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01)
- 2023(11754)
- 2022(9626)
- 2021(9025)
- 2020(7572)
- 2019(17290)
- 2018(17137)
- 2017(31700)
- 2016(17611)
- 2015(20708)
- 2014(20552)
- 2013(19401)
- 2012(16955)
- 2011(14834)
- 2010(15266)
- 2009(14233)
- 2008(13491)
- 2007(11917)
- 2006(10697)
- 2005(9693)
- 学科
- 济(63267)
- 经济(63190)
- 管理(56931)
- 业(51084)
- 企(45158)
- 企业(45158)
- 方法(29288)
- 融(27240)
- 金融(27238)
- 中国(27199)
- 数学(25791)
- 银(25614)
- 银行(25604)
- 数学方法(25576)
- 行(24645)
- 财(23426)
- 制(19224)
- 农(17860)
- 业经(16848)
- 务(16106)
- 财务(16038)
- 财务管理(15997)
- 企业财务(14992)
- 理论(14959)
- 地方(14223)
- 体(13218)
- 农业(11856)
- 贸(11684)
- 贸易(11674)
- 易(11329)
- 机构
- 学院(228985)
- 大学(218104)
- 济(89964)
- 经济(87801)
- 管理(85953)
- 理学(71372)
- 理学院(70701)
- 管理学(69685)
- 管理学院(69235)
- 研究(68400)
- 中国(60760)
- 财(48750)
- 京(45487)
- 江(37089)
- 财经(36794)
- 科学(36749)
- 中心(34503)
- 经(33375)
- 所(32270)
- 州(30609)
- 技术(30332)
- 农(29882)
- 职业(29792)
- 范(29692)
- 师范(29430)
- 北京(28822)
- 研究所(28474)
- 经济学(28186)
- 财经大学(27301)
- 业大(26957)
- 基金
- 项目(140683)
- 研究(113274)
- 科学(110857)
- 基金(97720)
- 家(81296)
- 国家(80495)
- 科学基金(70882)
- 社会(69363)
- 社会科(65817)
- 社会科学(65800)
- 省(59061)
- 教育(57682)
- 基金项目(50673)
- 编号(49621)
- 划(47592)
- 自然(42504)
- 自然科(41536)
- 自然科学(41530)
- 资助(40999)
- 自然科学基金(40755)
- 成果(40488)
- 课题(36514)
- 重点(32371)
- 年(31797)
- 部(31246)
- 创(30821)
- 发(30709)
- 项目编号(29853)
- 性(29717)
- 创新(28541)
- 期刊
- 济(103432)
- 经济(103432)
- 研究(72551)
- 中国(55073)
- 教育(42712)
- 财(41056)
- 融(39562)
- 金融(39562)
- 管理(35481)
- 技术(28322)
- 农(27423)
- 学报(26705)
- 科学(24938)
- 大学(22106)
- 学学(20204)
- 财经(19349)
- 业经(17873)
- 农业(17475)
- 经济研究(17127)
- 职业(17100)
- 经(16668)
- 问题(12128)
- 坛(11409)
- 论坛(11409)
- 商业(11111)
- 技术教育(11037)
- 职业技术(11037)
- 职业技术教育(11037)
- 财会(10847)
- 业(10816)
共检索到365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盛鑫 朱琳 王斐玉
书证融通的对象是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证书与学历证书,1+X证书制度对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专业执行层面需要处理如何选择契合本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物流类X证书。在多个X证书背景下构建了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四种书证融通模式,明确了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改革设计框架和改革主要任务,并从规划调研、遴选证书、重构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资源、打造教学团队、改造实训条件等六个方面针对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提出了人才培养改革的具体建议,研究结果为同类专业开展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提供了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谈慧
首先分析了实行"双证书"制度的利和弊,接着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物流订单班"作为研究个案,详细探讨了该院在实施"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具体措施,最后对实施"双证书"制度后达到的效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物流管理 双证书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岑文静
为培养符合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依托现代产业学院平台,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在教学方法、课程评价体系、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和师资水平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相关研究成果可为相关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雄寅 周跃良 李俊峰 黄颖
建设技能型社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职业院校1+X书证融通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助推器。目前,职业院校1+X书证融通普遍存在人才培养、课堂教学、资源建设、师资建设、学分银行等5大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职业院校可以从重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四链衔接;创新教学模式,推动课堂革命;建设优质资源,满足多元需求;建设双师团队,驾驭两个讲台;参与学分银行,贯通学习成果;构建保障体系,提质培优增效等六个环节开展1+X书证融通实践,培养更多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为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秀英 李兵
我国高职存在重学历证书、轻职业资格证书;报名率低、通过率低,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层次低;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等较薄弱;培养培训与资格鉴定考试相分离;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不平衡等问题。主要对策是转变观念,找好定位,改革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等,重视"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加强产学合作、工学结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丽丹
分析了智慧物流背景下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职业能力需求,阐述了当前职业院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课程体系、创新课堂内容、优化课程考核方式、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智慧型物流专业教师团队的改革思路。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丹青
以湖北开放大学为例,阐述了现有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发展现状及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素养的复合型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与思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庆伟
物流管理人才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创出特色,打造自身品牌,成为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科学有效地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岗位群为基本依据构建人才培养规格,在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基础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内容,构建与岗位衔接的工学一体的课程体系,同时建立与"职场体验-实境训练-顶岗历练"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忠萍 刘宏伟 汪传雷 叶春森
介绍了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物流管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在新文科建设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涉及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参与主体,包括构建融合师资、加强课题教学、强化实践教育、注重联合培养的协同育人系统优化等,以期实现新内涵现代物流卓越人才培养目标,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谈慧
鉴于以校企行深度合作为基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对企业与高校间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双方共赢的重要性,首先阐述了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依据,接着分析了校企行合作可以解决的人才培养中的相关问题,详细探讨了开展校企行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最后对三方合作的意义进行了总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安萍
我国高职教育已进入强化特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时期,实行"双证书"制度是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针对目前双证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构建将双证研发、双证实施和双证鉴定融为一体,由学校、培训及鉴定机构、企业及行业组织共同参与的双证融通的全过程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完善政府及院校实施双证保障机制,健全双证鉴定工作机制,建立双证的维护与更新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荣花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流产业的快速兴起,我国各大高校开始兴办物流管理专业,积极探索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作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要探究物流管理创新性人才培养理论,通过外适质量、差异化培养与创新教育等理论,创新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升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当前我国高校物流管理教育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需求高校教师运用更多的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黎红
在"互联网+"背景下探索了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中,创新物流技术技能的培养模式,构建了高职学生逐级递进而完整的"物流技术技能培养链条",从"方法(工具)应用能力"到"物流各子系统作业能力"再到"物流综合技能与能力"三个层面对高职学生的物流技术技能进行培养,使物流职业技能的培养从"碎片化"整合到"系统设计"层面,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物流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使高职物流人才的培养更能切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循序渐进地形成综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促进"职业人"与"全面发展的人"的和谐统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翠萍
在高职院校物流教育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要根据市场的需要,科学有效地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岗位群为基本依据构建人才培养规格,以制造企业物流为基点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内容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细方向"课程体系应对多样化物流人才需求,同时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翠萍
在高职院校物流教育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要根据市场的需要,科学、有效地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岗位群为基本依据构建人才培养规格,以制造企业物流为基点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内容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细方向"课程体系,应对多样化物流人才需求,同时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