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74)
- 2023(9591)
- 2022(7864)
- 2021(7143)
- 2020(6050)
- 2019(13326)
- 2018(12971)
- 2017(26010)
- 2016(13822)
- 2015(15201)
- 2014(15107)
- 2013(15021)
- 2012(13609)
- 2011(11848)
- 2010(12302)
- 2009(11745)
- 2008(12035)
- 2007(11049)
- 2006(10173)
- 2005(9567)
- 学科
- 业(79889)
- 企(74777)
- 企业(74777)
- 管理(62049)
- 济(61663)
- 经济(61590)
- 财(27184)
- 业经(26422)
- 方法(24751)
- 农(23311)
- 税(22005)
- 税收(20555)
- 收(20383)
- 技术(20076)
- 务(19477)
- 财务(19457)
- 财务管理(19446)
- 企业财务(18420)
- 数学(17124)
- 农业(17099)
- 数学方法(16959)
- 策(16809)
- 制(13915)
- 中国(13646)
- 划(13081)
- 和(12898)
- 技术管理(12324)
- 理论(12177)
- 企业经济(11998)
- 贸(11313)
- 机构
- 学院(202912)
- 大学(192765)
- 济(90962)
- 经济(89345)
- 管理(85954)
- 理学(72858)
- 理学院(72309)
- 管理学(71656)
- 管理学院(71262)
- 研究(60919)
- 中国(50839)
- 财(49116)
- 京(39371)
- 财经(36651)
- 江(33576)
- 经(33081)
- 科学(32850)
- 农(30643)
- 所(30049)
- 中心(28037)
- 财经大学(26436)
- 经济学(26394)
- 研究所(26090)
- 州(25750)
- 业大(25492)
- 北京(24900)
- 商学(24887)
- 商学院(24667)
- 经济学院(23918)
- 农业(23754)
- 基金
- 项目(122797)
- 科学(99253)
- 研究(95985)
- 基金(89897)
- 家(75555)
- 国家(74779)
- 科学基金(66945)
- 社会(62507)
- 社会科(59528)
- 社会科学(59514)
- 省(49307)
- 基金项目(46659)
- 教育(42307)
- 自然(41330)
- 自然科(40441)
- 自然科学(40433)
- 自然科学基金(39792)
- 编号(39661)
- 划(39221)
- 资助(36415)
- 业(32054)
- 成果(31396)
- 创(29981)
- 部(27349)
- 发(27184)
- 创新(27066)
- 制(26740)
- 重点(26703)
- 课题(26442)
- 性(25986)
共检索到320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戚宁森 屈顺和 刘峰兰
纵观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经济竞争的焦点日益集中到科学技术上,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谁重视科技,谁就掌握了经济的主动权;离开了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只能停滞在低层次上徘徊。我们根据大中型企业技术进步中存在的一些难点,试就税收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搞活大中型企业做初步探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质武
推进技术进步与深化体制改革,是振兴我国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事。也是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两项重大任务。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强调:“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由此可见,这两大任务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大中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据统计,目前全国有8000多个大中企业,尽管它们在数量上只占全国工业企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丁健 陈启杰
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进步机制及财税政策研究丁健,陈启杰一、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进步的问题与原因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科研和生产相脱节,科研机构只管科研开发,不管成果的推广运用及经济效益,更没有市场观念;企业只是生产单位,主要职能是生产,也不管科研和技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凯
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我国经济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企业是从事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国民经济有机体的细胞,因此,企业活与不活,是一个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综合性问题。而搞活企业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着重从税收的角度,研究如何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有关问题。一、企业不活的税收原因目前,影响企业活力不足的税收原因,在税收种类、税收负担、税收征管等三大方面均有体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丁小宁
大中型企业依靠科技进步不应单靠计划的办法,必须引入市场观念,竞争机制。本文提出九点断想,以期抛砖引玉。1、在企业内建立技术开发基地。企业内的技术开发基地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雏型。基地应根据本企业特点和在经济框架中的位置,确定发展方向。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并使之实用化,开发出生产设备,积累工艺经验,制订产品标准,培训操作人员。一旦条件成熟,立即使成为企业更新换代的源泉。大专院校、研究所的技术开发→中试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柯思
一、当前企业科技进步的现状推动企业科技进步,是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共同任务。几年来,在改革的推动下,90%以上企业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企业的科技进步环境,增强了企业科技进步的动力和意识。据有关单位抽样分析,有79.3%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实行经济责任制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为发挥企业科技进步的主动性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有79.3%的企业比上年度增加了技术开发经费;有94.2%的厂长认为,从发展的观点看,企业必须拥有自已的技术开发机构;有92.3%的企业准备加强现有的技术开发机构。但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中投入的增长速度快于产出的增长,整个经济仍未摆脱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与任
这次会议是继1987年湖南大庸会议,1988年四川广元会议之后,第三次讨论企业技术进步和企业的经济问题。正如刚才宣读的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理事长于光远同志写给与会同志的信中所说的,这三个会是一脉相承,只是名称上有一些变化。湖南大庸的会议名称叫做“企业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学术讨论会;四川广元会议的名称在最前面加上了“大中型”三个字;这次会议又把广元会议名称中的“经济效益”改为“企业发展”。所以作这样的改动,有两点考虑,一点是从一开始我们就注意研究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问题,但从四川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龚刚敏
税利分流是针对第二步利改税后税利合一引起政府双重职能的混淆而提出的。要求企业税利分流,税后承包,税后还贷,自负盈亏。同时降低所得税,取消调节税。国家一方面作为行政管理者,凭借政治权力向企业征税,另一方面作为国营企业的所有者代表,凭借所有权要求企业上缴一部分税后利润。这个设想的提出,比起纯粹的承包制,产权关系更为明确,但仍然没有摆脱承包制实行过程中所遇到的两大难点:一是基数的核定。以前往往是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戴庆华 张辅群 牟永红
在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化,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构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外部动力机制,促进企业技术开发体系建设,处理好独立研究开发和借助于外力开发的关系,发挥政府作用并规范政府行为等方面,论述了大中型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问题。
关键词:
企业技术中心 必然要求 建立 完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铁
我国大中型企业成为技术开发主体的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王铁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并被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所证实。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水平落后,主要与这些企业没有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有关。使大中型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是完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兴元
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分析评价及其对策山东工业大学管理系王兴元一、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及现状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搞活大中型企业对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科技进步是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广仁
一、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战略意义企业技术进步可以概括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龙头,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技术改造为重点,通过采用国内外先进和适用的科技成果,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现代经济中...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永平 龚定国 潘伟荣
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有了一定的增强;但是至今还没有真正“活”起来。这除了经济体制上的原因外,某些经济政策的不适应也是重要原因。一、固定资产折旧政策问题全民所有制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国务院1985年4月颁布的《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和财政部1986年5月颁布的《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实施细则》执行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已越来越不适应,主要问题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操龙灿 江英
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有利于企业精干主体、做强主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扩大和促进再就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人员多、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需要精心设计、合理组织、稳妥实施。本文重点对实际操作中的政策要点和程序要求进行了深入阐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银温泉
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这一战略能否得到顺利实施,与大公司、大集团的债务重组息息相关。目前,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十分沉重,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数据,我国国有资产总额现有41370亿元,负债31049亿元,负债率为75.1%。如果考虑到资产损失和亏损挂帐,实际资产负债率将在83%以上。国有大中型企业状况也基本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