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23)
2023(13846)
2022(11650)
2021(10706)
2020(8461)
2019(19512)
2018(19385)
2017(35647)
2016(19237)
2015(21898)
2014(21589)
2013(20918)
2012(19789)
2011(17884)
2010(18329)
2009(16498)
2008(16449)
2007(14918)
2006(13362)
2005(12389)
作者
(53855)
(44747)
(44513)
(41920)
(28730)
(21562)
(20366)
(17182)
(17120)
(16438)
(15263)
(15201)
(14597)
(14232)
(13827)
(13622)
(13345)
(13119)
(13048)
(12911)
(11462)
(10840)
(10649)
(10386)
(10379)
(9952)
(9948)
(9897)
(9089)
(9008)
学科
(74569)
经济(74471)
(55569)
管理(54711)
(43559)
企业(43559)
中国(26806)
地方(24352)
(23652)
方法(21291)
业经(20921)
技术(20132)
理论(16900)
(16551)
(16541)
农业(16067)
数学(16058)
数学方法(15805)
(15112)
(15085)
银行(15079)
(14612)
(14422)
金融(14420)
(13667)
贸易(13644)
教育(13270)
技术管理(13224)
(13077)
(12759)
机构
学院(263957)
大学(259142)
(102979)
经济(100187)
管理(97645)
研究(93026)
理学(81064)
理学院(79990)
管理学(78674)
管理学院(78130)
中国(72285)
(57575)
科学(54951)
(49167)
(46379)
(45103)
中心(43440)
研究所(41133)
(40426)
师范(40073)
(39694)
北京(37333)
(37123)
财经(36647)
(34275)
业大(34066)
(32775)
技术(32753)
师范大学(31608)
(30126)
基金
项目(164975)
研究(131483)
科学(129442)
基金(112486)
(95725)
国家(94661)
科学基金(81740)
社会(80499)
社会科(75816)
社会科学(75799)
(69044)
教育(61534)
基金项目(59525)
编号(57376)
(56097)
自然(48594)
成果(48479)
自然科(47446)
自然科学(47436)
自然科学基金(46591)
资助(43627)
课题(41520)
(41438)
(39650)
重点(37549)
创新(36034)
(34965)
(34640)
项目编号(34389)
发展(33957)
期刊
(132056)
经济(132056)
研究(86476)
中国(71021)
教育(48184)
管理(40362)
(38978)
(37838)
学报(34491)
科学(33836)
(28592)
金融(28592)
技术(27871)
大学(26832)
农业(25692)
学学(23819)
业经(23053)
图书(21134)
经济研究(20087)
财经(17456)
问题(16204)
书馆(15594)
图书馆(15594)
(15447)
论坛(15447)
(15347)
职业(15113)
(14640)
科技(14235)
技术经济(13096)
共检索到438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健生  
大健康理念催生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产业并促进其发展。当前医养结合综合基础弱、养老专业人才缺口大、医与养分治的路径依赖使得医养结合难、养老供需两端的缺口巨大。通过借鉴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省份的经验,结合广西的实际,大健康趋势下广西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定位是以优质医疗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在养老上进行盲目的医疗资源投入,而是通过各种医与养联合提供多层次、多样性以及个性化的服务,有效提升入住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黄英君  彭瑶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的急剧上升,老龄化问题日益显著,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和养老保障需求高速增长,如何妥善处理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问题,促进人口、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已成为一个日益突显的重要问题。经过政府及相关部门、机构对养老金融、养老保障、养老需求等老年人养老问题的积极尝试与探索,成功找到了一条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道路。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与指导下,各地政府和相关机构纷纷开始了关于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实践,经过各方的努力探索和尝试,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从中发现了诸多的问题。在养老金融不断发展的现状下,针对实践发现的弊端,只有对症下药,才能切实解决我国的老龄化问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黄英君  彭瑶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的急剧上升,老龄化问题日益显著,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和养老保障需求高速增长,如何妥善处理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问题,促进人口、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已成为一个日益突显的重要问题。经过政府及相关部门、机构对养老金融、养老保障、养老需求等老年人养老问题的积极尝试与探索,成功找到了一条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道路。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与指导下,各地政府和相关机构纷纷开始了关于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实践,经过各方的努力探索和尝试,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从中发现了诸多的问题。在养老金融不断发展的现状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长远  
先行试点地区在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过程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目前存在社区卫生服务平台辐射、长期护理保险助力和多元路径发展三种典型实践模式,基本经验包括: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模式作为发展重点;积极吸纳社会资本提供多层次服务;积极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助推医养结合;强化政策支撑,为推进医养结合提供有力保障;发展智慧健康养老,形成新产业、新业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实践中在供给主体、资金、人才、信息、管理等方面还面临诸多困境,推进策略包括:构建“一主多元”型供给主体结构;建立多元化资金保障体系;构建人才支撑体系;以智慧养老助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付诚  韩佳均  
近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工作成效显著,政策支持体系逐步建立,多主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形成多种形态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模式。但在实际发展中,以医带养的医养结合发展模式面临发展瓶颈、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有限、医养结合资金可持续供给不足、专业人才和服务人员短缺。医养结合深度发展需要多模式、多层次、宽领域推进,全面推广并逐渐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具有普遍认可度的评估体系,创新养老机构多元化发展模式,更好地满足老龄化社会需求。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皓田  
"十三五"时期,我国养老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但面对当前深度老龄化的现状,养老服务中医疗卫生资源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当前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障碍。新时期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需要破解体制机制和政策上面存在的掣肘难题,在医疗与养老服务机构设置、设备等"硬件",和提高医疗与养老服务水平、质量"软件"上同时下功夫,实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小勇  傅萍  陈嘉璐  
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要大力发展健康事业,做身体健康的民族"的指示精神,推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施,是进入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关切的社会问题。在大健康时代的趋势背景下,健康旅游可能会成为未来人们出行的常态化选择。中医药这一民族瑰宝与健康和旅游结合起来,以健康为目的,以旅游为路径,推动医养结合事业深度发展,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健康新业态的形成。以金秀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为契机,将健康旅游作为抓手,结合瑶医瑶药特色推动医养结合的创新发展,值得探索与期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邢伟  
当前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且带动作用不强,资源分布不平衡且供求矛盾突出,产业体系不完整且产业链偏短,相关人才欠缺且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产业技术标准不规范且缺乏国际竞争优势。综合而言,我国发展健康服务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一、实践探索与评价基于对健康服务业的认知和前景展望,北京、深圳、成都等国内很多地区也在积极开展健康服务业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鹏  杨翠迎  周彩  
医养结合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利用CHARLS2015和2018两期数据,以2016年确立国家级医养结合服务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对于老年人健康养老的影响。研究发现:(1)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提高了老年人的健康自评,优化了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水平,并显著促进了慢性病管理与门诊就诊随访概率,但对老年人身体机能和精神健康层面的改善并不明显。(2)服务效果受到老年人的个体因素(年龄、性别、收入、婚姻状况等)与代际因素(居住区域、子女个数、是否有子女照料、子女受教育程度等)的异质性影响。(3)机制检验方面,体检、日间照料、上门巡诊、娱乐活动服务等显著提高了老年人的健康自评,优化了慢性病管理和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水平,提升了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水平。文章研究认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应当重新梳理其主体行为逻辑,逐步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关联制度衔接,构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机制与需求多维度衔接的动态调整机制,弄清不同层次人群在医养结合服务中的现实需求,打破制度壁垒,提高资源与政策制度的衔接能力。文章的研究为进一步形成医养结合的基本制度,推动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绍普  任德亮  郭枫  
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一般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应正确定位,更好地为教学和人才培养这个中心服务,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协调发展;应发挥优势,密切结合地方和行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学科建设上实现重点突破,形成鲜明特色,使学科建设始终充满活力与生命力,走出一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斌   黄岩松   李浩平  
以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奖文本为基础,开展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群教学改革案例剖析。提出养老人才培养总量急缺、人才培养结构缺失、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群教学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动态调整群专业结构、建构“四业”联动体系、建立健全“五融”机制、共建共享育训研创用平台是教学改革成果凝练的实践路径;做好三个“结合”是教学成果奖培育的主要经验;应以11项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为主要着力点,从“三个维度”深化拓展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运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毕兴全  
伴随我国逐渐迈入老龄化社会,医疗和养老产业需求快速释放,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成为破解老龄化难题的重要路径。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具体情形,指出其在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整合医疗与养老资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推进我国养老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进而分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关领域僵化的管理体制、价格形成机制和不完善的价格管理制度、配套政策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然后针对性地从构筑医养结合法律制度体系、推进医养结合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宏观方面和完善医养服务价格管理体制、改进医养服务价格定价方法等微观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通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财政理论与实践同经济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与经济理论创新和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财政理论研究不断深入,逐步构建了植根于改革实践、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理论体系,既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有力地推动了财政改革与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平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高职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缺乏自信、人际交往受挫、就业压力时刻困扰等问题。据此,提出了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注重顶层设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阵地作用,提升家校育人合力,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发挥自媒体的优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鸿敏  杨雪美  王晓翌  田岚  李莉颖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推进医养结合是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手段,具有时代紧迫感。由于农村医养结合面临着管理条块分割,资源比较匮乏,缺少专业护理人员,医养分离问题突出等难题,需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发挥居家养老的基础性作用,开展多模式的医养结合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