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4)
- 2023(1957)
- 2022(1854)
- 2021(2009)
- 2020(1703)
- 2019(3732)
- 2018(3697)
- 2017(6236)
- 2016(4049)
- 2015(5386)
- 2014(5422)
- 2013(4658)
- 2012(4205)
- 2011(3982)
- 2010(4142)
- 2009(3515)
- 2008(3340)
- 2007(3127)
- 2006(2744)
- 2005(2339)
- 学科
- 济(10528)
- 经济(10516)
- 教学(9273)
- 管理(8576)
- 教育(7054)
- 业(6723)
- 理论(6189)
- 企(5949)
- 企业(5949)
- 方法(5837)
- 学法(5593)
- 教学法(5593)
- 数学(5221)
- 数学方法(5096)
- 中国(4986)
- 学理(3687)
- 学理论(3687)
- 研究(3118)
- 政治(2993)
- 思想(2924)
- 思想政治(2835)
- 政治教育(2835)
- 治教(2835)
- 德育(2832)
- 财(2527)
- 组织(2447)
- 工作(2305)
- 和(2251)
- 学校(2223)
- 学(2217)
- 机构
- 大学(55440)
- 学院(50771)
- 研究(16388)
- 管理(15100)
- 济(14133)
- 经济(13625)
- 理学(13309)
- 理学院(13056)
- 管理学(12444)
- 管理学院(12364)
- 京(11695)
- 范(11641)
- 师范(11530)
- 教育(11199)
- 科学(10554)
- 中国(9593)
- 师范大学(9205)
- 江(8306)
- 所(7987)
- 北京(7827)
- 技术(7521)
- 研究所(7276)
- 财(6961)
- 业大(6825)
- 中心(6799)
- 州(6799)
- 职业(6749)
- 农(6392)
- 院(6078)
- 财经(5676)
共检索到83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泽彧 曹如军
洪堡时期,教学与科研在内源上的一致性,使得柏林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关系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都达到了较好的和谐统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大学教学与科研的传统功能和取向已得到极大的拓展,应对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进行多维理解。本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然而许多非研究型大学在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下依然固守"讲授与研究高深学问"的传统,成为导致当前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实然关系发生扭曲的主要原因。以政府和学校为主体,分类进行制度重建,是理顺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关键性举措。
关键词:
大众化时期 大学 教学 科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武毅英 黄芳
受外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综合因素影响,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大学生就业呈现阶段性特征:学历等级化和就业挤占效应明显;企业偏重综合能力,大学生就业出现"去专业化"倾向;泡沫经济致高教规模反向扩张,大学生就业率应声下挫。受高等教育内部二元结构、双层体系和文理分层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也呈现对应特点:职业教育就业率高于普通教育;公立高校就业率高于私立高校;人文社科就业率高于理工科。日本的经验启示我们,既要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对大学生人才模式及就业的影响,也要反思高等教育内部结构、体系和分层存在的问题及对就业的影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谌姿
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期,高中后学生求学目的的开放化、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多元化、社会单位用人需求的多样化呼唤高等学校招生改革。我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面临高考标准、管理体制、录取机制、改革程序、监督评价等诸多困境,亟需建立分类考试、分类招生的高招模式,推行考、招、管三权分立的管理体制,构建高校为主、多方参与的录取机制,规划循序渐进、分层推进的改革步骤,共建公开透明、多元评价的监督体系。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后大众化 招生制度 分类招生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在洲 张恒波
在大众化进程中,我国许多研究型大学教育触角不断延长,抢食大众教育的奶酪,削弱自身精英性;许多大众教育院校教育层次层层拔高,分享精英教育的盛宴,偏离了大众教育本位。通过对美国大众化时期的精英教育经验分析,提出不同大学要各安其位,各执其责,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差异化发展策略。
关键词:
精英教育 研究型大学 差异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方晓田 王德清
在后大众化时期,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正遭遇困厄之境。无论是从政府自身责任担当还是从民办高等教育属性出发,政府都应对民办高等教育进行干预,通过调控与扶助两个基本路径使其积极回应社会诉求,追求"公正"和"质量",从而获得持久、稳健的发展。
关键词:
后大众化 民办高等教育 政府干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加忠
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作用重大。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高校师生关系出现师承关系弱化、淡漠甚至对抗化倾向。高校自身在管理上的转变与社会的合理期望,是教育大众化时代建构良好高校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教育大众化 高校师生关系 异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彭红玉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竞争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本文揭示了这一时期省级政府之间在高等教育领域竞争的表现以及这种竞争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进而提出了规范和引导地方政府竞争,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耿耀敬
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的特点,提出了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应采取的对策,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大学生 就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项贤明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由于招生规模扩大带来高等教育精英色彩消褪,大学的办学理念、师生关系、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大学教学理念也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如从单纯的高深学问向高深学问与高深技能并重扩展,从单纯的知识学习向复合型学习转变,学术旨趣与职业取向渐趋融合,以及"有教有类,各类分享"教学理念的形成等。为保障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健康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大学教学理念变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教学理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韩婷 阎梦娇
2016年11月25日至27日,由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举办的第十六届全国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后大众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来自全国近100所高校的240余位专家学者和学生与会。会议收到参会论文86篇,23位专家学者作了会议报告。研讨会回顾总结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交流研讨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妙弟 江小明
建设一个内容多样、管理灵活的新型教学体系是应用型大学教学体系改革的趋势。应用型大学教学体系建设应在充分根据其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突出强调课程广博化、实践教学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样化、教师类型多样化、实行弹性学制和学籍管理多样化等几个方面,并应建立健全大众化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
大众化教育 应用型大学 教学体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群丹 黄伟锋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应建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如何协调多元的质量观形成社会共同接受的质量评价标准,是当前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浙江工业大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形成了有特色的、创新的教育质量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伟杰 姜宇
在遵循规律与扩大规模间前行的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发展平衡的困境,诱发了定位混乱、功能趋同、改革落后、关怀缺失、非合作化明显以及教学质量下降等信任危机,对高等教育发展、社会进步十分不利。因此,为了化解危机,必须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独特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入手,参透后大众化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从更迭学制、共享竞争、回归本质等方面出发,促进多类型高校均衡发展、高校财政市场化改革及高校关怀教育伦理化发展,扫清教育改革的拦路虎。这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哗
中国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后,毛入学率不断提高,大学规模也随之急剧扩大,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过分"量化",使大学招生规模不断增大,由此引发了生师比的急剧变化,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大学质量产生了冲击,开放高等教育权力后的大学质量监管及世界一流大学质量建设,成为迎接高等教育大众化挑战、保障大学理性改革的核心价值。基于此,探讨当今世界一流大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严格控制与管理生师比的变化,守望精英教育的传统,追求大学卓越质量的精神,对我国大学改革中平衡"借鉴"与"本土"的有机融合,探索守望"传统"与理性"改革"的建设之路,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雷洪德
大众化时代中国高校本科专业在设置、布点、招生三个维度上的规模都大幅增长,科类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规模增长和科类结构变化均存在明显的学科差异,文弱理强的本科专业格局有所改变,但从实际出发,文科本科专业的布点和招生有必要加以控制。种均点数提高,加剧了本科专业重复设置问题。点均招生数降低,不利于高校提高规模效益。改变"存量决定增量"的发展模式,建立"需求决定增量"的发展模式,是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调整的长远之计。
关键词:
本科专业 规模增长 科类结构 三维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