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5)
- 2023(2071)
- 2022(1916)
- 2021(1944)
- 2020(1451)
- 2019(3765)
- 2018(3315)
- 2017(5220)
- 2016(2870)
- 2015(3344)
- 2014(3234)
- 2013(3327)
- 2012(3218)
- 2011(3128)
- 2010(2967)
- 2009(2821)
- 2008(2784)
- 2007(2046)
- 2006(1901)
- 2005(1917)
- 学科
- 济(14469)
- 经济(14452)
- 中国(6736)
- 方法(6103)
- 数学(5861)
- 数学方法(5817)
- 业(5311)
- 管理(5024)
- 农(4909)
- 人口(4800)
- 地方(4550)
- 农业(3492)
- 学(3126)
- 财(3059)
- 企(2765)
- 企业(2765)
- 贸(2591)
- 贸易(2589)
- 易(2523)
- 制(2481)
- 地方经济(2363)
- 业经(2325)
- 问题(2300)
- 融(2227)
- 金融(2226)
- 出(2172)
- 国人(2093)
- 中国人(2005)
- 发(1878)
- 银(1874)
- 机构
- 大学(40547)
- 学院(38334)
- 研究(19713)
- 济(19641)
- 经济(19343)
- 中国(15600)
- 管理(13257)
- 理学(11181)
- 理学院(10988)
- 科学(10930)
- 管理学(10788)
- 管理学院(10699)
- 所(10651)
- 研究所(9602)
- 京(9326)
- 中心(9063)
- 财(8412)
- 农(8324)
- 院(6810)
- 经济学(6741)
- 农业(6379)
- 财经(6289)
- 北京(6204)
- 经济学院(6065)
- 范(5988)
- 师范(5949)
- 经(5912)
- 科学院(5902)
- 业大(5781)
- 江(5775)
共检索到70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遂良
老年人口的数量变动与死亡率变动的趋势,是进行人口预测,制订人口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医疗保健对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老龄化问题的基本资料。本文所用人口资料根据县公安局年报数,死亡资料系县卫生防疫站综合县、乡、村三级生命登记报告,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士泉
医学保健技术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生育率与死亡率的下降,使老年人口比重日益提高,老龄问题正在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老年人口数量、构成与死亡率的变动趋势,是进行人口预测、制订人口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医疗保健对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老龄化问题的基本信息。本文通过对1968—1983十六年人口、出生、生育与死亡的调查统计,描述了长江三角洲北岸一个98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遂良,吴永新
现代社会,意外伤亡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致残和死亡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980年全世界意外死亡270万人,占总人口的5.2%,居死因顺位的第5位。儿童和青少年因其生理和行为特点,特别易受意外事故的伤害。在不少国家0~19岁儿童青少年的意外死亡占到人群总意外死亡数的一半。在一些国家,意外死亡是儿童青少年的首位死因。研究儿童青少年意外死亡,对预防儿童青少年事故发生,降低其死亡率,使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瑛,贾威,王京玲,高小刚,方亚男,张晓光
我国妇女的生育率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内达到了更替水平,受到举世瞩目。江苏省计生委公布的资料表明,1984年全省总和生育率已降到 1.4,低于更替水平。与目前的经济发展程度相比,如此低的生育率确属罕见。有人因此提出生育率降低的副作用之一是性比例失调。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于1984年12月至1985年1月,在江苏省大丰县进行了一次调查,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跃生
18世纪中国人口数量的变动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18世纪中后期人口较快增长所形成的庞大规模,对以后人口发展有着很大影响。本文对这个时期人口数量变动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这一时期官方人口统计中存在的漏报现象,对《清实录》中所载人口数字作了必要的校正。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跃生
18世纪初期中国的人丁数量和人口数量究竟有多少?这在学术界歧异较大。本文首先对该时期人丁的统计方式作了考察,并校正了一些与实际不相符合的人丁数字,进而对丁与户的关系以及户口比、丁口比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18世纪初期的人丁数量和人口数量提出新的估算方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赵明 米海杰 王晓军
文章利用1950~2018年人口死亡率数据,研究中国人口死亡率变动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随机死亡率模型,度量中国养老金体系面临的长寿风险。研究结果表明:(1)1950~1981年中国人口粗死亡率快速下降,人口死亡率降低速度随年龄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且性别间的差异较小。(2)1981~2005年中国人口粗死亡率平稳下降,0岁人口死亡率下降速度大幅提高,15~59岁男性人口死亡率降低明显减速,导致平均预期寿命逐渐低于女性。(3)2005~2015年人口粗死亡率上升主要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年龄别死亡率仍保持下降趋势,且60岁及以上人口死亡率下降速度较前两阶段显著提升。(4)在人口死亡率预测方面,稳健模型考虑了死亡率变动趋势,提高了长期预测的合理性。(5)在长寿风险度量方面,稳健模型具有较低的模型风险,对长寿风险的度量更加保守,能够为养老金体系留存更充足的风险资本。
关键词:
人口死亡率 变动趋势 长寿风险 度量模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善余
The statistical standard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amount of the urban population.The Article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change of the statistical standard in China.Then,the article analyses its effects on the data of the 5 th population census.
关键词:
城镇人口 统计口径 修正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胡仕强 鲍亚楠
鉴于我国人口普查数据稀缺,抽样调查数据质量不高给人口死亡率预测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在贝叶斯MCMC研究框架下利用贝叶斯因子和离差信息准则进行死亡率预测的模型选择和拟合效果的评估,并进一步比较了不同模型和数据组合下年金的定价、统计特征、风险度量和偿付能力资本要求。结果表明Lee-Carter有限数据模型和三年高质量普查数据的组合能有效降低模型离差,提高死亡率预测的精度,并且能更好抓住年金价格分布的尖峰厚尾特征,结合TVaR风险度量能有效缓解SolvencyⅡ中基于VaR的方法缺陷,更准确地评估年金产品中的长寿风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涛 徐斌 唐仲贤
本文首先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认为生态型工业是生态系统层次的仿生学。然后对大丰县化肥厂这一典型的生态型工业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将各种生态影响经济量化进行生态经济综合评价。
关键词:
生态工业 生态经济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志刚 张国庆 张岩
拟合死亡率动态变动规律,成为近年研究热点,近二十年间涌现出大量APC模型研究成果,但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提高单一总体死亡率的拟合效果上。研究工作中还需要对多人口混合总体进行死亡率估计,研究多总体死亡率模型时,变量间的相关性就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文章从死亡率变动相关性入手,并在APC模型中探寻相关性的缘起,进一步构建了多总体APC模型。最后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使用该模型的必要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枫 吴纯杰
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医疗保险对中国城镇老年人健康,即死亡率的影响。利用最新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微观数据集——2002—2005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数据",借助工具变量法,通过极大似然估计,来解决离散选择模型中二元内生解释变量的问题。研究发现,医疗保险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的死亡概率。控制人口、社会经济、健康等个人特征,与无医疗保险的老人相比,享受医疗保险的老人三年间隔的死亡率降低了25.3%。医疗保险对我国城镇老年人的健康保护作用存在明显的性别和地区差异。本文对于医疗保险的保护作用的定量研究,为当前不断推进的医疗保险改革,提供了决策参考。
关键词:
医疗保险 死亡率 极大似然估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家林 傅虹桥
医疗保险对健康的影响一直是卫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利用地级市层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时间差异,运用双重差分法估计大病医疗保险对老年人死亡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病保险使老年人月死亡率显著降低了0.22个百分点,相当于使得死亡人数下降15%左右。并且,这一效果在起付线较低的城市,在子女数少、未与配偶居住和年龄较大的老年人中更为明显。在大病保险可能影响死亡率的渠道中,我们发现大病保险能够改善参保者的心理状态,改善身体健康,并且增加医疗服务利用。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完善中国医保政策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补充保险 大病保险 死亡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英平 牛津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能老年人口的长期护理保障不足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推行长期护理保险有望缓解家庭和社会负担、保障失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而失能率是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现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本文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采用近年来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中大多数地区使用的失能评估工具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作为老年人口失能评定标准,分别运用广义线性模型和生命表技术中高龄人口死亡率估计模型对我国老年人口失能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高龄人口死亡率模型对老年人口失能率的测算效果整体上优于目前常用的广义线性模型,特别是对于中度失能率和重度失能率的测算,广义线性模型明显低估7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失能率,而不同程度的老年人口失能率测算分别适用于不同高龄人口死亡率估计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英平 牛津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能老年人口的长期护理保障不足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推行长期护理保险有望缓解家庭和社会负担、保障失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而失能率是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现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本文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采用近年来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中大多数地区使用的失能评估工具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作为老年人口失能评定标准,分别运用广义线性模型和生命表技术中高龄人口死亡率估计模型对我国老年人口失能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高龄人口死亡率模型对老年人口失能率的测算效果整体上优于目前常用的广义线性模型,特别是对于中度失能率和重度失能率的测算,广义线性模型明显低估7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失能率,而不同程度的老年人口失能率测算分别适用于不同高龄人口死亡率估计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