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3)
- 2023(12510)
- 2022(9846)
- 2021(9162)
- 2020(7527)
- 2019(16636)
- 2018(16684)
- 2017(30231)
- 2016(16906)
- 2015(19196)
- 2014(19033)
- 2013(18004)
- 2012(16406)
- 2011(14762)
- 2010(15302)
- 2009(14197)
- 2008(13832)
- 2007(12893)
- 2006(11760)
- 2005(10724)
- 学科
- 济(56769)
- 经济(56693)
- 管理(47339)
- 业(40227)
- 企(33292)
- 企业(33292)
- 中国(22806)
- 财(21692)
- 农(20386)
- 方法(16475)
- 制(16298)
- 业经(15681)
- 地方(15306)
- 学(15059)
- 理论(14554)
- 农业(12987)
- 数学(12979)
- 教学(12834)
- 数学方法(12577)
- 体(12475)
- 财政(12302)
- 教育(12007)
- 银(11318)
- 银行(11292)
- 行(10897)
- 和(10576)
- 发(10492)
- 策(10293)
- 融(10105)
- 金融(10097)
- 机构
- 学院(225513)
- 大学(223129)
- 济(80925)
- 研究(80050)
- 经济(78659)
- 管理(76693)
- 理学(63426)
- 理学院(62665)
- 中国(62025)
- 管理学(61071)
- 管理学院(60663)
- 科学(50460)
- 京(49492)
- 财(45202)
- 所(41045)
- 江(39573)
- 农(38605)
- 中心(37810)
- 研究所(36636)
- 范(35437)
- 师范(35015)
- 财经(31936)
- 业大(31813)
- 北京(31519)
- 州(31330)
- 农业(29832)
- 院(29421)
- 技术(29206)
- 经(28698)
- 省(28309)
- 基金
- 项目(143307)
- 研究(110428)
- 科学(110190)
- 基金(97562)
- 家(85135)
- 国家(84349)
- 科学基金(70971)
- 社会(65727)
- 社会科(61809)
- 社会科学(61796)
- 省(58872)
- 教育(52959)
- 基金项目(49840)
- 划(48561)
- 编号(48203)
- 自然(43642)
- 自然科(42496)
- 自然科学(42480)
- 成果(41924)
- 自然科学基金(41639)
- 资助(39397)
- 课题(35545)
- 重点(33199)
- 发(31706)
- 年(30343)
- 部(29751)
- 创(29191)
- 项目编号(28940)
- 性(28104)
- 创新(27238)
共检索到374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杨凯 温海亮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将之定位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要想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就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
关键词:
教学资源库 思政课 中小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洁
作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已成为必然趋势,高职思政课在这一语境中既有“高等教育专科层次”的阶段性定位,又有“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类型性定位。双重定位凸显了高职思政课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使其成为一体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面临主体缺位、观念桎梏、衔接不畅和协同乏力等困境。为突破这些困境,需下好聚才先手棋、打好铸魂主动仗、使好育人连环招以及出好协同组合拳。
关键词:
思政课 一体化 高职思政课 困境 出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偞婷 刘华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符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环节。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明确其内在逻辑支撑和价值基础,探索形成一体化建构大中小学思政课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石海祺 郑光梁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教师在思政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然要实现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一体化建设。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首先要明确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定位思政课教师队伍职能和呈现思政课教师队伍层次等要求,并通过确立教师队伍一体化培育目标、建立教师队伍一体化实践体系、明确教师队伍一体化职责功能和健全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保障措施等路径来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新格局。
关键词:
思政课教师 建设路径 中小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1)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迅速成为学术研究热点。本文以中国知网所收录的论文为分析对象,希望通过梳理、反思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为这一议题的后续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思政课 中小学 研究述评 一体化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秦法 张肖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评价,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目标向度"的方向性规约、"功能向度"的规范性保障、"原则向度"的前提性遵循、"主体向度"的合作性协同、"内容向度"的贯通性实施,为形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评价体系,整体性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效果保驾护航。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陈冬梅 钟海燕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一文中明确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我国尤为注重思政教育,早在2019年就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强调,欲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办得更好,“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做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
思政课教学 大中小学 优化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尚宸 徐玉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融入理论引领,挖掘育人理念,在秉持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统一、生活化叙事与权威性阐释相统一、区域性资源与时代化特质相统一原则的基础上,着力构建“课程化”“活动化”“立体化”的教学实践路向,不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提质增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昕
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一体化"建设要求内涵,树立系统思维,打破学段区隔,坚持分层分类,统筹好德育目标一致和内容梯度衔接的关系,统筹好教育主体的整体性和不同学段教学规律的关系。
关键词:
大中小学一体化 思政课建设 内涵式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江鸿波 林秋琴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可从六个方面进行探索:顶层设计一体规划,教学目标一体贯通,教材内容一体衔接,育人主体一体参与,教育资源一体供给,师资队伍一体培养。做到"六个一体",要打破省市县不同管理主体和管理层级的壁垒,强化学校党政主体责任。
关键词:
思政课 大中小学衔接 德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刚 刘嘉圣
新时代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持续的系统工程。如何形成大中小学在纵向上的密切配合以及各类学科在横向上的相互支撑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探索新时代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要实现系统谋划、协同配合、整体推进;要了解其内涵,厘清其要素,明确其优化路径。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唐明超 刘德鹏 杨卫国 杨华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这一论断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思政课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思想和实践遵循。践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行动指南和操作路径,准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内涵与现实意义是开展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动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建春
<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随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机遇,都需要从理论中寻求科学指引和解答方案。如何重新审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历史地位和基本矛盾,如何科学认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如何在新时代创造有利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现的相关条件,从而实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标,仍然是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南京审计大学丁忠甫教授等所著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前沿》(东南大学出版社,2024年)正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理论探索的力作。该书借鉴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成果,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前沿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前沿两个篇章进行探究。全书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最新实践为基础,对其进行理论阐发,进而知行交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何虎生 张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应有之义。在融入过程中,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主阵地,必须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此确保其更合理、更充分、更有效。在小学阶段,要结合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主的特点,以常识化教育启迪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在中学阶段,要结合学生理性认知能力不断增强的特点,以知识化教育提升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认同;在大学阶段,要结合学生认知能力显著增强、认知视野显著扩大的特点,以哲理化教育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论断,引导他们在知行合一中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认同,自觉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浩 侯峻
利用沈阳党史红色资源、创新发展沈阳地域的革命文化,是沈阳党史红色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现实维度展现。利用沈阳红色党史资源、是沈阳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文化强市的重要一环。激活党史红色资源的思政育人价值至关重要。有助于叫响“历史沈阳”“文化沈阳”“英雄沈阳”的城市名片,推进沈阳的文化自信自强,赓续沈阳城市的英雄基因。
关键词:
党史 红色资源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