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0)
2023(7497)
2022(5524)
2021(5008)
2020(3670)
2019(8342)
2018(8206)
2017(13006)
2016(8927)
2015(10292)
2014(10584)
2013(8973)
2012(7901)
2011(7130)
2010(7396)
2009(6200)
2008(6131)
2007(5681)
2006(5268)
2005(4997)
作者
(22144)
(18232)
(18189)
(17750)
(11637)
(8677)
(8440)
(7298)
(6987)
(6723)
(6170)
(6168)
(5963)
(5910)
(5858)
(5818)
(5617)
(5498)
(5445)
(5276)
(5002)
(4662)
(4502)
(4384)
(4204)
(4144)
(4139)
(4096)
(3736)
(3713)
学科
(22708)
经济(22689)
教育(21252)
管理(17640)
中国(16963)
(15380)
(10975)
企业(10975)
理论(10379)
教学(10167)
(9536)
(7781)
业经(7270)
发展(7170)
(7046)
(7022)
农业(6502)
方法(6083)
地方(5901)
学法(5823)
教学法(5823)
研究(5773)
(5645)
技术(5142)
学理(5109)
学理论(5109)
数学(4948)
数学方法(4801)
产业(4569)
(4342)
机构
大学(111990)
学院(109238)
研究(42218)
(33744)
经济(32641)
管理(31721)
教育(30729)
(26867)
理学(26796)
师范(26699)
理学院(26372)
(26037)
管理学(25564)
管理学院(25349)
科学(24819)
中国(23830)
师范大学(21825)
(20834)
(19419)
研究所(18957)
技术(18727)
职业(17931)
中心(17517)
北京(17265)
(17129)
(15916)
(15672)
(15131)
业大(14785)
农业(13210)
基金
项目(69950)
研究(60761)
科学(55742)
基金(44195)
教育(37969)
(37768)
国家(37275)
社会(34675)
社会科(32416)
社会科学(32408)
科学基金(30964)
(30700)
编号(28553)
(27192)
成果(25917)
课题(24404)
基金项目(21952)
(20884)
重点(18074)
规划(17821)
(17145)
自然(17135)
资助(17038)
自然科(16744)
自然科学(16741)
项目编号(16534)
(16480)
自然科学基金(16417)
(16098)
(14968)
期刊
教育(56722)
研究(44088)
(38915)
经济(38915)
中国(37315)
(16526)
学报(16256)
技术(15343)
职业(15296)
大学(13818)
科学(13740)
(12073)
管理(11993)
农业(11688)
学学(10981)
技术教育(10000)
职业技术(10000)
职业技术教育(10000)
(7693)
论坛(7693)
高等(7352)
(6831)
(6759)
(6720)
金融(6720)
业经(6675)
成人(6442)
成人教育(6442)
高等教育(6211)
财经(6098)
共检索到180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盛水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必然选择。作为教育的龙头,高等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中责任重大,使命崇高。特别是在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过程后到了大众化发展的新阶段,高等教育更应着重内涵建设,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殷俊明  杨政  宋雅琴  
现阶段,中国会计教育面临着多重因素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扩展,使组织的商业环境日益复杂,竞争日趋激烈;会计制度不断变迁,会计准则逐年增加且日益复杂,变化周期越来越短,会计业务需要更多的职业判断;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会计人才培养出现了与社会需求不一致的问题,如一些重点大学过于强调会计理论的教育,对职业能力开发重视不够,而一些应用型大学又过于强调会计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孔钢城  雷环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持续增长,到2006年,高等教育在校人数达到25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达到了22%。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重新审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树立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建立更加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而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达到数量和质量的和谐统一。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关辉  
西方大众化高等教育理论是对已发生的高等教育现象的一个总结,而在我国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背景下演变和发展成为一个目标理论。关于培养目标的争论此起彼伏。"培养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理念下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深入分析中国化的大众化理论并以此为理念支撑探寻大众高等教育培养目标问题,从坚持多元化评价标准、优化专业结构、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培养方式多样化、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提出培养目标的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登云  齐恬雨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转变,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和方式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人才的内涵将会更加丰富。同时,高等教育内部出现的结构转型、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都将给普及化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带来挑战。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应以多元化的人才观为指导,在教学模式、教育形式、培养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于杨  
基于世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经验,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实施主体、目标、手段以及评价标准将呈现出不同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特点。在后大众化阶段,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角色、社会各界对质量保障的关注点、质量保障文化的理念以及质量保障的范畴等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因此,对已逐步进入后大众化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制建设来说,应积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质量保障理念;营造以质量文化为灵魂、以保障制度为载体的质量保障氛围;设计具有全球视野、国际普遍认同的质量保障框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瑞文  张海水  朱曦  
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人数已达到《教育规划纲要》2020年的预期规模。2011—202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毕业生累计总规模将达到一亿人,其中普通高校毕业生为7 000万人。在20世纪90年代,普通高校毕业生数仅能满足白领岗位需求的三分之一;新世纪前十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数已开始大于白领岗位总需求人数;未来十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有40%左右须进入蓝领岗位就业,成为知识型工人、知识型农民和知识技能型商业服务人员。即使未来十年高等教育总招生规模按年均1.5%低速增长,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也将突破4 000万人,有望提前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这一形势的重大变化呼唤高等教育转型发展,要求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静  屠中华  
把招生质量置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历史场景中,按照研究生招生流程,结合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把研究生招生质量解构为三种重要的质量内涵:结构质量、生源质量和选拔质量。基于结构质量、生源质量和选拔质量分析和思考我国现有研究生招生质量保障体系的不足之处,提出健全我国研究生招生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邹晓平  刘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以上,即可认为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家福  刘生  
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必然要求大学的办学实践趋于多样化。大学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可以规避同质化带来的恶性竞争,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大学形成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差异竞争优势。大学实现差异化发展,必须重视特色建设,形成核心竞争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范文曜  
要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的巨大优势 ,抢占知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赢得新经济发展和高质量人才的竞争 ,就必须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九五”期间 ,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各个领域 ,我们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 ,为我国进入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展大众化的高等教育 ,需要逐步克服“精英教育”阶段不适应新发展的观念 ,逐步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创新观念和制度。要建立新的人才评价和选拔办法 ,扩大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 ,建立新的就业制度和政策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鲍威  
本研究以高等教育影响力与学生发展相关理论为分析框架,利用高校学生调查数据,分析普及化阶段北京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征和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随着规模的扩大,高校学生在家庭经济背景、学业资质、学习投入以及学习行为中出现了多元化和异质化趋势,而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却没有对此作出及时的对应,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出现了滞后;(2)高校学生的学业成就不仅取决于所在高等院校的组织性特征、高校教学质量、学生基本特征以及他们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互动,同时也受到学生本人学习参与投入程度的直接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