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2)
- 2023(12861)
- 2022(10638)
- 2021(9909)
- 2020(8235)
- 2019(18759)
- 2018(18982)
- 2017(36207)
- 2016(19900)
- 2015(22519)
- 2014(22688)
- 2013(22024)
- 2012(19964)
- 2011(17508)
- 2010(17344)
- 2009(15590)
- 2008(15141)
- 2007(13310)
- 2006(11506)
- 2005(10181)
- 学科
- 济(78045)
- 经济(77966)
- 管理(58522)
- 业(57463)
- 企(48107)
- 企业(48107)
- 方法(36281)
- 数学(31174)
- 数学方法(30739)
- 农(21616)
- 中国(21276)
- 业经(18714)
- 学(18530)
- 技术(17815)
- 财(17736)
- 地方(15486)
- 农业(14795)
- 理论(14336)
- 贸(13039)
- 贸易(13032)
- 制(12726)
- 易(12649)
- 和(12512)
- 环境(12086)
- 务(11750)
- 财务(11673)
- 财务管理(11653)
- 企业财务(11021)
- 划(10903)
- 银(10862)
- 机构
- 大学(280298)
- 学院(279215)
- 管理(112624)
- 济(105803)
- 经济(103355)
- 理学(98061)
- 理学院(96993)
- 管理学(95144)
- 管理学院(94652)
- 研究(91938)
- 中国(66380)
- 京(60520)
- 科学(60040)
- 所(46199)
- 农(46041)
- 财(45744)
- 业大(44099)
- 研究所(42500)
- 中心(41389)
- 江(40048)
- 北京(38077)
- 财经(37419)
- 范(37369)
- 师范(36972)
- 农业(36144)
- 经(34075)
- 院(33820)
- 州(32918)
- 技术(32294)
- 经济学(30803)
- 基金
- 项目(197074)
- 科学(154238)
- 研究(143532)
- 基金(141640)
- 家(123961)
- 国家(122932)
- 科学基金(105596)
- 社会(88309)
- 社会科(83632)
- 社会科学(83609)
- 省(77859)
- 基金项目(75659)
- 自然(69710)
- 自然科(68111)
- 自然科学(68095)
- 自然科学基金(66837)
- 教育(65798)
- 划(65339)
- 编号(59269)
- 资助(57995)
- 成果(47197)
- 重点(43976)
- 部(42462)
- 发(41853)
- 创(41317)
- 课题(40546)
- 创新(38531)
- 科研(37640)
- 项目编号(36662)
- 大学(36363)
- 期刊
- 济(113197)
- 经济(113197)
- 研究(78774)
- 中国(52032)
- 学报(46469)
- 科学(42641)
- 农(41937)
- 管理(41185)
- 大学(34823)
- 教育(34091)
- 财(33740)
- 学学(32645)
- 农业(29821)
- 技术(27985)
- 融(19944)
- 金融(19944)
- 业经(18856)
- 经济研究(17726)
- 财经(17256)
- 图书(17033)
- 科技(15618)
- 业(15408)
- 技术经济(15103)
- 问题(14853)
- 经(14604)
- 理论(13831)
- 版(13166)
- 实践(12891)
- 践(12891)
- 现代(12822)
共检索到396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文龙 郭玉蓉 李帅 张娟
多酚微胶囊化技术是将多酚包埋、封存在微型胶囊内成为一种固体微粒产品的技术。近年来,微胶囊化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多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微胶囊技术的原理、组成和方法,着重阐述了多酚微胶囊产品的研究进展和特性评价指标,讨论了目前多酚微胶囊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多酚 微胶囊 特性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楠 熊兴耀 刘东波
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刺葡萄籽油微胶囊,并对其进行显微观察和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刺葡萄籽油微胶囊壁材配方对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阿拉伯胶与变性淀粉质量比、乳化剂用量、芯材与壁材质量比、固形物含量,经正交试验得到其优化值分别为20∶38.5、5%、0.3∶1、25%;刺葡萄籽油微胶囊化工艺参数对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出风温度、进风温度、乳化时间、乳化液温度,经正交试验得到其优化值分别为92℃、190℃、5min、60℃.在上述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刺葡萄籽油微胶囊化效率在90%以上,微胶囊产品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和微观结构.
关键词:
刺葡萄籽油 微胶囊 喷雾干燥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梦凡 陶宁萍 俞骏 刘承初 潘镜 沈菊泉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罗非鱼油,以包埋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对包埋壁材两种淀粉配比、载油量、均质压力、均质次数、喷雾干燥进风温度、进料速度进行优化,并探讨添加不同抗氧化剂[维生素E、芝麻酚、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精制鱼油与微胶囊化鱼油氧化稳定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鱼油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条件为:烯基琥珀酸酯淀粉Mira CAP与烯基琥珀酸酯淀粉Mira mist SE比例2∶3(w/w)、载油量30%、均质3次、均质压力25 MPa、进风温度170℃、进料速度10 mL/min,包埋率达95.9%±0.73%。微胶囊产品的感官及理化指标(水分含量:1.93%、表面含油量:0.59%、过氧化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静美 王正辉 徐汉虹 王海清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包含光活化化合物2,5-二苯乙炔基噻吩的聚脲微胶囊悬浮剂。用扫描电镜(SEM)和荧光显微镜(FOM)研究了微胶囊的表面形态和粒径大小,同时对微胶囊的初期包封率、释放特性、热失重行为、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胶囊的表面形态近似球形,初期包封率均高于90%;与原药相比,微胶囊化后的2,5-二苯乙炔基噻吩对菜粉蝶幼虫仍有较好的活性,且持效期延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德 韩志任 杜有辰 慕卫 刘峰
【目的】获得脲醛树脂制备毒死蜱微胶囊的配方,表征其释放性能,为优化该农药的使用性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生物摄像显微镜和激光粒度分布仪研究了成囊促进剂、分散剂和添加氯化钠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用气相色谱法表征毒死蜱微胶囊的释放动力学。【结果】配方中成囊促进剂选择SMA,质量分数为2.5%,分散剂为PAAS,质量分数为2.0%,添加氯化钠,质量分数为0.4%,制备的微胶囊表面形貌良好,平均粒径约10μm。气相色谱法测定微胶囊的缓释性能,前5d为初期快速释放阶段,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R2=0.9820),累计释放量达到37.32%;5~42d为匀速释放阶段,符合零级释放特征(R2=0.9927)。【...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钟迪颖 武治兴 刘阳 杨晓月 张有林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花朵中富含花色苷,可作为食品着色剂,本研究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紫花苜蓿花色苷,通过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以提高花色苷的提取率,对花色苷进行微胶囊化以提高花色苷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紫花苜蓿花色苷最佳提取工艺为61%的乙醇作提取剂、液料比30 mL·g~(-1)、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25 min、超声功率250 W,花色苷含量为1.581 mg·g~(-1);以麦芽糊精、黄原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包埋花色苷,其最优比例的壁材为麦芽糊精:黄原胶=30:1 (w:w),包埋率高,微胶囊化花色苷稳定性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拉 吕少一 傅峰 黄景达 王思群
随着市场需求对木质材料性能要求的提高以及其他材料竞争的加剧,木质材料的功能化已成为拓宽木质产品使用范围、提高产品社会经济附加值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微胶囊技术是一门蓬勃发展的交叉性技术,具有控制释放和高效阻隔的特殊优势,为木质功能材料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平台。通过微胶囊化处理,具备电学、磁学、光学、声学、热学、力学、化学以及生物医学等功能特性的单元被分割成稳定的微小粒子,显著增大了功能单元的比表面积,增强了其功能效应。依据产品对单一或复合功能特性的需求,将这些尺寸很小的功能体均匀地导入木质材料内部或者富集于其表面,可以明显降低功能单元的消耗量,制备出效能持久的木质功能材料。在木材防腐处...
关键词:
微胶囊 木质功能材料 应用 发展趋势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长城 邓邵平 王春灿 江永荣
以M-F预聚体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对芯材氢氧化铝进行微胶囊包覆.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进行预聚体制备条件的优化;并分别对最优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壁包覆的氢氧化铝微胶囊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与电子扫描电镜(eSeM)表征.结果表明,预聚体的最优制备条件是:反应温度70℃,p h值8.0,反应时间30MIn.对该预聚体制备的微胶囊的FTIR分析结果表明氢氧化铝已被M-F树脂所包覆,且eSeM照片显示包覆较完全,形貌较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美琼 李元瑞 杨柏崇 吴彩娥 许克勇
采用自行设计的小型设备,对大蒜提取物(大蒜精油)进行微胶囊化,并对影响大蒜提取物微胶囊造粒过程及包埋率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系列研究,确定物料流速为0.4mL/s,喷雾气体压力为0.15MPa,物料粘度为2590mPa·s,得出了微胶囊产品状态质量与物料流速、喷雾气体压力和物料粘度之间的关系方程;壁材和心材质量比为1∶1,乳化剂配比为0.2%吐温-80+0.1%单甘酯,壁材浓度为27.5mg/g时得到微胶囊的包埋率为86.88%,产品收得率71.22%。
关键词:
大蒜提取物 微胶囊 锐孔 工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丽云 孙培龙 张立钦
针对国内外微生物农药制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综述了微胶囊技术应用于微生物农药中的意义及微生物农药微胶囊化的控制释放作用的特点 ,阐述了界面聚合法和凝聚相分离法是微生物微胶囊制备的主要方法 ,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表 1参 1 1
关键词:
微胶囊技术 微生物农药 控制释放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红春 牛永盛
以吡虫啉为模型药物,聚碳酸亚丙酯为囊材,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聚合物微胶囊,同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以新材料、新技术、现在分析手段为特色,综合了前沿聚合物微胶囊制备技术和现代测试手段,简要阐述了实验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
聚合物微胶囊 实验教学 扫描电子显微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翠莲 董广平 程杰 周艺峰 聂王焰
在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期间,采用18 % 灭幼脲3 号微胶囊80 % 与其它农药微胶囊20 % 的混合剂,在松林喷雾防治松褐天牛成虫是有效的。以灭幼脲3 号微胶囊加安高杀4 号微胶囊( 杂环类) 防治效果最佳,无论是当时药效,还是10 天、20 天、30 天后的持续药效均达100 % 。灭幼脲3 号微胶囊加安高杀1 号微胶囊( 拟除虫菊酯类) ,灭幼脲3 号微胶囊加安高杀3 号微胶囊( 除虫菊酯和有机磷复配) 防治的效果也较好,但30 天后的持效有所降低。灭幼脲3 号微胶囊加安高杀2 号微胶囊( 有机磷类) 的防治效果稍差,单纯使用灭幼脲3 号微胶囊防治松褐天牛成虫无论是药效、持效都比不上混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金柱 秦长生 揭育泽 杨华
星天牛是林业上重要的蛀干害虫,具有为害树木种多,破坏力强,防治难度大等特点。本文针对红树植物无瓣海桑上发生的星天牛,测定了噻虫啉悬浮液对其成虫的室内毒力,评价了林间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噻虫啉对星天牛成虫具较高的毒力,测试的浓度中除2000倍液组外其它组间差异不显著。喷药后21h即有大量试虫出现行动迟缓、不能站立和抽搐等中毒症状,31h后有70%的试虫死亡,其它试虫也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综合考虑选用1000倍液进行林间用药防治试验,统计结果显示,喷药后各试验区的星天牛成虫量、产卵刻槽数及卵的孵化率与对照间差异显著。
关键词:
星天牛 防治 无瓣海桑 噻虫啉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胡鲲 朱泽闻 杨先乐 鲍莹 宋晴 王璐
分别以羧甲基纤维素和淀粉为壁材,利用冷冻干燥法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恩诺沙星微胶囊制剂。缓释试验表明:以羧甲基纤维素和淀粉为壁材的恩诺沙星微胶囊均表现出明显的缓释作用,且羧甲基纤维素的缓释性能优于淀粉,冷冻温度的降低能促进微胶囊缓释性能。其中,恩诺沙星原料药在4.5 min时的溶出率达到99.4%。-40℃和-50℃条件下制备的以羧甲基纤维素为壁材的恩诺沙星微胶囊在14 h的溶出率分别为99.2%和99.7%;-40℃和-50℃条件下制备的以淀粉为壁材的恩诺沙星微胶囊在12 h的溶出率为99.4%和99.6%。
关键词:
冷冻干燥 恩诺沙星 微胶囊 缓释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创业 罗少杰 王庆恒 邓岳文 杜晓东
本研究测定了自主研发的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微胶囊饲料的粒径范围、悬浮性和稳定性;并以室内投喂微胶囊饲料的马氏珠母贝为实验组,自然海区养殖的马氏珠母贝为对照组,养殖45 d后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成活率、生长率、软体部生化成分、肝胰脏形态与消化酶的差异。结果表明:(1)该饲料粒径均小于48μm,其中约80%饲料颗粒粒径在28~48μm;(2)该饲料分散性良好,静置状态下,在盐度为35的Na Cl溶液中的沉降速度是(2.74±0.21)mm/s;(3)饲料的氮保留率(NRR)较高,25℃浸泡120 min后、35℃浸泡60 min后NRR分别为(79.10±0.15)%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