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59)
- 2023(4144)
- 2022(3784)
- 2021(3693)
- 2020(3347)
- 2019(7950)
- 2018(7985)
- 2017(15832)
- 2016(8721)
- 2015(9857)
- 2014(10007)
- 2013(9682)
- 2012(8499)
- 2011(7764)
- 2010(8071)
- 2009(7562)
- 2008(7303)
- 2007(6304)
- 2006(5572)
- 2005(4647)
- 学科
- 济(38337)
- 经济(38311)
- 方法(23046)
- 管理(22851)
- 业(21762)
- 数学(20274)
- 数学方法(19485)
- 企(18854)
- 企业(18854)
- 理论(8563)
- 农(8237)
- 学(8022)
- 中国(7375)
- 业经(7298)
- 地方(6633)
- 财(6226)
- 贸(5810)
- 贸易(5806)
- 农业(5664)
- 易(5597)
- 技术(5016)
- 环境(4951)
- 和(4928)
- 教学(4779)
- 划(4653)
- 策(4472)
- 制(4466)
- 务(3972)
- 财务(3944)
- 财务管理(3935)
- 机构
- 学院(125264)
- 大学(121904)
- 管理(49158)
- 济(44081)
- 理学(43268)
- 经济(43047)
- 理学院(42746)
- 管理学(41350)
- 管理学院(41150)
- 研究(38551)
- 中国(27875)
- 科学(27366)
- 京(25426)
- 农(20621)
- 所(19981)
- 业大(19692)
- 财(18922)
- 研究所(18547)
- 江(18353)
- 范(17911)
- 师范(17672)
- 中心(17199)
- 农业(16321)
- 北京(16033)
- 财经(15680)
- 州(15162)
- 技术(14673)
- 经(14150)
- 师范大学(14045)
- 院(14014)
- 基金
- 项目(86544)
- 科学(68131)
- 基金(62214)
- 研究(58853)
- 家(55234)
- 国家(54816)
- 科学基金(47276)
- 省(36068)
- 社会(36047)
- 社会科(34223)
- 社会科学(34213)
- 自然(33470)
- 基金项目(33250)
- 自然科(32734)
- 自然科学(32726)
- 自然科学基金(32123)
- 划(29951)
- 教育(28970)
- 资助(27957)
- 编号(23308)
- 重点(19793)
- 发(18524)
- 创(17964)
- 部(17922)
- 成果(17427)
- 计划(17188)
- 课题(16971)
- 科研(16925)
- 创新(16634)
- 大学(15788)
共检索到170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兆礼 陈亚瞿 朱明远 陆斗定 高亚辉
根据2002年4-5月在东海122°~123°30′E、29°~32°N海域的海洋综合调查资料,对中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区春季夜光藻(Noctilucascintillans)平均丰度高达6531ind·m-3(41~48576ind·m-3),夜光藻呈南北高、中间海域低的分布特征;高密集区(>10000ind·m-3)位于东海北部122°30′E以东、31°30′~32°N和南部29°~29°30′N海域;长江口及杭州湾近海(122°15′E以西)丰度低。夜光藻丰度与网采浮游植物总丰度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性(R=0.75,P<0.001);与表层水样中硅藻和大...
关键词:
夜光藻 浮游生物 东海 数学模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姚维志 周仰璟 冯锦光 张永忠 何绍鹏 周锡宗 唐俊
邛海浮游生物初步研究姚维志,周仰璟(西南农业大学,重庆630716)冯锦光,张永忠,何绍鹏,周锡宗,唐俊(西昌市蔬菜水产办公室,615000)关键词邛海,浮游植物,浮游动物APRELIMINARYSTUDYONTHEPLANKTONINQIONGHA...
关键词:
邛海,浮游植物,浮游动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卢迈新 黄樟翰 谢骏 肖学铮 吴锐全
报道了养鳗池塘的浮游生物种量及其与鳗摄食的关系,论述了水质良好的养鳗池塘浮游生物优势种、养鳗池和传统家鱼池生态学特点和养鳗池水质的有效调控措施。养鳗池塘的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我国传统家鱼高产池塘的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区别较大。黑仔鳗塘的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类为绿藻类,生物量占浮游植物总量的80%以上;成鳗塘的浮游植物则以硅藻类和绿藻类占优势,生物量分别占浮游植物总量的40%和37%。浮游动物则以轮虫和桡足类为主,枝角类的比例很少。浮游生物的丰度和群落结构对鳗的摄食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
鳗池塘,浮游生物,摄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吕林兰 董学兴 赵卫红 欧江涛 何枫
通过围隔实验比较罗氏沼虾不同养殖模式对水体浮游生物的影响。实验设置6种养殖模式:罗氏沼虾单养(MP)、罗氏沼虾+浮萍(水面覆盖率5%)(PP)、罗氏沼虾+鲢(PF)、罗氏沼虾+背角无齿蚌+鲢(PMF)、罗氏沼虾+背角无齿蚌+浮萍(PMP)、罗氏沼虾+背角无齿蚌+浮萍+鲢(PMPF)。养殖64 d后,测定不同模式中浮游植物和三大类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及桡足类)的种类和数量。结果显示,上述6种模式中浮游植物共同优势种有4种,但优势度指数最大的浮游植物不同,MP组是锥囊藻属,有浮萍的PP和PMP组均为细小平裂藻,混养鲢的PF、PMF和PMPF组均为针杆藻。不同养殖模式无共同的浮游动物优势种。养殖模式对浮游生物密度具有显著影响,PF组浮游植物密度最高,MP组浮游植物密度最低,PF组浮游植物密度比MP、PP和PMP组分别高78%、53%和61%。相反,浮游动物密度MP组最高,PF组最低。混养鲢的PF、PMF和PMPF组浮游动物密度显著低于其他3组。研究表明,罗氏沼虾养殖中混养鲢可增加浮游植物密度而降低浮游动物密度,浮萍和鲢影响池塘优势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娜 李赟 任伟成 蔡玉勇 王崇明
为了解扇贝养殖海区浮游生物及大型海藻与急性病毒性坏死症病毒(AVNV)流行传播的关系,本研究于2008年和2009年从青岛沙子口和荣成桑沟湾2个养殖海区采集水样,离心收集浮游生物并随机采集大型海藻,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这些样品携带AVNV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沙子口海区8月份的浮游生物样品中检测到AVNV,每升海水中浮游生物携带的病毒数量为6.92×105拷贝;桑沟湾海区4月份的浮游生物样品也检测到AVNV,每升海水中浮游生物携带的病毒数量为1.26×103拷贝。从青岛沙子口海区随机采集的10种大型海藻中有7种[包括孔石莼(Uiva pertusa)、浒苔(Enterom...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建武 朱永久 赵建华 冯宪斌 李茜 杨德国
以江汉平原常见厚淤泥小型池塘为研究对象,以放养鳙的混养池塘为对照,于2009年4-12月研究主养草鱼混养匙吻鲟的池塘中浮游生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浮游植物中蓝藻、绿藻的数量在试验期间较高,处于优势地位,但裸藻生物量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贡献最大;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和数量在6-8月份处于高峰期,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试验期间小型浮游生物(小型浮游植物和小型原生动物)数量增加,并占据优势;氮磷比与绿藻、裸藻的生物量显著相关;匙吻鲟放养池塘中的浮游生物与鳙放养池塘中的差异不明显.可见,在江汉平原常见厚淤泥小型池塘中混养匙吻鲟是可行的.
关键词:
匙吻鲟 池塘 混养 浮游生物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权 孙兆和 夏艳杰 田建遥 赵文 刘翠英 赵忠武
鲤鱼越冬池冰下浮游生物的研究黄权,孙兆和,夏艳杰,田建遥,赵文(吉林农业大学,长春130118)刘翠英,赵忠武(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吉林省永吉县水产站)我国东北地区,年封冰期长达150余天,越冬的鱼类要在越冬池中生活4—5个月,因此,越冬是北方地...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林军 闫庆 陈炳睿 堵盘军
应用海洋数值模式ECOM-si耦合一个可用于实时计算的太阳辐射强度和海面热通量计算模块,采用N2P2ZD型生态模型,研究评估了象山港海域的浮游生物量受港内两大滨海电厂(国华电厂和乌沙山电厂)温排水的影响程度。数值模式的模拟结果表明,温排水及其卷载和余氯杀伤效应对海域的浮游生物量有显著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象山港浮游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在春季和初夏等增温季节,温排水的存在可使藻华的发生期提前;夏季高温期,水温超过最佳生长温度,则使浮游植物生物量下降,且可降低赤潮发生的风险;在秋季降温期和冬季低温期,水温低于最佳生长温度,温排水有助于缓解水温的下降,有助于提高该时期海域的初级生产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世萍 魏青山 王卫民 李金成 甘大舜
宿鸭湖水库是河南省平原区的一座大型水库。面积113.33 Km~2,平均水深1.4m、透明度11cm。从1986年1~11月对该库浮游生物采样调查,共采到浮游植物8门、27科、44属、其中绿藻门有17属、蓝藻门有10属、硅藻门有8属、黄藻门1属1个种类;浮游动物66属,其中原生动物13种,轮虫28种,枝角类18种,桡足类7种。浮游植物生物量平均1.08mg/L,其中蓝藻占15.8×10~(-2),隐藻占27.4×10~(-2),甲藻占1.6×10~(-2),金藻占4.5×10~(-2),硅藻占16.9×10~(-2),裸藻占35.6×10~(-2),绿藻占12.3×10~(-2)。浮游动物量平...
关键词:
水库 浮游生物 生物量 鱼产力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恢碧 何力 倪朝辉 张征 周运涛 翟良安
1997~ 2 0 0 2年 ,对长江沙市江段的浮游生物进行了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 8门 5 8属 ,年平均数量为 18 5 5× 10 4ind /L ,变化范围为 (9 5 3~ 2 6 30 )× 10 4ind /L ;硅藻门藻类占绝对优势 ,但无明显优势种 ;硅藻年平均数量为 13 15× 10 4ind /L ,占 70 1% ;绿藻、蓝藻次之 ,分别为 1 99× 10 4和 1 5 4× 10 4ind /L ,占10 7%和 8 3% ;其它藻类很少。共检出浮游动物 (不含原生动物 ) 32种 ,年平均数量为 5 35ind /L ,变化范围为 1 0 1~ 11 2...
关键词:
浮游生物 长江 沙市江段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荣 王克
2002年10月在黄海中部选择风平浪静的天气,对长期以来在我国作为标准网具广泛使用的两种浮游生物网的捕获性能进行了现场测试。大网(锥形网型,网口直径80cm,网孔500μm)的过滤系数为0.8976±0.0578,中网(Juday网型,网口直径50cm,网孔160μm)的过滤系数为0.9857±0.0720。对于较大的浮游动物(大型桡足类、磷虾和箭虫等),两种网的捕获性能差别不甚显著。对于较小的浮游动物(小型桡足类等),差别很大。4种优势小型桡足类(Paracalanusparvus,Acartiabifilosa,Corycaeusaffinis和Oithonasimiles)种群密度之和,...
关键词:
浮游生物网 捕获性能 浮游动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伊松林 张璧光 常建民
该文分析了木材在真空状态及压力浮动的条件下干燥时有别于常规干燥的特殊之处 ,并以水蒸气压力梯度为水分迁移的主要驱动力 ,建立了木材浮压干燥热质传递的数学模型 .文中采用马尾松为试验材料 ,对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 .通过对浮压干燥过程的理论模拟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可知 :理论模拟曲线和试验曲线除在高含水率区域有一定偏差外 (最大偏差值为 8 12 % ) ,其余区域均吻合较好 .在该试验条件下 ,平均干燥速率的理论值为2 95 % h ,试验值为 3 0 4 % h .
关键词:
木材干燥 真空 浮压 热质传递 数学模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寅嵩 李赟 王娜 王崇明
为了研究扇贝养殖海区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多样性,明确养殖扇贝发病时期高丰度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种类,探讨微型真核浮游生物与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necrosis virus,AVNV)水平传播的可能关系。于2009年和2010年从青岛流清河湾扇贝养殖海区采集了9个月份的海水样品,经25和3μm的滤膜过滤收集海水中3~25μm的浮游生物,扩增18S rDNA可变区序列,并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对扩增序列进行分离以分析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该养殖海区微型真核生物包括甲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汝伟 徐大鹏 刘强 姚天舜 赵淑江 焦念志
【目的】为了解浙江近海海域超微型光合自养浮游生物——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Pro)、聚球藻(Synechococcus,Syn)和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Picoeukaryotes,Euk)的时空生态分布,【方法】于2014年11月(秋)、2015年1月(冬)、2015年5月(春)和2015年7月(夏)连续4个季节采集了浙江近海海域表层海水样品,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样品超微型光合自养浮游生物丰度进行了检测,并对其时空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从水平分布来看,在4个季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凤雪 杜美荣 高亚平 姜娓娓 李文豪 董世鹏 侯兴 王军威 张义涛 张志新 蒋增杰
为了解规模化贝类养殖水域微微型浮游生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于2017年4、7、11月和2018年1月在北方典型规模化养殖海湾--桑沟湾开展了4个航次的大面调查,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聚球藻(Synechococcus)、微微型真核生物浮游生物(picoeukaryotes)和异养细菌(heterotrophic bacteria)三种微微型浮游生物的丰度,并分析了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聚球藻、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和异养细菌的丰度均值分别为(2.93±2.29)×10~(3)个/mL,(13.84±12.81)×10~(3)个/mL和(1.03±0.28)×10~(6)个/mL,存在极显著的季节差异和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P< 0.01)。聚球藻春季主要分布于桑沟湾的西北、西南和湾外;夏季和冬季主要分布于湾外的大片海域;秋季则主要集中于西北近岸。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春夏秋冬均集中于湾内近岸海域,呈现从湾内向湾外递减的趋势。异养细菌夏季在湾外和西部近岸有一大一小两个高值区;春季、秋季和冬季均集中于西部近岸海域。微微型浮游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三种微微型浮游生物的丰度均与Chl-a浓度、温度和颗粒有机物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溶解氧存在较为密切的负相关关系;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与硝酸盐、铵盐呈显著正相关;聚球藻与磷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无显著关系。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养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数据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