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14)
- 2023(7787)
- 2022(6485)
- 2021(5812)
- 2020(4713)
- 2019(10540)
- 2018(10662)
- 2017(19670)
- 2016(10794)
- 2015(12054)
- 2014(11883)
- 2013(11338)
- 2012(10233)
- 2011(9205)
- 2010(9295)
- 2009(8524)
- 2008(8229)
- 2007(7394)
- 2006(6547)
- 2005(5707)
- 学科
- 济(41432)
- 经济(41395)
- 管理(29170)
- 业(26705)
- 企(22724)
- 企业(22724)
- 方法(14520)
- 业经(12167)
- 农(11711)
- 数学(11556)
- 数学方法(11223)
- 中国(11192)
- 产业(10344)
- 地方(10313)
- 财(9358)
- 学(8669)
- 理论(8369)
- 制(8193)
- 农业(7646)
- 技术(7474)
- 贸(6952)
- 贸易(6947)
- 和(6768)
- 易(6670)
- 环境(6289)
- 务(6071)
- 财务(6043)
- 财务管理(6019)
- 教育(5869)
- 银(5855)
- 机构
- 学院(144891)
- 大学(138775)
- 济(53687)
- 管理(52508)
- 经济(52257)
- 研究(46455)
- 理学(44146)
- 理学院(43619)
- 管理学(42518)
- 管理学院(42247)
- 中国(35750)
- 京(30123)
- 科学(29281)
- 财(24846)
- 江(23898)
- 所(23238)
- 中心(21836)
- 农(20786)
- 研究所(20663)
- 范(20243)
- 师范(20065)
- 业大(19628)
- 州(19619)
- 财经(19190)
- 北京(18882)
- 技术(18824)
- 院(17841)
- 经(17026)
- 农业(16085)
- 经济学(15893)
- 基金
- 项目(92857)
- 科学(72702)
- 研究(71485)
- 基金(63608)
- 家(54734)
- 国家(54271)
- 科学基金(46924)
- 社会(43226)
- 社会科(41017)
- 社会科学(41009)
- 省(39038)
- 教育(32988)
- 基金项目(32731)
- 划(32024)
- 编号(31466)
- 自然(29303)
- 自然科(28590)
- 自然科学(28586)
- 自然科学基金(28020)
- 资助(26119)
- 成果(25192)
- 课题(22224)
- 发(21873)
- 重点(21189)
- 创(19995)
- 项目编号(19255)
- 年(19146)
- 部(18737)
- 创新(18525)
- 发展(17814)
共检索到223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高喆 梅琳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社会经济的多重转型,产业布局规划编制创新需求迫切。在多规合一的背景下,本文探讨了产业布局规划创新的方向、实现逻辑及手段,指出"体现市场意志是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产业系统与城市系统的要素耦合是落实这一创新的有效手段",并以武汉市为案例,在实践中对上述思路与方法予以细化落实。
关键词:
多重转型 产业布局 要素耦合 武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琳 段文婷 于连莉 杜臣昌 孙琦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实现三类空间和三次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布局规划方法亟待创新。文章在归纳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限制"和"比较优势"的综合承载力概念,探讨了产业布局规划创新的方向和实现方法,从政府管治和市场意志两个方向建立综合承载能力评价体系,提出综合承载力与产业布局之间的两次要素耦合分析框架,并以"十四五"时期青岛市产业布局规划为例,在实践中进行细化应用并得出产业布局规划策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斯康 王水嫩
产业布局是一项涉及多层次、多目标、多部门、多因素影响的经济战略部署,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研究产业布局的思想,避免了割裂区域内各种资源之间的联系来争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与否,意在强调发挥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和协同效应,追求适合于区域具体特征的区域发展道路,突出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对产业布局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产业布局 产业集群 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万钟 曹金喜 祝兆松
九十年代,我国国土工作已由国土资源调查、摸清家底,向制定地区产业发展规划方向发展。联系各地区实际,运用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进行产业发展的定向与定位,科学地提出规划区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优化方案,已成为提高国土规划水平的中心环节。1 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是根据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特点,运用一定的理论和原则,提出该地区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在未来与现实之间架起一座可以通达的桥梁。国土规划是带有长远性、战略性的地区经济建设规划,理应为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永胜 路正南
蓝色经济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规划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进行动态规划过程中,联动协同性仍然是主流趋势。蓝色经济区不仅为各类经济利益主体提供了稳定联动协同发展的战略平台,而且也能够从国家协调战略、地方政府合作战略和企业微观共赢战略角度,进行统筹规划安排,对蓝色经济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进行动态统筹规划。
关键词:
蓝色经济区 功能定位 产业布局 动态规划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殿廷 陈启英 楼武林 姜晔
区域发展问题的关键是一个地区究竟发展什么产业才能赚钱、赚更多的钱;产业布局问题的实质是某一产业究竟布局在什么地方才能使这个产业赚钱、赚更多的钱。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但如果同时考虑一国或一相对独立的大区内的多个产业的布局、多个地区的发展问题,则二者融为一体,构成耦合关系。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运筹学和投入产出方法等建立了产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简单耦合模型。传统经济地理学关于产业布局的研究易忽视偏远落后地区,一般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发展的研究则不可避免地导致重复建设,只有将产业布局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做到统筹兼顾、科学合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安俊 孙久文
文章从产业布局的规划需求出发,将产业布局分为国家、区域和城市三个层级,系统归纳各个层级上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与原理模式,搭建产业布局学的体系。国家层级的产业布局是从整个国家的大局出发,统筹考虑自然条件、技术水平、发展阶段和国家战略,形成产业布局的总体框架;区域层级的产业布局是在区域发展定位的基础上,探讨第一自然、第二自然、第三自然与区域竞争四类因素作用下,产业布局的要素指向、市场指向、枢纽网络与政策指向等模式。新时代区域产业布局要更加重视人力资本与信息网络构成的第三自然的作用,积极建设枢纽网络空间;城市层级的产业布局则是以创造有序的城市生产生活空间为本质任务,研究聚集经济与功能分区、聚集不经济与功能疏解、多维转向与产城融合等规律。最后对产业布局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产业布局 空间层级 产业布局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吉昌 田红娜
做强哈尔滨都市圈对于拉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实现东北经济区振兴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优化都市圈产业布局,是做强哈尔滨都市圈的关键性环节。因此,研究哈尔滨都市圈的范围及其产业布局现状,弄清哈尔滨都市圈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优化哈尔滨都市圈产业布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哈尔滨 都市圈 产业布局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方维慰
在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和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产业布局中传统区位因素的重要性降低,技术创新环境、现代基础设施、行政管理绩效、自然生态环境、人才供给状况、地方文化氛围等因素的作用性增强。世界产业布局的范围扩大,区位选择的自由度提高,布局的指向性弱化,形式灵活,产业布局从以集聚为主导逐步向以扩散为主导转化,但是基于信息和知识经济的新一轮集聚依然存在,世界产业的转移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具备区域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集群成为国际产业投资和布局的重要选择。
关键词:
世界 产业布局 因素 特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安俊 孙久文
作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根基,产业布局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环境与安全大局。然而,在完全竞争与均质空间框架下,新古典经济学面临空间不可能定理的困境。为了突破空间不可能定理,学术界形成了三大研究范式:一是在完全竞争框架下,通过引入空间异质,研究产业布局;二是在完全竞争框架下,通过引入外部经济,研究产业布局;三是构建不完全竞争模型,引入规模报酬递增与运输成本,研究产业布局,文章依次对三大研究范式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总结。最后,探讨了未来研究的几个方向。
关键词:
空间不可能定理 产业布局 范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姜玉砚
产业布局的优化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及城镇化是互促互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在对山西产业布局和城镇化的现状及问题的研究基础上,认为应该通过以"一核一圈三群"的"人"字形城镇化格局为依托,选择具有区位优势的主导产业优先发展;优化三次产业布局,升级调整三次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结构;以产业链延伸为导向进行多元化发展,加快资源型经济平稳转型;强化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增强城镇化产业布局的合理推动力等路径优化山西产业布局。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城镇化 产业布局 山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小平
根据我国矿产资源地域分布、组合特征和经济区划的基本理论,结合当代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了我国矿产资源经济区划,并以此为据提出了我国矿业及相关产业布局构想
关键词:
矿产资源经济区划 区域经济 产业布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绍华
创新型经济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聚集丰富的创新资源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高新区理应成为我国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先行区,但其现阶段产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文章认为,后金融危机时代,高新区必须对其现有的产业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明确主导产业,增强高新区产业协作性及对区域产业的带动促进作用;扩大主导产业规模经济,提升主导产业在区域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培育发展品牌龙头企业,增强新兴产业发展的带动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甘宜沅 梁运文 曹平
目前南宁市主要工业园区和开发区的产业功能定位较为混乱,缺少全局性统一规划布局,致使产业布局雷同现象严重,难以形成产业错位发展效应。基于南宁市"事实型"、"规划型"和"预期型"主导产业的战略发展规划,文章对南宁市主要的六大工业园区和开发区的产业布局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以期在获得主导产业布局错位差异化效应的基础上促进南宁市产业集群的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拥军
发展未来产业是我国打造全球竞争新优势、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战略“先手棋”,也是我国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胜负手”。我国发展未来产业的优势条件突出,包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大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技术策源优势、超大规模市场应用的成果转化优势、最完备工业体系的产业配套优势以及营商环境优势。当前,北京、上海、浙江、深圳等地先行推进未来产业发展,纷纷出台实施专项规划、行动计划与配套政策,相继取得显著成效。我国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势头可喜、潜力巨大、远景可期,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需要进一步在技术策源、孵化服务、资金支持、治理创新、时空布局上明确发展导向与优化政策设计。
关键词:
未来产业 科技创新 数字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