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5)
2023(11671)
2022(9120)
2021(8305)
2020(6337)
2019(14325)
2018(14104)
2017(24931)
2016(14744)
2015(16338)
2014(16551)
2013(15359)
2012(14459)
2011(13293)
2010(13686)
2009(12268)
2008(11999)
2007(11141)
2006(10237)
2005(9797)
作者
(40503)
(33355)
(33319)
(31861)
(21359)
(15946)
(15254)
(13121)
(12872)
(12219)
(11426)
(11236)
(10828)
(10812)
(10567)
(10493)
(9942)
(9929)
(9796)
(9647)
(8777)
(8386)
(8168)
(7750)
(7713)
(7559)
(7539)
(7520)
(6800)
(6667)
学科
(59329)
经济(59277)
管理(33786)
(31988)
中国(27318)
(22457)
企业(22457)
教育(20681)
地方(20324)
(20024)
业经(15953)
(14410)
方法(14120)
农业(13998)
(13114)
理论(11986)
发展(11772)
(11645)
(11581)
金融(11581)
(11464)
银行(11449)
数学(11411)
(11328)
数学方法(11247)
(11228)
地方经济(10828)
(10721)
技术(9816)
(9777)
机构
大学(198429)
学院(198189)
研究(78336)
(75953)
经济(74046)
管理(64057)
中国(55178)
理学(53040)
理学院(52265)
管理学(51135)
管理学院(50745)
科学(46131)
(45752)
(39877)
(38305)
师范(38025)
研究所(35823)
(35647)
中心(34257)
教育(34011)
(33743)
(33114)
师范大学(30862)
北京(30439)
(28412)
(27239)
财经(26851)
业大(26611)
技术(25757)
农业(25370)
基金
项目(122514)
研究(99138)
科学(97165)
基金(82600)
(71210)
国家(70377)
社会(60628)
科学基金(58970)
社会科(57091)
社会科学(57079)
教育(51659)
(50923)
(43571)
编号(43392)
基金项目(42046)
成果(38129)
课题(34365)
自然(33989)
(33698)
自然科(33169)
自然科学(33162)
资助(32598)
自然科学基金(32531)
重点(29590)
(28783)
发展(27727)
(27241)
(27226)
规划(26090)
(25661)
期刊
(97345)
经济(97345)
研究(74848)
教育(57178)
中国(55900)
(33216)
学报(28565)
科学(26708)
(25946)
管理(25773)
大学(23135)
农业(22946)
(22172)
金融(22172)
技术(20924)
学学(19974)
业经(17632)
经济研究(15861)
职业(14645)
财经(13348)
问题(12607)
(12017)
(11636)
(11334)
论坛(11334)
(10838)
图书(10438)
技术教育(9560)
职业技术(9560)
职业技术教育(9560)
共检索到334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廖湘阳  王战军  
质量观的转变与发展是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阶段顺利转变的前提条件之一。本文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和时代特征、国家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特殊性等三个方面剖析了大众化高等教育进程中质量观念必须转变与发展的现实背景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并集中从培养目标的优化以及强调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自我评估机制的建立两个方面提出了大众高等教育质量观得以形成与发展所必需的支持条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苏芃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摆在中国高等教育面前的长期的中心工作,是关系到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全局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春麟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急剧加快,其目标在于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迈进。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及其发展现状,探讨在此背景下建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及其质量保证的关键内容,提出保证新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得以实施的相关机制与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艳丽  
高等教育的快速扩招,使得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高等教育的质量却没有及时提升,引发了大学生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成为一个现实而重要的问题。文章认为,扩招速度过快、教育资源匮乏、教学管理水平不高和教学方式落后,是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要适当控制招生规模,丰富充实教育资源,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全面改革教学工作,有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保证高等教育朝着一个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黎凤环  
针对当前高职教师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就系统设计教师发展制度、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愿望、提供教师发展经费保障等解决问题的对策作出了思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越  夏建国  
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部分发达地区甚至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技术本科院校应运而生,并在办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但仍面临诸多困难,如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执行不力等。因此,为使技术本科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议采取以下发展路径,即学科建设显特色: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核心;师资队伍显特色: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保障;人才培养显特色: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道显  
成人高等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在大众化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也面临着较大考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倪超美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教学质量管理是国家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提出的新要求,同时更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问题长期困惑和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教育大众化的特点及其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探索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刘在洲  
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增长导致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紧缺,引发部分高校办学指导思想上的偏差。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由于缺乏市场机制的驱动,缺乏通过外延式发展来适应规模增长,从而引发高校教学质量问题。保障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建立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立分类型、分层次的高校教育教学评价制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立新  耿茹  李国明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出现了新特点,为适应这一新特点,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和大学生自身形成合力,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这是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最关键环节。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桂娟  张应强  
自学考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 ,具有开放性、灵活性、适应性、产出率高等多种特点 ,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但受我国精英教育传统的影响 ,自学考试的质量标准存在着偏差。面向高等教育大众化 ,自学考试的质量观必须实现根本性转变 :从“以考统教”到“考学兼顾” ;从学历教育为主到职业技能训练为重 ;从单一性到适应性 ,充分满足个体的学习需求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田建荣  
作者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种高等教育的发展观 ;本文在对此观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 ,试图揭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质内涵和基本原则 ;最后还就我国走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之路的机遇、挑战和对策进行了讨论 ,认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时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于杨  
基于世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经验,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实施主体、目标、手段以及评价标准将呈现出不同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特点。在后大众化阶段,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角色、社会各界对质量保障的关注点、质量保障文化的理念以及质量保障的范畴等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因此,对已逐步进入后大众化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制建设来说,应积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质量保障理念;营造以质量文化为灵魂、以保障制度为载体的质量保障氛围;设计具有全球视野、国际普遍认同的质量保障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