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39)
2023(12545)
2022(11107)
2021(10598)
2020(8862)
2019(20767)
2018(20610)
2017(39486)
2016(22202)
2015(25337)
2014(25389)
2013(24656)
2012(22713)
2011(20538)
2010(20489)
2009(18528)
2008(18171)
2007(15890)
2006(13855)
2005(11997)
作者
(64148)
(53012)
(52630)
(50091)
(34006)
(25279)
(24124)
(20836)
(20296)
(19110)
(18395)
(17828)
(16782)
(16598)
(16304)
(16184)
(16162)
(15646)
(15208)
(15115)
(13325)
(13152)
(12678)
(12201)
(12076)
(11915)
(11837)
(11716)
(10694)
(10617)
学科
(79391)
经济(79291)
管理(62281)
(60874)
(51185)
企业(51185)
方法(38310)
数学(32663)
数学方法(32166)
(22108)
(21547)
中国(20473)
(20121)
业经(19064)
理论(17301)
地方(15517)
农业(15267)
(14933)
财务(14864)
财务管理(14836)
教育(14443)
企业财务(14160)
(13821)
贸易(13817)
(13779)
(13595)
技术(13517)
(13373)
环境(12876)
(11914)
机构
大学(313184)
学院(310313)
管理(122353)
(112288)
经济(109545)
理学(106334)
理学院(105063)
管理学(103037)
管理学院(102481)
研究(101672)
中国(73498)
(67638)
科学(66504)
(52132)
(51860)
(51711)
业大(48917)
研究所(47454)
中心(46345)
(45423)
(44879)
师范(44463)
北京(42539)
财经(42348)
农业(40933)
(38397)
(37360)
(36747)
师范大学(35920)
技术(35287)
基金
项目(215437)
科学(168175)
研究(158995)
基金(153584)
(134185)
国家(133015)
科学基金(113418)
社会(95836)
社会科(90567)
社会科学(90542)
(85368)
基金项目(82397)
教育(75257)
自然(75002)
自然科(73218)
自然科学(73198)
(72302)
自然科学基金(71883)
编号(66907)
资助(63026)
成果(56122)
重点(48388)
(47142)
课题(46535)
(44932)
(44868)
创新(41649)
项目编号(41454)
科研(41173)
大学(41048)
期刊
(118509)
经济(118509)
研究(88123)
中国(59912)
学报(52711)
教育(46924)
科学(46525)
(46305)
管理(42259)
(39319)
大学(39042)
学学(36065)
农业(32876)
技术(27299)
(23109)
金融(23109)
图书(21554)
财经(19524)
业经(19210)
经济研究(17885)
(17094)
(16522)
理论(15851)
科技(15372)
问题(15279)
(15211)
情报(14854)
实践(14812)
(14812)
书馆(14372)
共检索到444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罗艺杰  陈苗  
在回顾信息素养衔接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文章利用案例研究法对信息素养衔接标准/框架《苏格兰信息素养框架》《威尔士信息素养框架》以及“台湾信息素养标准”开展详细研究,总结出衔接类信息素养标准/框架具有三个特点:(1)以信息生命周期为导向,贯穿不同教育阶段;(2)以基础数字技能为开始,通往学术信息素养;(3)以支持终身学习为导向,培养职业信息素养。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情,文章为我国信息素养衔接类标准/框架提出三个建议:(1)重视信息素养衔接教育,构建本土化信息素养标准;(2)融入现有课程内容体系,实现信息素养培养常态化;(3)发挥图书馆的支持作用,加强职业信息素养的培育。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罗艺杰  陈苗  
在回顾信息素养衔接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利用案例研究法对信息素养衔接标准/框架《苏格兰信息素养框架》《威尔士信息素养框架》以及《(中国)台湾信息素养标准(草案)》开展详细研究,总结出衔接类信息素养标准/框架具有三个特点:以信息生命周期为导向,贯穿不同教育阶段;以基础数字技能为开始,通往学术信息素养;以支持终身学习为导向,培养职业信息素养。在此基础上,为我国信息素养衔接类标准/框架的编制提出三个建议:重视信息素养衔接教育,构建本土化信息素养标准/框架;融入现有课程内容体系,实现信息素养培养常态化;发挥图书馆的支持作用,加强职业信息素养的培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务农  
创业教育领域的功利化取向、政策缺位、课程缺失以及师资专业化发展滞后是阻碍我国大中小学创业教育系统性发展的主要原因。为此,本文提出包括对相关人员进行创业理念教育、完善创业教育政策、厘定大中小学层级化创业教育目标和建立创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制度等应对措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钱冬明  沈灵亮  张杰  
信息素养作为中小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分析国内外信息素养相关研究,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框架,经过两轮专家意见,最终形成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并在成都市的一部分小学、初中、高中开展相应的测评,最后提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应用方法和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优   张健华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着力在各个学段的“接棒区”上下功夫、做文章,抓住大中小学思政课的阶段性和进阶性,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相关机制、整合课程资源,真正做到既“守好一段渠”,又“跑好接力棒”,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有效衔接、有序对接。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晖  刘霞  刘金梦  李金文  高叶淼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与经济变革,世界各国在教育实践中均重视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以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关于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主要涉及劳动素养的内涵要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在内涵要点上,国际上存在一定共识,认为劳动素养涵盖了劳动的态度价值观、品格特征和知识技能等多个方面。在评价指标上,各国普遍关注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创新创造等必备劳动能力以及服务奉献、勤俭节约等劳动精神与品格,部分国家尤其重视对劳动的态度价值观进行评价,涉及尊重劳动、劳动个人价值观、劳动社会价值观等指标。在评价方式上,具有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并重、注重综合多种评价手段、强调评价主体多方参与等特点。这提示在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的过程中,既要通过加强价值体认情况考核以促进劳动素养提升,也要通过建立系统化测评工具以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同时还需积极运用增值性评价结果以衡量劳动素养的培养成效。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德明  付东明  
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学实验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现实问题,大中小学各阶段之间衔接的不足便是其中之一。本文对当前新疆大中小学的双语教学衔接情况进行了田野调查和分析,并就暴露出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对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温芳芳  王齐羽  应珊姗  冯婕  
文章通过网站调查,对澳大利亚各级政府、行业协会、中小学校等主体推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进行分析,并对我国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修订国家课程计划,制定中小学各阶段无缝衔接的信息技术国家课程标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充当各级政府与图书馆员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性信息素养教育创新策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注重教师与馆员协作以促进信息素养融入各学科教学;构建家校共育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龚道敏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深入开展,评价学生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学生认知规律和信息技术课程特征,设计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方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恒平  
在回顾穗港两地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对二者在信息素养教育体系规范、运作模式、推行策略和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指出广州可以通过制定切合地方特点的信息素养标准、采取多元化信息素养教育策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健全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机制的措施,实现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新容  
加拿大是成功实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典型案例。组织和推动加拿大中小学环境教育的主要力量包括各级政府、专门环境教育机构、非政府组织、高校、学区和社区。推进加拿大中小学环境教育的主要举措包括设置目标、制定立法和规划、开设课程、实施项目、进行环保学校建设、实施校外环境教育。借鉴加拿大经验,改善我国环境教育,需要明确各主体环境教育法定职责、发挥学校主阵地和课堂主渠道作用、强化社区环境教育功能、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建好用好环境教育基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黄群莲  
信息素养关系国民的整体素质,信息素养教育必须从中小学抓起。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学目前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分析了县级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通过形象教育、网络教育、培训辅导等途径,实现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泉泉  刘霞  莫雷  张文新  李红  林崇德  
人文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首要工程,在当前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人文教育的核心就在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其中,中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人文教育的基础和关键,但目前鲜有系统研究涉及。基于此,本文首先在对人文素养内涵与价值定位认识的基础上,着重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探讨我国中小学生人文素养的结构维度,提出人文素养的结构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三大关键成分。其中,人文积淀是人文素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人文情怀是人文素养的动力系统,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层面;审美情趣是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其次,本文结合当前教育政策、发展科学证据、国际经验借鉴和质性调查分析,研制出我国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具体表现水平。最后,本文旨在为核心素养改革下中小学生人文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包括深刻理解人文素养内涵、探索人文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中小学人文素养研究与培养实践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艾兴  王磊  
对全国不同地区13 376名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表现为多种水平与特征;各水平间存有显著差异,既包含总体程度性差异,也涉及外在表征性差异及内在结构性差异;不同学段学生学业负担的水平、特征及演变规律明显不同。深度解决须重新审思以往的减负理念与行动,减负理念要由"减量"走向"提质",减负行动要正视学业负担的各种差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田慧生  孙智昌  马延伟  陈琴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质量监控、学生学业成就调查与测评成为倍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对国内外中小学生学业成就调查与测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的系统梳理,启示我们要尽快建立义务教育质量国家监测制度,定期开展学生在核心课程领域的学业发展水平测试,以为国家相关教育决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