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3)
2023(7400)
2022(5969)
2021(5579)
2020(4806)
2019(10433)
2018(10026)
2017(19894)
2016(10435)
2015(11290)
2014(11316)
2013(11075)
2012(10146)
2011(9124)
2010(9302)
2009(9218)
2008(8177)
2007(7395)
2006(6401)
2005(6078)
作者
(29686)
(24544)
(24216)
(23255)
(15617)
(11816)
(11320)
(9476)
(9396)
(8903)
(8403)
(8368)
(7954)
(7836)
(7780)
(7744)
(7258)
(7250)
(6945)
(6904)
(6125)
(5944)
(5839)
(5688)
(5522)
(5518)
(5476)
(5134)
(4990)
(4833)
学科
(37660)
经济(37616)
(33598)
管理(28883)
(26946)
金融(26946)
(26545)
企业(26545)
(25249)
银行(25235)
(24395)
中国(19855)
方法(18843)
数学(16991)
数学方法(16835)
(14467)
(13358)
中国金融(11351)
(11051)
财务(11025)
财务管理(11002)
(10869)
保险(10777)
企业财务(10643)
(9256)
业经(8544)
地方(8262)
(7741)
理论(7306)
(7270)
机构
大学(141504)
学院(141111)
(59534)
经济(58201)
管理(52574)
中国(47222)
研究(45528)
理学(44385)
理学院(43947)
管理学(43095)
管理学院(42853)
(32750)
(29028)
科学(26960)
财经(25881)
中心(24679)
(23618)
(23532)
(22662)
(22451)
金融(22085)
(21006)
(20896)
研究所(20572)
经济学(20296)
业大(20172)
银行(20160)
财经大学(19920)
(18846)
农业(18659)
基金
项目(93836)
科学(73839)
基金(70424)
研究(65380)
(61539)
国家(61047)
科学基金(52713)
社会(42966)
社会科(40938)
社会科学(40926)
基金项目(36631)
(35826)
自然(34918)
自然科(34201)
自然科学(34189)
自然科学基金(33624)
资助(30348)
(30336)
教育(29533)
编号(24705)
重点(21234)
(20783)
成果(20000)
(19879)
(19133)
(19038)
创新(18699)
科研(18634)
国家社会(18395)
教育部(18096)
期刊
(58349)
经济(58349)
研究(44284)
(37666)
金融(37666)
中国(29613)
(25789)
学报(23583)
(20875)
科学(20112)
管理(19298)
大学(18102)
学学(17528)
财经(13311)
农业(12869)
(11201)
技术(10943)
经济研究(10153)
理论(8679)
教育(8564)
业经(7933)
实践(7916)
(7916)
问题(7045)
统计(7039)
财会(6998)
(6544)
(6539)
(6506)
技术经济(6339)
共检索到219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郑智勇  何剑  张梦婷  王心怡  
本文基于SV-TVP-VAR模型,对不同微观部门杠杆波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各方面的关系进行时变分析。研究发现:(1)不同部门的杠杆波动在短期会滋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而长期则会对风险起到缓释作用;(2)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变动会导致相应领域杠杆水平发生调整,不同部门间存在显著差异;(3)政府重心不同的“去杠杆”举措,会造成风险即期的异质性变动,但风险水平会逐渐回落。因而,当前需灵活制定不同部门的杠杆调控政策,依托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实现结构性“稳杠杆”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平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郑智勇  何剑  王小腾  
杠杆不稳定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重要隐患,因而如何进行风险识别在金融动荡时期具有显著意义。为识别杠杆波动对系统性风险的直接影响及可能造成的风险内部溢出效应,首先选择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SVAR)识别杠杆波动对系统性风险的冲击效应,并结合中国几次"去杠杆化"政策时点进行补充分析,其次采用时变参数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模型(Tvpdy)对杠杆波动下系统性风险内部溢出关联效应进行动态刻画。研究表明:一方面,杠杆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异质性冲击影响,短期效应最为显著。近年来累积的外部市场与货币流动风险对宏观经济与资产泡沫风险起到周期性的抑制作用。其中,"扩内需"去杠杆举措可有效缓释当前存在的宏观经济与外部市场风险,而"防风险"措施则对整体风险的抑制效应较为稳健。另一方面,杠杆波动下系统性风险内部溢出效应明显。各子风险多为风险的净输入者,在经济过热或金融危机等杠杆异常波动时期,溢出效应较为显著。外部市场风险后期有显著抬升的趋势,而宏观经济风险溢出方向由输入向输出转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郑智勇  何剑  张梦婷  
本文动态识别杠杆波动、系统性金融风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变关系,并选择中国三次“去杠杆化”的关键时期,详细刻画杠杆波动的传导效应。研究表明:一方面,杠杆波动在短期会显著累积系统性风险,该效应受经济形势与政策干预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长期则对风险无明显影响。在间接渠道下,杠杆波动短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正负交替”效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则同步抑制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扩内需”举措能稳健抑制风险,而“防风险”则有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晓飞  赵芬芬  万月亮  
房地产风险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控必须从其源头上进行重点风险监管。文章通过GPD模型刻画了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边际损失分布,使用GPD-Copula模型分析了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相依性,使用Copula-CoVaR模型度量了在不同分位数点下房地产价格波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结果表明,BB7 Copula函数最能反映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相依结构特征,且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存在较强的相依性,两个市场之间的尾部存在上尾相依性大于下尾相依性的非对称效应。同时,随着分位数点的增大,系统性金融风险随之减少。最后,相关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需要考虑财政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的联动协调、完善应急处理机制以及平衡金融科技创新与金融风险的关系,以此为金融监管部门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成思  贾翔夫  廖闻亭  
本文研究我国经济金融化对杠杆率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测度杠杆率水平,基于8个经济部门的24个相关因子抽取系统性金融风险信息,利用时变参数因子增强向量自回归(TVP-FAVAR)模型构建杠杆率、金融化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间的动态关系,并进一步研究杠杆率和金融化的溢出效应及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基于2004—2019年季度数据的经验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化程度的提升对宏观杠杆率产生正向冲击,对微观杠杆率产生负向冲击,且冲击在2008年后快速减小;宏观杠杆率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负向冲击,而在2008年后转为正向且冲击逐渐增大,微观杠杆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与宏观杠杆率相反。这些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宏观和微观杠杆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差异化影响,可以更好地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建堂  董小君  时红秀  徐杰  马小芳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杠杆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名义杠杆率并不高,但潜在风险并不小,一是存在较多隐性债务,二是债务增长偏快。杠杆率的过快上升,与过度依赖间接融资、资金使用效率偏低、过剩产能占压大量资金以及货币信贷政策过度工具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如何在稳增长下有效化解债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当前金融监管的首要任务。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彦斌  随晓芹  刘哲希  
历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一个经济体的过度负债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根源,它会引发资产泡沫从而加剧金融体系不稳定性。因此,如何事前地判断一个经济体是否过度负债,提供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预警,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相较于杠杆率这一常用的预警指标,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含有资产泡沫和融资约束的宏观模型,系统论证了"杠杆率/投资率"是更好的预警指标。随后,本文基于41个代表性经济体1991—201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验证。(1)"杠杆率/投资率"上升会显著放大杠杆率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更容易引发资产泡沫风险;(2)杠杆率上升不一定会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概率显著增加,但如果同时出现了"杠杆率/投资率"上升的情况,那么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概率会显著增大。2012年以来,中国开始出现"杠杆率/投资率"持续扩大的情况,需要高度警惕。未来,中国要打好防控金融风险的攻坚战不仅要在"结构性去杠杆"上下功夫,还要通过提振民间投资需求等手段有效降低"杠杆率/投资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影  
基于金融杠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区域内和区域间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运用空间偏微分方法,依据测算出的2010—2019年我国各省(区、市)四部门金融杠杆和系统性金融风险数据,考量我国四部门金融杠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空间溢出。结果显示: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较强的空间趋同性特征;由于金融杠杆部门结构和所在区域的不同,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区域内溢出存在显著差异;此外,金融杠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区域间外溢效应明显,忽视该区域间溢出,将不利于准确评估金融杠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谢圣远  谢俊明  
目前,大多数系统性金融风险成因的研究忽视了其历史特性,缺乏系统的逻辑分析,对其成因的把握不够全面,因而本文构建了历史、理论和实证的逻辑分析框架。从历史上看,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前有币值波动现象。从理论上看,币值波动引发银行流动性短缺或清偿能力不足,引发银行挤兑,进而使系统性金融风险有爆发的可能;从金融脆弱性视角看,币值波动引发资本流动和投资速度的变化,进而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从实证方面看,选取全球26个国家为样本,运用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币值波动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因此,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过程中,应构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精简货币政策工具、优化货币政策目标,以消除影响币值的不稳定因素,避免币值持续不稳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欧阳正杰  
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说过:理解金融危机是宏观经济学的圣杯。尽管本轮金融危机之前,居民杠杆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系并不为学界重视,很多金融市场的因素如银行的流动性、雷曼破产和政策不确定性被认为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更为重要的因素,但是当前大量的学者开始对金融危机之前美国居民杠杆率过快上涨的现象进行了重新关注与深刻反思。主要的原因在于,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表明,居民杠杆率过高有可能成为金融脆弱性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敏锋  郭倩蓉  林进忠  
我国居民近年来高速加杠杆引起各方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居民加杠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演进机制;并根据金融市场2013年到2017年的月度数据,利用CDF-信用加权法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测度,发现2015年之后系统性金融风险呈一定的上升趋势,与居民加杠杆情况高度契合。因此,需通过加强宏观审慎政策等措施,来防范和化解居民加杠杆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赵建  李奇霖  冯素玲  
金融市场大幅动荡的直接原因往往来自流动性冲击。最近几年在全球货币政策大变局和货币供给呈现新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受到流动性冲击的困扰越来越大,给维护系统性金融稳定和宏观审慎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以银行资产负债表调整行为探索货币供给的微观基础,构建宏观流动性的周期性纵向结构和"核心-中间-外围"的横向结构,理顺流动性冲击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基本机理,为系统性金融稳定和宏观审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发现来自实体需求、银行信用和监管变化的内生和外生冲击,通过引发信贷结构的变动对金融市场形成巨大的流动性冲击,冲击路线在中国特有的货币分割和信用分层结构下表现出不一样的特征。旨在维护金融稳定的监管政策,需要理解中国独有的流动性冲击结构,站在整个宏观审慎的角度进行统筹设计,防止出现"一刀切"治理模式对金融稳定自身的扰动。这需要在深刻分析货币和流动性供需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与市场良性互动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中明  夏琦  
选取四大类22个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析出经济增长动力风险、证券市场泡沫风险、外部经济风险、房地产价格泡沫风险和经济脆弱性风险等构成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5类风险因子,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及其5类风险因子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各风险因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时滞性,影响程度和影响时长方面存在差异。证券市场泡沫风险、外部经济风险和房地产价格泡沫风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时滞性,外部经济风险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程度最大,证券市场泡沫风险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持续时间最长。基于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俊明  谢圣远  
选取我国1990-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对随机变量进行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显示:货币价值波动初期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增加,对财富分配差距扩大的影响滞后。财富分配差距扩大初期对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较小,随后增加;货币价值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较大,并导致财富分配差距扩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娜  章倩  周扬  
面对处于高位的房地产市场,我国政府开启了新一轮严苛的房地产市场调控,然而房价却出现下行困难的高价格粘性局面,使得我国金融与宏观经济稳定受到威胁。本文构建了包含房地产部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内生化DSGE模型,分别考察了在不同房价粘性下,杠杆率等金融变量和宏观经济变量在面对不同外生冲击时的动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冲击使房价、产出和通货膨胀等宏观变量呈现正向响应,使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风险溢价呈现负向响应;紧缩的货币政策冲击使房价和产出等宏观经济变量下降,杠杆率和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上升。此外,不同的房价粘性情况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