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02)
2023(10143)
2022(8831)
2021(8124)
2020(6929)
2019(15751)
2018(15975)
2017(29027)
2016(16162)
2015(18370)
2014(18410)
2013(17679)
2012(16355)
2011(14807)
2010(15125)
2009(14089)
2008(13815)
2007(12762)
2006(10863)
2005(9587)
作者
(47432)
(39800)
(39606)
(37773)
(24973)
(19036)
(18370)
(15570)
(14797)
(14083)
(13288)
(13254)
(12628)
(12484)
(12380)
(12345)
(12341)
(11733)
(11704)
(11261)
(10053)
(9793)
(9627)
(9119)
(9024)
(9015)
(8769)
(8732)
(8120)
(8088)
学科
(60320)
经济(60246)
管理(43028)
(39266)
(31226)
企业(31226)
方法(27550)
数学(23911)
数学方法(23654)
(18946)
中国(17048)
(16632)
(14893)
(13503)
业经(12906)
地方(12555)
(12197)
贸易(12192)
农业(12040)
(11813)
理论(11112)
(10523)
银行(10488)
(10306)
(9988)
(9974)
财务(9953)
财务管理(9923)
(9911)
(9830)
机构
学院(227749)
大学(225202)
(86549)
经济(84476)
管理(81755)
研究(77215)
理学(69694)
理学院(68890)
管理学(67395)
管理学院(66998)
中国(58167)
科学(50062)
(48010)
(44268)
(41158)
(40355)
业大(36828)
研究所(36703)
中心(36318)
(35838)
农业(35255)
财经(32124)
(31053)
师范(30664)
北京(29821)
(28881)
(28387)
技术(27799)
(27685)
经济学(26167)
基金
项目(149696)
科学(115143)
研究(109958)
基金(104445)
(91535)
国家(90744)
科学基金(75824)
社会(66098)
社会科(62312)
社会科学(62291)
(61119)
基金项目(54940)
教育(51852)
(51238)
自然(48722)
自然科(47545)
自然科学(47528)
编号(47407)
自然科学基金(46644)
资助(42641)
成果(39341)
重点(34367)
课题(33305)
(32880)
(32185)
(31076)
科研(29201)
创新(29068)
项目编号(28587)
计划(28098)
期刊
(98093)
经济(98093)
研究(63129)
中国(46852)
(41171)
学报(40178)
科学(34260)
(33658)
教育(29284)
大学(29178)
管理(27875)
农业(27679)
学学(27490)
技术(20440)
(19540)
金融(19540)
业经(18111)
经济研究(16113)
财经(15459)
(14613)
(13307)
问题(12816)
(12762)
图书(12067)
商业(11032)
统计(10765)
技术经济(10553)
理论(10516)
(10506)
科技(10380)
共检索到338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巍  
习近平新时代外交话语具有突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从话语表达主体视阈上看呈现关系中的“我”、重道义的“我”、自我约束的“我”多重聚合样态,具有多元、复合、立体形态,彰显了关系和合、充满道义、自我约束而又有责任担当的大国形象。习近平新时代外交话语表达主体样态的呈现是中国传统文化交互性、仁义观以及强不执弱理念的历史延续与现代转化,具有鲜明的历史连续性与时代创新性。从表达主体视阈探究习近平新时代外交话语有助于深刻理解其内在文化机理。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学亮  王永友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中国话语国际表达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目前,中国话语国际表达面临"西强我弱"的话语格局,存在"话语贫困"的现实问题,呈现"表达滞后"的客观境况。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重视中国话语的国际表达,就要善于打造融通中外的普适性新话语,构建中国话语国际表达的主体合力,创新中国话语国际表达的传播形式。在增强中国话语国际表达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实效性中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期刊] 求索  [作者] 代红凯  
人民主体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两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基础。人民主体的话语表达不是停滞不变、始终如一的理论教条,而是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彼此印证、交互推动、不断深化发展的话语体系。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话语体系的创造者,其对人民主体的话语建构和表达体现出历史主义的鲜明特征。在由民主革命转向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的话语表达在人民群众的价值定位,服务人民宗旨的现实表现,人民主体话语体系的内容结构三方面都体现出比较明显的历史嬗变色彩。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厘清毛泽东人民主体的话语表达及其嬗变,既有益于更加深刻、准确地把握毛泽东的人民主体思想,同时对于提升党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自觉,实现人民主体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统一,实现人民群众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霜叶  孟浏今  
自2006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政策目标提出至今,中国的教育政策开始通过公共舆情来密切关注民意所体现的对教育的满意程度。然而,现实中民众对教育议题的回应往往与政府的关注重点存在显著的差异甚至冲突,公共舆情正是彰显了政府与民众对教育议题与现实教育影响认识之间的共融与张力。本文以教育舆情为切入点,将2012年两份十大教育新闻榜单作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一类典型民意呈现,应用话语研究中对证据的语词化分析与內容分析,勾勒出以新闻榜单为代表的民意与政府对教育政策的议题关注差异和背后的价值表达,展现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教育政策目标在公共舆情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可能性。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谢彦君  于佳  郭芳芳  
在借助经验材料展开的旅游体验研究中,保留在景区或其他接待场所、机构的游客或顾客留言簿,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数据资源。相较于多数通则式的定量研究,针对游客留言簿所实施的定性研究往往依靠的是更具个案特征的文本材料。在西藏,游客书写留言簿的行为比其他地方更加突出、普遍,已然成为一种典型的现象,表征着入藏游客心理和行为的某些尚未得到深入理解和阐释的内在意义,甚至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已经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本景观而存在。拉萨的玛吉阿米餐厅里的留言簿便是如此。本文以该餐厅内的留言簿为文本资料,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对游客书写的留言簿内容进行扎根理论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游客在留言簿上的书写行为是一种特定场域诱发的情感表白,其目的是为了表现独特的内心世界并重构内在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识别出情感表白的要素,并厘清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而以抽象的形式还原旅游者情感表白发生的情境模型。本文所提出的理论命题和范畴,对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有一定的启发,其现实意义在于,为了建立游客与旅游目的地的积极情感联结,旅游目的地应给予游客以满足其情感表白诉求的氛围、空间或情境载体。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廉  王若菡  黄海娟  
话语体系是由多个话语因子组成的,其表达逻辑是“全覆盖”和“全方位”效用。东方话语体系与西方话语体系的对峙在“普世价值”的推进逻辑上。文章在从研究中国为主的话语表达方式与逻辑,探讨找到解决东西方语系的隔膜、差异、纠缠、共荣、互鉴和纠偏的方法,以及效用重点的同时,提出了“新普世价值”话语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罗博  朱丘毅  张晋朝  
[目的/意义]分析开放政府数据政策蕴含的公平价值、话语策略及其社会影响,为规范开放数据流动与利用、促进数据公共价值的实现提供思路。[研究设计/方法]基于组织公平理论与批判性话语分析框架,选取中美两国不同时期具有节点意义的全国性开放政府数据政策,对其进行文本向度的关键词、词丛与公平维度分析,并从话语实践向度分析两国政策输出公平价值的话语策略及其演变,最后结合社会实践向度,讨论政策话语对开放数据实践公平秩序的影响。[结论/发现]两国开放政府数据政策对公平价值的话语建构经历了从法理上的权利平等、经济层面的价值导向,向社会学意义的普适公平的渐进发展,其间对程序公平、信息公平与分配公平各有侧重,并运用互文、连贯等话语策略嵌入这一价值,进而作用于开放政府数据实践的平等化、价值化、冲突化趋势中。[创新/价值]从理论层面探讨中美开放政府数据政策的公平价值及其话语构建策略,阐释政策话语对开放数据实践的影响;实践层面为政府数据治理厘清方向,并为开放数据政策体系的完善提供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罗博  朱丘毅  张晋朝  
[目的/意义]分析开放政府数据政策蕴含的公平价值、话语策略及其社会影响,为规范开放数据流动与利用、促进数据公共价值的实现提供思路。[研究设计/方法]基于组织公平理论与批判性话语分析框架,选取中美两国不同时期具有节点意义的全国性开放政府数据政策,对其进行文本向度的关键词、词丛与公平维度分析,并从话语实践向度分析两国政策输出公平价值的话语策略及其演变,最后结合社会实践向度,讨论政策话语对开放数据实践公平秩序的影响。[结论/发现]两国开放政府数据政策对公平价值的话语建构经历了从法理上的权利平等、经济层面的价值导向,向社会学意义的普适公平的渐进发展,其间对程序公平、信息公平与分配公平各有侧重,并运用互文、连贯等话语策略嵌入这一价值,进而作用于开放政府数据实践的平等化、价值化、冲突化趋势中。[创新/价值]从理论层面探讨中美开放政府数据政策的公平价值及其话语构建策略,阐释政策话语对开放数据实践的影响;实践层面为政府数据治理厘清方向,并为开放数据政策体系的完善提供启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栩  
教师话语是大学英语课堂的重要交际媒介 ,它既是目的语的来源 ,也是管理课堂的手段 ,教师话语成功运用与否 ,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师话语类型、特征和功能的描写 ,结合可理解输入和互动输入理论 ,对大学英语教师话语和课堂互动进行评述 ,得出结论 :教师应转变传统角色 ,应更关注教师话语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课堂上应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培养学习者意义协商的能力为主 ,以便学习者从外部环境获取更多的优化语言输入。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杨絮  于良芝  
以美国著名图书馆情报学家兰开斯特在20世纪下半叶提出的图书馆消亡预言和21世纪初至今i School联盟的使命陈述和研究文献为分析对象,采用福柯式话语分析方法,分析这两组语料对"图书馆"和"图书馆情报学"的意义建构策略及结果。研究发现,对于"图书馆",兰开斯特的预言将场所性、机构性打造为其核心定义要素,隐性成就了"图书馆=实体图书馆"的意义,排除了图书馆立足于其功能进行形态转变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图书馆"消亡的未来。对于"图书馆情报学",i School运动话语持续地将其建构为"受实体图书馆机构视野局限的,以图书馆员培养为目标的,缺乏就业竞争力的狭隘学科",并因此赋予其i Field发展战略以合法性。这些学科流行话语及其意义建构,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本学科的两大核心概念——"图书馆"与"图书馆情报学",潜伏着十分严重的学科/职业自我消解风险。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友志  
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争论,产生了对教育实践的逻辑、策略的关注。在关于教育实践的理论研究中,分别形成了"理论—实践"、"制度—实践"两种规范体系的分析框架。理论逻辑的特性限制了"理论—实践"分析框架对教育实践的把握;而"制度—实践"的分析框架仍然难以解释日常教育实践的丰富形态。针对上述两种"规范—实践"分析框架的"解释残余",引入"表达—实践"的分析框架,尝试揭示教育实践在与理论、政策的张力乃至和"表达"的背离中自身独特的逻辑,并重新审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珉君  
以评价理论为框架,对两篇分别来自《中国日报》和《悉尼先锋晨报》的英语社论语篇进行积极话语分析,结果表明:社论利用评价资源实现其人际功能意义,这种做法使社论更容易作出评论、表明立场以及处理与读者间的关系;社论的结尾部分多使用积极的态度资源,以呼吁积极的行动并增进报纸与读者间的人际沟通。从作为报纸社论写作者的编辑与报纸读者间的对话、协商过程可以看出,通过收缩、扩展对话空间,编辑实现了社论的权威性与读者结盟之间的平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崔羽杭  郭铭  何丽艳  闫佳玲  
新闻话语路径在其价值维度的选择中,既不能忽略了读者的情感诉求,也不能单方向输送价值维度的定义或引申条件。必须从社会价值中寻找到更为积极的态度引导模式,以便树立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合点。为了进一步分析新闻中的态度评价维度,文章分析了评价理论视角下,"中国梦"新闻的要素及资源类型,并以"中国梦"的相关报道为取材范式,进而解析了"中国梦"新闻话语路径,以便为阐释"中国梦"在新闻话语路径的选择构建上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全  
课程的本质是什么?这是长期困扰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基于传统认识论的课程定义多限于对课程属性的描述,而课程属性的多样性又使得各种定义只能关注某一方面而不能予以系统阐述,由此导致了观点杂陈、语义多歧的局面。本文借鉴当代西方知识论和方法论的新成果,运用谱系学话语分析的方法对课程的概念进行阐释和比较,尝试构建课程的概念谱系,以期提供一种理解课程的新范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方颖  
本文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面入手,系统分析低碳消费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基于现有文献,确定了18项影响低碳消费的基本因素,采用问卷调查,以及借助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进行主要因素的筛选,给出了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企业高管态度、消费者消费意愿等12个关键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最后采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计算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对低碳消费的综合影响程度、原因度和中心度,揭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扩展了以往研究主要通过消费者自身来探讨低碳消费动因的视角,以期推动低碳消费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