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2)
- 2023(10696)
- 2022(8642)
- 2021(7982)
- 2020(6768)
- 2019(15776)
- 2018(15913)
- 2017(29547)
- 2016(17639)
- 2015(20095)
- 2014(20793)
- 2013(19880)
- 2012(18473)
- 2011(16906)
- 2010(17294)
- 2009(15797)
- 2008(15625)
- 2007(14351)
- 2006(12714)
- 2005(11777)
- 学科
- 济(68411)
- 经济(68356)
- 业(41876)
- 管理(41205)
- 企(31862)
- 企业(31862)
- 方法(30768)
- 数学(27282)
- 数学方法(27024)
- 中国(25571)
- 农(21321)
- 教育(20313)
- 财(17596)
- 学(16951)
- 业经(14447)
- 地方(14229)
- 农业(14196)
- 制(13476)
- 理论(13169)
- 贸(11901)
- 贸易(11896)
- 易(11499)
- 务(10721)
- 财务(10688)
- 财务管理(10661)
- 发(10615)
- 银(10460)
- 银行(10421)
- 企业财务(10133)
- 融(10061)
- 机构
- 大学(251812)
- 学院(246479)
- 济(96211)
- 经济(94001)
- 研究(90636)
- 管理(84781)
- 理学(72798)
- 理学院(71811)
- 管理学(70208)
- 管理学院(69721)
- 中国(62069)
- 科学(56151)
- 京(55261)
- 所(47402)
- 农(45073)
- 财(43812)
- 研究所(43286)
- 范(42095)
- 师范(41731)
- 中心(39952)
- 江(39545)
- 业大(37600)
- 农业(35594)
- 北京(35541)
- 教育(35273)
- 财经(34873)
- 师范大学(33989)
- 院(32118)
- 经(31669)
- 州(30738)
- 基金
- 项目(159074)
- 科学(125038)
- 研究(119334)
- 基金(111724)
- 家(97732)
- 国家(96840)
- 科学基金(80855)
- 社会(72857)
- 社会科(68750)
- 社会科学(68728)
- 省(63569)
- 教育(62186)
- 基金项目(58307)
- 划(55425)
- 自然(51037)
- 编号(50718)
- 自然科(49846)
- 自然科学(49830)
- 自然科学基金(48959)
- 资助(46094)
- 成果(44089)
- 课题(38200)
- 重点(37937)
- 部(36953)
- 发(35983)
- 创(32401)
- 教育部(31651)
- 性(31103)
- 科研(30569)
- 年(30550)
共检索到375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郑利霞
未来5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入推进等基本环境和主要任务,这对大众化中后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提出新的要求,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与挑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要求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要为缩小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服务,高等教育布局要进一步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地市州延伸;随着大众化的深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将调整发展战略,走"高校数量增长与校均规模扩大并重,以扩充高校数量为主"的道路,这也为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雷培梁
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提供了新机遇,也对其结构调整和质量提升提出新任务、新要求。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改革,需要调整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学科专业布局。实现高等教育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还要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不断完善服务城乡发展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英
主体功能区理论是我国为应对经济转型升级的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此理论可以促进我国各地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优化调整、学科建设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首先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现状和不足,进而阐述了主体功能区理论与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最后构建了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发展策略,以此来实现各地高等教育之间的互利和合作,并为满足区域经济升级转型发展输出人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宏宇
高等教育大众化引起了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也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对于农村的影响长远来看是双向的,但是近期来看是单向的,尤其从教育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于带动农村生产技术革新,推动中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农村 产业结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项贤明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并非仅仅意味着简单的规模扩张 ,其中还包括一系列深刻的理念变革和结构变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 ,除了市场调节外 ,政府也应当进行积极干预和宏观调控 ,特别是制定总体发展规划 ,避免高等教育资源重复配置和局部过度配置造成的浪费 ,保障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各方面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比较教育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力 刘亚荣
本文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框架出发,通过对我国不同类型高校的典型问卷调研和背景分析,对1999年扩招以后高等教育的宏观特征、学校管理和教学方式等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梳理,试图给出一个新的政策视角,以甄别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系统特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建如
:8 0年代中期以前 ,新加坡政府一直推行英才教育政策。但是 ,80年代中后期以来 ,新加坡政府的教育观念和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扩大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 ,以便让更多的人能接受教育。这一观念和政策的转变使新加坡高等教育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本文对导致这一变化的社会经济背景 ,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主要改革措施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东南亚 新加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文松,郝宏兰
本文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等严重滞后于并制约经济发展的现状 ,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命题。对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并给出了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可行性 措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文雯 李乐夫 谢维和
研究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学科结构变动,分别以1998年和2004年31个省市10大学科门类在校生和招生规模为分析对象,采取了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得出了各学科存量决定增量、文理科比例趋于均衡、应用学科比例增加、不同地区学科结构高度趋同等结论,并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资源约束和需求约束以及内部惯性和外部制约等方面对结论进行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学科结构 实证研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硕豪 魏昌廷
1998-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逐步得到优化,区域人口逐渐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关键性因素。本文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角度分析,总结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呈现外部均衡、内部非均衡;整体均衡、区域非均衡的现状。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布局结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彦伟 胡晓阳
从1994—2001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的变化趋势看,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的目标尚未真正实现,且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和学杂费呈现此消彼长的二元化趋势。中央和地方属高校在经费来源结构与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上的差异表明,教育经费向中央属高校进行一定程度的倾斜具有现实必要性,但必须兼顾公平原则,保证中央和地方属高校能够协调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汉聪
自1999年实行高校大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大众化进程迅速加快,由此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和广泛议论。本文首先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事实出发,从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动力机制和实现方式三个维度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总体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若干关键问题的分析,对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现状分析 前景展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平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应用SWOT分析法,对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将其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与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相对照,探讨了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SWOT分析 高等教育大众化 就业对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金子元久 窦心浩
当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时,高等教育机会是否会变得更均等一些呢?均等程度又如何测算?从这一视角来看,中国的高等教育到底是趋向于平等,还是更加不平等呢?本文试图通过理论探讨,以及对中日两国数据的实证分析来回答上述问题。首先,我们检验了几种用于标识不平等度的尺度,发现基尼系数等不适于检测类似于升学率这样的由百分率表示的指标。其次,在1992年与2001年之间,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差有了明显的扩大。第三,类似情况也发生在日本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中(1960年至1975年)。理论依据和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要矫正迅速扩大的高等教育机会地区差,今后必须在调控高等教育的供给上多下功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