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52)
2023(10888)
2022(8211)
2021(7293)
2020(6146)
2019(13477)
2018(13201)
2017(25924)
2016(13543)
2015(15110)
2014(15018)
2013(14730)
2012(12965)
2011(11251)
2010(11863)
2009(11815)
2008(10876)
2007(9889)
2006(8825)
2005(8611)
作者
(36888)
(30593)
(30477)
(28668)
(19654)
(14352)
(13808)
(11785)
(11508)
(11061)
(10487)
(10206)
(10041)
(9630)
(9476)
(9410)
(9064)
(8987)
(8666)
(8584)
(7568)
(7540)
(7402)
(7029)
(6908)
(6889)
(6861)
(6790)
(6111)
(5962)
学科
(75390)
(70924)
企业(70924)
(62913)
经济(62838)
管理(55765)
业经(28384)
(25982)
金融(25982)
(23928)
方法(23567)
中国(23430)
(23205)
银行(23190)
(22574)
(22435)
(19601)
财务(19575)
财务管理(19563)
企业财务(18581)
农业(17419)
(16907)
数学(15921)
数学方法(15856)
技术(15633)
(13807)
地方(13398)
(13289)
理论(13282)
(12319)
机构
学院(194218)
大学(185608)
(87497)
经济(86003)
管理(79247)
理学(66911)
理学院(66360)
管理学(65673)
管理学院(65321)
研究(58430)
中国(55260)
(43053)
(37886)
财经(33692)
科学(30943)
(30876)
(30826)
(30515)
中心(28936)
(28177)
经济学(27031)
(24953)
研究所(24878)
业大(24781)
财经大学(24725)
经济学院(24520)
商学(24287)
商学院(24073)
农业(23958)
北京(23625)
基金
项目(119536)
科学(96568)
研究(92234)
基金(87843)
(73787)
国家(73019)
科学基金(65529)
社会(61730)
社会科(58733)
社会科学(58720)
(48765)
基金项目(46276)
教育(40609)
自然(39674)
自然科(38853)
自然科学(38846)
自然科学基金(38239)
(37979)
编号(37248)
资助(34532)
(31380)
成果(29124)
(29113)
(27360)
重点(26533)
创新(26232)
(26004)
国家社会(25833)
(25416)
课题(25178)
期刊
(103307)
经济(103307)
研究(58950)
中国(38460)
(37858)
管理(36243)
(35099)
金融(35099)
(31070)
科学(23278)
学报(21903)
农业(20698)
业经(19369)
技术(19038)
大学(18416)
学学(17733)
财经(17565)
经济研究(16209)
(15227)
教育(14772)
(13506)
问题(13253)
技术经济(12036)
财会(11828)
现代(11176)
世界(10756)
商业(10406)
(10386)
国际(9935)
会计(9798)
共检索到306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博  
由美国大公司所组成的金融集团,其资本结构已成为今天世界经济体系的主导形式。这种资本结构有时把创造价值的生产过程,同占有和获取这种价值的过程相分离。大公司成为金融市场的主角,导致生产性投资下滑,而金融投机资金的比例不断上升,加剧了金融的不稳定性。在这种由美国大企业集团的资本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构建的社会关系中,只有美国可以为所欲为,其他国家的经济活动则受到极大的制约。中国的大企业要在化解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强化自己的地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恒磊  尹翔硕  
我们根据购买力平价论和利率平价论得出一个新的汇率公式,并将其代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通过反金融自由化政策能有效地规避金融危机;同时我们还认为,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这种反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制度化和国际化,应成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傅铭深  米运生  
"二战"后,新兴市场经济(EMS)也存在广泛的金融抑制。抑制政策可能有短期增长效应;但本文理论模型显示,长期内,竞争机制会耗散金融租金,EMS实际增长率低于有保障和自然的增长率。70年代末期以来,EMS放松了金融规制。因价格调整快于数量调整、金融市场调整快于产品和劳动力市场,金融自由化产生负产出效应。负产出是基本的风险源。来自于金融、实际部门的任何冲击以及制度与政策失灵,都可能引发金融危机。抑制程度越深,负产出效应越大,人均产出越低,自由化过程中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也越大。本文使用25个国家1980~2001年的数据,以二元选择模型对上述假说进行实证检验。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天遐  
亚洲金融危机始于1997年年中,其影响迅速波及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香港、俄罗斯和马来西亚。1998年8月,俄罗斯宣布将卢布贬值,并单边对债务进行调整,这些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紧接着,马来西亚宣布对其货币进行管制。一些国家群起而效之,对本国的市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社环   余光   周蓉  
一、金融自由化及其效应 金融自由化也称金融规则的放松(financial deregulation)或金融开放,指的是以市场机制取代政府或货币当局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外汇市场等进行的各种各样直接的干预和控制的过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季小立  洪银兴  
通过梳理经典金融危机模型,从金融自由化的次序和程度两个维度阐释危机生成机理,结合金融深化驱动经济虚拟化的全球背景以及经济虚拟化过程中经济运行的心理依赖特征,推演出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汇率-贸易渠道:"波及效应";金融-债务渠道:"传染效应";心理-行为渠道:"羊群效应"。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转型国家,在金融自由化加速改革的进程中,为了防止金融危机发生、阻断危机蔓延和维护我国转型经济安全,应采取的对策为:合理安排金融自由化的次序和速度;实现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动态匹配;转向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政府对金融市场实施积极干预;拓展国际合作、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惠昶  石岩  
美国主导的金融自由化是世界金融危机的祸根。放松金融管制,全球化得到迅速推动,同时也使金融投机盛行起来。今天国际金融的发展与世界经济中的贸易和生产性实体投资不再有一种直接的联系,投机性交易占居主导地位,它损害了经济发展的基础。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强势发展,与美国近年来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不断上升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美国已经把全球经济与美国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了。美国自身的问题,却让世界经济受到拖累,并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国华  
8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趋势,一些曾深受“金融压制”的发展中国家也步入这一行列。金融自由化改革对增进发展中国家现有金融市场的效率,深化金融体制以满足现实经济高效运行的需求,无疑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金融自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稍有不慎就会冲击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增加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向文华  
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在提高金融机构效率和赢利的同时,会带来许多新的风险,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金融自由化带来的乐观预期和大量国外私人资本的内流会使汇率高估,极易遭受投机的攻击。从带来风险到最终引发金融危机,主要有三个风险阶段,即违约风险阶段、到期不能偿还风险阶段和汇率风险阶段。当金融自由化(如利率自由化、金融业务与机构准入自由化和资本账户自由化)带来的新的风险累积到风险临界值时,在受到国内突发事件、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和投机资本攻击的情况下,金融自由化风险便会向金融危机演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薛新红  王忠诚  
文章采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A股上市企业跨国并购数据,研究了东道国金融自由化对跨国并购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自由化具有融资效应,可以提高跨国并购的概率和次数,对扩展边际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未能显著扩大年度并购交易的平均规模和总规模,对集约边际的正向影响非常有限;另外,在扩展边际上,东道国较高的法治水平、腐败控制力度、政府效率和信贷规模均会增强金融自由化的融资效应。东道国经济开放度越高,金融自由化的融资效应越小;就集约边际而言,在腐败程度高的东道国,金融自由化只会恶化融资环境,抑制投资规模。因此,面临融资约束的中国企业应该选择金融自由化程度高,并且制度质量好的东道国进行跨国并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清  
美国金融危机在全世界范围引发了对金融领域发展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金融自由化的重新思考。在后危机时期,对金融自由化的反思仍显重要。采用研究金融自由化影响的标准化模型,加入主权债务风险等因素进行修正,进而获得启示,并对我国金融领域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余永定  
1997-1999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表明,一国出现金融危机的充要条件是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自由流动和国际收支逆差。对发生金融危机的发展中经济体而言,资本外逃无一例外地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中国当时能够成功抗御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关键就在于资本管制。资本管制是中国金融稳定的最后一道防线,这道防线守住了,中国绝对不会出事,而资本管制的彻底放弃,即:人民币的(完全)自由兑换,应该是所有市场化改革的最后一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承训  
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从反面给我国的金融体制创新提供一面镜子。鉴此,必须从根本上认识此次危机的社会制度原因,把握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在金融领域的表现形式,廓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与美国资本主义金融六个方面的根本区别,坚持我国金融制度建设与创新的正确方向,处理好借鉴别人与自我完善的关系,决不能照搬美国自由化金融的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