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09)
2023(9201)
2022(7517)
2021(6659)
2020(5229)
2019(11638)
2018(11028)
2017(20699)
2016(10845)
2015(11780)
2014(11245)
2013(10803)
2012(9679)
2011(8705)
2010(8496)
2009(7670)
2008(7370)
2007(6166)
2006(5312)
2005(4607)
作者
(31397)
(26374)
(26149)
(24698)
(16585)
(12836)
(11749)
(10414)
(9845)
(8980)
(8873)
(8551)
(8306)
(8263)
(8057)
(7973)
(7961)
(7810)
(7598)
(7543)
(6785)
(6380)
(6191)
(6065)
(5941)
(5740)
(5724)
(5630)
(5322)
(5125)
学科
(42684)
经济(42642)
管理(28639)
(27262)
(20914)
贸易(20907)
(20640)
企业(20640)
(20337)
方法(18263)
数学(15841)
数学方法(15721)
(12914)
中国(11356)
业经(10125)
(9833)
地方(9750)
农业(8701)
(8403)
(8203)
金融(8202)
关系(8169)
环境(7820)
(7493)
(7140)
银行(7109)
(6978)
技术(6958)
(6799)
(6625)
机构
学院(151751)
大学(150015)
(67368)
经济(66352)
管理(56546)
研究(53212)
理学(49913)
理学院(49362)
管理学(48658)
管理学院(48391)
中国(38966)
科学(32377)
(30340)
(29833)
(27258)
(26574)
业大(26048)
研究所(24591)
农业(24385)
中心(23635)
财经(22480)
经济学(20943)
(20640)
(20507)
(19745)
经济学院(19296)
北京(18057)
(17909)
师范(17618)
财经大学(16862)
基金
项目(110281)
科学(86302)
基金(80952)
研究(77041)
(72894)
国家(72312)
科学基金(60772)
社会(51320)
社会科(48921)
社会科学(48909)
基金项目(43157)
(42997)
自然(39211)
自然科(38343)
自然科学(38327)
自然科学基金(37649)
(36802)
教育(34373)
资助(31253)
编号(29415)
重点(25353)
(25069)
(24129)
(23899)
创新(22598)
国家社会(22030)
成果(21901)
科研(21631)
计划(21206)
课题(20484)
期刊
(66510)
经济(66510)
研究(40838)
学报(28198)
(27213)
中国(25690)
科学(23916)
大学(20885)
学学(20246)
农业(18800)
管理(18476)
(18415)
国际(15380)
(15287)
(13335)
金融(13335)
经济研究(12883)
业经(12178)
教育(11561)
问题(10438)
(10277)
技术(10111)
财经(9938)
商业(8719)
(8563)
世界(8257)
(7957)
科技(7845)
(7680)
贸易(7680)
共检索到215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龚伽萝  姚铃  
以《巴黎协定》为代表的多边气候协定要求缔约方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基础上开展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国际贸易作为应对措施的重要性也不断凸显。与气候相关的贸易措施包括碳关税、非关税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和产业补贴等,均易引发贸易冲突。各国对多边气候协定中的国际贸易措施态度模糊,只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国家在《巴黎协定》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使用气候相关贸易措施,以减缓气候变化;多数发达经济体虽未在自主贡献中表态,实际也使用了较多单边贸易措施,并利用多边气候协定目标,持续在国际贸易机制中制造双重标准,不断对其他经济体发起贸易争端诉讼。多边气候协定本身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是不显著、间接的,但其温室气体控制目标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更显著、直接、广泛。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博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国际法渊源,它建立了集权治理模式,其“自上而下”的减排规则形塑了气候治理国际公权力的雏形。而《巴黎协定》却打破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治理模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分权治理模式。各缔约国需要自主推动气候多边进程,但由于受到公共卫生危机及俄乌冲突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规则体系依托于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的法治分殊制衡。减排规则变迁加剧了各缔约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面的分歧,为体现国家自主性与规则协同性共存的互动效果,中国应当积极应对“气候保护主义”倾向,在参与全球气候谈判的过程中,力争主导制定全球碳市场多边合作的国际规则。加快建构“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其他沿线国家气候合作的法律方案,体现发展中大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责任担当,共建应对气候变化的人类与自然之生命共同体。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春顶  
近年来,多边、诸边和区域国际贸易协定的谈判快速发展。在多边贸易协定谈判方面,巴厘一揽子协定达成了多哈回合的第一个成果;在诸边贸易协定谈判方面,服务贸易协定、信息技术协定和政府采购协定在不同领域并驾齐驱,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开放;在区域贸易协定谈判方面,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呈现了取代多边贸易体系的趋势。随着多层次国际贸易协定谈判的推进,新的国际贸易规则正在逐步形成和发展,我国的国际经济政策也需要做出有效的反应和调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朱文鹏  
国际贸易协定中的国有企业规则包括了国有企业、非歧视待遇、商业考虑、透明度、非商业援助及争端解决机制等内容。从近些年的发展情况看,西方发达国家基本达成共识,且呈现日益转变成国际经贸规则主流、条款内容和标准都有很大变化、完全背离竞争中立原则初衷等特点,对中国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国际竞争产生了较大的制约。应旗帜鲜明地表明中国有关国有企业规则的主张,深入推进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参与全球经贸规则重构博弈,更好地保障中国国有企业合法权益,使中国国有企业能够公平参与国际竞争。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夏玮  
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规则制定是中国参与国际知识产权治理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我国仍缺乏一套一以贯之的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方案。本文从“社会经济”“利益团体”“国际政治”三个维度对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规则制定背后的逻辑进行分析。其中,社会经济因素决定了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规则制定的基本立场,利益团体因素体现了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规则制定的战略重点,国际政治环境影响了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规则制定的战略部署,在此基础上提出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章节的“中国方案”。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培磊  汪其怀  李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彭德雷  
由于多哈谈判受阻,美欧等主导的TISA谈判正密集进行。尽管TISA谈判所倡导的新模式、新规则和新框架对中国而言,无疑都是一次挑战,但中国加入TISA谈判具有现实需求,具备制度土壤和外部条件。尤其是TISA谈判在互联网、数字经济领域着手新规则的制定,反映未来趋势,必须引起重视,中国当务之急是争取中后期融入到谈判中。同时,不排除中国最终被拒之TISA谈判的大门之外,为此中国还应借助WTO多边平台,要求TISA谈判方遵循透明度和包容性原则、公开谈判信息;并强化自身的自贸区战略安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蓝茵茵  罗新星  
从21世纪开始,新型深度区域贸易协定(RTA)的迅速发展削弱了以WTO为核心的传统多边贸易治理体系。本文通过逻辑分析、基本经济学分析和文献述评研究认为新型深度RTA具有性质和影响的两面性:一方面作为"深于"且"广于"WTO的深层协调机制,巩固了跨国生产网络并提升参与国竞争力,另一方面作为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新型规则制定,"权力导向"明显。为此,本文提出在多边框架内规范新型RTA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进一步讨论在跨区域巨型RTA的冲击下,中国贸易治理多边化与区域化实践的具体选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林建勇  洪俊杰  杨超  
美国主导的TPP代表21世纪国际贸易投资最高标准,而中韩自贸协定为中国目前签订的最高开放水平的自贸协定。基于二者的对比,分析我国现阶段签订的自贸协定与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存在的差距,进而分析差距给我国带来的挑战,最后结合存在的差距与面临的挑战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霄岭  任健  
1990年底“乌拉圭回合”服务谈判组所达成的《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经历了漫长的艰苦谈判历程。围绕着服务贸易的定义、服务贸易谈判的法律范围、服务贸易谈判是否应包括为促进该贸易而进行的投资等问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了多轮较量,最终多方调整、妥协,趋于一致。因此,《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是吸收多方观点、调和各方立场的折衷产物。《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由序言和六大部分组成,共三十五条。第二、第三部分是该协定的核心内容。其中有关最惠国待遇、透明度、国民待遇和市场准入问题是各方争论的焦点。步入90年代,《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达成对世界服务贸易、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对国际货物贸...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霄岭  任健  
1990年12月份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关贸总协定"(GATT)的第八轮谈判——"乌拉圭回合"上,因美国与欧共体在农产品补贴问题上意见相左,致使"乌拉圭回合"的结束被迫缓期;但同时,本次会议的服务谈判组(GNS)主席向大会提交了《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Greneral Agreement OnTrade In Services)草案,至此,标志着经过了数年艰苦谈判的《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已基本形成,这也可谓是布鲁塞尔会议的积极成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闫云凤  甘爱平  
随着世界贸易量的急剧增长,贸易自由化引起了一系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考:贸易自由化是否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贸易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程度到底有多大?围绕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章在对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关系的文献进行梳理后,侧重于分析贸易自由化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述评: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国际贸易隐含碳。这些研究对我国减排目标和政策的制定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皞  
《国际服务贸易协定》诞生既有可能推动服务贸易的自由化进程,但也有可能对多边贸易体制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本文从市场准入和多边化角度,利用各国在GATS下的承诺与其在PTA中的最好承诺作比较,说明了《国际服务贸易协定》未来发展的四种取向,对其自由化和多边主义的发展可能进行了分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沙伟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将对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一系列可预期或不可预期的影响,是一个涉及到各国未来争取发展空间、选择发展途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问题。气候变化主要来自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铁瑛  蒙英华  
本文从移民网络的角度探讨了区域贸易协定(FTA)缔结的动因问题,提出并证明了"移民网络促进FTA缔结"这一假说,并发现移民网络因素的加入可以将既有FTA缔结动因相关研究的模型预测准确率提升约4%,具有重要的意义。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移民网络主要通过促进双边贸易流来提升两国FTA的签订概率,表现为"移民网络—国际贸易—FTA缔结"这一核心发生机制。本文拓展性的细化研究还发现,无论从时间趋势或FTA缔结数量而言,移民网络对FTA缔结所起到的促进作用都呈现出边际递减规律;"移民网络—国际贸易—FTA缔结"机制在"南-北"国家对组合中会得到增强,但在"北-北"国家对组合中的表现较弱。本文的结论意味着,移民网络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资源,在当前贸易自由化多边进程受阻、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国际秩序和规则面临重塑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和利用"移民红利",对我国FTA战略的推进及世界FTA领域"中国范本"的探索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