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65)
2023(7792)
2022(5717)
2021(4788)
2020(3685)
2019(8330)
2018(7898)
2017(15741)
2016(8055)
2015(9167)
2014(9090)
2013(8947)
2012(8612)
2011(7773)
2010(7813)
2009(7166)
2008(7236)
2007(6364)
2006(5473)
2005(4884)
作者
(22803)
(19213)
(18978)
(18020)
(12557)
(9262)
(8579)
(7428)
(7299)
(6745)
(6619)
(6489)
(5985)
(5971)
(5966)
(5886)
(5585)
(5511)
(5392)
(5262)
(4730)
(4632)
(4472)
(4386)
(4376)
(4370)
(4133)
(4003)
(3749)
(3681)
学科
(49129)
经济(49070)
(27818)
管理(25225)
方法(25122)
数学(22510)
数学方法(22409)
(22092)
企业(22092)
(14602)
业经(13402)
(11504)
中国(11426)
产业(9788)
收入(9231)
信息(8656)
农业(8598)
总论(8354)
信息产业(8237)
(7936)
金融(7936)
(7655)
贸易(7652)
(7407)
(6912)
银行(6910)
(6819)
财务(6817)
财务管理(6798)
(6613)
机构
大学(131689)
学院(127662)
(62554)
经济(61698)
管理(52927)
理学(46855)
理学院(46444)
管理学(45939)
管理学院(45688)
研究(39594)
(30304)
中国(30196)
(25828)
财经(24740)
(22881)
经济学(22278)
经济学院(20453)
科学(19606)
财经大学(18943)
中心(18208)
(17626)
(16834)
北京(16148)
(16017)
师范(15913)
商学(15860)
研究所(15853)
商学院(15727)
(14823)
业大(14429)
基金
项目(87347)
科学(71673)
基金(67934)
研究(66705)
(58410)
国家(57492)
科学基金(50770)
社会(47779)
社会科(45549)
社会科学(45536)
基金项目(34728)
(30973)
教育(30381)
自然(29244)
自然科(28610)
自然科学(28602)
自然科学基金(28160)
资助(27626)
(26174)
编号(25366)
国家社会(21816)
成果(21304)
(21014)
教育部(19318)
重点(19074)
人文(18661)
(18564)
(18152)
(18118)
大学(17475)
期刊
(61739)
经济(61739)
研究(39510)
(22877)
中国(19646)
管理(18767)
学报(16420)
科学(15313)
大学(13828)
财经(13565)
学学(12835)
(12782)
(12417)
金融(12417)
(11617)
教育(11233)
经济研究(11208)
技术(9270)
农业(8663)
业经(8503)
问题(8446)
(7510)
世界(7269)
图书(6893)
统计(6745)
技术经济(6652)
商业(6253)
(6149)
理论(6009)
国际(5848)
共检索到181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晗   冯星源  
研究数字鸿沟如何影响数字经济发展中的益贫性和包容性,是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文章基于CHFS的家庭微观面板数据,将数字鸿沟区分为接入鸿沟、使用鸿沟和能力鸿沟,分析了数字鸿沟与家庭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多重数字鸿沟的存在对家庭收入差距有不利影响,仅消弭接入鸿沟和使用鸿沟不足以保证家庭收入差距得到缩小,只有进一步解决能力鸿沟,才能有效缩小家庭收入差距。因此,需要持续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技术普及,构建家庭数字使用场景和长效化保障机制,并警惕数字经济对传统特征差异扩大化而产生的诸如能力鸿沟等不利影响因素,推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尹志超   王天娇   栗传政  
本文基于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可及性和使用度两个维度,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家庭数字鸿沟指数,研究其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鸿沟是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数字鸿沟使得收入不平等水平显著上升。相较于数字接入鸿沟,数字使用鸿沟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更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鸿沟通过更大程度上抑制低收入组家庭创业及农村家庭非农就业,加剧收入不平等状况。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鸿沟对于相对弱势群体如低教育水平家庭、低社会网络家庭的收入水平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本文为理解数字鸿沟的影响提供了新证据,为采取措施缩小中国家庭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尹志超  蒋佳伶  严雨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数字鸿沟"问题不断凸显。本文基于中国家庭普惠金融调查数据,从可及性和使用度两个维度构建家庭数字鸿沟指数,选取人均每平方公里移动电话基站数量作为工具变量,系统研究了数字鸿沟对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鸿沟显著降低了家庭的总收入,对家庭工资性收入、工商业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均有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家庭数字鸿沟对低收入家庭的收入负向影响更大。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鸿沟对农村地区,三、四、五线城市和老年群体的收入负向影响更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鸿沟通过削弱社会网络、抑制自雇佣创业和降低信贷可得性,对家庭收入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本文提供了家庭数字鸿沟影响经济发展、降低家庭收入的微观证据。本文的研究可为中国数字鸿沟指标体系的构建、经济影响的评估和缩小数字鸿沟政策设计提供微观依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粟勤  韩庆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穷者之间逐渐形成数字鸿沟,并导致了新的贫富差距。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OLS、2SLS模型实证研究数字鸿沟对家庭财富差距的影响,并在考虑个体异质性的基础上,通过分位数回归探索数字鸿沟对家庭财富影响的结构性特点,最后实证检验数字鸿沟影响家庭财富差距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一级数字鸿沟可以通过提高家庭的金融投资和创业水平来扩大家庭财富差距,二级数字鸿沟还可以通过提高家庭融资水平来扩大家庭财富差距。随着网络接入水平和使用技能的提高,由数字鸿沟造成的家庭财富差距会逐渐缩小。研究结论对减小家庭财富差距、改善分配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文华  卢露  徐斌  石奎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使用Probit模型考察了收入差距对居民家庭杠杆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收入差距上升会显著提高家庭杠杆率水平,尤其对于中间群体家庭。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下,收入差距扩大会通过家庭住房成本和物质渴求水平渠道提升中间群体家庭的杠杆率,同时本文也发现这种推升作用存在区域和家庭类型的差异。本文研究有助于认识居民部门杠杆率变化成因,也为完善"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建  刘璨  张大红  
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是林权改革的重要目标和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所在。基于全国9省(区)18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考察林权改革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林权改革能够有效提升农户家庭收入水平,通过稳健性检验、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等方法验证了实证结果的可靠性,但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间存在显著差异,突出表现为“益富更益贫”的特点;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要素激励、生计策略选择、林地流转和林权抵押贷款在林权改革影响农户家庭收入中发挥中介作用,林权改革通过增加林业要素投入、强化生计策略选择、提高林地流转发生率和信贷可得性来促进农户家庭增收;异质性分析表明:林权改革的政策效果在森林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禀赋、代际程度和生产结构差异下表现出明显的情景依赖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建  刘璨  张大红  
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是林权改革的重要目标和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所在。基于全国9省(区)18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考察林权改革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林权改革能够有效提升农户家庭收入水平,通过稳健性检验、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等方法验证了实证结果的可靠性,但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间存在显著差异,突出表现为“益富更益贫”的特点;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要素激励、生计策略选择、林地流转和林权抵押贷款在林权改革影响农户家庭收入中发挥中介作用,林权改革通过增加林业要素投入、强化生计策略选择、提高林地流转发生率和信贷可得性来促进农户家庭增收;异质性分析表明:林权改革的政策效果在森林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禀赋、代际程度和生产结构差异下表现出明显的情景依赖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志超  杨阳  张号栋  
改革开放近40年,家庭收入水平逐年增加,然而家庭收入差距也呈扩大趋势,京津冀地区金融普惠家庭比非金融普惠家庭的收入差距高出全国21 531元,家庭收入差距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影响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和家庭幸福感,探求金融普惠和京津冀家庭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15年CHFS京津冀样本数据,在社区层面估计发现,京津冀社区金融普惠提高10个百分点,社区家庭收入基尼系数显著下降2.42%。在北京和天津地区,社区金融普惠对家庭收入差距没有显著的影响,在河北地区,社区金融普惠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社区家庭收入基尼系数显著下降2.37%。进一步发现,京津冀金融普惠对各分位点家庭收入的影响随着分位点的提高而呈递减趋势,这是金融普惠降低京津冀家庭收入差距的内在原因。文章的政策含义是在京津冀地区,普及金融普惠能够缩小家庭收入差距,增强家庭金融发展协调性,增进家庭福祉,促进京津冀共同繁荣。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志超  杨阳  张号栋  
改革开放近40年,家庭收入水平逐年增加,然而家庭收入差距也呈扩大趋势,京津冀地区金融普惠家庭比非金融普惠家庭的收入差距高出全国21 531元,家庭收入差距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影响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和家庭幸福感,探求金融普惠和京津冀家庭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15年CHFS京津冀样本数据,在社区层面估计发现,京津冀社区金融普惠提高10个百分点,社区家庭收入基尼系数显著下降2.42%。在北京和天津地区,社区金融普惠对家庭收入差距没有显著的影响,在河北地区,社区金融普惠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社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胜利  谢超  杨书华  
采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的数据,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收入、保险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收入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是正向显著的,没有地区和性别差异;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亦是正向显著的,但存在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收入、保险联合对居民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可以通过收入的提升和不同收入群体对保险的心理感受等发生作用,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变化。基于这些基本结论,从增加收入,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和城乡统筹,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政策、资金和人才培养支持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全面改善和提升城乡居民的幸福感。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康宁  
基于中国上市企业微观数据,考察进口扩张对企业与行业内领先企业之间数字技术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扩张可有效助力企业缩短与领军企业的数字技术距离。该结论在采用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以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差距重新测度数字技术距离、处理样本选择偏误等方法进行再次检验后依然稳健。进口扩张的异质性影响渠道和对领军企业数字技术溢出的调节效应渠道是其中的内在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进口扩张对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激烈竞争环境企业以及优良创新环境企业跨越数字鸿沟的促进作用更强。此结论为中国以主动扩大进口助力企业跨越数字鸿沟、推动数字经济平衡发展提供了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骏  
全球信息化潮流势不可挡,中国信息化进程也在大步迈进,伴随着信息化出现的城乡数字鸿沟却成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障碍,其对日益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文章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作用,研究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数字鸿沟同方向变动,城乡数字鸿沟扩大1%,城乡收入差距就会拉大0.013%,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不可小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骏  
全球信息化潮流势不可挡,中国信息化进程也在大步迈进,伴随着信息化出现的城乡数字鸿沟却成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障碍,其对日益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文章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作用,研究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数字鸿沟同方向变动,城乡数字鸿沟扩大1%,城乡收入差距就会拉大0.013%,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不可小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谢金雨   周明生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由数字鸿沟带来的收入差距问题日益突显。本文利用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数字鸿沟指数,以泰尔指数衡量中国省际城乡收入差距,探讨由接入沟、使用沟和获益沟构成的数字鸿沟对中国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在居民收入增加的同时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数字鸿沟对收入差距的作用在区域和省际层面具有异质性。接入沟是影响收入差距的基础性变量,地区经济结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均会对数字鸿沟产生影响。在机制检验中发现,缩小接入沟可以有效缓解数字鸿沟的负面作用,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建设可以显著改善由数字鸿沟带来的收入差距。研究结果表明,在数字经济时代,需要通过进一步便利网络接入、加快发展高质量、提高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水平等方式,以有效消除数字鸿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兰  
选取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新型城镇化、数字鸿沟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可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异质性分析显示,新型城镇化对高分位、东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更大。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新型城镇化可通过缓解一级数字鸿沟及二级数字鸿沟,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门槛效应检验证实,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新型城镇化的单重门槛效应以及数字鸿沟的双重门槛效应。据此,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完善农村数字新基建布局、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的建议,以期为助力共同富裕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