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0)
2023(9006)
2022(8167)
2021(7739)
2020(6411)
2019(15039)
2018(15073)
2017(29556)
2016(15967)
2015(17972)
2014(17956)
2013(17808)
2012(16137)
2011(14492)
2010(14189)
2009(12721)
2008(12033)
2007(10331)
2006(8914)
2005(7535)
作者
(45741)
(37802)
(37635)
(35779)
(24092)
(18244)
(17038)
(15004)
(14385)
(13362)
(13153)
(12559)
(11847)
(11834)
(11644)
(11379)
(11334)
(11274)
(10661)
(10532)
(9352)
(9143)
(9068)
(8562)
(8455)
(8395)
(8338)
(8289)
(7561)
(7532)
学科
(62936)
经济(62869)
管理(45088)
(42914)
(35746)
企业(35746)
方法(31541)
数学(27534)
数学方法(27243)
(16828)
中国(15246)
(14834)
地方(14206)
(14142)
业经(13945)
农业(11500)
理论(10541)
(10484)
贸易(10479)
(10425)
(10152)
环境(10101)
(10064)
技术(10010)
(9529)
财务(9471)
财务管理(9456)
企业财务(8967)
(8856)
教育(8820)
机构
大学(223469)
学院(221015)
管理(93176)
(84538)
经济(82632)
理学(81925)
理学院(81054)
管理学(79691)
管理学院(79302)
研究(71463)
中国(51382)
(47534)
科学(46079)
(36702)
(35324)
(34941)
业大(34830)
研究所(32601)
中心(32364)
(30412)
财经(30349)
北京(29970)
(29422)
师范(29175)
(27724)
农业(27360)
(26167)
(25003)
经济学(24442)
师范大学(23794)
基金
项目(160414)
科学(125822)
研究(117319)
基金(116531)
(101271)
国家(100432)
科学基金(86661)
社会(72456)
社会科(68567)
社会科学(68549)
基金项目(62944)
(62478)
自然(57621)
自然科(56248)
自然科学(56237)
自然科学基金(55213)
教育(53173)
(52622)
编号(48309)
资助(48021)
成果(38332)
重点(35180)
(35092)
(33650)
(33278)
课题(32335)
创新(30951)
科研(30781)
教育部(30062)
大学(29936)
期刊
(88099)
经济(88099)
研究(63705)
中国(37360)
学报(35588)
科学(33276)
管理(32273)
(31392)
大学(26651)
(25688)
学学(25043)
教育(24266)
农业(22312)
技术(18968)
(15817)
金融(15817)
业经(14813)
财经(13668)
经济研究(13513)
图书(13357)
理论(11952)
科技(11652)
问题(11488)
(11453)
实践(11280)
(11280)
技术经济(10866)
(10863)
情报(10320)
现代(10049)
共检索到306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瑛,贾威,王京玲,高小刚,方亚男,张晓光  
我国妇女的生育率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内达到了更替水平,受到举世瞩目。江苏省计生委公布的资料表明,1984年全省总和生育率已降到 1.4,低于更替水平。与目前的经济发展程度相比,如此低的生育率确属罕见。有人因此提出生育率降低的副作用之一是性比例失调。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于1984年12月至1985年1月,在江苏省大丰县进行了一次调查,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康晓平,王绍贤  
在致使妇女生育率下降的诸多因素中,对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水平提高等间接因素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论著。在我国,有关直接因素的定量研究报告较少,而且在现有资料中所反映的避孕、哺乳等直接因素对城乡妇女生育率的影响又有很大区别。本文研究重点在于明确调查地区影响妇女生育率的直接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建新  
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实行计划生育始于80年代末期,短短几年来,已取得明显的成绩。喀什地区是新疆最大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1990年普查,总人口为2.853 634人,占全疆总人口的18.83%。其中少数民族为2 649 700人,占该区总人口92.85%,占全疆少数民族人口的28.10%。喀什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中又以维吾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梁中堂  
2000年中国的人口总量和妇女的生育率水平是20多年来人口学界一直关注的课题。2000年普查登记人口为124 261万,比1999年和1998年年度统计公报的人口还要少,说明人口漏报问题已经达到中国人口统计体制无法包容的程度。文章按照中国历年小学招生数计算出2000年普查时0~16岁人口漏报5 378万。据此,2000年中国人口普查时的总人口应是13O 885万(假使存在1.81%漏报率)或者129 889万(不存在1.81%漏报率)。按照2000年普查公报人口126 583万计算,1982~2000年中国妇女平均生育率接近2.3;如果按照文章中提到的13亿左右的人口计算,同期妇女则平均生育了2.3个以上的孩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书章,顾宝昌,肖自力,王彦祖  
客观、历史、辩证地研究分析中国人口生育率的变动趋势,对认清形势、总结经验、控制人口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以1988年全国2‰生育节育抽样调查(以下简称2‰抽样调查)数据为根据,分析80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荣时  
近些年来,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已为人们所普遍关注。但是,对于这一复杂的有机体,目前研究较多的是人口数量、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这只是二者关系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全部内容。经济发展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也是人口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探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妇女生育率的作用和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对此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吕红平,高金三  
当前,河北省人口形势十分严峻,人口出生率回升很快,特别是自进入第三次生育高潮的1986年以来,每年出生人口都在100万以上,人口出生率连续3年超过20%。1988年底,全省总人口已达5795万。1980—1987年全省总和生育率为2.57,高于全国2.47的平均水平。如果按目前生育水平发展,到本世纪末全省总人口将大大突破6450万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陆燕池,陈国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跃发展,人员流动量的迅速增加,特别是城镇以往以户口为载体的计划生育管理模式,已使计划生育工作形成了断层夹缝,因此,计划生育工作又出现了城镇新的难点和重点,全国各地作为热门课题在不断研究探索。笔者通过对江苏省大丰县实行计划生育辖区管理的调研,认为这不失为目前较为成功的抓好城镇计划生育的管理体制。 1 实行辖区管理势在必行 所谓计划生育辖区管理,就是无论常住户或临时居住户,无论流进或流出,城镇还是农村在辖区政府区域内的人口,均实行由当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以村(居)委会为基层块管载体,以条上的单位为部门或系统的基础条包载体,把辖区内连成整体的条块结合、条包块管、齐抓共管新体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遂良  
老年人口的数量变动与死亡率变动的趋势,是进行人口预测,制订人口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医疗保健对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老龄化问题的基本资料。本文所用人口资料根据县公安局年报数,死亡资料系县卫生防疫站综合县、乡、村三级生命登记报告,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卫,史梅  
本文利用1997年全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生育率的社会经济因素,并通过伊斯特林模型将社会经济因素、中间变量和生育率相联系,探讨社会经济因素通过中间变量而影响生育率的途径与机制。伊斯特林模型在世界生育率调查的一些国家得到过应用,本文尝试将它应用到中国的数据中。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徐莉  
一、已婚生育率指标及其分析意义 目前,我们考察妇女的生育率水乎及其变动情况,通常采用的是按育龄妇女口径计算的一套生育率指标,即育龄妇女生育率。实际上,生育率指标还可以按照已婚育龄妇女的口径计算出一套已婚生育率指标。其中,已婚妇女年龄别生育率(ASMFR)是最基本的指标。已婚妇女的总和生育率、累计生育率和终身生育率都是在ASMFR的基础上推算出来的。ASMFR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伯华  
妇女生育率的计算,涉及到两个变量:分子是婴儿出生数,分母是有关的妇女人数。按照分母中所用的是育龄妇女人数或仅是已婚育龄妇女人数,妇女生育率又可分为育龄妇女生育率和已婚育龄妇女生育率。 在未婚生育仅为个别现象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育龄妇女生育率与已婚育龄妇女生育率具有共同的分子。这时,育龄妇女生育率=已婚育龄妇女生育率×已婚比例。该关系式表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涛  徐斌  唐仲贤  
本文首先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认为生态型工业是生态系统层次的仿生学。然后对大丰县化肥厂这一典型的生态型工业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将各种生态影响经济量化进行生态经济综合评价。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富德  
1981年中,全世界育龄妇女达9.8亿,占15岁以上人口的三分之一。她们的社会、经挤状况,尤其是生育水平,作为各国妇女解放和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标志,引起普遍关注。 妇女获得和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只是近百年的事。这是妇女参与政治生活的开始。和争取政治权利相比,妇女在控制生育方面的觉醒就更晚了。据128个国家有关妇女状况的资料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严梅福  
本研究探讨在嫁娶与招赘两种婚嫁模式下妇女对子女性别偏好的差异,旨在寻求一条从改变婚嫁模式入手降低人口出生率的新路。结果表明:1.嫁娶婚嫁模式下妇女男性偏好强,女性偏好弱,招赘婚嫁模式下,招赘妇女女性偏好强于男性偏好,非招赘妇女性别偏好均衡。2.嫁娶婚嫁模式下妇女有一子或一子一女后,男性偏好依旧强;性别偏好在有了二子时才均衡。在有女无子时男性偏好达到顶点。本文揭示了婚嫁模式影响妇女性别偏好的原因,论证了靠转变婚嫁模式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