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7)
- 2023(1960)
- 2022(1429)
- 2021(1239)
- 2020(849)
- 2019(1807)
- 2018(1577)
- 2017(2248)
- 2016(1211)
- 2015(1250)
- 2014(1235)
- 2013(1282)
- 2012(1160)
- 2011(1136)
- 2010(1116)
- 2009(1008)
- 2008(891)
- 2007(781)
- 2006(718)
- 2005(538)
- 学科
- 济(7963)
- 经济(7954)
- 农(7321)
- 农业(5484)
- 业经(4559)
- 农业经济(3906)
- 业(3726)
- 发(3051)
- 发展(2900)
- 展(2894)
- 中国(2768)
- 地方(2748)
- 管理(2640)
- 财(2467)
- 建设(2460)
- 经济建设(2294)
- 企(2033)
- 企业(2033)
- 收入(2009)
- 工作(1785)
- 方法(1623)
- 数学(1453)
- 国民(1445)
- 数学方法(1441)
- 农民(1312)
- 国民收入(1296)
- 富(1290)
- 财富(1290)
- 农民工(1207)
- 民工(1207)
- 机构
- 学院(20488)
- 大学(19549)
- 济(8035)
- 经济(7813)
- 管理(7554)
- 研究(7166)
- 理学(6548)
- 理学院(6466)
- 管理学(6345)
- 管理学院(6300)
- 中国(4967)
- 农(4283)
- 科学(4174)
- 京(3846)
- 财(3488)
- 范(3416)
- 师范(3402)
- 中心(3344)
- 所(3168)
- 江(3104)
- 业大(3003)
- 农业(2946)
- 研究所(2869)
- 师范大学(2702)
- 财经(2640)
- 经济学(2625)
- 院(2600)
- 省(2533)
- 发(2464)
- 州(2452)
共检索到30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聂聪
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3个月后,我们为您带来这样一组文章。这是几位普通的会计人,用笔真实记录下的地震过后这段时间内他们的所为,所见,所思,所感。历经这样一场巨大的灾难,每个人都曾有过痛苦、悲伤,也曾感动于灾难中进发出的人性的善与美、刚与强。生活在继续,而且要更加美好地继续。我们不能终日生活在泪水里,也不能永远生活在痛苦的记忆中。哭泣过后,我们还要从废墟上爬起,坚强面对新的生活;哭泣过后,我们也不能让这人性的光辉和人间大爱昙花一现。如此,我们才不单单是灾难的受害者。也为此,我们记下这组文字。多难兴邦,我们选择坚强。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兰兰 陈鉴 戴钢书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2018是5·12地震10周年,对都江堰市向峨乡震后建设的变革、经验与振兴进行概念阐述、理论研究既具有历史意义,又具有时代意义。都江堰市向峨乡乡村振兴战略链是向峨乡发展的谋划和指引,党建思想工作链、经济社会发展链和自治法治德治链三者彼此环环相扣,成为"乡村振兴"强有力且最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结构,对"乡村振兴"产生稳定的内聚力。震后10周年的向峨乡在经济建设、乡村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生活,以及生态文明建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意义 变革 经验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戴钢书 刘树龙 许秋晨
灾后重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中经济方面的重建是灾后建设的重中之重,它对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建构向峨特色乡村振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应分别从向峨乡震后重建中的经济建设的总目标、原则、办法,农业供给侧改革,乡镇产业建设,房屋重建等方面来着手。
关键词:
产业 统筹城乡 农业供给侧 房屋重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晨懿 税伟 苏正安 王炯
研究目的:探讨基于地质灾害的农村居民空间布局、用地演化的研究方法,丰富灾后重建及地质灾害威胁环境下山地农村居民点规划布局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以都江堰向峨乡为研究区域,选取影响地质灾害的影响因子,以格网为载体建立各类因子组合与地质灾害点的空间相关性数据集,并用logistic数学模型对该区域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在此基础上,利用PR、SI指数研究震前(2006—2008年)向峨乡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与演化特点。研究结果:震前向峨乡农村居民点布局、演化发育没有就山地环境的安全性做较为充分的考虑。研究结论:在编制山村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山地环境下不同险性区域农村居民点布局现状及历史演化特征,就其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白海 许倩 石松林 曾琬晴 谭利平 彭培好
【目的】研究峨眉山不同海拔冷杉Abies fabri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方法】以冷杉为研究对象,用树轮生态学的方法对峨眉山不同海拔的冷杉进行年轮采样、处理与分析,比较不同海拔冷杉径向生长特征及其与各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年表统计数据表明,4个年表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以用于树木生长与气候关系的研究。不同海拔冷杉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具有明显的海拔差异,海拔2 400 m处冷杉径向生长与当年7月的温度呈显著正相关;海拔2 800 m处冷杉径向生长与当年4—9月的帕尔默干旱指数(PDSI)呈显著正相关;海拔2 900 m处冷杉径向生长与前一年9月和当年4月的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当年1—9月的PDSI均呈显著正相关;海拔3 000 m处冷杉径向生长和当年3—4月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当年6—7月的PDSI和当年4月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峨眉山高海拔的冷杉包含有更多的环境信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更为敏感;高海拔区域冷杉径向生长受到水分的强烈限制,而低海拔区域冷杉径向生长主要受温度影响;冷杉衰亡与气候因子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区域气候的变暖,高海拔地区冷杉可能会进一步衰退。该研究揭示了峨眉山不同海拔冷杉生长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差异,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冷杉林的保护与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丽华 范广洲 周定文
论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中国142个测站12小时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合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青藏高原夏季500 hPa纬向风的昼夜变化特征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1950年以来,高原夏季500 hPa昼、夜纬向风均呈现整体减弱趋势,且减弱趋势夜间比白天明显,纬向风日较差呈增大趋势。高原昼、夜纬向风在1967年均存在减弱突变,纬向风日较差存在1965年的减小突变和1975年的增大突变,纬向风日较差具有4~6 a及16~23 a的显著周期。高原昼夜纬向风异常,使得高原东侧及其以东地区出现异常的上升或下沉气流,且高原纬向风减弱时,长江以北的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蒋捷 黄刚平 刘久煌 巫秋善 毛厚平
建宁杉奕刺蛾(PhlossajianninganaYangetJiang)是我国南方杉木的重要食叶害虫,1年1代,幼虫7龄,以老熟幼虫在茧内,集中于树冠下浅土层中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化蛹,羽化盛期在6月中旬。1-4龄幼虫食量甚微。山谷及低海拔纯林受害重,混交林受害轻。溴氰菊酯及一般有机磷药剂可有效防治3-4龄幼虫。结合春末抚育覆土可显著减少成虫羽化出土。应用辛硫磷等于老熟幼虫下树入土结茧之前,在地面喷药或以白僵菌防治,可大幅度压低虫口。
关键词:
建宁杉奕刺蛾,结茧,杉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凌申坤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全面提高博士生综合素质是当今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课题,浙江大学通过选派在学博士生到乡镇担任镇长助理的实践,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证明,博士生赴乡镇基层挂职锻炼,不但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也有利于他们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架设高校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博士生到基层挂职锻炼不失为全面提高博士生能力和素质的一种好形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邵晨 胡一中
对白鹇Lophura nycthemere夜栖息地的选择及夜栖息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白鹇的夜栖息场所主要为靠近沟谷的常绿乔木,有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甜槠Castanopsis eyrei,苦槠C.sclerophyll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等;不同的季节和天气夜栖息时间有较大差异,秋冬比春夏平均长72 min,阴雨天气比晴好天气平均长43 min;夜栖与光照有关,傍晚光照低于5 lx夜栖开始,清晨光照高于5 lx夜栖结束;夜栖息地的地理特征为海拔600~900m,坡度为30°~45°。图1表4参8
关键词:
白鹇 夜栖息地 夜栖息树种 夜栖息行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海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指导下,国家统计局于1978年11月末至12月初召开的“峨眉会议”上,对建国以来,统计理论与实践的许多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打破长期以来统计理论与实践中的“禁区”和停滞沉闷的局面,为中国统计学会的成立做...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余普
提起对虾,大家是很熟悉的水产品。由于对虾个体大,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很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天然对虾产于我国渤海湾。捕对虾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捕对虾的季节是一、二月份,正是数九寒冷,一年之间最冷的时候。再有捕捞的地方,又是我国的北方,在陈陈寒潮的侵袭下,风大浪高,捕鱼船上结满厚厚冰层。我是学水产的,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