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61)
- 2023(14540)
- 2022(12541)
- 2021(11612)
- 2020(9641)
- 2019(22301)
- 2018(22233)
- 2017(42713)
- 2016(23334)
- 2015(26008)
- 2014(26247)
- 2013(26024)
- 2012(24165)
- 2011(21912)
- 2010(22143)
- 2009(20119)
- 2008(19485)
- 2007(17119)
- 2006(15174)
- 2005(13449)
- 学科
- 济(105322)
- 经济(105226)
- 管理(63852)
- 业(61210)
- 企(49562)
- 企业(49562)
- 方法(44283)
- 数学(38473)
- 数学方法(37926)
- 中国(30602)
- 地方(28164)
- 农(26601)
- 业经(23529)
- 学(21060)
- 财(19831)
- 农业(18096)
- 贸(16585)
- 贸易(16571)
- 环境(16419)
- 理论(16262)
- 技术(16226)
- 制(16052)
- 易(15932)
- 和(15791)
- 地方经济(15070)
- 发(14857)
- 融(14745)
- 金融(14744)
- 银(14722)
- 银行(14683)
- 机构
- 学院(331468)
- 大学(331132)
- 济(132651)
- 管理(132233)
- 经济(129627)
- 研究(114659)
- 理学(114275)
- 理学院(112928)
- 管理学(110765)
- 管理学院(110161)
- 中国(83568)
- 京(72351)
- 科学(71970)
- 所(57597)
- 财(57443)
- 农(53173)
- 研究所(52456)
- 中心(51177)
- 业大(49538)
- 江(48559)
- 北京(46243)
- 财经(46045)
- 范(45919)
- 师范(45502)
- 院(42034)
- 经(41750)
- 农业(41377)
- 州(40262)
- 经济学(38962)
- 师范大学(36763)
- 基金
- 项目(227634)
- 科学(179371)
- 研究(166255)
- 基金(163721)
- 家(142339)
- 国家(141144)
- 科学基金(121628)
- 社会(104253)
- 社会科(98875)
- 社会科学(98850)
- 省(90175)
- 基金项目(87100)
- 自然(79220)
- 自然科(77399)
- 自然科学(77387)
- 自然科学基金(75922)
- 教育(75827)
- 划(75508)
- 编号(67809)
- 资助(67801)
- 成果(54522)
- 发(52503)
- 重点(50853)
- 部(49068)
- 课题(47556)
- 创(47232)
- 创新(43981)
- 科研(42742)
- 国家社会(42212)
- 发展(41996)
- 期刊
- 济(149171)
- 经济(149171)
- 研究(99577)
- 中国(64803)
- 学报(50262)
- 管理(49417)
- 农(48648)
- 科学(48040)
- 财(40200)
- 教育(38958)
- 大学(37864)
- 学学(35509)
- 农业(34214)
- 技术(30396)
- 融(27812)
- 金融(27812)
- 业经(25767)
- 经济研究(23480)
- 财经(21384)
- 问题(20861)
- 经(18320)
- 图书(18251)
- 业(17470)
- 技术经济(17008)
- 科技(16861)
- 理论(15821)
- 现代(15769)
- 统计(15647)
- 商业(15289)
- 资源(15244)
共检索到490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永庆 张冰 刘晓慧
分析了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区的特点,指出都市型产业适应大都市可持续发展要求,并就其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晓君 吴敬学 蒋和平
都市型农业是城市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组成,属于朝阳产业。都市型农业在中国大中城市递级推进,最先在北京、上海兴起,现在成都、南京等省会城市及青岛、宁波等计划单列市及发达地级市迅速崛起。本文结合10个大中型案例城市,总结归纳了不同城市都市型农业发展的理念、特点及8大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中国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共性规律与差异,以期为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晓君 吴敬学 蒋和平
都市型农业是城市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组成,属于朝阳产业。都市型农业在中国大中城市递级推进,最先在北京、上海兴起,现在成都、南京等省会城市及青岛、宁波等计划单列市及发达地级市迅速崛起。本文结合10个大中型案例城市,总结归纳了不同城市都市型农业发展的理念、特点及8大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中国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共性规律与差异,以期为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岩鸿
作为大城市行政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的中心城区既是城市的"聚集汇",又是城市的"辐射源",其对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影响巨大。大城市中心城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以具备特色的城区规划为载体,以建立区域性的中心城区品牌为重点,以淡出经济的信息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主线,努力将中心城区打造成最宜居的现代化工作生活区域。
关键词:
中心城区 可持续发展 路径选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德锡
都市型工业园区利用闲置厂房发展都市型工业,盘活了存量资产,增加了就业。随着大都市要素成本提高,都市型工业面临产业升级的压力,应充分利用中心城市人才、信息及辐射优势,及时调整都市型工业园区产业结构,推进都市产业发展。本文分析上海都市型工业园区状况。从园区视角探索有效整合都市型工业、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创意产业的方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晓君 吴敬学 蒋和平
都市型农业是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种崭新农业形态。基于北京、上海、深圳等14个大中城市的实地调研,总结归纳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分析比较不同发展模式间差异,探讨都市农业发展的驱动机制,可为都市农业在我国中小城市的递级推进提供经验借鉴。结果表明,我国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包括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特色农业集群、农业园区引领、休闲观光带动、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化经营推动、高效生态循环推动及机制创新驱动等8种,不同发展模式在主要特征、功能导向、业态、驱动要素等方面表现出一定差异。研究表明,都市型农业发展除了农业系统自身演变内在需求外,还紧紧依托于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资源环境压力的推动、制度政策的支持和城市规划的空间保障。未来都市型农业发展中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构建城市群区域协同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统筹兼顾严格保护耕地和满足都市型农业用地,加强工商资本进入的监管和风险防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晓君 吴敬学 蒋和平
都市型农业是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种崭新农业形态。基于北京、上海、深圳等14个大中城市的实地调研,总结归纳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分析比较不同发展模式间差异,探讨都市农业发展的驱动机制,可为都市农业在我国中小城市的递级推进提供经验借鉴。结果表明,我国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包括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特色农业集群、农业园区引领、休闲观光带动、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化经营推动、高效生态循环推动及机制创新驱动等8种,不同发展模式在主要特征、功能导向、业态、驱动要素等方面表现出一定差异。研究表明,都市型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先柱 刘彩珍
文章通过构建城市竞争力和房地产业两个系统的指标体系,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0-2015年城市竞争力、房地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研究发现:整体来看,不论是城市竞争力还是房地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均在波动中上升,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较为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2007年开始两者由房地产业发展滞后转向城市竞争力水平滞后。时变特征分析表明,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的耦合度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平稳态势,两者之间关联性较强。耦合协调度始终维持在0.3~0.5之间,虽然两者耦合协同发展局面有所改善,但总体仍处于失调阶段。空间特征分析表明,一线城市的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发展度要明显高于二线城市;二线东、中部城市的耦合协调度高于二线西部城市,尤其是2006年以来,二线城市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总体呈现"东高西低"逐级递减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房地产业 耦合协调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铭晨 吕拉昌
在新发展格局下,测度和评价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意义重大。文章构建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相对发展率指数与障碍因素诊断模型,研究2010—2020年我国65个大中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趋势及障碍因素。结论如下:(1)总体看,时间上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显著;空间上由“小差距、低水平”向“大差距、高水平”演变,城市群城市、副省级城市更具优势,高、较高水平城市发展速率快,区域差异呈东、中部优,西、东北部弱的格局;(2)分维度而言,时间上,内需潜力与消费能力、要素供给与流通水平、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及城市便利性指数综合得分波动上升,区域协调发展指数波动小,对外开放指数下降;空间上,高、低水平城市存在差异且发展不均衡;(3)从障碍因素看,城市便利性等指标偏低始终是城市高质量发展最主要的障碍因素,相关细化指标也含有共性障碍因子。鉴于此,文章针对补短板、促均衡、破障碍等提出推动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黎 王江彦 杨俊峰 吴明作
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掌握这一过程中的CO2收支动态对于制定相应减缓策略进而增强城市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郑州为例,对其1999到2008年间的CO2排放量和吸收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显示市区CO2净排放量平均以每年10%的幅度增长2,008年市区CO2总排放中有85%以上来自于化石燃料,2006年以来交通运输业已取代发电业成为市区内最大的CO2排放源。在CO2排放量不断攀升的情形下,创建森林生态城的举措对减少CO2净排放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针对郑州资源与CO2排放特点提出减排增汇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发展 CO2排放 CO2固定 郑州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丽琴 渠丽萍 吕春艳 韦宇婵 李玲
研究以武汉市中心城区26个湖泊为对象,基于Landsat表面反演数据,采用湖泊景观面积萎缩度、斑块周长面积比、形状分维数等指标,比较1990—2016年湖泊景观面积萎缩及斑块破碎化程度等。进而从房地产开发、滩涂湿地、植被覆盖等角度解析不同阶段湖泊萎缩的原因。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面积持续萎缩,斑块数不断增加,湖岸线周长不断缩小。湖泊萎缩的焦点从汉口发展为汉阳进而发展为武昌,并从城市中心区向城市边缘区移转。在1990与2000年,房地产开发是湖泊萎缩的关键原因;2010年以来,湖泊景观生态修复重建转而成为重点。结论认为,湖泊保护与城市发展可以协调兼顾,可通过保护湖泊面积、改良水体质量与重建混合湿地三重并重得以实现。
关键词:
湖泊景观 湖泊萎缩 城市发展 武汉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殷文杰 吴永兴
上海市现代都市型农业在我国起步较早,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取得显著的成效。其经验主要是: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构建基本农产品供给安全保障体系,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生产基地,构建大流通体系,发展设施农业;发挥农业的生态和环境功能,控制农业自身的环境污染,优化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提高都市型农业休闲和景观功能,重视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加强农业管理能力,全面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
关键词:
上海 现代都市型农业 信息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天懿 金彦平
都市农业突破生产性的内涵,除具有生产、经济功能外,同时具有生态、观光、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城市工业装备的强大的科技、经济辐射力和社会文化对农业的渗透同时促进工业与农业之间的融合。本文结合天津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构想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都市型现代农业 循环农业 发展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果雅静 吴华杰 马铃 张军连 吴文良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发展模式主要有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农业科技园区、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籽种农业等。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仍面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市场经济发育欠成熟、土地流转机制未建立、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制约因素。根据区域比较优势原则,建议将北京地区划分成观光休闲农业圈、科技示范农业圈、特色种养农业圈及合作辐射农业圈。在不同的圈层区域,都市型现代农业应按照不同的模式发展。
关键词:
都市型现代农业 发展模式 比较优势 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