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63)
2023(16776)
2022(13877)
2021(12812)
2020(10677)
2019(24088)
2018(23684)
2017(44925)
2016(24432)
2015(27406)
2014(27094)
2013(26388)
2012(24039)
2011(21571)
2010(22115)
2009(21108)
2008(20628)
2007(19485)
2006(16866)
2005(15313)
作者
(68110)
(56704)
(56515)
(53823)
(36158)
(27142)
(25867)
(21797)
(21346)
(20560)
(19164)
(19148)
(18148)
(17934)
(17520)
(17409)
(17191)
(16721)
(16598)
(16271)
(13996)
(13913)
(13840)
(13039)
(12980)
(12748)
(12671)
(12665)
(11556)
(11323)
学科
(98592)
经济(98484)
(91313)
管理(81700)
(81085)
企业(81085)
方法(41915)
数学(32726)
(32572)
(32420)
数学方法(32372)
业经(32235)
中国(31489)
(27762)
金融(27759)
(26530)
银行(26499)
(25589)
(23890)
农业(23161)
(22694)
财务(22661)
财务管理(22612)
技术(21917)
地方(21765)
企业财务(21391)
理论(20775)
(18119)
贸易(18103)
(17861)
机构
学院(343064)
大学(337227)
(140476)
经济(137392)
管理(132275)
理学(112134)
理学院(111024)
管理学(109247)
管理学院(108609)
研究(107999)
中国(90745)
(70246)
(69410)
科学(63759)
(56608)
(55361)
(53853)
财经(53716)
中心(52389)
(48433)
研究所(48085)
业大(47941)
(44645)
北京(44413)
农业(44170)
(43228)
师范(42821)
经济学(42589)
财经大学(39255)
(39085)
基金
项目(216087)
科学(170225)
研究(165213)
基金(152939)
(130536)
国家(129277)
科学基金(112376)
社会(103956)
社会科(98563)
社会科学(98535)
(88987)
基金项目(80881)
教育(76406)
(71599)
自然(69585)
编号(69012)
自然科(67980)
自然科学(67960)
自然科学基金(66805)
资助(61113)
成果(56429)
(50666)
重点(48434)
(48296)
课题(48270)
(46796)
创新(46466)
(43726)
项目编号(42763)
(42491)
期刊
(163228)
经济(163228)
研究(103598)
中国(74272)
(58967)
管理(53415)
(53409)
学报(46980)
(44239)
金融(44239)
科学(44182)
教育(42661)
大学(36855)
农业(35572)
学学(33996)
技术(33272)
业经(29238)
财经(27132)
经济研究(25121)
(23436)
(21455)
问题(20805)
技术经济(19560)
财会(17747)
图书(17337)
(16823)
商业(16793)
现代(16573)
科技(16460)
理论(15814)
共检索到532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丽华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对于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地方高校而言,如何建构与政府、企业的良性互动模式,是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新使命与紧要任务。地方高校应找准转型发展定位,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从而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伟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新常态下提出的新要求。高校作为创新创业的人才库和资源库,应深刻认识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通过提高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发挥创业大赛的引领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整合地方教育资源等途径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为实现社会和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培东  王晨倩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全社会加强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具有学习时间灵活、教学形式多样、教学内容适用性强等特点,在"双创"背景下能够释放更大的发展活力。为了更好地适应创业创新教育需求,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应该更新理念,明确工作定位;培育师资,打造专业团队;构建平台,优化教学模式;立足区域,加强交流合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凤成  韩新宝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回炉教育显得更加重要。然而,大学生创业回炉教育中存在着政策导向、机制运行、平台建设、认知偏差等实践困境,这就需要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社会团体的助力作用、高校的教育帮带作用、个体的自我提高作用,共同推动大学生创业回炉教育的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俊勇  王冀宁  
本文通过对政府、高校、第三方融资机构、大学生的博弈分析,在2×2博弈主体基础上考虑多维博弈主体行为交互,建立了两阶段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博弈主体行为演化契约机制设计的数学模型,探讨了高校收益及支持成本、大学生创新创业收益及努力成本、大学生贷款诚信度、融资机构收益、对贷款方违约行为惩罚力度、投资损失、政府工作效率及服务态度、支持力度及成本等行为因素对博弈主体行为影响,得到了一系列博弈主体行为演化机制,通过仿真验证了演化机制效应的有效性,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率、促进大众创业创新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诚  袁媛  梁荔  
我国经济转型关键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市场供给和需求的不匹配导致的经济效率低下问题。跨界整合和共享经济可以将不同产业、不同主体的各种资源(包括优势资源和闲置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和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供给质量,解决市场供给和需求不匹配带来的效率问题。产教融合的本质就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资源跨界整合,即资源组织方式的创新。在产教融合趋势背景下,以跨界整合和共享经济为理念,以产权制度设计为核心,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方向,指导地方高校资产管理理论和制度的创新,不仅可以解决地方高校资产管理面临的困境,还能促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汝春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强化个性化职业人才培养理念,借鉴国外个性化职业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构建多层次的个性化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对缓解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晓敏  
当前,职业院校发展要充分依据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大背景,深入思考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问题。职业院校实施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既能提升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还能充分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娉婷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入实施国家产教融合战略的重要举措,已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国家产教融合的战略背景,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逻辑剖析入手,进而对其风险进行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其实践提升的路径。研究发现,异质性主体、主体“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主体“共构机制”缺乏等问题均会给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带来风险,审视当前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为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要建立健全“四链融合”机制;第二,要加强高校对“四链融合”的引领与适应;第三,发挥政府对“四链融合”的主导性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娟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就是构建科学有效的机制,以实现人力、信息、教育资源的整合,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体现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而构建这种有效的机制,需要各高校结合时代发展特征,积极改变教学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拓展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小莉  
11月25日,中国民生银行在京举办行庆20周年系列庆典活动——普惠金融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研讨会,来自政府机构、金融同业机构、小微企业等社会各界约200余人参会。中国民生银行行长助理林云山在研讨会上指出,普惠金融将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催化剂和助推器,银行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市场空间巨大。中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吉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地方普通高校大学生培养目标必将转向为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本文借鉴价值链分析模型,分析地方普通高校教师队伍与行政管理队伍在培养与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质过程中的职责,提出高校教师队伍与行政管理队伍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要求的素质提升策略,以实现高等学校教师与行政管理队伍与高校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鹏   仝玉林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使命是为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人才资源支撑与创新驱动支撑,并在服务产业发展中实现自身的提质增效。当前存在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失位、教育结构失重、产教供需失衡等困境。为了实现创新创业与产业发展的双向赋能,高职院校应完善“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治理体系、构建“创业课程+创业实践”的课程体系、健全“产业中来+产业中去”的研究体系。为社会输送创新创业型人才,向产业发展输送创新成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前荣  
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是实现中高速发展不减势的"双引擎"之一。必须造就扶持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统筹各部门形成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合力,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改造传统引擎增强发展后劲,充分发挥金融的扶持作用,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政策支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雷德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脉相承,推进"双创"找到发展、改革与民生的结合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对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内涵以及主要难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