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5)
- 2023(11206)
- 2022(9340)
- 2021(8466)
- 2020(7337)
- 2019(17055)
- 2018(16597)
- 2017(32342)
- 2016(17589)
- 2015(19774)
- 2014(19877)
- 2013(19932)
- 2012(18574)
- 2011(16396)
- 2010(16784)
- 2009(15893)
- 2008(16294)
- 2007(14913)
- 2006(12926)
- 2005(11972)
- 学科
- 济(83845)
- 经济(83750)
- 业(83582)
- 企(76221)
- 企业(76221)
- 管理(67158)
- 方法(39653)
- 数学(31337)
- 数学方法(31135)
- 财(29638)
- 业经(28325)
- 农(27380)
- 务(21668)
- 财务(21652)
- 财务管理(21617)
- 企业财务(20466)
- 农业(19567)
- 中国(18850)
- 技术(18267)
- 贸(18256)
- 贸易(18251)
- 易(17828)
- 制(16478)
- 和(15579)
- 策(14583)
- 划(14560)
- 地方(13718)
- 理论(13710)
- 出(13191)
- 体(12539)
- 机构
- 学院(263704)
- 大学(258674)
- 济(117276)
- 经济(115201)
- 管理(107942)
- 理学(92537)
- 理学院(91680)
- 管理学(90592)
- 管理学院(90099)
- 研究(83206)
- 中国(66804)
- 财(54813)
- 京(53607)
- 科学(48838)
- 农(46819)
- 财经(43476)
- 所(42311)
- 江(41173)
- 经(39473)
- 中心(38840)
- 业大(38257)
- 研究所(37849)
- 农业(37002)
- 经济学(35850)
- 北京(33480)
- 经济学院(32815)
- 财经大学(31913)
- 州(31849)
- 商学(30606)
- 商学院(30367)
- 基金
- 项目(168149)
- 科学(133840)
- 研究(124725)
- 基金(123083)
- 家(105634)
- 国家(104662)
- 科学基金(91341)
- 社会(80869)
- 社会科(76838)
- 社会科学(76815)
- 省(66827)
- 基金项目(65421)
- 自然(57883)
- 自然科(56568)
- 自然科学(56546)
- 教育(55738)
- 自然科学基金(55614)
- 划(54570)
- 资助(50064)
- 编号(49905)
- 成果(39314)
- 业(38903)
- 创(38699)
- 部(38075)
- 重点(37294)
- 发(36833)
- 创新(35387)
- 国家社会(33697)
- 课题(33257)
- 制(32800)
- 期刊
- 济(131528)
- 经济(131528)
- 研究(75707)
- 中国(49675)
- 财(47463)
- 农(43689)
- 管理(43131)
- 学报(35958)
- 科学(35220)
- 农业(29769)
- 大学(27787)
- 学学(26482)
- 技术(25111)
- 融(24074)
- 金融(24074)
- 业经(23495)
- 财经(22422)
- 经济研究(20471)
- 教育(20146)
- 经(19375)
- 业(18976)
- 问题(17771)
- 技术经济(17170)
- 贸(15678)
- 财会(14333)
- 世界(14022)
- 商业(13408)
- 现代(13311)
- 科技(13201)
- 统计(12656)
共检索到394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彭建平 张建华
本文以1999-2005年我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为样本,在对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进步途径细分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不同科技活动支出对其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科技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对产品销售收入影响显著且产出弹性大;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对产品销售收入影响显著但产出弹性小;消化吸收支出有正向作用但不显著;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存在一定程度的负效应。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活动 自主创新 大中型工业企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钟苏 曾易
本文在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途径的基础上,细分了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科技活动经费各类支出,并以2004-2004-2008年我国各地区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为样本,运用固定效用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科技活动支出对创新的直接产出——专利申请数和间接产出——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各项R&D经费支出对创新产出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他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具有专利产出导向性;其他各项技术活动经费对产出影响小且不显著。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玮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能力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其研究与开发费用支出对产出的影响是反映研发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利用 Cobb- Douglas生产函数对其作实证分析 ,检验当年以及滞后几年的研发投入对企业产出产生的影响 ,分析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费用的投入对企业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研究与开发费用 产出弹性 滞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洪涛
本文将DEA方法应用于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用C2R模型和C2GS2模型分别对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和技术效率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科技资源 配置效率 DEA 工业企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上官敬芝
本文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1990~2001年的有关统计资料,对其科技创新活动进行了总体情况分析,对均量指标通过建立科技投入产出模型并运用Eviews3.1软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中型工业企业 科技创新 实证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漆艳茹 刘云 许云 蒋海军
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综合评价结果完全基于评价指标所提供的信息,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基于二次差异驱动原理,最大程度地体现了不同评价对象间的差异。使用该方法计算了1996—2010年我国33个工业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专利经费投入产出率,并据此进行排序。然后,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专利活动发展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通过对比两阶段的客观评价值,将我国33个工业行业划分为7大类,并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冒佩华 周亚虹 黄鑫 夏正青
文章以上海市20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1998-2003年的抽样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一般泊松回归分析和面板泊松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不同的企业专利产出实证模型。与以往文献不同的是,在分析研发经费投入的同时,文章强调从事研发活动人员比例(用来反映人力资本)对企业专利授权的边际贡献。研究发现,企业R&D投入对专利产出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企业研发人员比例对专利产出同样具有显著的作用,其弹性高达2.573%。因此,文章认为研发人员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应重视人力资本的投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华晶
本文以我国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为研究样本,在对创业环境、公司创业战略和组织绩效进行系统测度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创业环境与公司创业战略、公司创业战略与组织绩效之间都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公司创业战略对创业环境与组织绩效关系有中介作用。
关键词:
创业环境 公司创业战略 绩效 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肖利平 何景媛
本文从吸收能力和制度质量的视角,利用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技术追赶假说,认为中国各省份间在总体上存在技术追赶的趋势,技术追赶速度的大小受自主创新、吸收能力、制度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自主创新水平的提高是落后地区成功实现技术追赶的一个重要渠道;吸收能力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处于较低的层次,对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支出显著促进了本地区技术水平的提升,而技术改造支出则不然;市场化指数等制度质量指标对技术追赶具有显著的正效应。
关键词:
吸收能力 制度质量 自主创新 技术追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夏良科
基于2000~2007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业数据,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将行业间R&D溢出区分为前向和后向,使用数据包络方法计算各行业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在控制行业技术特征和所有制结构的条件下,考察了人力资本、R&D、前向和后向R&D溢出以及人力资本和R&D及R&D溢出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后,还比较了这种影响在高技术产业与低技术产业之间的异同。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卢方元 焦科研
技术创新能力不仅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本文从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研究开发、制造能力、技术创新产出以及创新环境支持5个方面,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从而揭示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状况以及各地区在不同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关键词:
工业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区域差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利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和CDM模型,建立四方程递归模型。首次用近几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测度和分析企业创新驱动过程中创新决策、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最终产出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关键变量设定不同的衡量指标,既分析了企业规模、市场力量、技术机会等传统熊彼特因素的影响,又考虑了政府政策、不同控股类型企业、高新企业等符合中国国情因素的影响。模型估计考虑了选择性偏差对创新的影响,并对相关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
企业创新 创新驱动 递归模型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傅东平 钟成林 巢文
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2006~2011年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活动效率进行了动态测度,并运用Barro的经济收敛性分析框架对东中西三大地带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的收敛性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活动效率大幅提升,且是依靠"追赶效应"和"移动效应"双轮驱动,其中中部地区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增长最快,东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最慢。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存在收敛现象,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收敛性现象显著,且东部地区局部收敛速度最快,但中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收敛现象不明显。提出了要抓住当前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文聪 叶阳平 李小转 廖建聪
本文基于我国2009—2014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在检验政府直接补贴资助、直接税收优惠和间接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产出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产权、产权类型、企业规模、R&D资本存量和知识存量等变量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直接补贴资助对企业新产品产出有显著负向影响,对企业专利产出无显著影响;直接税收优惠对企业新产品和专利产出均有显著促进作用;间接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均不显著。并且三种资助方式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在不同特征企业上呈现出一定差异。在知识产权保护越好的区域,三种资助方式对企业专利产出的促进作用都越大。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考虑企业的规模、性质、生命周期、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逐步完善以税收优惠为主、直接补贴资助为辅,多种资助方式协同的政策工具组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