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9)
- 2023(10160)
- 2022(8797)
- 2021(8272)
- 2020(7039)
- 2019(16451)
- 2018(16071)
- 2017(29937)
- 2016(16693)
- 2015(19344)
- 2014(19701)
- 2013(19760)
- 2012(18744)
- 2011(17271)
- 2010(17269)
- 2009(15982)
- 2008(16239)
- 2007(14726)
- 2006(12698)
- 2005(11639)
- 学科
- 济(76823)
- 经济(76758)
- 管理(41807)
- 业(38740)
- 方法(33555)
- 数学(30141)
- 数学方法(29903)
- 企(29171)
- 企业(29171)
- 中国(22442)
- 农(20001)
- 地方(17399)
- 财(16867)
- 贸(16566)
- 贸易(16558)
- 学(16163)
- 易(16113)
- 制(13747)
- 业经(13569)
- 农业(13160)
- 银(11736)
- 银行(11709)
- 融(11537)
- 金融(11534)
- 行(11233)
- 环境(11203)
- 和(11165)
- 地方经济(10312)
- 理论(9919)
- 务(9630)
- 机构
- 大学(249216)
- 学院(247425)
- 济(107466)
- 经济(105310)
- 研究(92764)
- 管理(87497)
- 理学(74317)
- 理学院(73328)
- 管理学(72049)
- 管理学院(71566)
- 中国(71294)
- 科学(56968)
- 京(54242)
- 所(48975)
- 财(47425)
- 研究所(44547)
- 农(44259)
- 中心(41962)
- 江(38134)
- 财经(37806)
- 业大(36011)
- 北京(35059)
- 农业(35036)
- 经济学(34800)
- 经(34341)
- 范(33657)
- 院(33520)
- 师范(33287)
- 经济学院(31553)
- 州(30092)
- 基金
- 项目(159459)
- 科学(123766)
- 研究(116352)
- 基金(114651)
- 家(101204)
- 国家(100423)
- 科学基金(83399)
- 社会(72980)
- 社会科(69101)
- 社会科学(69080)
- 省(60651)
- 基金项目(59884)
- 教育(53600)
- 自然(52468)
- 划(52434)
- 自然科(51184)
- 自然科学(51167)
- 自然科学基金(50250)
- 资助(48311)
- 编号(46968)
- 成果(39233)
- 重点(37184)
- 部(36474)
- 发(36137)
- 课题(33536)
- 创(32288)
- 中国(31141)
- 科研(30972)
- 国家社会(30912)
- 教育部(30594)
- 期刊
- 济(119885)
- 经济(119885)
- 研究(75899)
- 中国(50647)
- 学报(41037)
- 农(39370)
- 科学(37008)
- 财(36975)
- 管理(30207)
- 大学(30076)
- 学学(28081)
- 教育(27526)
- 农业(26743)
- 融(22720)
- 金融(22720)
- 技术(21659)
- 经济研究(20159)
- 财经(19041)
- 业经(17730)
- 经(16529)
- 问题(16298)
- 贸(15815)
- 业(15490)
- 国际(13953)
- 世界(13656)
- 技术经济(12718)
- 图书(12318)
- 版(12051)
- 资源(12005)
- 统计(11983)
共检索到378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曾雷 陈国宝 王腾 杨炳忠 于杰 廖秀丽 黄洪辉
于2019年1月11―14日在大亚湾核电基地临近海域尝试采用声学探测技术,同时辅以拖网调查与水下视频观测的方法,对该海域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的空间分布特征、定向迁移聚集规律和种群资源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以期为大亚湾核电基地典型冷源致灾生物中国毛虾的监测预警与应急防控提供新的思路。调查发现,拖网渔获物中中国毛虾所占比重在99%以上,仅有数量极少的水母和鱼类。19:00―07:00的声学原位观测结果显示,不同时段中国毛虾海里面积反向散射系数(NASC)波动较大(0.56~170.30m~2/nmile~2),整体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最高值出现在22:30―22:40时段。垂直空间分布上,中国毛虾主要集群分布于水深5.2~7.2m的中下层水域,在22:50―00:10期间有明显向底层迁移的趋势。水平空间分布上,中国毛虾生物量密度由湾内至湾口断面逐渐增大。结合不同时段中国毛虾资源动态规律与水下视频观测结果,调查海域中国毛虾很可能在19:00―23:00期间向湾内迁移,23:00之后向湾口迁移。综上分析可知,声学评估方法较传统的渔业调查手段具有生态、高效、时空分辨率高、能提供实时监测数据等诸多优点,更能满足大亚湾核电站冷源生物安全预警与应急防控的现实需求。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孙钰 李美霖 杨永 方海清 梁耀威 李忠炉
为分析阳江核电邻近海域毛虾渔业生物学特征及其单位时间渔获量(CPUE)与海洋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调查阳江东平海域2021年3月—2022年2月毛虾张网渔获量,同步收集采样海域环境信息;并于2022年2月—4月逐日随机采集毛虾样品,鉴定其种类和性别,测定全长和体质量。结果显示,本次实验共采集日本毛虾(Acetes japonicus)3,500尾、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849尾,日本毛虾平均全长为26.8±3.2mm,中国毛虾平均全长为31.8±2.9mm,实验期间两种毛虾的全长总体呈增长趋势,但日本毛虾普遍小于中国毛虾。同时,两种毛虾的雌性个体均多于雄性个体,其中日本毛虾雌雄性比平均为1.6:1,中国毛虾性比平均为1.4:1。毛虾CPUE范围为0.03~256.5kg·h~(-1),以9月份最低,2月份最高;CPUE周年变化显示阳江东平海域毛虾主汛期为秋季和冬季,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AM)拟合毛虾单位时间渔获量(CPUE)与海洋环境因子之间关系,显示毛虾CPUE春季和夏季均受浊度(Tur)、海表温度(SST)和海表盐度(SSS)影响较大,秋季则以SST影响较大,冬季主要受SST、SSS、Tur和潮差(TR)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为粤西海域毛虾资源动态研究及滨海工业冷源安全提供基础资料。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彭云辉 陈浩如 潘明祥 黄洪辉 高红莲
根据 1992 - 1993年、1994- 1995年和 1998年的现场调查 ,对核电站邻近海域初级生产力及潜在渔业资源在核电站运转前和运转后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 ,并讨论了各环境因子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核电站运转后 ,该海域的浮游植物总量、初级生产力及其年生产量均有显著增加 ,影响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子 :核电站运转前是水温 ,运转后为透明度
关键词:
初级生产力 潜在渔获量 核电站 大亚湾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纪世建 周为峰 王鲁民 唐峰华 吴祖立 陈国宝
为得到南海及临近海域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ores)渔场最适宜栖息海表温度(ssT)范围,基于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气候预测中心月平均海表温度(ssT)资料,结合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cPFc)发布的南海及临近海域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数据,绘制了月平均ssT和月平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空间叠加图,用于分析南海及临近海域黄鳍金枪鱼渔场cPue时空分布和ssT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及临近海域黄鳍金枪鱼cPue在16℃~31℃均有分布。在春季和夏季(3~8月),位于10°~20°n的大部分渔区cPue较高,其南北侧cPue较低;而到了秋季和冬季(9月到次年2月),...
关键词:
南海及临近海域 黄鳍金枪鱼 海表温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建忠 陈作志 许友伟 徐姗楠 黄梓荣 李纯厚
根据2015—2016年间对大亚湾海域进行的4个航次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大亚湾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共采集到鱼类131种,隶属14目、53科、84属。其中以鲈形目(Perciformes)占绝对优势(54.20%),其次是鳗鲡目(Agunilliformes)和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均占9.92%。种类数具明显季节变化,以夏季最高,69种;春季最低,32种。鱼类群落优势种组成主要以二长棘犁齿鲷(Evynnis cardinalis)、李氏(Callionymus richardsoni)、斑(Clupanodon punctatus)、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us)、黄鳍马面鲀(Thamnaconus hypargyreus)、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和细条天竺鲷(Apogon lineatus)等小型鱼类为主。多样性分析显示,鱼类物种多样性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和空间差异。季节变化上,多样性指数(H’)季节变化范围为1.516~1.998,以冬季最高,秋季最低;均匀度指数(J’)季节变化范围为0.494~0.869,以冬季最高,夏季最低;丰富度指数(D’)季节变化范围为2.230~3.777,以夏季最高,秋季最低。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温度、盐度和水深是影响大亚湾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空间分布上,海湾中部海域鱼类多样性水平高于沿岸海域。与历史资料相比,由于人类活动对大亚湾生态系统的干扰,鱼类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优势种组成更替明显,多样性水平降低,鱼类群落结构趋向简单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娜娜 董丽娜 李永振 艾红 李夏 陈国宝 史赟荣
根据20世纪80年代起大亚湾海域鱼类调查研究的历史资料,采用Nelson分类系统对鱼类物种组成进行了系统整理,从不同分类阶元分析了大亚湾海域鱼类的多样性。分类阶元包含指数(TINCLi),分类多样性指数(Δ+和∧+),目级和科级水平丰富度(R)以及目级和科级水平相似性系数(C)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指数,其中分类阶元包含指数TINCLi为本文首次提出。结果显示,大亚湾海域共记录鱼类22目94科206属,以鲈形目种类居绝对优势。采用分类阶元包含指数分析,大亚湾海域鱼类组成目、科、属所分别拥有的(科、属、种),(属、种)和(种)的平均数目分别为(4.27、9.36、14.55),(2.19、3.4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杜飞雁 王雪辉 贾晓平 杨圣云 马胜伟 陈海刚 李纯厚
利用2008年4个航次在南海北部大亚湾海域开展的124个站次海洋生物调查资料,对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和特征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季节变化显著、种类更替明显。2008年共采获大型底栖动物104科279种(类),各季种类平均更替率高达63%。(2)优势种组成较为稳定,单一种的优势地位显著。粗帝汶蛤(Timoclea scabra)为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第一优势种,周年均保持极高的优势地位。除粗帝汶蛤外还有毛头梨体星虫(Apionsoma trichocephala)、脑纽虫(Cerebratulina sp.)、独毛虫(Tharyx sp.)和中蚓虫(Mediom...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娜娜 陈国宝 于杰 李永振 汤勇 陈丕茂 贾晓平
杨梅坑人工鱼礁区位于深圳市东部大亚湾海域,2007年3月20日开始投礁,12月25日正式完成全部工程施工任务,建礁体积9.51万km3,礁区面积966 m×2 851 m。从2007年4月到2009年5月,使用科学鱼探仪(EY60型,120 kHz,Simrad)先后在不同季节对大亚湾杨梅坑生态调控区的礁区内和礁区外水域进行了6次声学调查,共获取有效声学航程122.54 n mile,以了解建礁后该水域生物分布和资源量密度变化情况。调查中设站点进行生物学拖网采样以辅助声学评估。利用Echoview声学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合历史资料记载的生态、资源特点以及本研究中拖网生物学数据,以0....
关键词:
人工鱼礁 生物资源量 声学评估 大亚湾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立婧 杨帆 仲霞铭 宋大德 李国东 康中杰 熊瑛
中国毛虾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近海,尤以渤海、黄海和东海近海资源量最为丰富,是中日韩等国主要虾类资源捕捞对象。而且,其作为近海海洋食物网中的初级消费者和经济鱼类的主要饵料,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到关键枢纽作用。回顾了中国毛虾的生长、繁殖、摄食以及洄游的相关研究,全面归纳总结了中国毛虾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进展。以我国中国毛虾捕捞限额试点为契机,结合其种群爆发导致滨海核电站停堆事件,从其作为经济生物和致灾生物的双面性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努力的方向。另外,通过已有研究结果的分析和总结,绘制了中国毛虾的世代交替图,旨在为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关键词:
中国毛虾 繁殖 摄食 洄游 捕捞限额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杜飞雁 李纯厚 贾晓平
1998-1999年及2001-2002年对北部湾海域进行了6个航次生态环境综合调查。利用调查资料,以种为聚类变量进行了毛颚类的组群分析,结果表明北部湾毛颚类可分为3个组群。组群I及组群II为北部湾的主要组群。组群III组成种类和出现数量最少,为次要组群。组群I是一类分布广但适温盐范围较低,与北部湾高温、低盐的沿岸流关系较为密切的组群;而组群II则适温盐范围较高,与北部湾高温、高盐的外海水关系较为密切。
关键词:
毛颚类 聚类分析 组群 北部湾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高梦娟 穆川川 高彦洁 宋明毅 李敏 任中华 吕振波
本文基于1979-2020年山东近海气候环境要素和毛虾渔获量数据,运用方差膨胀因子、随机森林模型、广义线性可加模型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山东近海捕捞压力和气候变化对伏季休渔制度实施前后毛虾渔获量的影响,筛选影响山东近海毛虾渔获量的关键气候因子。研究表明,山东近海毛虾渔获量与捕捞努力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黄渤海海表温度是影响山东近海毛虾渔获量变动的重要环境要素,毛虾渔获量与黄渤海海表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毛虾渔获量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毛虾种群变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可为评估山东省毛虾最大捕捞量、配额制定及为毛虾专项捕捞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冬佳 李国东 熊瑛 仲霞铭 张琥顺 宋大德 杨帆 康中杰 吴晓睿 王淑艳 梁龙
2020年我国伏季休渔期间中国毛虾(Aceteschinensis)限额捕捞试点在黄海海州湾实施,2021年该限额捕捞项目继续实施,在此背景下探究夏季海州湾中国毛虾资源分布对其限额捕捞精细化管理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基于2021年海州湾中国毛虾限额捕捞期间北斗渔船监控系统(Vessel monitoring system,VMS)数据提取得到各毛虾张网渔船所有捕捞网位点及其捕捞努力量,然后运用具有噪声的密度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 with noise,DBSCAN)算法进一步识别含有捕捞产量的网位点,从而探究夏季海州湾中国毛虾资源分布格局。结果显示,含有产量的网位点识别率为97.18%,表明DBSCAN算法能精准识别含有产量的捕捞网位点。含有产量的网位点共有898个,空间上呈聚集性分布。依据捕捞努力量情况探究得到中国毛虾资源主要分布在120°00′E~120°15′E,34°43′N~34°48′N和119°47′E~119°53′E,34°36′N~34°43′N。本研究思路可作为其它渔业捕捞活动中运用VMS数据提取含产量捕捞网位点的科学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杜飞雁 王雪辉 贾晓平 杨圣云 廖秀丽 李纯厚
为全面掌握南海北部大亚湾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利用2007—2008年在大亚湾开展的4个航次124个站次的海洋生物调查数据和历史资料,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对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优势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大亚湾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化明显、种类更替频繁;(2)优势种组成简单,季节变化明显,单一种的优势地位显著。与过去相比,大亚湾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的组成基本稳定,但种类和优势种的更替率均呈现逐步增大的趋势,浮游动物优势种组成趋于简单、单一种优势地位明显提高。大亚湾生态环境随季节的变幅增强,群落的稳定性明显下降。海水温度的升高,改变了大亚湾暖水性浮游动物种类的生活周期;而且营养水平的提高也促使赤...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种类组成 优势种 大亚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晓伟 李纯厚 李占东 林琳 沈南南
2006年4月,模拟现场条件对大亚湾浮游植物生长限制性营养素进行了初步研究。整个海湾设置3个站点(S1,S2,S3),每个站点设计7组实验,实验周期3天。通过比较元素耗尽的先后顺序和显著性差异评估限制性营养元素。两种方法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湾中部(S2)和湾顶(S3)站水样添加的磷元素在48 h内被耗尽,最大吸收速率达到0.83μmol/(L.h),先于其他两种元素而被耗尽,显示出明显的磷限制;湾口(S1)站氮元素的吸收速率高于其他各元素,最大达到0.76μmol/(L.h),94 h内耗尽,而磷和硅则分别需要107 h和114 h,但是由于磷偏离Redfield比值10倍于氮、硅添加,所以氮限...
关键词:
大亚湾 浮游植物 营养盐限制 加富实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柯丽娜 曹君 武红庆 王权明 王辉
填海造陆在增加土地资源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对填海造陆的监测和研究成为现实需要。本文以1991年、1995年、2000年的Landsat TM影像数据,2005年SPOT卫星影像和2010年环境卫星HJ-1CCD及2014年SPOT遥感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构建了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CA)的岸线提取方法,并对锦州湾附近海域的围填海分布、强度指数、质心坐标及其利用情况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3年间锦州湾附近海域海岸线共增加了20.07km,在1991—1995年和2005—2010年两个时间段增加较快;(2)锦州湾中部北港镇、牛营子及西海口等地区海岸线位移量相对较大,围填海强度较高;(3)锦州湾新增围填海面积50.67 km2,城市建设、港口用海及围海养殖用海为围填海的主要类型,盐业用海面积相对减小,未利用类型面积增加;(4)锦州湾围填海重心总体往东北方向偏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