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31)
- 2023(11821)
- 2022(10498)
- 2021(10056)
- 2020(8430)
- 2019(19534)
- 2018(19820)
- 2017(38685)
- 2016(21072)
- 2015(23965)
- 2014(24124)
- 2013(24012)
- 2012(22133)
- 2011(19919)
- 2010(20037)
- 2009(18732)
- 2008(18327)
- 2007(16389)
- 2006(14632)
- 2005(12693)
- 学科
- 济(86620)
- 经济(86518)
- 业(65710)
- 管理(57489)
- 农(47621)
- 企(44889)
- 企业(44889)
- 方法(38366)
- 数学(33213)
- 数学方法(32793)
- 农业(31674)
- 业经(22553)
- 中国(21054)
- 财(19184)
- 学(18700)
- 地方(17642)
- 制(16750)
- 贸(15285)
- 贸易(15277)
- 易(14837)
- 理论(13755)
- 技术(13288)
- 银(12713)
- 策(12687)
- 银行(12671)
- 和(12598)
- 环境(12501)
- 发(12493)
- 行(12009)
- 体(11953)
- 机构
- 学院(302881)
- 大学(302506)
- 管理(123559)
- 济(118864)
- 经济(116187)
- 理学(107757)
- 理学院(106608)
- 管理学(104689)
- 管理学院(104180)
- 研究(99025)
- 中国(76733)
- 农(68234)
- 京(64272)
- 科学(63288)
- 业大(52859)
- 农业(52469)
- 财(51156)
- 所(50330)
- 中心(46775)
- 研究所(45856)
- 江(44526)
- 财经(41397)
- 北京(40107)
- 范(39988)
- 师范(39656)
- 经(37712)
- 州(36431)
- 院(34631)
- 经济管理(34168)
- 经济学(33165)
- 基金
- 项目(207610)
- 科学(162529)
- 研究(152713)
- 基金(150250)
- 家(130367)
- 国家(129190)
- 科学基金(110898)
- 社会(94831)
- 社会科(89305)
- 社会科学(89280)
- 省(81690)
- 基金项目(80863)
- 自然(72578)
- 自然科(70865)
- 自然科学(70848)
- 自然科学基金(69593)
- 教育(68509)
- 划(67568)
- 编号(64465)
- 资助(61637)
- 成果(51815)
- 部(45673)
- 重点(45205)
- 发(43985)
- 创(42528)
- 课题(42426)
- 创新(39500)
- 科研(39374)
- 教育部(38600)
- 大学(38504)
- 期刊
- 济(134992)
- 经济(134992)
- 研究(86567)
- 农(69767)
- 中国(57858)
- 学报(50634)
- 农业(47054)
- 科学(46539)
- 管理(40857)
- 大学(38929)
- 学学(36780)
- 财(36413)
- 教育(32170)
- 融(30805)
- 金融(30805)
- 业经(27230)
- 技术(25566)
- 业(21798)
- 财经(19350)
- 问题(18584)
- 经济研究(18158)
- 版(16669)
- 图书(16543)
- 经(16281)
- 理论(15779)
- 技术经济(15199)
- 科技(15123)
- 农村(14949)
- 村(14949)
- 实践(14696)
共检索到442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龚良红 李增
农村金融发展的滞后已经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信息不对称引致的逆向选择问题导致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惜贷"战略的蔓延。本文通过比较有限次重复博弈和无限次重复博弈,以及有限次重复博弈不同阶段中农户的战略选择,提出通过采用有区别的贷款担保制度有利于提高农村金融的效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性玉 陈光 王梦 张悦
从河南农户和金融机构两个不同主体研究河南农户信贷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当前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产生农户金融抑制的主要原因,进而导致了多数农户无法获得信贷资金。通过博弈分析给出了解决河南农户信贷困境的政策思路,这对河南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金融抑制 农村信贷 博弈分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庭强 王冀宁
一般认为信用风险的发生源于违约,信用风险控制应重点解决好两个方面问题,一是信用风险度量;一是主观信用风险控制。本文主要将论及后者,从博弈论的角度,探讨农村金融机构如何在不对称信息情况下实施有效积极的管理措施,激励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信贷后活动,有效控制小额信贷的风险的发生概率。研究认为:农户投资项目的成功率和国家的农村政策是影响农户小额信贷安全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农户 小额信贷 风险 金融机构 博弈模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绍进 李珍梅 李善民
农户违约是农贷市场健康发展的掣肘和顽疾。通过博弈论视角能够有效揭示农贷市场违约的微观机制,贷前信号博弈表明:农户的信息披露可以有效规避贷前的逆向选择问题、促使分离均衡的实现,有利于农贷市场资源配置和借贷双方福利改进。贷后战略博弈表明:银行实行合理监督、改进贷款契约设定,可以规避贷款后的道德风险、提高农户守约概率。据此,提出降低农贷市场违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贷市场 信贷违约 信号博弈 战略博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乾宇 侯祖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性玉 杨涛 王开阳
本文以信号传递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号传递博弈分析框架,研究农户信贷中社会资本的信号传递机制,并讨论了如何依据社会资本来区分不同农户的风险类型。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资本可以作为一种抵押替代传递出农户的风险状况;(2)当社会资本处于一定区间内时,农户与金融机构间的信号传递博弈达到分离均衡,此时社会资本可以准确的传递出农户的风险类型;否则会出现混同均衡,无法传递有价值的信号;(3)金融机构可以在信贷业务中设置社会资本门槛,以规避信用风险;农户可以调整所提供的社会资本,以增加获得贷款的可能性。
关键词:
博弈论 信号传递 社会资本 农户贷款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徐和清
农户供应链消费信贷是银行适应农村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发展需要所推动的金融服务创新,它创新农户信贷物质基础和还款方式,优化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结构,从而拓展农户消费信贷市场。为促进其健康发展,应促进农户与龙头企业由商品买卖关系向利益共同体关系深化发展,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合理定位及有序竞争,创新农村信贷市场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加强对农户消费信贷全过程管理,创新农户消费信贷保障及保险制度。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农户 消费信贷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栋
发展中国家大多制定了优惠信贷政策支持农户,由于国家政策取向,农户正规信贷内涵早已超越了单纯信贷视角。相关研究演进过程中,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信贷约束等不断被整合进理论框架,实证模型表达形式也越来越缜密。但是,历史文献多采取农户视角判断农户正规信贷效率,研究结论也各执一词。农户正规信贷涉及多方利益,国家、农村金融机构都是利益主体,忽视任何一方的研究框架都不完整。从新近进展来看,国家效用等制度因素已经逐渐进入研究视野,农村金融机构研究也越来越贴近现实,这些都是农户正规信贷研究颇具意义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农户正规信贷 国家效用 农村金融机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令安
一、研究背景1.1 1987.10——1989.2,“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投资与生产率”研究课题,在全国5省6县1200个样本农户中进行。这次大规模地问卷调查,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以玉米、水稻、小麦为主要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有代表性地选择了三大类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玉米高产区吉林、水稻产区江苏和江西、小麦产区河北和河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定祥 田庆刚 李伶俐 王小华
本文利用判断抽样方法,定点选取了全国15个省份较贫困地区的1156户暂时性贫困型农户为对象,对贫困型农户信贷需求和信贷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贫困型农户信贷需求、正规和非正规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贫困型农户都有信贷需求,且以中短期小额需求为主,但实际发生借贷行为的贫困型农户较少,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过贷款的贫困型农户更少,金融需求满足率极低。实证结果表明:家庭耕地面积、年人均收入水平、固定资产价值、农业生产支出占比、教育支出占比对贫困型农户信贷需求具有显著影响。在众多可能的因素中,只有家庭耕地面积、农业生产支出占比对贫困型农户的正规信贷选择...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莫媛 钱颖
基于江苏省2015年633户创业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需求可观察的双变量Probit模型对银农关系深度、广度和密度与创业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之间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关系深度中的信用社社员和信用户身份对创业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关系密度中的银农距离和拖欠款经历则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关系广度在竞争度低的农村信贷市场上负向作用不显著。此外,对于个体户和企业形式的创业项目来说,大部分金融机构仍将能否提供抵押物作为是否放贷的主要依据,而增加地方金融资源供给、引入市场竞争有助于提高创业农户获得正规贷款的概率。
关键词:
创业农户 银农关系 信贷可得性 正规金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典军 张晓涛
近年来农民"贷款难"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农户是最主要的农村金融需求主体。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在准确把握农村金融需求的基础上采取有效对策。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户贷款需求、获得情况以及来源、期限、规模、成本、使用结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农户 信贷需求 获得 实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小知 米运生 杨天健 石晓敏
金融需求通常随居民收入增长而快速增加。但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农户的信贷数量增速随着收入增长而停滞甚至下降。学者们将此视为一种异象,并提供了歧义性的解释。为解释其合理性并整合认识分歧,本文利用全国代表性省份2704份抽样数据,使用有序Logit模型、非参数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倒"U"理论:对于生存小农来说,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信贷需求,以满足家庭消费最大化目标;随着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生存小农成为"理性人",从而减少了信贷需求。其作用机理是,农地经营权产权残缺和土地细碎化农户限制了农业资本形成和生产规模扩大。同时,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使得农户的务农机会成本增加,从而减少其对信贷的需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俊 罗丹 程郁
本文以Iqbal模型框架为基础,利用1962户农户调查数据,对利率的外生性、农户借贷发生率、农户借贷需求规模方面进行了数理分析,结论认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是外生的,利率并不是农户借贷的主要考虑因素,农户家庭收入、生产经营特征和家庭特征是农户借贷需求行为的决定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