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73)
- 2023(14009)
- 2022(12103)
- 2021(11718)
- 2020(9615)
- 2019(22381)
- 2018(22659)
- 2017(42978)
- 2016(23978)
- 2015(27303)
- 2014(27809)
- 2013(27024)
- 2012(25328)
- 2011(22574)
- 2010(22955)
- 2009(21094)
- 2008(20965)
- 2007(18659)
- 2006(16586)
- 2005(14877)
- 学科
- 济(93527)
- 经济(93392)
- 管理(70061)
- 业(65776)
- 企(56708)
- 企业(56708)
- 方法(41503)
- 数学(34613)
- 数学方法(34028)
- 中国(25404)
- 农(25112)
- 财(24690)
- 学(23148)
- 业经(20974)
- 制(19981)
- 理论(19953)
- 地方(18500)
- 农业(16395)
- 贸(16173)
- 贸易(16161)
- 和(15669)
- 易(15577)
- 银(15522)
- 务(15477)
- 银行(15470)
- 财务(15393)
- 财务管理(15354)
- 教育(15201)
- 体(15149)
- 行(14703)
- 机构
- 大学(341279)
- 学院(338924)
- 管理(130461)
- 济(126969)
- 经济(123692)
- 研究(114488)
- 理学(111838)
- 理学院(110488)
- 管理学(108263)
- 管理学院(107663)
- 中国(85782)
- 京(74434)
- 科学(72782)
- 财(60902)
- 所(58821)
- 农(56414)
- 研究所(53145)
- 中心(52029)
- 江(51981)
- 业大(51036)
- 范(47756)
- 财经(47711)
- 北京(47622)
- 师范(47278)
- 农业(43903)
- 经(43088)
- 州(42640)
- 院(41576)
- 技术(38900)
- 师范大学(38043)
- 基金
- 项目(224765)
- 科学(174481)
- 研究(166336)
- 基金(159344)
- 家(138648)
- 国家(137395)
- 科学基金(116690)
- 社会(100626)
- 社会科(94875)
- 社会科学(94849)
- 省(88726)
- 基金项目(84082)
- 教育(78205)
- 自然(75993)
- 划(74527)
- 自然科(74174)
- 自然科学(74155)
- 自然科学基金(72803)
- 编号(69650)
- 资助(66563)
- 成果(59144)
- 重点(50155)
- 课题(49236)
- 部(49021)
- 发(46730)
- 创(46151)
- 项目编号(42953)
- 创新(42867)
- 科研(42598)
- 大学(42136)
- 期刊
- 济(146816)
- 经济(146816)
- 研究(102396)
- 中国(70686)
- 学报(56506)
- 农(51979)
- 科学(50392)
- 管理(49468)
- 教育(49192)
- 财(47395)
- 大学(42485)
- 学学(39446)
- 农业(35501)
- 技术(31393)
- 融(29965)
- 金融(29965)
- 业经(23837)
- 财经(23492)
- 经济研究(21737)
- 图书(20712)
- 经(20059)
- 问题(18965)
- 业(17673)
- 理论(17127)
- 版(16712)
- 科技(16254)
- 技术经济(15798)
- 实践(15664)
- 践(15664)
- 现代(14838)
共检索到514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澜
一、释题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教育研究绕不过的"真问题"。"理论联系实践"作为一种工作作风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或方法,对于大家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结论。然而,仔细辨来,却是一个不全面的结论。它意味着理论与实践是已存在之物,背后由不同的主体把持着,联系的指向性是"理论"要去联系"实践",并未有明确的双向关系表达,而且暗含着理论高于实践,所谓的"联系",是指对实践作指导。当然,作为一般号召还是有其存在价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偞婷 刘华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符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环节。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明确其内在逻辑支撑和价值基础,探索形成一体化建构大中小学思政课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尚宸 徐玉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融入理论引领,挖掘育人理念,在秉持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统一、生活化叙事与权威性阐释相统一、区域性资源与时代化特质相统一原则的基础上,着力构建“课程化”“活动化”“立体化”的教学实践路向,不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提质增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彭芝 周建华 张建林
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奠基工程。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各级各类学校面临的重要任务,认识创新人才的特质和成长规律是大中小学面临的共同课题,协同创新是大中小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我们要深入研究创新人才的特征和成长规律,整体推进大中小学有效衔接和协同创新的新机制,不断拓宽创新人才的成长路径,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
关键词:
创新人才 大中小学联动 协同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务农
创业教育领域的功利化取向、政策缺位、课程缺失以及师资专业化发展滞后是阻碍我国大中小学创业教育系统性发展的主要原因。为此,本文提出包括对相关人员进行创业理念教育、完善创业教育政策、厘定大中小学层级化创业教育目标和建立创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制度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
大中小学 创业教育 衔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俞国良 王浩
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是德育一体化的产物。无论中小学校还是高等学校都应准确规范各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循序渐进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差异性与递进性的统一。其主要学理基础是发展心理学、发展精神病理学和教育学原理。实现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关键,在于建立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系和保障措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洁
作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已成为必然趋势,高职思政课在这一语境中既有“高等教育专科层次”的阶段性定位,又有“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类型性定位。双重定位凸显了高职思政课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使其成为一体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面临主体缺位、观念桎梏、衔接不畅和协同乏力等困境。为突破这些困境,需下好聚才先手棋、打好铸魂主动仗、使好育人连环招以及出好协同组合拳。
关键词:
思政课 一体化 高职思政课 困境 出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建春
<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随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机遇,都需要从理论中寻求科学指引和解答方案。如何重新审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历史地位和基本矛盾,如何科学认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如何在新时代创造有利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现的相关条件,从而实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标,仍然是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南京审计大学丁忠甫教授等所著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前沿》(东南大学出版社,2024年)正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理论探索的力作。该书借鉴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成果,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前沿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前沿两个篇章进行探究。全书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最新实践为基础,对其进行理论阐发,进而知行交融。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石海祺 郑光梁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教师在思政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然要实现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一体化建设。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首先要明确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定位思政课教师队伍职能和呈现思政课教师队伍层次等要求,并通过确立教师队伍一体化培育目标、建立教师队伍一体化实践体系、明确教师队伍一体化职责功能和健全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保障措施等路径来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新格局。
关键词:
思政课教师 建设路径 中小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1)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迅速成为学术研究热点。本文以中国知网所收录的论文为分析对象,希望通过梳理、反思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为这一议题的后续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思政课 中小学 研究述评 一体化建设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唐明超 刘德鹏 杨卫国 杨华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这一论断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思政课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思想和实践遵循。践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行动指南和操作路径,准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内涵与现实意义是开展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动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秦法 张肖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评价,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目标向度"的方向性规约、"功能向度"的规范性保障、"原则向度"的前提性遵循、"主体向度"的合作性协同、"内容向度"的贯通性实施,为形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评价体系,整体性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效果保驾护航。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江鸿波 林秋琴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可从六个方面进行探索:顶层设计一体规划,教学目标一体贯通,教材内容一体衔接,育人主体一体参与,教育资源一体供给,师资队伍一体培养。做到"六个一体",要打破省市县不同管理主体和管理层级的壁垒,强化学校党政主体责任。
关键词:
思政课 大中小学衔接 德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德明 付东明
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学实验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现实问题,大中小学各阶段之间衔接的不足便是其中之一。本文对当前新疆大中小学的双语教学衔接情况进行了田野调查和分析,并就暴露出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新疆 大中小学 双语教学 教学衔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璐
国家认同教育的成功与否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历史认同、语言认同等息息相关。加拿大历经多元文化主义与国家认同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演化,从加拿大认同到加拿大第一,从有限认同到共享认同,最终确立了多元文化主义是加拿大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形成加拿大认同为终极目标。具体到学校场域,加拿大通过多元文化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教师利用课程设计为多元文化教育创设情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争议性问题展开理性探讨,向学生传递有关国家文化与价值观的知识,将国家认同落实到多元文化主义的课堂实践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