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8)
- 2023(669)
- 2022(584)
- 2021(605)
- 2020(512)
- 2019(1115)
- 2018(1133)
- 2017(2085)
- 2016(1182)
- 2015(1341)
- 2014(1315)
- 2013(1314)
- 2012(1186)
- 2011(1068)
- 2010(1056)
- 2009(987)
- 2008(941)
- 2007(889)
- 2006(796)
- 2005(700)
- 学科
- 济(4693)
- 经济(4690)
- 方法(2907)
- 管理(2881)
- 数学(2659)
- 数学方法(2591)
- 业(2491)
- 企(2001)
- 企业(2001)
- 学(1441)
- 财(1176)
- 中国(1127)
- 农(961)
- 统计(936)
- 理论(821)
- 务(730)
- 财务(726)
- 财务管理(723)
- 环境(691)
- 企业财务(684)
- 制(668)
- 农业(666)
- 技术(641)
- 生态(621)
- 资源(586)
- 地方(571)
- 业经(567)
- 划(560)
- 和(560)
- 教育(548)
- 机构
- 大学(17013)
- 学院(16097)
- 研究(6906)
- 济(6488)
- 经济(6329)
- 管理(6040)
- 理学(5284)
- 理学院(5215)
- 中国(5070)
- 管理学(4912)
- 管理学院(4885)
- 科学(4535)
- 京(4036)
- 所(3735)
- 研究所(3409)
- 中心(3128)
- 财(3084)
- 农(2885)
- 院(2878)
- 北京(2697)
- 业大(2531)
- 财经(2502)
- 江(2480)
- 范(2388)
- 师范(2342)
- 农业(2266)
- 经(2237)
- 研究院(2232)
- 师范大学(1956)
- 室(1945)
共检索到24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叶阿忠
The author discussed the problem of multi phase ratio estimation, put forward an approximate formula and asymptotic unbiased estimate for the mean square sample deviation of ratio estimate.
关键词:
多阶段抽样 比率估计 抽样均方误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金昌
成数抽样的比率估计李金昌ABSTRACTThepaperdiscussestheisueofratioestimationinsamplesurveyofpropor-tionalnumbers.Theestimetorandvarianceofsa...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龚志洁
经济体制改革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领域的显著变化是个体经营的蓬勃发展,尤其是个体商业网点,几乎遍布城乡每一角落,并具有其显著的特点:一方面,个体商业网点数量多,分布广;另一方面,个体商业经营的门类齐全,品种繁多.诸多特点不仅决定着对个体商业必然实行抽样调查,而且给这一工作的起步带来了许多困难.这些年来,个体商业抽样调查已摸索出了一系列方法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初步的检验和推广.本文就是力求在这些抽样经验基础上,对较为普遍采用的多阶段、分类、等距抽样方法加以评述和改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立新
整体社会网络分析是社会科学中的一种独特视角,但其推论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原因之一在于其很难做到随机抽样。通过设计抽样方案,一方面说明如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来达到整体社会网络中做到随机抽样的目的,另一方面说明一阶段系统整群抽样、二阶段概率比例整群抽样在整体社会网络分析中的运用。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 随机抽样 整群抽样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汪叔夜
在1984年全国农产量抽样调查经验交流会上,黑龙江和陕西两省在粮食作物产量调查中使用的“点中点”方法引起了普遍注意。但是,两省都没有说明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未能给出它与全国农产量调查试行方案(以下简称NSS)不同的抽样方差公式,从理论上说明这种方法的优越性与限制条件。本文结合黑龙江省的具体实践,就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建风
为了探究多阶段抽样情形下双重抽样框调查的估计量设计,文章对双重抽样框下的二阶段抽样估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简单随机抽样下的总体总值估计及其估计量方差,对于更高阶段的抽样估计量设计,可以在二阶段的基础上扩展。文章所得的分析结果可为实际部门在双重抽样框下进行二阶段(或者多阶段)抽样调查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二阶段抽样 双重抽样框 估计量设计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陈光慧
在抽样调查领域中,关于抽样方案设计的研究应用较为充分和完整,但关于抽样估计的研究应用却较为缺乏和滞后。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研究了基于广义加权回归的抽样估计方法,同时证明其满足渐近设计无偏和最小化渐近期望方差的理论条件。同时,本文以各类常见的抽样设计为基础,通过模型组和模型水平将现有的超总体回归模型进行扩展,基于复杂的多阶连续抽样调查,建立各种类型的超总体回归模型进行模型辅助的广义加权回归抽样估计,给出了具体的回归估计步骤和结果,最终形成一套关于广义加权回归抽样估计的理论方法体系,为抽样估计方法在我国政府统计部门中的有效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慧明 李素芳 虞克明
文章针对参数随机化情况下的质量控制问题,提出了新的过程质量方法。通过质量控制模型的统计结构分析,研究了Jeffreys先验分布下参数的后验分布和贝叶斯估计,据此构造了具有预警线的过程样本均值-标准差监控图,以及贝叶斯过程能力指数评价模型;然后,将过程状态稳定的模型参数后验分布作为下一阶段的参数先验分布,进行样本数据信息融合、模型迭代更新,建立了基于共轭先验分布的贝叶斯序贯均值–标准差监控和贝叶斯动态过程能力指数估计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与现有的统计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比较,贝叶斯序贯过程质量监控方法能够融合产品质量指标的历史信息,及时更新过程控制限,动态监控过程质量波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光明 苏健 陈玟宇 贾贞
针对无标度网络高度节点较少,低度节点较多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两阶段抽样方法,可通过调节2个抽样参数ρ和δ来控制高度与低度节点的入样概率。在不同的参数组合下得到的样本网络,对初始网络的3个结构特征量进行估计,结果显示,幂率度分布形态和中段度节点的度相关性有较好的估计,而聚类系数的估计值略高于初始网络,但随着ρ和δ的增大,3个结构特征量的估计效果都越来越好,而且样本的稳定性也越好。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邓明 王劲波
本文对时变系数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研究,所研究的模型利用扰动项中的空间个体成分将不同时期的方程联系起来,同时,自变量系数和空间自回归系数是时变的,但不会随着观测个体的变动而变动。本文利用基于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估计的多阶段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研究了估计量的大样本性质,并利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其小样本性质。模拟结果表明,估计量的渐近性质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而改善。对中国省级地区间财税策略互动行为的实证案例也体现了本文理论模型的应用价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邓明
本文对时变系数的空间误差合成模型进行了研究,该模型的特征是利用扰动项中的空间个体成分将不同时期的方程联系起来;同时,允许自变量系数和误差项中的空间自回归系数随时间而变化,但每一个时期的自变量系数和误差项中的空间自回归系数是固定不变的。本文使用基于FGLS和GM方法的多阶段估计策略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证明了估计量的渐近异质性,并利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其小样本性质。模拟结果表明,估计量的渐近性质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而改善。中国省际知识生产及其空间溢出的实证案例也体现了该模型的应用价值。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薛慧玲 陈光慧
比率估计在抽样估计阶段利用辅助信息,提高了估计量的估计精度,是抽样调查中一类较为常用的估计方法,但现有的一些比率估计方法均具有各自的最优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们在实际调查中的应用。为了解决比率估计的最优限制问题,本文引入了校准估计方法,并基于分层抽样研究了总体均值的校准方法分别比率-乘积估计量。在大样本情况下,本文推导了新估计量的估计偏差和均方误差,说明新估计量具有渐近无偏性,并在估计量均方误差最小时,得到了总体参数的渐近最优估计量和渐近最优估计量的方差。在模拟研究中,根据比率估计量的最优条件是否满足,本文生成了两种不同的总体,对比分析了新估计量和现有比率估计量的估计效果,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下,新估计量的估计效果均优于现有估计量的估计效果。最后,本文利用一个实际例子,验证了新估计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晓旭 朱永忠
分层排序集抽样是指将分层抽样与排序集抽样结合起来,运用分层技术将总体分为多层,再在每层中用排序集抽样获取样本。分层比率估计是利用辅助信息,构造总体均值或总值的估计量,分为联合比率估计和分别比率估计。文章利用此思路得到下分层排序集抽样下总体均值的分别比率估计,并和分层排序集抽样下的联合比率估计、分层随机抽样下的分别比率估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分层排序集抽样下总体均值的分别比率估计比分层随机抽样下总体均值的分别比率估计效果好,分层排序集抽样下总体均值的联合比率估计比分层排序集抽样下总体均值的分别比率估计效果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