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92)
- 2023(13936)
- 2022(11704)
- 2021(10615)
- 2020(9197)
- 2019(20936)
- 2018(20750)
- 2017(39974)
- 2016(21637)
- 2015(24234)
- 2014(24486)
- 2013(24399)
- 2012(22483)
- 2011(20172)
- 2010(20576)
- 2009(19630)
- 2008(19991)
- 2007(18520)
- 2006(16231)
- 2005(15024)
- 学科
- 业(95306)
- 济(94570)
- 经济(94431)
- 企(86709)
- 企业(86709)
- 管理(84297)
- 方法(41552)
- 财(33382)
- 数学(32349)
- 数学方法(32105)
- 业经(31241)
- 农(30199)
- 制(23993)
- 技术(23907)
- 务(23824)
- 财务(23788)
- 财务管理(23750)
- 中国(23156)
- 企业财务(22511)
- 农业(21094)
- 理论(17336)
- 和(17331)
- 体(17229)
- 划(17000)
- 贸(16551)
- 贸易(16540)
- 策(16398)
- 易(16066)
- 地方(16011)
- 银(15232)
- 机构
- 学院(320178)
- 大学(315368)
- 济(136186)
- 经济(133430)
- 管理(128989)
- 理学(109899)
- 理学院(108828)
- 管理学(107435)
- 管理学院(106810)
- 研究(101893)
- 中国(81223)
- 财(66796)
- 京(65914)
- 科学(59775)
- 农(54609)
- 财经(51716)
- 所(51591)
- 江(51413)
- 中心(47719)
- 经(46672)
- 研究所(45922)
- 业大(45665)
- 农业(42814)
- 北京(41478)
- 经济学(40919)
- 州(39870)
- 财经大学(37801)
- 范(37234)
- 经济学院(37045)
- 师范(36865)
- 基金
- 项目(202406)
- 科学(160722)
- 研究(151517)
- 基金(146566)
- 家(125992)
- 国家(124847)
- 科学基金(108557)
- 社会(97000)
- 社会科(91973)
- 社会科学(91947)
- 省(81350)
- 基金项目(77871)
- 教育(69344)
- 自然(68853)
- 自然科(67261)
- 自然科学(67242)
- 划(66559)
- 自然科学基金(66141)
- 编号(61456)
- 资助(58659)
- 成果(49363)
- 创(48089)
- 部(45467)
- 重点(45290)
- 创新(44089)
- 发(43797)
- 业(43555)
- 制(42764)
- 课题(42285)
- 国家社会(39834)
- 期刊
- 济(157943)
- 经济(157943)
- 研究(94690)
- 中国(67308)
- 财(57839)
- 管理(53867)
- 农(51260)
- 学报(44150)
- 科学(43379)
- 农业(34529)
- 大学(34405)
- 技术(32591)
- 学学(32586)
- 教育(32072)
- 融(30997)
- 金融(30997)
- 业经(27334)
- 财经(26616)
- 经济研究(24060)
- 经(22954)
- 业(21662)
- 问题(20545)
- 技术经济(19951)
- 财会(16983)
- 科技(16506)
- 贸(16307)
- 现代(15803)
- 商业(15567)
- 世界(15111)
- 版(14788)
共检索到490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立志
大企业集团技术创新机制分析刘立志在技术创新系统中,企业处于主体地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机制的状况是技术创新系统整体运行的关键,而反映一个国家技术创新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支柱产业中大型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和水平。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着产业结构分散,...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立辉 孙文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彦和 王荣均
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其相对应的企业制度,决定了企业科技行为的被动性。市场经济是高度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商品经济,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制度。其基本内容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通过转机建制,产权明晰了,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顾佳峰
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需要,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是国内购买和自助研发,企业的研发能力对于创新动力和技术来源途径都会产生影响。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动力 技术来源 创新能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兴亮
技术创新是企业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 ,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 ,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 ,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 ,是从新产品开发直到实现市场销售的一个全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 ,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跨世纪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 思路 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方晓波
互补资产是企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促进集群中企业共享互补资产,可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因为它们中的一部分由集群中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孵化器、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机构提供,而生产力促进中心能够引进外部创新源,提供共性技术和创新信息;企业孵化器提供经营场地、财务与融资的渠道、创业技能训练服务,提供创业家的相关网络、与大学及科研机构密切的关系;行业协会则可以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创新环境,制定行业标准和开发人力资源等。
关键词:
互补资产 企业集群 技术创新 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翠锦
在科学发展观成为当今经济与社会发展主旋律的背景下,企业应采取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绿色技术创新,而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企业创新机制的优化。首先从经济与环境协调的角度界定了绿色技术;其次,从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两方面,构建了促使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轮式"绿色技术创新机制模型;最后,深入阐述了优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外部机制与内部机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绿色技术 技术创新 外部机制 内部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东林,侯青
企业竞争能力主要取决于其是否拥有独特的核心技术能力,而核心技术能力的培育需要完善的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动力源。美国企业竞争力普遍较强,是与其高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分不开的。我们应借鉴美国的经验,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推动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构建。
关键词:
核心技术能力 技术创新 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严北战
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内容与微观基础,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功能。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对现阶段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发育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提出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成长的相应对策、措...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苟邦云 李格 邓永玲
培育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机制·探·讨攀枝花市科委苟邦云李格邓永玲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接轨,我国企业面临着如何生存和发展这样一个极为严峻又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要深刻认识这一问题并能较好地解决它,就只能遵照小平同志“科学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添祖 邹钢
本文从技术创新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了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特征 ,并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来源 ;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主要特征 ;地方政府在技术创新中所起的作用等。
关键词:
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 创新要素 虚拟企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勇
技术创新机制不健全是阻碍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深层次原因。作者认为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思路是 :(1)转变政府职能 ,建立创新支撑体系 ;(2 )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4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实现创新人才的市场价值 ;(5 )加强技术引进的宏观管理 ,强化消化吸收与创新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国有企业 创新主体 思路与对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余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为东 王文平 朱剑荣 高尚荣
进行双重学习的组织能够持续地提升竞争能力和创新绩效,但组织面临着双重学习矛盾和张力的管理挑战。文章提出,企业通过构建跨企业边界的社会关系组合管理双重学习,进而提升企业竞争能力。据此本文建立了关系组合、双重学习和企业竞争力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并以国内化工产业某地理集群的企业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关系组合和双重学习是企业竞争力和绩效差异的重要来源。
关键词:
集群企业 关系组合 双重学习 竞争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牛卫平
讨论国际外包模式下承包企业与发包企业间的合作关系类型及特征,并探讨了推动承包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造路径,对合作推动承包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了博弈分析,进而提出与发包企业的长期战略合作是承包企业技术创新的间接动力;指出在承包企业与发包企业彼此博弈过程中,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双方长期选择(合作,创新)策略是最优选择。
关键词:
国际外包 合作 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