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74)
2023(12056)
2022(10418)
2021(9479)
2020(8110)
2019(18625)
2018(18838)
2017(35514)
2016(19614)
2015(22651)
2014(23364)
2013(22681)
2012(21284)
2011(19264)
2010(19790)
2009(18514)
2008(18721)
2007(17455)
2006(15166)
2005(13963)
作者
(58317)
(48988)
(48850)
(46683)
(30979)
(23488)
(22618)
(19126)
(18307)
(17682)
(16644)
(16449)
(15949)
(15463)
(15423)
(15286)
(15187)
(14508)
(14349)
(14036)
(12393)
(12189)
(12012)
(11193)
(11172)
(10951)
(10913)
(10845)
(9985)
(9966)
学科
(76928)
经济(76811)
管理(59003)
(52985)
(43953)
企业(43953)
方法(33764)
数学(28503)
数学方法(28205)
(23975)
(23127)
贸易(23116)
(22406)
(22298)
中国(21554)
(20725)
业经(17618)
(16834)
地方(15424)
(14858)
银行(14821)
理论(14670)
(14635)
财务(14588)
财务管理(14538)
(14498)
(14107)
(13873)
金融(13865)
农业(13776)
机构
学院(288003)
大学(287141)
(117057)
经济(114300)
管理(103556)
研究(96704)
理学(87485)
理学院(86493)
管理学(84894)
管理学院(84360)
中国(74352)
(61018)
(58540)
科学(58434)
(50114)
(50063)
(47039)
中心(45072)
财经(44966)
研究所(44684)
业大(42308)
(40313)
农业(39441)
北京(38448)
(37660)
师范(37228)
(36977)
经济学(36389)
(34842)
经济学院(32989)
基金
项目(180881)
科学(139633)
研究(135230)
基金(127660)
(110576)
国家(109623)
科学基金(92085)
社会(83077)
社会科(78552)
社会科学(78531)
(72241)
基金项目(66885)
教育(63554)
(60086)
自然(57666)
编号(57442)
自然科(56260)
自然科学(56242)
自然科学基金(55235)
资助(52644)
成果(48607)
重点(41225)
课题(40567)
(40351)
(38934)
(37466)
(36755)
(35366)
创新(35156)
科研(34605)
期刊
(134351)
经济(134351)
研究(87211)
中国(62415)
(49068)
学报(46342)
(45937)
科学(39562)
管理(37904)
教育(36109)
大学(34942)
学学(32666)
农业(30199)
(27729)
金融(27729)
技术(26396)
财经(22624)
业经(22440)
经济研究(21724)
(19428)
(19300)
问题(18836)
国际(16336)
(16103)
(14880)
图书(14282)
商业(13819)
技术经济(13783)
理论(13655)
财会(13585)
共检索到445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郝荻  
美国贸易政策的"对等"诉求严重冲击并挤压了非互惠的理念和制度空间。为此,学界有必要进一步论证并夯实多边贸易体制中非互惠的法理基础。多边贸易体制中的非互惠既契合了国家经济主权、公平互利以及全球合作几项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还为塑造包容性发展理念、构建包容性发展格局创造了空间,推动了发展权基本理念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落实与完善。多边贸易体制中的非互惠还能够提升多边贸易规则治理的正当性,增进规则形成的民主化程度与规则输出的有效性,在化解WTO规则生成危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鉴于非互惠坚实的法理基础,WTO成员应强化非互惠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法律地位,努力达成非互惠制度体系建设的共识,推动非互惠从贸易体制的边缘向核心区域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斌  韩润江  
互惠是人类合作关系的基石,国际贸易协定将之作为基本原则原因正在于此。在多边贸易体制中,互惠虽未得到明确界定,但却被公认与最惠国共同构成其两个基本原则,互惠是双边谈判的动因和策略,最惠国则是双边谈判成果多边化的实现机制。与最惠国的有条件性和无条件性相对应,互惠有特定和一般之分。由于一般互惠缺乏严格的减让对等和利益平衡,多边贸易体制始终是特定互惠和一般互惠的混合,并在对发达成员、发展中成员和"非市场经济"成员分别强调不同互惠待遇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三层结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杨  
以GATT/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是摆脱贸易政策选择"囚徒困境"的制度性安排,它为各成员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提供了一个博弈平台。文章介绍了贸易政策选择"囚徒困境",并从多边贸易体制的产生、建设者、互惠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争端解决机制、谈判机制等各方面分析了其运行的博弈原理,说明多边贸易体制本身就是一个博弈系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谭观福  
形成于前互联网时代的WTO规则没有考虑到电子商务的问题,产生了国际经贸规则对互联网规制的新问题。WTO框架下尚未形成有关电子商务的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则。经由"发展的条约解释",互联网规制一定程度上能够被WTO协定所调整。电子传输语境下将互联网服务认定为模式1相较于模式2更具合理性。在确定互联网服务在成员《减让表》中对应的服务类型时,可以从WTO规则和实践中找到相关依据。多边贸易体制有关互联网规制新议题的规则空白,为中国积极参与和推动该新议题相关规则的制定提供了机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跃雪  
GATT/WTO多边贸易体制下"协商一致"决策方式的关键环节在于议案被"表决"前的谈判阶段。长期以来,GATT/WTO的谈判遵循"权力导向"路径,发达国家主导从议题拟定到谈判、再到议案产生的整个过程。实践中,"绿屋会议"、"主要供应国原则"和"一揽子承诺"等模式成为发达国家在谈判中推行的重要规则,但是它们在参与度、透明度和效率方面上存在明显缺陷,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成员不利。WTO应该在现有实践的基础上改革和建构更加公平合理的谈判规则,才能更好的解决当前WTO僵局,从而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继续向前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跃雪  
GATT/WTO多边贸易体制下"协商一致"决策方式的关键环节在于议案被"表决"前的谈判阶段。长期以来,GATT/WTO的谈判遵循"权力导向"路径,发达国家主导从议题拟定到谈判、再到议案产生的整个过程。实践中,"绿屋会议"、"主要供应国原则"和"一揽子承诺"等模式成为发达国家在谈判中推行的重要规则,但是它们在参与度、透明度和效率方面上存在明显缺陷,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成员不利。WTO应该在现有实践的基础上改革和建构更加公平合理的谈判规则,才能更好的解决当前WTO僵局,从而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继续向前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段炼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有双重影响,它既可以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垫脚石也能成为其发展的绊脚石。由于区域集团是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大框架下迅速发展起来的,因此本文从多边贸易体制对区域集团管理的角度来探讨区域性安排的合理性、完善性以及在这种管理下区域集团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在区域性集团和多边贸易体制共存的环境中,入世后的中国也正积极地融入到区域性合作的大趋势中。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崇仪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实际上起着“联合国”的作用。重返关贸总协定将推动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变,有利于中国产品与劳务的出口,同时也将以让出部分国内市场为代价,实现经济结构的改组,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薛荣久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议》,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并运行,取代关贸总协定成为当代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组织与法律基础。在世贸组织的作用下,多边贸易体制不断发展,影响日益扩大,促进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和经...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曾云  
关贸总协定40多年来在贸易自由化方面的努力,促进了全球贸易大发展,加快了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世界贸易朝着自由化方向又迈进了一大步。但是,我们还远远不能说,世界贸易就已经实现自由化了。这是因为在国际贸易中,除了政府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存在外,还存在着其他的限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煜  
地区主义并不新鲜,学术界对其有新旧之分,主要是针对本世纪出现的两次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浪潮:旧地区主义是指50-60年代盛行于全球的区域性经济贸易安排;而新地区主义则是指出现于80年代、盛行于90年代的另一轮全球经济区域集团化浪潮。而这一次区域集团化的强劲发展伴随着以世界贸易组织(WTO)取代关贸总协定(GATT)为标志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同时加强,第一次出现了二者共存共荣的“共生现象”,说明新、旧地区主义的区别绝不只是发生的历史顺序不同,还有着更深刻的背景、动因及作用的差别。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覃壮才  
本文在介绍WTO多边贸易体制的五条基本原则:非歧视、更自由、可预见性、促进公平竞争、鼓励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发展和进行经济改革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教育承诺减让表,说明在中国教育服务中如何体现这些基本原则以及这些基本原则对中国教育服务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斌  
2006年12月2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与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与开放战略再探索”理论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80余位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如何提升中国开放战略、优化开放政策等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为反映本次研讨会的精彩内容,本刊特将与会专家的发言要点整理并予以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雷纳托·鲁杰罗   程斌  
首先,我要对在过去几十年中韩国的私营部门对这一国家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表示敬意。在此我不必对韩国的商业界人士谈论贸易给一国带来的实惠,1996年韩国是世界第十二大出口国,占世界商品出口总量的2.5%,是多边贸易体制的主要受益者之一,而这一体制已伴随韩国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功。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这一体制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这一积极的转折点建立在其最近持续的成就之上,即新加坡部长会议的成功举行、开放基础电讯服务业协议的签订以及有关信息技术产品协议的签订。多边贸易体制从未象今天这样贴切和有效,而且对世界范围的发展和稳定更加至关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