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37)
- 2023(14076)
- 2022(12098)
- 2021(11381)
- 2020(9247)
- 2019(21401)
- 2018(21393)
- 2017(40749)
- 2016(22236)
- 2015(24910)
- 2014(24497)
- 2013(23999)
- 2012(21800)
- 2011(19569)
- 2010(19613)
- 2009(17930)
- 2008(17322)
- 2007(15245)
- 2006(13471)
- 2005(11317)
- 学科
- 济(84416)
- 经济(84325)
- 管理(64400)
- 业(57869)
- 企(48966)
- 企业(48966)
- 方法(35714)
- 数学(30063)
- 数学方法(29703)
- 中国(26233)
- 农(23047)
- 地方(21239)
- 业经(19930)
- 财(19740)
- 学(18411)
- 环境(15991)
- 理论(15588)
- 农业(15238)
- 贸(14870)
- 贸易(14862)
- 和(14827)
- 制(14621)
- 易(14332)
- 划(13774)
- 技术(13663)
- 教育(12507)
- 银(12504)
- 务(12487)
- 银行(12469)
- 财务(12409)
- 机构
- 学院(302191)
- 大学(301245)
- 管理(120915)
- 济(113154)
- 经济(110272)
- 理学(104325)
- 理学院(103117)
- 管理学(101268)
- 管理学院(100720)
- 研究(99461)
- 中国(72910)
- 京(67017)
- 科学(63013)
- 财(50864)
- 所(48662)
- 农(45377)
- 中心(45242)
- 业大(44720)
- 研究所(44335)
- 江(44195)
- 范(42704)
- 北京(42692)
- 师范(42333)
- 财经(40697)
- 院(37095)
- 经(36885)
- 州(36614)
- 农业(35290)
- 师范大学(33908)
- 技术(33447)
- 基金
- 项目(209531)
- 科学(164161)
- 研究(155996)
- 基金(149151)
- 家(128723)
- 国家(127593)
- 科学基金(110366)
- 社会(96266)
- 社会科(91017)
- 社会科学(90992)
- 省(82605)
- 基金项目(80001)
- 教育(71743)
- 自然(71660)
- 自然科(69946)
- 自然科学(69933)
- 划(69733)
- 自然科学基金(68607)
- 编号(65580)
- 资助(60167)
- 成果(52952)
- 重点(46559)
- 课题(45368)
- 发(45203)
- 部(44651)
- 创(43609)
- 创新(40504)
- 项目编号(40193)
- 科研(39399)
- 大学(38818)
- 期刊
- 济(127472)
- 经济(127472)
- 研究(88624)
- 中国(59167)
- 学报(45908)
- 管理(44358)
- 科学(42847)
- 农(41308)
- 教育(40029)
- 财(37397)
- 大学(34724)
- 学学(32051)
- 农业(29041)
- 技术(27301)
- 融(23489)
- 金融(23489)
- 业经(22548)
- 图书(19798)
- 经济研究(19475)
- 财经(18448)
- 问题(17550)
- 经(15661)
- 科技(15183)
- 理论(14693)
- 业(14629)
- 现代(14562)
- 技术经济(13795)
- 实践(13701)
- 践(13701)
- 发(13597)
共检索到442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孔伟 任亮 王淑佳
绿道作为一种绿色线性空间,已成为城市绿色发展的普遍选择。建设京津冀绿道示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张家口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多重叠加的历史机遇。通过分析当前张家口绿道建设存在的"重视不够、零星分布、配套落后、内容单调、产业缺失、知名度低"等瓶颈,提出编制专项规划、秉持生态理念、打造全域旅游、整合城市空间、丰富绿道功能、突出地方特色、完善配套设施、举办体育活动、打造绿道品牌、鼓励多元参与、辐射贫困乡村的绿道示范城市建设对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杨 宋志超
京津冀地区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环境问题,严重阻碍了当前的经济发展,海绵城市建设对于解决京津冀地区水资源问题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基于国内面临的水环境问题,阐述全国及京津冀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现状,从融资模式、政策制度、全民参与方面提出建议,并对京津冀地区海绵城市未来发展做了总结。
关键词:
海绵城市 京津冀 水资源 生态环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楼梦醒 冯长春
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对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数量和区域差异进行研究。针对2000-2013年的市级面板数据,构建京津冀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驱动力模型,并分析核心变量对京津冀整体和区域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作用差异。结果显示,京津冀整体层面的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由三产产值、地方财政支出、公路营运里程和房屋施工面积这4个变量决定,对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的影响作用最大的是三产产值及房屋施工面积。而对于不同类别的城市来说,其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的核心驱动力存在着明显差异,常住人口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作用随着城市规模的升高而递减,超大城市的建设用地数量受到第三产业的驱动,而特大城市受到第二产业的影响更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兰学莉 温夫成 李英
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北方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这里既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北方的经济中心,有着巨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但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相比,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还受到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其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对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现状和特征的系统分析,结合对珠三角和长三角发展的启示,提出应从强化合作意识、突出"双核"驱动作用、完善区域产业链条以及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等方面制定、实施京津冀区域发展战略。
关键词:
城市群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董晓峰 梁颖 侯波 陈鹭
城市群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区域,承担着推动国家经济增长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任。但随着城市群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面临统筹空间景观结构,构建鲜明的空间秩序,加强区域认同等一系列挑战,亟需通过城市群绿道建设统筹认同与景观生态提升,改善城市群生态环境。基于此,在对传统的资源环境评价方法进行改进基础上,充分借鉴了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的景观生态规划思想、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双评价"、国家公园自然文化保护体系构建与全域旅游观等新思路,从生态、景观和交通等方面构建了涉及14个指标的定量化区域绿道选线模型,并将其运用于京津冀城市群的绿道选线规划之中,提出了7条绿道选线方案。最后从政策保障、基础设施配置、带动周边区域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绿道实施策略。期望能够为城市群的生态廊道体系构建与文化生态品质提供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海龙 朱洪兴
选取京津冀地区的12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力分析找出京津冀地区城市中核心城市的引力范围。选取了30个指标作为因子变量,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指标进行归类,然后通过对影响城市引力的各因素进行分析来界定城市规模,再通过引力模型得出了京津冀地区京津双核城市的引力作用效应,并界定了两核心城市的引力范围,对京津冀地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城市圈 引力模型 因子分析 引力范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珉 王刚 张玉静
北京、天津和河北3个地区生态安全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在生态安全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三地的生态功能与生态格局需要统一规划。文章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分析了20012013年间京津冀三地的生态承载力,并对京津冀三地生态综合情况进行评价,判断京津冀生态服务能力。结合京津冀生态一体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利用SWOT战略分析,提出京津冀生态安全一体化战略选择,进而提出京津冀生态安全一体化政策建议:应建立协同管理机制,统一划定生态红线;加大政策扶持,在重点领域优先突破;重视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开展生态文明绿色实践;系统布局,
关键词:
京津冀 生态安全一体化 生态足迹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珉 王刚 张玉静
北京、天津和河北3个地区生态安全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在生态安全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三地的生态功能与生态格局需要统一规划。文章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分析了2001~2013年间京津冀三地的生态承载力,并对京津冀三地生态综合情况进行评价,判断京津冀生态服务能力。结合京津冀生态一体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利用SWOT战略分析,提出京津冀生态安全一体化战略选择,进而提出京津冀生态安全一体化政策建议:应建立协同管理机制,统一划定生态红线;加大政策扶持,在重点领域优先突破;重视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开展生态文明绿色实践;系统布局,谋划建设一批新兴工程。
关键词:
京津冀 生态安全一体化 生态足迹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明焱 王刚 于伯康
京津冀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文章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京津冀3省市在2001~2013年间生态足迹数值呈上升趋势,生态承载力数值呈下降趋势,总体生态足迹大于生态承载力,生态运行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要实现京津冀生态安全的一体化发展,必须转变消费模式,协同互助,实现资金、技术资源共享,同时注重对土地资源的恢复与保护,提高土地的承载力。
关键词:
京津冀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方创琳
未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的重点是推进区域性产业发展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区域性市场建设一体化、城乡统筹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社会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协同发展,应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公共财政专业委员会,建立京津冀一体化的公共财政储备制度;彻底根治雾霾,推进环境保护一体化;实行人地指标同步转移,构建自下而上的四级建设用地一体化统筹调剂体系;建立"点对点、园对园"的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对接机制,培育一批特色微中心。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鲁继通 祝尔娟
从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和突出问题等方面可以系统分析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现状及趋势特征。基于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实际,探讨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应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在全面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以京津双城联动为突破口,以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为保障,以北京城市功能疏解为契机,在空间重要节点上率先实现重大突破。
关键词:
京津冀 城市群 空间优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方创琳
未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的重点是推进区域性产业发展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区域性市场建设一体化、城乡统筹与城乡发展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社会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协同发展,应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公共财政专业委员会,建立京津冀一体化的公共财政储备制度;彻底根治雾霾,推进环境保护一体化;实行人地指标同步转移,构建自下而上的四级建设用地一体化统筹调剂体系;建立"点对点、园对园"的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对接机制,培育一批特色微中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保林 户艳领 李依弯
提高绿色创新效率是解决城市群发展中各种问题、推进协同发展的必经之路。基于2006—2018年京津冀城市群的面板数据,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度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进而运用莫兰指数分析其空间关联,并进一步构建经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和空间杜宾模型展开溢出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城市间的绿色创新效率差距有所缩小,但整体上仍不均衡;京津冀城市群的绿色创新效率存在空间正自相关性,呈现高高聚集、低低聚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程度对城市群的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对外开放程度、城市人口、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对城市群的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治宇 陈海涛 洪帅
绿色发展是我国新时期一个具有紧迫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命题。京津冀地区是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前沿阵地,推进该区域绿色协同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区域合作正从功能性合作向制度性合作转变,但区域竞合关系仍对绿色协同发展有重要影响。文章从京津冀三地竞合视角分析绿色协同发展空间差异特征和发展现状,以环境和经济动态均衡发展理论为依据,分析区域绿色协同发展影响因素,明确竞合态势下区域绿色发展需求,提出推进区域绿色协同发展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关键词:
竞合 京津冀 绿色 发展 政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蔡雪媛 化秋平 李红花
同根同源的文化背景、同一整体的地理优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京津冀文化对接的机遇优势;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物质基础薄弱、区域一体化产生标准齐一的"异化文化"、三地文化的"马太效应"是京津冀文化对接的现实挑战;传承并创新文化基点、彰显三地文化个性,注重以强带弱、保持三地文化强大的张力与活力,协同发展区域经济、建立文化对接物质基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文化对接的基本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