性的基础上实现动态平衡是一流学科成长的基本思路。转变思维范式,尊崇成长规律,孕育独特性资源成为世界一流学科成长的必然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振全 于云荣
中国出现"国富民相对不富"的现象,但"国富"和"民富"不是绝对对立的,要共同推进。我国应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华丽蜕变,把握转型契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循序渐进,缩小差距鸿沟;有效提高居民收入:还富于民,开源胜于节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未雨绸缪,解除后顾之忧。
关键词:
国富 民富 共同推进 战略转型 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红芳
平台经济反垄断的生成过程遵循特定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理论逻辑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理论指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理论滋养,西方经济学有益成分是有效补充;从实践逻辑看,平台经济反垄断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政治之要,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之选,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之需。平台经济反垄断必须统筹政府、互联网企业、行业协会和社会民众等主体,使其形成合力,大力推动技术开放和数据共享,并构建合规指引的事前监管与案件审查的事后监管相统一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平台经济 反垄断 生成逻辑 建构路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涛
当前,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权运行状态欠佳,刚性不足。地方立法是弥补预算监督刚性不足的可能存在:地方立法具有法定权威性,是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地方立法权的扩容使其覆盖面具有普遍性,并且属于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发挥主导作用的权力。预算监督和地方立法具有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一方面,地方立法需要借助预算监督拓展立法空间;另一方面,预算监督有待地方立法予以保障。两者融合点在于通过地方立法加强地方政府给付行政。实现两者融合发展,地方立法应当注重选择给付性立法项目、推动"预算类条款"落实、强化"预算类条款"立法评估、充分体现多元主体的利益表达。此外,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政府给付行政的监察治理,提高地方立法"预算类条款"的合理性。
关键词:
预算监督 地方立法 公共服务 给付行政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赵秉元 徐信予
数据要素的本质是市场供需信号,流量是数字空间内交易机会的表现形态,数据要素的极大丰富放大了注意力资源的相对稀缺,引发平台资本的流量垄断问题,即数字空间内交易机会的垄断性分配。平台作为流通组织分享而非创造剩余价值,这种分享围绕流量分配行为,以平台间“中心—外围”的剥削体系为表现形式,随着中心不断向外围输出流量以控制市场供需信号的传递并超额分配经济利益,必将在时空范畴内割裂统一大市场。对此,应谨防单一生态系统在通讯、支付和物流三大领域形成结构性闭环,并区分结构性平台和联系性平台进行分类监管。国家还可通过建设“平台政府”,作为潜在竞争者适当介入市场竞争,保障数字市场的均衡开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振全 于云荣
中国出现"国富民相对不富"的现象,但"国富"和"民富"不是绝对对立的,要共同推进。我国应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华丽蜕变,把握转型契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循序渐进,缩小差距鸿沟;有效提高居民收入:还富于民,开源胜于节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未雨绸缪,解除后顾之忧。
关键词:
国富 民富 共同推进 战略转型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栋
生活世界观或生成性思维是现代职业教育内容研究的路向。现代职业教育内容的生命力取决于是否融入现代社会时代之灵魂,是否融入生命哲学之精神,最终实现现代职业人职业能力、职业精神及可持续发展之目的。现代职业教育内容生成的逻辑路径以现代职业教育内容的意蕴为经,以生命哲学理论、教育现象学理论、领域特殊性理论和"做中学"理论为纬,从理论、课程、教材、教学过程、学习者个体经验五个层次建构现代职业教育内容。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 教育内容 生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晓珍 王文权
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有效地解决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单一化的问题。课程思政的三重属性,从不同层面全方位覆盖学生的思政教育,基于课程内在特征提取课程思政元素,使课程思政与各类课程乃至校园生活融于一体,潜移默化地推进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成效。课程思政的成效在于它的可接纳性,实施的难点在于如何创造这种接纳性。其实践路径是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与校园生活相融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振全 于云荣
中国出现“国富民相对不富”的现象,但“国富”和“民富”不是绝对对立的,要共同推进。我国应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华丽蜕变,把握转型契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循序渐进,缩小差距鸿沟;有效提高居民收入:还富于民,开源胜于节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未雨绸缪,解除后顾之忧。
关键词:
国富 民富 共同推进 战略转型 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南旭光 黄成节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和必要措施,高职校企合作是社会多元协同、博弈互动的过程,必然要求突破传统的治理模式,而协同治理是深化多元主体合作、推进资源整合、完善社会管理的创新之道。文章分析校企合作协同治理的社会生成及模式变迁,阐释协同治理变革及创新的内在要义,并从构建信任关系、培育多元主体、建立互动机制、强化政府引导等角度探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为构建稳定高效的校企合作提供理论借鉴和工作参考,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持续走向善治。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协同治理 逻辑审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韦莉莉
职业教育推行"课程思政"能够改变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两张皮"的现实窘境,对培养新时代职业人才和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由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是对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回应,是对西方国家学科德育的扬弃,符合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内在规律。构建职业院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四位一体"的同向同行课程体系是基础,"一体化"教学体系是关键,"德能并重"多元评价体系是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