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99)
2023(4678)
2022(3939)
2021(3749)
2020(3083)
2019(6909)
2018(6792)
2017(13453)
2016(7548)
2015(8201)
2014(8302)
2013(7977)
2012(7646)
2011(6774)
2010(7194)
2009(6636)
2008(6954)
2007(6288)
2006(5866)
2005(5383)
作者
(20429)
(16959)
(16717)
(16252)
(11164)
(7998)
(7734)
(6489)
(6484)
(6420)
(5768)
(5628)
(5568)
(5565)
(5431)
(5236)
(5097)
(5066)
(4926)
(4818)
(4237)
(4199)
(4081)
(3937)
(3920)
(3897)
(3824)
(3800)
(3354)
(3336)
学科
(27555)
经济(27527)
管理(27257)
(24914)
(21389)
企业(21389)
(12549)
(9312)
方法(9207)
(8507)
财务(8490)
(8488)
财务管理(8471)
(8379)
中国(8157)
企业财务(8082)
数学(7962)
数学方法(7762)
业经(6213)
(6194)
银行(6191)
及其(6009)
(5865)
地方(5694)
(5686)
贸易(5682)
农业(5619)
(5565)
政策(5477)
(5364)
机构
学院(103631)
大学(101343)
(44719)
经济(43630)
管理(39862)
研究(36329)
理学(33248)
理学院(32918)
管理学(32388)
管理学院(32189)
中国(29597)
(24981)
(21719)
科学(19544)
财经(18195)
(18056)
(17308)
中心(17006)
(16462)
研究所(15756)
(15161)
北京(14054)
(13530)
财经大学(13295)
(13283)
(13186)
经济学(13124)
师范(13095)
业大(12731)
农业(11670)
基金
项目(61827)
科学(49552)
研究(48361)
基金(44883)
(38100)
国家(37729)
科学基金(32767)
社会(30301)
社会科(28702)
社会科学(28695)
(23797)
教育(22648)
基金项目(22521)
自然(20849)
自然科(20345)
自然科学(20340)
编号(20256)
(20220)
自然科学基金(19977)
资助(19518)
成果(18110)
课题(14761)
(14393)
重点(13984)
(13490)
(13459)
(12622)
(12613)
教育部(12574)
(12461)
期刊
(54761)
经济(54761)
研究(35864)
中国(22138)
(20720)
管理(16689)
(14866)
金融(14866)
(14157)
教育(12919)
科学(12092)
学报(12013)
大学(9807)
农业(9323)
学学(9196)
财经(9116)
经济研究(9086)
技术(8981)
业经(8624)
(7826)
问题(6706)
(6207)
国际(5581)
会计(5249)
财会(5212)
现代(5208)
理论(5103)
(5102)
技术经济(4765)
世界(4758)
共检索到170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杰  翟福昕  
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着经济增长减速、制造业泡沫化、房价波动和影子银行四大主要风险,集中体现为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增长乏力以及房地产价格波动可能导致金融风险两大问题。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之间存在内在的冲突与困境,且难以通过一种或几种政策目标的组合加以解决。供给侧的政策转型是破解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缺失难题与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困局的最优选择,具体应从推进金融体系改革、打破垄断体系、减轻企业负担三方面着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保安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陷入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党中央、国务院迅速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政策效果已初步显现。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分析我国宏观调控面临的困难与不利因素,统筹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大胆创新财政政策体系,不断丰富扩大内需财政政策的政策内涵,对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针对性与前瞻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勇  姚驰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范式转变特征的DSGE模型,对通胀目标调整过程中的结构性变化以及政策可信度如何影响这一结构转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通胀目标调整过程中政策可信度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调控效应。本文分析得到:在政策当局做出政策目标调整后,如果市场预期这一政策可信,那么主要经济变量将会在政策调整期内达到目标均衡水平;反之,如果市场预期这一政策不可信,那么市场预期和政策目标之间的分歧将使得主要经济变量偏离目标均衡水平,导致政策调整无法实现其既定目标。同时,政策可信度不仅有助于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还能降低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经济波动,具有较好的宏观调控效应,从而降低政策实施成本。特别是,政策可信度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这一稳定效应在中长期内更为明显。本文分析为理解经济结构性转变过程中的政策信用和预期管理等问题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斌  
本文首先辨别了减税与减税政策之间的差别,进而分析了我国结构性减税目前应有的政策定位和作为一项中长期政策的定位,认为结构性减税政策本身更多地侧重于结构调整而不是扩大总需求,因此更适合作为结构调整而不是宏观调控的工具使用,而由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长期性,结构性减税政策也应作为中长期税制改革的目标存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立平  张前荣  
"十三五"时期,宏观调控应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潜在增长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引领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万达  
我国房价上涨是一连串事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以及国家宏观政策将"经济过热"作为调控目标的大背景下,应明确提出将房地产调控目标从"控制房价上涨"转变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双重目标上来。具体来说,要将住宅与房地产区别开来调控,将住宅当成准公共产品进行规划和开发,要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袁义才  梁雪辉  
房地产的高交易成本特征、准公共产品属性和一定的垄断性特征决定了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不能实现市场供求均衡,更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市场失灵。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可分为投机抑制目标、均衡供应目标与福利保障目标。我国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是抑制甚至局部性遏止市场投机炒作行为,调整市场不合理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供求实现最优均衡,使得中低收入居民享有基本住房保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苑曙光  
一、德国近年科技发展政策的调整德国基本法规定,德国科技发展政策的基本原则是:“科学自由、科研自治、国家干预为辅以及联邦分权管理。”多少年来,德国政府在坚持此原则保持科技发展政策连续性的情况下,审时度势积极利用政府有限的干预职能和手段引导和掌握着国家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彬  
1.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和社会保障费用分担机制。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逐渐降低间接税比重,增加直接税比重,特别是全面推进"营改增"。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渐对社会保障费用标准和分担比例进行动态调整,形成合理的分担机制。此外,政府可根据情况采取加大退税力度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景武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无论是在微观经济领域还是在宏观经济领域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作为现代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核心政策,实现两者的最佳配置并使其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目标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郭杰  于泽  阎衍  段亚林  
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逐季下滑,宏观经济形势趋于严峻。事实上,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到新的转折阶段,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短期中金融危机深化、内需不足等长短期因素叠加的结果。从目前情况看,这种情况会持续较长一段时期,从而给我国宏观经济形成较大压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宪法  
本报告首先分析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指出在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进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供给能力过剩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中出现的问题的主要方面,并重点讨论了在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进程中,宏观调控目标的选择,指出在当前的形势下,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的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秀云  
只有依据正确的目标,才能运用正确的手段,提高投资宏观调控的效率。当前对投资宏观调控目标的认识滞后于现实的需要。依据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我们认为,应转变对投资效益的调控,将合理的投资结构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王元  杜飞轮  
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是指形成宏观调控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互相协调的运行方式,核心是形成促进宏观调控作用有效发挥的内在力量。对应于宏观调控体系的各环节,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包括以下几个层次:一是宏观调控决策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二是调控目标确定和排序的机制化安排;三是调控政策手段搭配的机制化安排;四是政策工具选择的机制化安排;五是政策传导渠道的建立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在实践中完善体系、探索模式,机制化的程度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从各个层面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1)宏观调控决策机制方面,多部门参与决策但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影响决策及时性;主要政策手段的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