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39)
- 2023(13450)
- 2022(11182)
- 2021(10764)
- 2020(8828)
- 2019(20637)
- 2018(20822)
- 2017(38496)
- 2016(22344)
- 2015(25592)
- 2014(26030)
- 2013(24497)
- 2012(22090)
- 2011(19825)
- 2010(19891)
- 2009(17757)
- 2008(17020)
- 2007(14931)
- 2006(13092)
- 2005(11522)
- 学科
- 济(80896)
- 经济(80813)
- 管理(57491)
- 业(53166)
- 企(44292)
- 企业(44292)
- 方法(39659)
- 数学(34768)
- 数学方法(34202)
- 中国(27884)
- 教育(24455)
- 农(21676)
- 学(19589)
- 理论(18356)
- 业经(18294)
- 财(17931)
- 地方(16196)
- 农业(14447)
- 技术(13775)
- 和(12855)
- 贸(12553)
- 贸易(12546)
- 制(12504)
- 发(12344)
- 易(12151)
- 环境(12036)
- 教学(11965)
- 务(11419)
- 财务(11342)
- 财务管理(11325)
- 机构
- 大学(307529)
- 学院(299363)
- 管理(115973)
- 济(107639)
- 经济(104974)
- 理学(101502)
- 理学院(100271)
- 研究(100270)
- 管理学(97953)
- 管理学院(97395)
- 京(67075)
- 中国(66729)
- 科学(63818)
- 范(50275)
- 师范(49924)
- 所(49631)
- 财(47327)
- 研究所(45674)
- 农(45233)
- 业大(44849)
- 中心(43915)
- 江(43769)
- 北京(43021)
- 教育(41271)
- 师范大学(40726)
- 财经(38835)
- 院(36481)
- 州(35774)
- 技术(35384)
- 经(35372)
- 基金
- 项目(208559)
- 科学(165228)
- 研究(157878)
- 基金(147804)
- 家(127617)
- 国家(126427)
- 科学基金(108660)
- 社会(95978)
- 社会科(90619)
- 社会科学(90594)
- 省(83399)
- 教育(80146)
- 基金项目(77917)
- 划(71793)
- 自然(70507)
- 自然科(68897)
- 自然科学(68885)
- 自然科学基金(67568)
- 编号(66987)
- 资助(61111)
- 成果(56624)
- 课题(48959)
- 重点(47634)
- 部(46842)
- 发(44558)
- 创(43358)
- 项目编号(41284)
- 大学(40892)
- 教育部(40813)
- 创新(39966)
共检索到434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志刚
系统地梳理了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关系,提出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轮子,应同时并存,协调发展。针对大众化教育阶段的精英教育目标,讨论了研究型大学作为实施精英教育的首要选择的原因,并从坚持精英教育理念、构建精英教育体系、实施精英教育战略三方面阐述了研究型大学实施精英教育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
大众化教育 精英教育 研究型大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田立新 王树涛
现代研究型大学精英教育要追求"质"的规定性,担当起培养社会精英的使命。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从严格的入学及学业标准、卓越的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的教学质量、精英化的学科发展规划以及一流的创收与筹资能力等几个方面加强自身建设。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精英教育 实现途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精英教育机构不应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为减轻大众化给精英教育机构带来的压力,在高等教育增长的规模速度和增长方式上,应变"控制发展"或"加快发展"为"适度超前发展",变"内涵式发展"为"外延式发展"或两者并重,以外延式发展为主。高等学校可分为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学校应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在各自层次和类型中争创一流。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精英教育 高校分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辉
在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同时,我们同样应当重视精英教育。我们的教育应当系统地培养政治精英、学术精英和国际精英。一流大学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造就精英的地方。面对学习型社会中的国家发展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和设计精英教育。以才取人、公正筛选、精心培养、委以重任将是我国精英教育的一种思路。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精英教育 一流大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古典的大学传统以完整的人的培养作为大学理念的核心。当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之时,大学必然要适应普通个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使得古典大学教育传统难以为继,导致大学品格的俯就。我国大学品格的建设不仅面临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冲击,还面临着自身大学人文传统的重建问题。当前大学品格的建设,应注重大学自身的定位,甄定大学培养目标,并确立不同类型大学教师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大学品格 自由人 自由教育 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文
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精英人才已成为一种国家战略,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其实,对于精英人才培养的实践和探索,研究型大学、部分高水平"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精英教育的特质是什么?是不是名牌大学的特权?目标如何确定?精英教育是以学术知识为本还是多知识型并存?课程体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在洲 张恒波
在大众化进程中,我国许多研究型大学教育触角不断延长,抢食大众教育的奶酪,削弱自身精英性;许多大众教育院校教育层次层层拔高,分享精英教育的盛宴,偏离了大众教育本位。通过对美国大众化时期的精英教育经验分析,提出不同大学要各安其位,各执其责,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差异化发展策略。
关键词:
精英教育 研究型大学 差异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志武
高校创业教育应大众化,尽量使全体学生受到必要的创业教育,与此同时,也应注重高校创业教育的精英性,对大学生中具有创业意愿和创业潜质的未来创业精英群体进行专门培养。普及型创业教育和提高型创业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也有利于提升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就业教育 创业教育 大众化 精英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云峰 朱徐瑞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大学培育精英,精英创造大学。精英阶层的存在赋予了大学精英主义的气质,大学理念的张扬灌输给精英超越功利与实用的理想。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精英高等教育为大众化高等教育所取代,精英主义逐渐式微。在职业化、民主化和市场化思潮影响下,大学里平等排斥了优秀,数量遮蔽了质量,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取代了对系统人生哲学和精英意识的追寻。由于对财富和权力的过分追逐,加之对精英理想的放逐,作为世俗教会和人类精神家园的大学不可避免地面临重重危机。在当下日益多元化的世界中,大学必须回归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大学不同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可以大众化乃至普及化,但大学的理想依然应是精英主义的,只有坚守...
关键词:
精英教育 大学理想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红 管仲军 徐淑华
现行"精英型大众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少分化、分类的排他性制度安排以及过度的竞争性,从而造成了对高等教育资源的过度使用、过度开发和巨大浪费。因此,本文主张建构"大众型精英教育"模式,其核心特点在于通过分类、分级、分层的排他性制度安排,整合并分化高等教育领域聚集的杂乱的教育需求,通过在"投融资—招生—教学—奖助—学位—就业—评估"之间建立相对紧密性的联系,减少学生在专业学习、专业发展和专业创新上的选择性盲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道波
大众化教育时代不仅需要精英教育的存在,而且还广泛地呼唤精英教育理念和模式。精英教育理念和模式不仅存在于高层次院校,而且也适用于地方高校。在地方高校的法学本科教育中,贯彻精英教育理念和模式,应在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层次以及管理机构和评估中有较为准确、高效的定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洪 高林 杨冰
应用型大学是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在中国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一批优秀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已是不远的未来。因此,本文针对应用型大学的产生、特点及发展途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期为我国一般性高校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应用型大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爱娟 邓朝晖 冀鸿飞
本文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公平的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了性别公平。在总量上男女两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已经达到公平。本科层次的两性入学机会差异在逐步缩小,专科层次已达到公平。在研究生层次上男女性入学机会的非公平仍然存在,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呈倒U字形曲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男女性机会差异不断扩大,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又转向逐渐缩小的趋势。在学科层次方面,人文经管类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远远超过男性,理工类男女两性高等教育不公平仍然比较突出,所以发展文科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机会的性别公平。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性别公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