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5)
2023(7315)
2022(6061)
2021(5791)
2020(4921)
2019(10886)
2018(10630)
2017(21114)
2016(11513)
2015(12718)
2014(12537)
2013(12649)
2012(11761)
2011(10292)
2010(10364)
2009(10019)
2008(10082)
2007(8817)
2006(7816)
2005(6902)
作者
(34366)
(28419)
(28313)
(27051)
(17812)
(13580)
(12859)
(11062)
(10519)
(10098)
(9567)
(9171)
(8941)
(8899)
(8805)
(8798)
(8556)
(8410)
(8236)
(7990)
(7243)
(6950)
(6895)
(6590)
(6357)
(6345)
(6306)
(6159)
(5618)
(5585)
学科
(42177)
经济(42124)
管理(37713)
(35525)
(27563)
企业(27563)
(27415)
方法(20682)
数学(19131)
数学方法(19055)
中国(15378)
(13481)
(13026)
(12922)
财务(12918)
财务管理(12870)
财政(12793)
企业财务(12263)
(11458)
贸易(11454)
(11263)
(10382)
(10155)
银行(10122)
(9485)
业经(8700)
(8405)
农业(8395)
(8079)
金融(8079)
机构
大学(165207)
学院(164414)
(71188)
经济(69914)
管理(62642)
理学(54355)
理学院(53813)
研究(53665)
管理学(53155)
管理学院(52876)
中国(45574)
(43888)
(33783)
科学(32430)
(32397)
财经(31036)
(28115)
(28048)
业大(26403)
农业(25870)
中心(25125)
研究所(24977)
(23858)
财经大学(22873)
经济学(22603)
北京(21353)
经济学院(20879)
(18727)
(18715)
商学(18055)
基金
项目(105950)
科学(82018)
基金(78209)
研究(73481)
(69642)
国家(69048)
科学基金(57836)
社会(48606)
社会科(46232)
社会科学(46218)
基金项目(42064)
(40330)
自然(37578)
自然科(36691)
自然科学(36675)
自然科学基金(36044)
(34410)
教育(32990)
资助(31516)
编号(28465)
(24055)
重点(23643)
成果(22781)
(22321)
(22003)
科研(21128)
创新(20976)
国家社会(20645)
教育部(20447)
计划(19989)
期刊
(74714)
经济(74714)
研究(52281)
(37367)
学报(29138)
中国(28815)
(27824)
科学(24088)
(23267)
金融(23267)
大学(21595)
学学(20875)
管理(20689)
农业(17612)
财经(15829)
经济研究(13954)
(13343)
业经(12514)
问题(11046)
(10162)
技术(10147)
教育(9536)
理论(9063)
商业(8971)
会计(8629)
财会(8607)
(8606)
(8296)
国际(8231)
实践(8155)
共检索到246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鞍钢  王清容  
一、多边贷款的特点自1970年代后期开始,来自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组织的贷款积极参与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国际多边组织给我国政府提供了大量的低息和无息贷款。贷款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低利率或零利率、期限长、由中国政府(财政部)统一举借、统一偿还、多用于基础性和公益性建设项目、贷款方往往参与贷款项目的咨询、培训和技术援助等环节。贷款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不发达国家的减贫事业和经济增长。这种性质的资金流在学术上通称为外国援助(foreign aid)。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援成  
汇率变动对财政收支的关系相当复杂。作者从分析进口、出口、对外债务、外汇储备、税收以及市值变动六大因素与财政收支的一般关系入手,考察了弹性分析方法,提出了测算汇率影响财政收支的简易计算公式,并对1994年的各项影响作了粗略估测。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外汇储备风险对财政收支潜在影响最大,而如何规避外汇风险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汪红  
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我国主要依靠投资与出口,这对经济长期增长不利。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消费率持续降低的原因,指出政府财政收支增长过快且支出结构不平衡,造成我国近些年的"藏富于国"而非"藏富于民"是消费率低下的关键。因此,为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应注意合理安排财政收支增长幅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消费品及农业方面的投入,提高社会整体消费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段引玲  裴传智  
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政策配合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段引玲,裴传智长期以来,财政信贷综合平衡,是我国追求经济总量平衡的一种基本方法。今天,我们研究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的政策配合问题,实际上是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信贷综合平衡问题。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海生  聂海峰  陈少凌  
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收支变动及其风险是政府调控经济时关心的重要问题。利用月度财政收支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建立了财政收支增长率和波动率的均值条件异方差(GARCH-in-Mean)模型,考察了财政收支波动风险对财政收支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上,财政支出增长推动财政收入增长,而财政收入的增长没有显著地促进财政支出的增长;(2)财政收支的风险对财政收支增长率的交叉影响是不对称的,财政支出风险促进财政收入增长,但财政收入风险抑制财政支出增长;(3)随机冲击对财政收支的影响持续时间较长,大约在9个月之后开始平复,并在27—40个月后才衰减完毕,而财政收支的波动率对随机冲击的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国平,马林平,屠春峰  
我国货币波动对财政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杨国平马林平屠春峰ABSTRACTFromthetheoreticalandpracticalaspects,theauthoranalyzetheimpactsofmonetaryfluctuationonfin...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涛  
本文以我国1990~2011年间财政收支数据为样本,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其结果构建了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财政收支对货币政策及经济发展指标的影响,并对我国财政收支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根明  
1994一1995年我国财政收支分析与预测张根明OntheCommissionAgentRelationintheSituationofSeparationofOunershipandManayement¥Thebasicthinkingwaytot...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友忠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政府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各地政府也纷纷加速发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并且以土地出让金收入等为担保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地方债务规模出现了较快增长,由此引发了对中国财政风险的担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晴  
财政收支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收支划分立法有利于政府职能的履行和公共财政的运行,是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完整的财政收支划分法律制度应当由财政级次划分、财政收支分类、财政支出划分和财政收入划分等制度构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石柱鲜  刘俊生  邓创  
本文利用跨期预算约束法对我国国债的长期稳定性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国债系统长期不稳定。认为这是由我国的经济增长需要和应债能力、发债空间的实际情况导致的。本文还对主要应债主体的国债需求进行分析后估计我国的适度国债规模。最后利用一个简化模型,对我国中长期财政收支目标水平进行估计,并对其进行模拟分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苏彩玲  
纵观近年财政收支运行状况,可以发现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在时间进度、增长率和规模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间的协调性。本文认为产生财政收支运行差异的原因主要有预算管理模式、预算执行、转移支付、财政平衡管理、超收超支等方面的原因。财政收支差异扭曲了社会资金流动性。改革预算管理制度,加大财政收支管理与监督力度,建立财政、央行有效的协调机制,稳步推进国库现金管理步伐,有助于熨平财政收支运行差异对社会资金流动性的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业安  
本文通过我国及一些发达国家和转轨国家的地方财政收支总量与结构的比较研究 ,发现我国的地方财政支出总量偏大 ,结构上也不合理 ,而地方财政收入不能满足分权化背景下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 ,所以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要规范财政秩序 ,必须进一步分权 ,同时加强地方财政监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