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9)
- 2023(11501)
- 2022(9584)
- 2021(8623)
- 2020(6907)
- 2019(15456)
- 2018(14975)
- 2017(27601)
- 2016(14427)
- 2015(15873)
- 2014(15411)
- 2013(15172)
- 2012(14489)
- 2011(13374)
- 2010(13671)
- 2009(12419)
- 2008(12372)
- 2007(11218)
- 2006(10213)
- 2005(9414)
- 学科
- 济(67840)
- 经济(67790)
- 管理(42261)
- 业(42046)
- 企(33951)
- 企业(33951)
- 地方(24159)
- 中国(22875)
- 贸(21132)
- 贸易(21115)
- 易(20415)
- 方法(19723)
- 农(18589)
- 技术(18369)
- 业经(17062)
- 数学(15714)
- 数学方法(15585)
- 地方经济(13669)
- 技术管理(13133)
- 融(12805)
- 金融(12804)
- 农业(12565)
- 银(12413)
- 银行(12397)
- 行(12162)
- 发(11763)
- 制(11699)
- 环境(11310)
- 学(11296)
- 财(11176)
- 机构
- 学院(205918)
- 大学(201854)
- 济(92488)
- 经济(90709)
- 研究(77451)
- 管理(76722)
- 理学(64617)
- 理学院(63814)
- 管理学(62974)
- 管理学院(62545)
- 中国(58966)
- 科学(44069)
- 京(43431)
- 财(39333)
- 所(38703)
- 研究所(34657)
- 中心(34536)
- 江(33484)
- 农(30354)
- 财经(30204)
- 范(29549)
- 师范(29313)
- 院(28679)
- 经济学(27979)
- 北京(27965)
- 经(27288)
- 州(27048)
- 业大(25731)
- 经济学院(24962)
- 师范大学(23460)
- 基金
- 项目(132936)
- 科学(106519)
- 研究(102796)
- 基金(94232)
- 家(81155)
- 国家(80445)
- 科学基金(69351)
- 社会(67170)
- 社会科(63722)
- 社会科学(63711)
- 省(54577)
- 基金项目(49346)
- 教育(46083)
- 划(44781)
- 编号(41297)
- 自然(41079)
- 自然科(40185)
- 自然科学(40175)
- 自然科学基金(39451)
- 资助(36349)
- 发(36113)
- 创(33890)
- 成果(33532)
- 重点(30752)
- 创新(30715)
- 课题(30480)
- 发展(29887)
- 展(29380)
- 部(28598)
- 国家社会(27695)
- 期刊
- 济(112148)
- 经济(112148)
- 研究(68025)
- 中国(50949)
- 管理(33292)
- 农(29480)
- 教育(28523)
- 财(27749)
- 科学(27016)
- 学报(26079)
- 融(22932)
- 金融(22932)
- 农业(20579)
- 大学(20508)
- 业经(19754)
- 技术(19597)
- 学学(18947)
- 经济研究(18861)
- 贸(16452)
- 国际(15069)
- 问题(15028)
- 财经(14474)
- 经(12766)
- 科技(12304)
- 业(11735)
- 世界(11612)
- 技术经济(11430)
- 商业(11419)
- 坛(11032)
- 论坛(11032)
共检索到337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新超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光 卢进勇
本文以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进程为背景,从"阶段特征"、"区域特征"、"发展趋势"三个维度对中国双边投资协定(BIT)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在国际投资规则尚未形成统一共识的背景下,以双边投资协定与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两种形式为载体的国际投资规则将会逐步融合,其标准也在逐步提高。
关键词:
双边投资协定 阶段特征 发展趋势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关兵
近年来,以TPP、欧加自贸协定(CETA)、美韩自贸协定(FTA)等为代表的高水平的区域贸易协定越来越多,引领着国际经贸新规则的重塑方向。作为区域贸易协定重要的一部分,优惠原产地规则也逐渐向宽松化、便利化发展,但部分敏感产品规则则趋向复杂化。在这种背景下,深入研究区域贸易协定框架下原产地规则最新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相关产业影响,对加快我国自贸区战略建设、原产地规则完善、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静 张西征
早在20世纪50年代,产生了区域经济合作的第一次浪潮,其标志性事件是1956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20世纪90年代初,欧洲率先掀起了新一轮区域合作的浪潮,把欧洲各国的合作推进了一大步,随后美加墨成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约翰·沃雷 李春顶 郭子睿
中国对国际贸易谈判的热衷并没有随着加入世贸组织(WTO)而停止。现在中国对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越来越积极。截至目前,中国已经签订了12个区域贸易协定,还有6个正在谈判中,并正在考虑加入另外4个。早期,中国主要和香港地区以及一些小的经济体(如爱尔兰)进行贸易谈判。而现在考虑加入的贸易协定谈判规模都非常大,包括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CEP)等。当然,中国并不是唯一一个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美红
国际税收合作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在形式上仍然主要表现为双边税收协定。国际税收协定至今在多边层面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但是从有关国际组织在制定多边税收协定上的尝试、区域性多边税收协定的发展以及最惠国待遇条款在许多国家双边税收协定中的引入可以看出国际税收协定是朝向多边化趋势发展的。面对这种多边化的发展态势,我国一方面应坚持国家税收主权原则,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国际税收协定的这种多边化发展态势,同时加强对OECD范本和UN范本及有关税收协定的研究和评估,为我国签订新的或修改旧的双边税收协定提供参考。此外我国还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多边税收协定的谈判和签订。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路红艳 梁威 孔维升
长期以来,受资源禀赋、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等因素影响,我国流通区域间、地区间、城乡间发展差距较大,不协调、不平衡问题突出。近年来,在互联网+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推动下,流通区域发展呈现出农村市场及中西部地区市场快速发展、区域市场一体化等新趋势。"十三五"时期,应顺应流通创新趋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方向,积极探索推动流通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新路径、新模式,着力补齐短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路红艳 梁威 孔维升
长期以来,受资源禀赋、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等因素影响,我国流通区域间、地区间、城乡间发展差距较大,不协调、不平衡问题突出。近年来,在互联网+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推动下,流通区域发展呈现出农村市场及中西部地区市场快速发展、区域市场一体化等新趋势。"十三五"时期,应顺应流通创新趋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方向,积极探索推动流通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新路径、新模式,着力补齐短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彬 李畅 杨勇
退出TPP标志着特朗普领导的新一届美国政府退出多边化区域贸易平台建设,从而使多边化区域主义发展进入了调整期。现阶段多边化区域主义的发展主要特点为RTAs范围不断扩大、内容逐渐深化、主导力量缺失、亚太地区核心地位凸显。短期内多边化区域主义发展取决于域内成员方的博弈;长期来看,美国不会缺席多边化区域主义建设进程。中国应当把握美国短期缺席多边化区域贸易平台建设的机遇期,立足一带一路建设,加速推进RCEP谈判,深化金砖国家合作关系,推进多边化区域主义发展,重构全球贸易新规则。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彬 李畅 杨勇
退出TPP标志着特朗普领导的新一届美国政府退出多边化区域贸易平台建设,从而使多边化区域主义发展进入了调整期。现阶段多边化区域主义的发展主要特点为RTAs范围不断扩大、内容逐渐深化、主导力量缺失、亚太地区核心地位凸显。短期内多边化区域主义发展取决于域内成员方的博弈;长期来看,美国不会缺席多边化区域主义建设进程。中国应当把握美国短期缺席多边化区域贸易平台建设的机遇期,立足一带一路建设,加速推进RCEP谈判,深化金砖国家合作关系,推进多边化区域主义发展,重构全球贸易新规则。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盛斌 陈丽雪
在全球数字治理进程中,区域与双边贸易协定已经成为推动构建数字贸易新规则的重要方式。本文在梳理全球数字自由贸易协定/区域贸易协定(FTAs/RTAs)网络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与比较了“美式模板”“欧式模板”“中式模板”和“南太平洋模板”协定在数字贸易规则领域体现的理念、内容与特点。论文还重点剖析了主要国家在数字产品类、数据流动类、知识产权保护类和隐私安全类四大议题中存在的主要分歧及其背后的战略目的与利益。最后,结合“中式模板”协定的现状为中国提出了参与全球数字规则构建的策略与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超,魏清泉
文章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区域主义"的主要特点:①关注区域特性,研究方法注重系统分析与实地调研;②直面区域和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社会问题;③综合平衡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经济增长的发展目标;④重视物质规划以及不同层次物质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之间的密切配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新区域主义"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发展目标及区域规划方面的启示,并探讨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组织实施。
关键词:
新区域主义 区域协调发展 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马涛
一、2015年全球贸易形势分析(一)2015年全球贸易形势预测全球贸易状况依旧不断恶化,全球贸易增长放缓也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世界贸易组织(WTO)首席经济学家罗伯特·库普曼(RObeRT KOOpman)认为,2015年全球贸易增长放缓很大程度上是欧洲经济复苏乏力以及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天顶 龚同
近三十年间,区域贸易协定和全球价值链经历了较快的发展,二者呈现出共生发展的态势。区域贸易协定构成区域主义的现实基础,而全球价值链作为经济全球化核心架构属于多边主义取得进展的成果。作为全球化力量的集中体现,全球价值链正在重塑区域主义,并在区域主义与多边主义之间进行协调。从发展趋势上看,区域贸易协定发展呈现出网络化趋势并且具有显著的结构依赖性,然而,现有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文献尚没有充分地考虑上述特征。为了从网络视角考察全球价值链发展对区域贸易协定网络形成的影响机制,文章构建了区域贸易协定网络,并建立了包含经济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的指数随机图模型,注重研究网络结构依赖和复杂网络形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网络传递闭合性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网络现有关联主导着区域贸易协定网络的形成。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会影响其加入区域贸易协定网络的选择,全球价值链下游度越高的经济体越倾向于参与区域贸易协定。双边增加值关联的增加会促进经济体间建立区域贸易协定关系,而双边生产长度的增加会降低经济体间建立贸易协定的概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依颖 王增涛 胡琰欣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转型经济体,中国区域制度和区域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差异较大。因而,研究双边投资协定、区域制度与区域外商直接投资问题,不仅有助于双边投资协定理论的丰富,还有利于中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本文以1997—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FDI综合动因理论并利用门槛模型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双边投资协定、区域制度均对区域外商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双边投资协定与区域制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而利用区域制度作为门槛变量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双边投资协定对区域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存在区域制度门槛:相较于区域制度高于门槛值的区域,双边投资协定对区域制度低于门槛值的区域的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积极签订双边投资协定,努力完善区域制度,不仅有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而且有利于缩小区域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差异,促进中国经济均衡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