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64)
- 2023(12017)
- 2022(10527)
- 2021(9798)
- 2020(8301)
- 2019(18810)
- 2018(18585)
- 2017(35989)
- 2016(19668)
- 2015(21794)
- 2014(21415)
- 2013(21188)
- 2012(19207)
- 2011(17209)
- 2010(16661)
- 2009(15082)
- 2008(14466)
- 2007(12307)
- 2006(10532)
- 2005(8782)
- 学科
- 济(73090)
- 经济(73003)
- 管理(55330)
- 业(53085)
- 企(43950)
- 企业(43950)
- 方法(36666)
- 数学(32079)
- 数学方法(31755)
- 农(19890)
- 财(18714)
- 中国(18227)
- 学(17560)
- 业经(16391)
- 贸(14448)
- 贸易(14444)
- 地方(14391)
- 易(14029)
- 农业(13460)
- 技术(12497)
- 理论(12438)
- 务(12388)
- 财务(12330)
- 财务管理(12315)
- 环境(12205)
- 和(11897)
- 制(11791)
- 企业财务(11685)
- 划(10542)
- 银(10341)
- 机构
- 大学(274937)
- 学院(272779)
- 管理(111075)
- 济(103787)
- 经济(101574)
- 理学(98156)
- 理学院(97070)
- 管理学(95288)
- 管理学院(94833)
- 研究(90302)
- 中国(64181)
- 科学(60393)
- 京(57961)
- 农(51369)
- 业大(47725)
- 所(45730)
- 财(44559)
- 研究所(42586)
- 农业(40952)
- 中心(40610)
- 财经(37129)
- 江(36916)
- 北京(36001)
- 范(34840)
- 师范(34378)
- 经(33962)
- 院(32725)
- 州(30384)
- 经济学(30115)
- 经济管理(28941)
- 基金
- 项目(200641)
- 科学(156130)
- 基金(145676)
- 研究(139891)
- 家(129746)
- 国家(128700)
- 科学基金(109633)
- 社会(87185)
- 社会科(82625)
- 社会科学(82602)
- 基金项目(79024)
- 省(78769)
- 自然(74779)
- 自然科(73033)
- 自然科学(73011)
- 自然科学基金(71687)
- 划(66949)
- 教育(63385)
- 资助(59296)
- 编号(56107)
- 重点(44748)
- 成果(43342)
- 部(43072)
- 创(42003)
- 发(41910)
- 科研(39279)
- 创新(39141)
- 计划(38715)
- 课题(37808)
- 大学(36672)
- 期刊
- 济(104389)
- 经济(104389)
- 研究(73942)
- 学报(51883)
- 农(45398)
- 中国(45125)
- 科学(44614)
- 大学(37864)
- 管理(37647)
- 学学(36060)
- 财(31684)
- 农业(31657)
- 教育(26585)
- 技术(21150)
- 融(18963)
- 金融(18963)
- 业经(18206)
- 经济研究(17228)
- 财经(17005)
- 业(15994)
- 科技(15411)
- 业大(14372)
- 经(14349)
- 图书(14160)
- 版(13962)
- 问题(13837)
- 理论(13587)
- 实践(12703)
- 践(12703)
- 技术经济(12596)
共检索到371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鲁建坤 范良聪 罗卫东
针对目前中国社会高升的离婚率,文章基于1998~2011年中国31省的面板数据研究了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普及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二者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在控制了人口迁移率等诸多因素及变换包括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的多种回归模型后依然稳健。基于婚姻的契约理论,文章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识别出大众传媒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即通过瓦解有助于增强婚姻稳定性的传统社会规范,增加家庭生活预期效用和实际效用之间的偏差,改变家庭生活闲暇消费模式并降低有助于婚姻稳定的婚姻生活专用资本投入等渠道影响婚姻稳定性,降低已婚者遇到重大家庭矛盾时选择离婚的成本。为理解中国高升的离婚率提供了一种解释。
关键词:
大众传媒 互联网普及 契约理论 离婚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忠东 石智雷
文章先从流动人口的流动方式、流动时间和流动空间3个维度来构建流动人口婚姻稳定性的分析框架,再基于全国106个城市157535个流动人口家庭调查数据来检视流动人口离婚风险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城镇户籍流动人口离婚率高于农村户籍,并随年龄增加和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升高。此外,同省流入和流出人口在离婚率上非常近似,反映了区域性婚姻文化效应。流动过程中婚姻质量的降低,替代资源可接触性的增多,再婚搜寻成本的降低,都增加了流动人口的离婚风险。回归结果显示:丈夫独自外出务工,流动时间长、距离短,与当地文化差异少,离婚风险高。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离婚率 婚姻匹配 婚姻质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忠东 石智雷
文章先从流动人口的流动方式、流动时间和流动空间3个维度来构建流动人口婚姻稳定性的分析框架,再基于全国106个城市157535个流动人口家庭调查数据来检视流动人口离婚风险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城镇户籍流动人口离婚率高于农村户籍,并随年龄增加和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升高。此外,同省流入和流出人口在离婚率上非常近似,反映了区域性婚姻文化效应。流动过程中婚姻质量的降低,替代资源可接触性的增多,再婚搜寻成本的降低,都增加了流动人口的离婚风险。回归结果显示:丈夫独自外出务工,流动时间长、距离短,与当地文化差异少,离婚风险高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离婚率 婚姻匹配 婚姻质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叶文振,徐安琪
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婚姻稳定性的微观解释框架,然后通过对1996年4省市6000多个已婚男女的问卷抽查资料的路径分析,评估中国婚姻的稳定状况和检验所提出的理论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婚姻质量与婚姻稳定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要稳定中国婚姻就要坚持质量导向,努力提高现存婚姻生活的质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杜凤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大部分劳动力流动是单个人而非全家流动,已婚女性劳动力流动倾向远远低于已婚男性,结果,儿童和女性更容易留在农村。文章利用中国营养健康调查数据(CHNS)和持续数据模型研究劳动力流动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在控制了社区、家庭以及个人特征条件下,文章发现城乡劳动力流动显著提高了离婚率。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还将持续,而家庭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中国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降低以家庭为单位的流动模式的成本,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
城乡劳动力流动 持续数据模型 婚姻不稳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维洋 周薇
文章选取了1985~2011年我国商品房销售价格、粗离婚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三个指标的时间序列,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平稳性检验(ADF检验)、协整分析(Johansen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房地产价格变动与婚姻稳定性的关系。结论表明:(1)房地产价格与离婚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房地产价格短期波动不会影响这种均衡关系。(2)房地产价格与离婚率之间存在稳定性单向的因果关系,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离婚率并不存在因果关系。(3)短期内房地产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变动会引起居民消费价格的变动。因此,为实现和谐家庭及和谐社会,房价要理性回归,政府应控制商品房价格的过快增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卫东
采用2016年在广州收集的农民工社会融合与婚姻家庭专项调查数据,探讨配偶替代与农民工婚姻稳定性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迁入地地方婚姻市场中异性多于同性会显著降低女性农民工的婚姻稳定性,对男性农民工婚姻稳定性的影响不显著;迁出地地方婚姻市场的性别结构对男性农民工婚姻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对女性农民工婚姻稳定性的影响不显著,性别比越高,男性农民工的婚姻稳定性越好;迁出地便利性也仅对男性农民工的婚姻稳定性有显著影响,迁出地位于山区会显著提高男性农民工的婚姻稳定性。研究表明,在性别失衡和人口迁移的背景下,女性拥有更多的再婚机会,使女性农民工具有更高的离婚倾向,而男性农民工则倾向于维持当前婚姻。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莫玮俏
本文对婚姻稳定性与生育率的影响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在理论方面,构建生育模型,将婚姻稳定性分为与生育率相关的内生部分和不相关的外生部分,分析得到,当外生因素不变时,婚姻稳定性和生育率处于均衡水平;当不利于婚姻稳定性的外生因素增强时,生育率降低。同时,利用CGSS微观调查数据检验婚姻稳定性对生育率的影响效应,通过区分非流动和流动人口的影响差异来识别内生和外生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婚姻稳定性对生育率具有总体正向效应,其中,农村非流动人口的婚姻稳定性对生育率没有显著影响,而流动人口的婚姻稳定性对生育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由于人口流动对婚姻稳定性具有负的外部冲击,进而对生育率产生局部均衡影响,使得生育率降低。
关键词:
婚姻稳定性 生育率 均衡 变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唐唯 胡蕴真 张龙瀚 刘子骞
在我国,加强公众通胀预期管理的必要性与通胀预期决定机制不明确的矛盾突出。本文认为通胀预期除了受客观的经济现实影响,也会受到媒体的舆论引导,因此,提出了媒体有关物价报道的频率和强度会影响公众通胀预期的假设。为了验证该假设,本文将中国人民银行的"居民储蓄问卷调查"的定性数据转换为定量的预期通货膨胀率,选取《人民日报》作为媒体的代表,按季度统计所有关于物价报道的篇数,使用最近十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了媒体有关物价的报道频率对公众通胀预期存在正向影响的结论,并分析其成因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
媒体 公众通胀预期 影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波 丁金宏
抛弃代际关系探讨婚姻稳定性这种“去家庭化”的简约化处理方法并不适用于具有悠久传统家庭文化的中国。在家庭现代化变迁下,基于家庭关系结构从理论上探讨作为家庭关系重要内容的代际关系对中国夫妇婚姻关系稳定性的影响,对于理解中国式离婚以及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变迁都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费孝通“基本三角理论”为逻辑起点,动态刻画了现代中国家庭关系结构的扩展类型,尝试提出了“扩展家庭三角关系结构模型”,模拟了扩展家庭关系结构中子代夫妇婚姻稳定性的动力演化过程,包括青年夫妇是中心和枢纽、子女是关键支点、双方父母是重要砝码。最后从代际关系视角讨论夫妇与双方原生家庭父代之间的关系、双方原生家庭父代之间的平衡性对夫妇婚姻稳定性的影响过程。
关键词:
婚姻稳定性 家庭结构 代际关系 理论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明 刘国岩 邢伟
媒介生态研究为探讨大众传媒的生态责任提供了新视野。文章从媒介生态理论出发,研究了基于内生态、外生态两大角度的大众传媒生态责任,并提出大众传媒要净化生态空间,加强媒介生态的调适与重建,切实承担时代赋予的生态责任。
关键词:
大众传媒 环保 生态责任 媒介生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寒梅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给新时期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要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必须加强大众传媒的建设;加强舆论导向建设,强化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意识;利用大众传媒的资源与手段丰富和拓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及途径;加强国家对大众传媒的立法监督和技术控制;区分大众传媒的商业职能和教育职能。
关键词:
大众传媒 青少年 思想道德教育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芳
本文以天津为例,结合公众对天津城市形象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讨论了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型塑的关系,从传播学角度进行了理论梳理,并进一步论述城市形象的主要传播路径。
关键词:
大众传媒 城市形象 传播学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柳木华
本文旨在调查大众传媒对会计舞弊的监督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媒体在监督会计舞弊时主要扮演信息传播者而非生产者的角色,财经媒体在监督会计舞弊时发挥了主导作用,媒体文章的信息来源决定发表时的市场反应程度。另外,我们还发现被媒体识别的舞弊样本呈现出不同于其他舞弊样本的特征;媒体在监督会计舞弊时主要捕捉舞弊高发行业、舞弊严重、股价上涨幅度大和BETA系数小等市场表现异常的对象,这与媒体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一致。
关键词:
大众传媒 会计舞弊 公司治理 媒体监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