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44)
2023(11677)
2022(9766)
2021(9068)
2020(7565)
2019(16815)
2018(16786)
2017(30876)
2016(17158)
2015(18711)
2014(18387)
2013(17413)
2012(15823)
2011(14360)
2010(14959)
2009(14518)
2008(14399)
2007(12769)
2006(11652)
2005(11030)
作者
(46709)
(38942)
(38825)
(37190)
(24876)
(18486)
(17679)
(15032)
(14791)
(14029)
(13451)
(13214)
(12566)
(12443)
(12426)
(12133)
(11504)
(11449)
(11433)
(11248)
(9876)
(9581)
(9401)
(9093)
(8875)
(8857)
(8721)
(8625)
(7846)
(7564)
学科
(58534)
经济(58420)
管理(51531)
(47274)
(39453)
企业(39453)
方法(21926)
(21843)
中国(20690)
(20627)
数学(18368)
数学方法(17990)
(17725)
业经(15802)
(15344)
银行(15325)
(14638)
(14252)
(13465)
金融(13461)
(12678)
(12160)
财务(12130)
财务管理(12091)
体制(12005)
理论(11790)
企业财务(11441)
(11325)
保险(11234)
(11028)
机构
大学(233428)
学院(232242)
(92123)
经济(89955)
管理(85134)
研究(79520)
理学(71354)
理学院(70487)
管理学(69112)
管理学院(68649)
中国(65443)
(52148)
(49191)
科学(46245)
(39706)
财经(38924)
(38463)
中心(37037)
(35881)
研究所(35336)
(35114)
(32099)
师范(31784)
北京(31207)
业大(30581)
(30075)
(29001)
财经大学(28820)
经济学(28690)
农业(27754)
基金
项目(148117)
科学(117311)
研究(111912)
基金(107445)
(92923)
国家(92111)
科学基金(79237)
社会(71933)
社会科(67981)
社会科学(67967)
(57368)
基金项目(55267)
教育(53102)
自然(49225)
(48685)
自然科(48089)
自然科学(48073)
自然科学基金(47223)
编号(45899)
资助(43520)
成果(39837)
重点(34035)
课题(33205)
(33128)
(33128)
(31084)
(31039)
国家社会(30049)
(29955)
创新(29119)
期刊
(109856)
经济(109856)
研究(78800)
中国(54110)
(42013)
学报(34392)
(34041)
教育(33656)
管理(33575)
科学(32357)
(31021)
金融(31021)
大学(26967)
学学(24928)
农业(21871)
财经(19674)
技术(19411)
业经(17742)
经济研究(17230)
(16804)
问题(13570)
(11864)
(11412)
理论(11296)
(10761)
图书(10744)
财会(10489)
现代(10193)
会计(10170)
实践(10104)
共检索到374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宝庆  张善超  樊亚峤  
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招生体系是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回归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然而,多元行动主体基于自身制度逻辑展开的博弈使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隐含了一定风险。为此,我们应采取相应的风险规避策略,包括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自我变革、吸纳系统外力量的参与、加强对程序制度设计及制度执行情况的监控、"多中心"的规避风险方式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董凌波  冯增俊  
学考作为高校招生录取依据的新功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在我国,学考和高考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职责混淆、学考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学考和高考管理权限不明晰等问题,使学考在促进我国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面的作用有限,高考改革举步维艰。本文认为,学考与高考在性质和功能上有着明显区别,但在高校招生录取中又是相互联动的。今后我国高考改革应该致力于正确定位政府在学考和高考中扮演的角色,明确学考和高考的组织机构和职能,为我国高考实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打下基础。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焕霞  廖伯琴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为适应新课程改革而建立的一项大型教育考试制度,对推动课程、教学及高考制度改革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认识不足、考试失范、分数绩效作用不大等诸多问题,陷入考试与评价"形式主义"的现实窘境。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现行高考制度的强势性影响是主因,另一方面,学业水平考试本身的性质定位、功能定向、建模形态等也存在偏失,需要进行理性检视。应从完善"国家课程测验"制度立法、建立专业机构、克服考试形式主义和高中教育功利主义倾向等层面对其进行制度反思,建立明确的考试标准、提高测查工具的专业化水平、增强绩效分数的权威性和应用性,加强组织管理的规范性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宝庆  吕婷婷  
我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制度化过程中遭遇认同困境、制度动力不足和实施效率低下等问题。新制度主义为解释我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制度化困境提供了分析框架。本文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的"合理性"机制理论、历史制度主义的"路径依赖"理论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博弈论"三大观点,认为新制度的"合法性"危机、原有体制的路径依赖以及制度变革中的权力与利益博弈是产生我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化难题的原因。因此,我们应营造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相适应的内外部环境,解除其合法性危机;实现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模式的整合,突破路径依赖的锁定效应;完善制度设计,改变博弈双方的支付结构,实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利益共享。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向东  崔允漷  
通过收集12个国家和地区的学业水平考试情况,分析总结了当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设置体系、功能定位、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并指出世界各国或地区学业水平考试的共同特征,如以相关课程内容和标准为开发依据,考试科目的必考与自选相结合,注重考察学生能力,综合运用多元评价方式以及采取灵活的评价制度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对我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模式、功能定位、与大学入学考试的关系、内容与方式以及组织与实施方面的具体构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梁倩  林克松  朱德全  
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减负"政策的实施身处于国家逻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逻辑和中小学校逻辑的共同治理之中,多元行动主体和多重制度逻辑的错乱交互导致了课业负担问题治理的困境。以"复杂性"思维驾驭"减负"问题、坚持多元行动主体的实践跟进,呼吁社会、家庭、教师等多方力量的积极回应,应是未来我国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治理的可行之道。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斌  
校企合作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而又难以突破的话题,在当前校企合作治理公共理性缺失和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国家、地方教育部门、职业院校和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在参与校企合作过程中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形成了各自的行为逻辑,这些行为逻辑相互作用和影响,使校企合作治理陷入层层困境。面对错综复杂、相互交织的制度逻辑关系网,建立明晰的校企合作产权制度,完善校企合作执行中的"委托-代理"制度和实现"多中心"治理应成为进一步优化校企合作治理的策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志芳   杜时忠  
自《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颁布以来,教师评价制度改革呈现出文本规定与实际做法偏离的阻滞现象,表现为政策虚化、目标偏移、内容异变。教师评价制度改革涉及国家、地方、学校和教师等多元主体,他们分别在各自领域遵循规范逻辑、行政逻辑、组织逻辑和发展逻辑,以不同的行为方式作用于教师评价制度改革,使其从受限逐步走向偏离、变形和异化。这些制度逻辑会形成冲突型和联盟型两种关系模式,教师评价制度改革阻滞正是多重制度逻辑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走出教师评价制度改革阻滞困境必须实现多重制度逻辑的同向互构,秉持制度逻辑的辩证思维,凸显“人是制度目的”的终极关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思懿  赵文华  
在美国终身教职制度的变迁过程中,不同制度主体均参与其中,上至州立法机构和州高等教育委员会,下至教师群体及大学董事会和管理层,此外还有AAUP等行业协会组织,这些代表不同利益的制度主体通过推动或抵制终身制改革形塑了不同的制度逻辑。本文基于"多重逻辑的制度变迁分析框架",将影响美国终身教职制度变革的制度逻辑概括为五种:国家逻辑、市场逻辑、大学管理逻辑、学术逻辑、行业逻辑,其中国家逻辑以州立法机构和州高等教育委员会为代表,市场逻辑体现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及学术劳动力市场和消费者市场的变化,大学管理逻辑以校董会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志军  王宏伟  
新一轮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对高中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此政策设计注重赋予学生选择权,是对学生"专业性向"的充分关注与尊重;规定"不分文理科",有利于跨跃"两种文化"鸿沟;破解录取依据的单一化,有利于增强高中与大学教育的关联度。与此同时,在进一步深化实施过程中,高中教育将面临着行政班建制存废的焦虑、学生自主选课选考的盲目、个性化学业指导的缺席、学科教师队伍的结构性失衡等诸多风险与挑战。面向未来,高中教育应着力于实现理顺行政班与走班制度的内在关系、推进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建立学生发展成长导师制度以及构建区域性教师流动机制等路径超越。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善超  靳玉乐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中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链。在委托——代理模式下,改革委托人与代理人间相互博弈产生的逆向选择、道德困境致使改革遭遇认知偏差、治理滞后、执行效率偏低及效果偏离目标的困境。完善改革信息传输渠道、建构有力的激励、监督机制是改革突破上述困境的可行之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蕾  严毛新  
任何场域中的秩序都存在多种核心制度,每种制度都存在一些核心逻辑,高校创业教育深受三种制度逻辑影响,即行政制度逻辑、市场制度逻辑、学术制度逻辑。过去20多年中,中国高校创业教育中行政制度逻辑影响有力,市场制度逻辑和学术制度逻辑影响相对偏弱。受行政制度逻辑主导,中国高校创业教育成功走过了"观念普及型创业教育阶段",而且过程高频、成果高效。过去10年,市场制度逻辑的影响在高校逐渐发力,受此影响,中国高校结合时代需求,突出高校优势,高校创业教育进入了"网络助推型创业教育阶段",而且成效正在进一步显现。今后随着高校内涵建设不断深入,学术制度逻辑将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学术引领型创业教育阶段"将会到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锋正  苗彦恺  
我国高校绩效管理受到多重制度逻辑的影响,也反向影响或助推多重制度逻辑的演进。在这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和渐进的制度变迁过程中,我国高校绩效管理表现出绩效管理的目标导向与战略定位脱节、业务考核与反馈管控脱节、制度刚性与文化柔性脱节等问题。通过多重制度逻辑视角下绩效管理的外源性模式与内生性模式的分析,提出化"绩效至上"为"绩效导向"、化"短期效应"为"战略驱动"、化单纯的"制度刚性"或单纯的"文化柔性"为"刚柔相济"等策略选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宏贵  蒋艳芬  
制度逻辑在制度理论研究当中一直备受关注。新制度研究者集中于社会层面和场域层面来研究制度逻辑,而近几年制度研究者开始致力于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制度逻辑是如何具体地被应用。基于现有相关文献,本文对制度逻辑到多重制度逻辑的实践演化、多重制度逻辑的微观实践,以及多重制度逻辑对微观实践行动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宏贵  蒋艳芬  
制度逻辑在制度理论研究当中一直备受关注。新制度研究者集中于社会层面和场域层面来研究制度逻辑,而近几年制度研究者开始致力于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制度逻辑是如何具体地被应用。基于现有相关文献,本文对制度逻辑到多重制度逻辑的实践演化、多重制度逻辑的微观实践,以及多重制度逻辑对微观实践行动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