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04)
2023(16186)
2022(13603)
2021(12388)
2020(10520)
2019(23648)
2018(23498)
2017(45358)
2016(24134)
2015(27051)
2014(26809)
2013(27041)
2012(24796)
2011(22263)
2010(22362)
2009(20920)
2008(20545)
2007(18316)
2006(16369)
2005(14901)
作者
(70894)
(59175)
(58870)
(55844)
(37891)
(28063)
(26569)
(23048)
(22327)
(21241)
(20162)
(19923)
(19056)
(18883)
(18185)
(18031)
(17662)
(17061)
(16946)
(16840)
(14634)
(14627)
(14185)
(13544)
(13251)
(13111)
(13105)
(12895)
(11828)
(11588)
学科
(125446)
经济(125320)
(95783)
(86868)
企业(86868)
管理(86551)
方法(50232)
数学(40350)
数学方法(40004)
业经(34641)
(31778)
(31451)
中国(26466)
地方(25213)
技术(23034)
(22971)
财务(22905)
财务管理(22881)
农业(22666)
企业财务(21702)
(21121)
(20212)
(19907)
理论(19637)
(18263)
(18145)
贸易(18135)
(17694)
(17531)
环境(16951)
机构
学院(360139)
大学(356672)
(158246)
经济(155252)
管理(147985)
理学(127460)
理学院(126142)
管理学(124441)
管理学院(123770)
研究(118148)
中国(89234)
(75217)
(70126)
科学(69985)
(58801)
财经(56359)
(55537)
(53250)
研究所(53081)
中心(52366)
(51207)
业大(50795)
经济学(48095)
北京(47471)
(43363)
农业(43333)
经济学院(43226)
师范(43026)
(42521)
(42514)
基金
项目(237739)
科学(188922)
研究(176377)
基金(174146)
(150026)
国家(148735)
科学基金(129926)
社会(113923)
社会科(108183)
社会科学(108154)
(92846)
基金项目(92391)
自然(83027)
自然科(81139)
自然科学(81121)
自然科学基金(79719)
教育(79032)
(76153)
资助(71065)
编号(70808)
成果(55705)
(52484)
重点(52409)
(51715)
(51485)
课题(47978)
创新(47674)
国家社会(47277)
教育部(45502)
人文(45217)
期刊
(182285)
经济(182285)
研究(109480)
中国(64410)
管理(60416)
(56192)
(51124)
学报(50255)
科学(49075)
大学(38852)
学学(37027)
农业(35828)
技术(35098)
教育(32804)
(29879)
金融(29879)
业经(29557)
经济研究(29365)
财经(28968)
(25016)
问题(23161)
技术经济(22327)
(20595)
现代(18173)
科技(17406)
商业(17170)
世界(17160)
理论(16947)
(16798)
统计(15812)
共检索到536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修松  刘军  
大企业利用资金、技术、组织与市场优势扩大规模与经营范围产生规模效应,利用大量产品与企业网络实现技术传播与扩散推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文章以2002-2013年中国500强企业为样本,采用动态面板数据和系统广义矩方法研究大企业规模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500强企业规模与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当选择较为发达的经济省份进行回归时发现这种负效应作用更加明显。分析认为大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溢出实现地区经济收敛,同时由于组织惯性与技术垄断导致技术锁定而产生"大企业陷阱",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时磊  田艳芳  
文章利用企业层面微观数据考察FDI对企业技术选择影响,实证结果表明:FDI可以提高合资企业技术水平,却降低了与合资企业同在一行业的非合资企业技术水平,这种效应主要表现在资本相关技术。负向外溢效应证实了FDI可能通过"市场窃取效应"导致与合资企业同在一行业企业技术选择的"低端锁定"。同时文章也发现,FDI还降低了与合资企业同在一城市的非合资企业技术水平,这可能是通过"技能员工窃取效应"完成的,这也导致了非合资企业的技术"低端锁定"。进一步,在实证研究基础上的整体评估表明,在样本数据中FDI负面外溢效应超越了正向外溢效应,整体效应为负,因此得出结论,FDI整体上降低了东道国的企业技术选择水平。在这...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茹慧超   邓峰  
数字技术研发应用推动创新内涵嬗变。考虑到数字技术创新潜藏逆向锁定风险,基于技术路径依赖理论,结合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字技术专利申请数据,采用非径向超效率SBM方法测度我国数字技术锁定,检验数字技术锁定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侵蚀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技术锁定对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显著侵蚀效应,且该影响遵循“显著侵蚀—侵蚀效果收敛—侵蚀效果强化”这一非线性轨迹;(2)受技术空间扩散影响,数字技术锁定对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邻地侵蚀”效应;(3)与内部技术引进相比,外部技术引进能显著打破数字技术逆向锁定演进轨道,处于弱制度创新环境的地区通过技术模仿遏制数字技术锁定的边际收益更高;(4)技术消化吸收对数字技术锁定的遏制效果在区域间存在非对称性特征,知识产权保护能为知识吸收和数字技术成果转化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研究结论可为数字经济时代下化解数字逆向锁定风险、突破“数字锁定枷锁”提供策略指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晖  刘帷韬  
文章基于锁定效应理论,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库,对FDI进入我国制造业的锁定效应进行了细致分析。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利用锁定效应形成机理分析了我国锁定效应形成的原因。其次,通过将我国制造业区分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采取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从劳动力锁定、资本锁定、技术锁定三个角度进行实证分析,证明了FDI进入后对中国制造业的锁定效应。实证分析表明:FDI无论在哪种类型企业中看重的都是低廉的劳动力要素,很少带来技术进步,而出口的增长也并未改善此种情况。因此,企业基本被锁定在了生产的最低环节,随后,文章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认为我国当前应加大对我国现有低端劳动力的培训,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另外对进入的外资要进行导向性引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盘锦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试图就辽宁省盘锦市的产业锁定与金融锁定作个案研究 ,探讨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金融的相应职能。文章认为 :第一 ,锁定效应是资源型经济的突出特征 ;第二 ,通过对资源禀赋的探讨 ,可以寻找到反锁定安排的“产业可行集” ;第三 ,适当的金融支持是可以起到通过关键性资源配置引导产业结构变迁作用的。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余立智  
主流经济学一般将“家族制企业”视为是一种低效、落后的前现代企业组织形态。但目前我国个体私营企业主却普遍选择自愿“锁定”在这种落后的企业制度结构中 ,本文通过对家族企业制度的经济实证分析 ,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民营企业家族化的原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任晓  
本文通过对处在中国市场化改革背景中的温州企业家生成过程的研究,指出现阶段温州现代企业家的缺失与温州特殊的企业发展路径直接有关。文章强调温州民营化运动中企业对企业家需求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得到适度表达,以致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古典锁定现象。在后续的发展中,这种被固化了的企业家生成方式是否有更替的可能,以及企业家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它的需求机制有没有被纠正的机会,仍有待时间的验证和理论上的探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黎开颜  陈飞翔  
本文从锁定效应的视角来分析对外开放对中国技术水平发展的影响。在一个新古典配置模型基础上,本文说明我国在开放进程中技术水平的发展具有路径依赖性,并以高技术产业1996~2006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方法测量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技术变化等指标,揭示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存在的技术变化锁定特征。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时段对比研究深化开放时期高新技术产业锁定效应的传导机制,发现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是技术变化锁定的主要影响途径,这两类要素资源质的提高将有利于我国摆脱开放中锁定效应的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汤吉军  
现有的国有企业改革理论往往停留在新古典理性选择的范式里,仅仅考虑国有企业改革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难以看到计划经济体制下发生的沉淀成本对国有企业退出的锁定效应。然而,在非新古典环境下,由于国有企业退出并不能完全忽略以前发生的沉淀成本,所以限制了国有企业退出领域和模式的选择。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认清新古典沉淀成本无关性的假设前提,避免出现国有企业沉淀成本谬误;另一方面,更需要采取恰当的公共政策补偿和分摊过去发生的沉淀成本,消除国有企业沉淀成本效应,从而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莎莎  张建华  
为全面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质量与生态环境质量,低碳经济势在必行。低碳经济的实现依赖于技术创新,只有以过硬的技术作保障,才能从源头制止更多污染物的产生,实现低碳发展。但是我国低碳经济存在着"技术锁定"现象,技术锁定使我国现代产业体系难以形成,消耗了大量的能源,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文章从我国低碳经济技术锁定的现象出发,分析了技术锁定的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研发能力薄弱、投资风险巨大、国际技术转移困难、低碳消费观念滞后等综合因素影响。文章提出了低碳技术锁定突破点是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并分析了与之对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颖  余秀江  刘小艳  王宣喻  
以广东产业集群企业为样本,对集群企业网络结构-关系对锁定风险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集群企业网络中心度、网络强度和网络稳定性对政治锁定具有正向影响,网络中心度与网络强度对集群企业网络功能性锁定具有正向影响,网络范围与网络稳定性对集群企业网络功能性锁定具有负向影响;网络中心度与网络稳定性对集群网络认知锁定效应具有负向影响,网络范围与网络强度对集群网络认知锁定效应具有正向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阁斐  
本文基于A股市场商贸流通企业的纵向面板数据,分析了市场分割对流通企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全要素发展的双重低端锁定效应。研究发现:市场分割对流通企业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并且这一负向效应对民营流通企业的影响更大。据此,提出打破隐性地方保护主义、加速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充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创新环境、加强市场竞争、推进创新赋能的高质量发展,落实不同流通企业的同等市场竞争地位、为民营流通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支持等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慧  张剑渝  
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为金融消费者提供了一条与传统银行相异的金融服务购买渠道,推动了金融消费者从传统银行业中的分流趋势。本研究关注消费者购买金融服务的渠道从传统银行业转向互联网金融这一渠道迁徙过程,基于迁徙理论、创新扩散与抵制理论提出并检验了影响金融消费者渠道迁徙的两大机制:锁定效应及驱动效应。对414名金融消费者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现状满意是锁定效应中的中介变量;(2)创新准备是驱动效应中的中介变量;(3)金融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的创新风险感知直接正向影响其拒绝迁徙行为。这一研究结论丰富了渠道迁徙的相关理论,并对传统银行业和互联网金融业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杜宇玮  周长富  
以代工模式嵌入全球价值链,是后进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有效战略和重要途径,但可能因锁定效应而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产业升级。本文首先从投入、需求与功能三个维度将代工产业的锁定效应分解为要素锁定效应、市场锁定效应和价值链锁定效应,进而利用2001-2008年中国制造业分行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国际代工模式下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的锁定效应。结果显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表现出要素锁定效应和市场锁定效应,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则兼具上述三种锁定效应;外资代工促成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锁定效应,全球价值链分工因素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具有"双刃剑"作用,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则具有显著的锁定效应;工资水平对劳动密集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陶爱萍  王涛  
在分析逆向技术标准锁定形成机理及其负面效应的基础上,从开源创新的特征和内在机制入手,探索开源创新对逆向技术标准锁定的突破机制。结果表明:开源创新的用户参与机制、个人—集体联合机制以及多重激励机制是突破逆向技术标准锁定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