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86)
2023(10486)
2022(8863)
2021(7886)
2020(6544)
2019(14577)
2018(13922)
2017(26500)
2016(14533)
2015(15738)
2014(15299)
2013(14909)
2012(13464)
2011(12271)
2010(12173)
2009(11286)
2008(11078)
2007(9839)
2006(8661)
2005(7764)
作者
(43031)
(36208)
(35936)
(34028)
(22755)
(17407)
(16001)
(13915)
(13620)
(12681)
(12372)
(11921)
(11642)
(11302)
(11285)
(11006)
(10983)
(10749)
(10377)
(10351)
(9155)
(8699)
(8596)
(8171)
(8108)
(8062)
(7936)
(7882)
(7154)
(7115)
学科
(54409)
经济(54303)
管理(50192)
(44354)
(36780)
企业(36780)
方法(24726)
数学(21981)
数学方法(21816)
(19482)
(15991)
(15375)
中国(14704)
业经(13330)
(11413)
贸易(11404)
(11319)
财务(11301)
财务管理(11278)
(11138)
(10965)
(10873)
企业财务(10771)
技术(10439)
农业(10147)
(10061)
银行(10016)
环境(9809)
(9489)
(9446)
机构
大学(207723)
学院(205732)
(87538)
经济(85958)
管理(79587)
理学(69921)
理学院(69160)
研究(68296)
管理学(68102)
管理学院(67734)
中国(51277)
(42860)
科学(42104)
(41881)
(40640)
业大(34631)
(34419)
财经(33839)
农业(32240)
中心(31402)
研究所(31371)
(30943)
(30901)
经济学(28181)
经济学院(25710)
财经大学(25440)
北京(25238)
(24636)
(23730)
师范(23340)
基金
项目(146142)
科学(116353)
基金(109901)
研究(100686)
(98313)
国家(97541)
科学基金(83760)
社会(68575)
社会科(65234)
社会科学(65220)
基金项目(58747)
(56293)
自然(55098)
自然科(53929)
自然科学(53911)
自然科学基金(53037)
(48000)
教育(46522)
资助(43219)
编号(37198)
重点(33292)
(32992)
(31810)
(31510)
(30063)
国家社会(29905)
创新(29628)
成果(28992)
科研(28556)
教育部(28497)
期刊
(90153)
经济(90153)
研究(58272)
中国(42381)
学报(39026)
(35873)
(34099)
科学(33516)
管理(29657)
大学(29450)
学学(28119)
农业(23592)
(18756)
金融(18756)
教育(17770)
财经(17434)
经济研究(15486)
技术(15050)
(14998)
业经(14562)
(12721)
问题(12092)
(10992)
业大(10586)
科技(10550)
(9864)
技术经济(9575)
农业大学(9200)
商业(9186)
理论(9174)
共检索到299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元元  时勘  殷融  
工作投入是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情绪饱满、积极融入的状态,是连接员工自身特质与个体绩效、组织绩效的纽带,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前人很少从匹配的角度来探索其影响因素,本文基于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探讨员工与组织的多重匹配因素对其影响机制。通过对686名工作年限2年及以上的员工进行调查发现,员工-组织匹配(P-O)不仅可以直接预测员工的工作投入,还可以通过员工-工作匹配(P-J)、员工-团队匹配(P-G)的间接路径对其产生影响,员工-主管匹配(P-S)在P-O匹配对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怀勇  刘永芳  
采用实验法探讨了调节匹配、冒犯程度及归因类型对员工宽恕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1)冒犯程度影响宽恕决策,相比严重冒犯,遭受轻微冒犯组员工更倾向于做出宽恕决策;(2)冒犯程度和调节匹配对宽恕决策有交互影响,当遭受轻微冒犯时,调节匹配组员工更倾向于做出宽恕决策,而当遭受严重冒犯时,调节不匹配组员工更倾向于做出宽恕决策;(3)归因类型和调节匹配对宽恕决策有交互影响,当进行错误归因时,调节匹配组员工更倾向于做出宽恕决策,而当进行正确归因时,两种调节匹配组员工在宽恕决策上无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晋  李晏墅  张春梅  
社会转型过程中,中西文化的融合使得员工同时内化了传统性和现代性观念,成为"双文化"员工。本文分析"双文化"员工多重匹配感的形成机制,并将员工多重匹配感聚焦在工作匹配感和组织匹配感。结合文化框架转换模型,从工作和组织的视角,将环境因素分为角色明确和组织公平,分析社会转型中"双文化"员工与环境因素的互动,以此界定员工多重匹配感的形成过程。研究发现,过程明确与传统性相符,促进了员工的工作匹配感;程序公平与现代性相符,促进了员工的组织匹配感。本文还对目标明确与分配公平的理解进行了扩充,为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希  樊治平  李玉花  
针对员工与工作任务的匹配决策问题,首先分析了员工与工作任务匹配的个体因素和协同因素,个体因素涉及工作耐受力、工作持续性和技能任务匹配度等方面,而协同因素涉及协同成本和协同公平性等方面;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综合考虑个体与协同因素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基于隶属度函数的加权和方法将多目标优化模型转化为线性规划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可得到员工与工作任务的合理匹配结果。实例分析表明,本文给出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贵梅  樊耘  于维娜  颜静  
员工的建言行为对处于动态的、复杂的和多变的环境中的组织尤为重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有机整合个体对自身与组织的价值观匹配的认知、组织自尊、情感承诺和感知的组织支持,试图揭示多个因素对建言行为的复杂作用机理。对多行业的330套配对样本的实证分析证实:员工-组织价值观匹配对员工的建言行为具有积极影响;情感承诺中介员工-组织价值观匹配对建言行为的影响;当感知的组织支持较高时,不仅增强了员工-组织价值观匹配和情感承诺各自对建言行为的积极作用,而且增强了因员工-组织价值观匹配产生的情感承诺对建言行为的积极影响;员工-组织价值观匹配不仅积极影响员工的组织自尊而且进一步影响情感承诺,从而促进员工的建言行为。文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悦  王怀勇  
基于积极心理学研究视角,探讨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双元行为的影响,并对其中的多重中介机制进行分析。基于高科技行业员工的研究结果表明,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双元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在间接影响方面,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双元行为产生影响的路径有两条,一是通过影响员工活力而影响其双元行为;二是通过影响员工活力而正向影响其学习目标导向,进而对双元行为产生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悦  王怀勇  
基于积极心理学研究视角,探讨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双元行为的影响,并对其中的多重中介机制进行分析。基于高科技行业员工的研究结果表明,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双元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在间接影响方面,优势匹配感对员工双元行为产生影响的路径有两条,一是通过影响员工活力而影响其双元行为;二是通过影响员工活力而正向影响其学习目标导向,进而对双元行为产生影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肖克奇  
即使员工的专业水平、学历等素质及能力与从事的岗位相匹配,但是人格类型、职业兴趣与岗位不匹配,员工也无法取得高绩效。为了应对快速发展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企业不得不频繁地进行变革与创新,解决如何让员工尽快适应新环境、胜任新岗位等问题;个性张扬、强调自我并逐渐成为员工队伍主流的80、90后员工,很容易因为在一家企业呆得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本华  
人与组织道德匹配是从道德的角度分析员工与组织间的匹配问题。文章探讨了人-组织道德匹配的概念、模型及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认为当人与组织的道德匹配度高时,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及行为有积极影响,建议从增加违约成本、加强舆论监督、改进企业领导者道德标准等方面提升企业道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健  马士斌  
来自全国五个省市区的524份样本显示:(1)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员工的个人兴趣与职业匹配程度很低,反映出我国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落后;(2)不同所有制、不同学历员工对兴趣与职业匹配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员工对此感知差异亦有一定显著性,不同性别员工感知无差异。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于洪霞  
本文使用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研究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实际学历与工作所需学历的匹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总体来说,样本中约有57%的高校毕业生工作所需学历与自身学历相符,在剩余毕业生中,向上错配和向下错配的比例相当,不能认为存在过度教育。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学校类型和学科门类等是影响学历匹配情况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专业不匹配和学历不匹配同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本文认为提高教育质量和调整学科结构是改善学历错配情况的有效措施。研究还表明,各影响因素对向上错配和向下错配的作用具有非对称性,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考虑到这种差异。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元元  时勘  
新入职员工职业适应性是员工职业发展的关键,但目前尚没有研究者探索匹配性因素对新入职员工职业适应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配对数据,探索P-O匹配,P-J匹配,P-G匹配对新入职员工职业适应性的影响机制。对419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P-O匹配,P-G匹配对新入职员工职业适应性的影响显著,且P-O匹配对新入职员工职业适应性的影响间接通过P-G匹配来实现;P-J匹配对新入职员工职业适应性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对新入职员工来说,多种匹配因素中对其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是员工与团队的匹配,员工与组织的匹配对其适应性产生间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元元  时勘  
新入职员工职业适应性是员工职业发展的关键,但目前尚没有研究者探索匹配性因素对新入职员工职业适应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配对数据,探索P-O匹配,P-J匹配,P-G匹配对新入职员工职业适应性的影响机制。对419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P-O匹配,P-G匹配对新入职员工职业适应性的影响显著,且P-O匹配对新入职员工职业适应性的影响间接通过P-G匹配来实现;P-J匹配对新入职员工职业适应性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对新入职员工来说,多种匹配因素中对其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是员工与团队的匹配,员工与组织的匹配对其适应性产生间接影响,员工与工作的匹配对其适应性影响不明显。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慧娟  龙立荣  
随着个体—环境匹配研究的日益深入,不少研究者开始反思已有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指出员工与工作环境的匹配是一个动态的交互作用过程,而目前许多研究都忽略了个体—环境匹配的动态性。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职业理论、群体与组织行为理论及相互作用理论三个角度,回顾和评价了五个能够反映动态思想的匹配模型,并基于动态研究的视角指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闫培林  
工作重塑作为一种员工主动性行为,正日益成为组织行为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以往研究分别探讨了工作重塑对人-工作匹配、工作意义、工作投入的影响,而未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整合性研究。对263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一个串联中介模型。研究表明:人-工作匹配在工作重塑与工作意义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工作意义在工作重塑与工作投入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工作意义在人-工作匹配与工作投入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人-工作匹配、工作意义在工作重塑与工作投入关系中具有串联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