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21)
- 2023(3302)
- 2022(2705)
- 2021(2515)
- 2020(1979)
- 2019(4518)
- 2018(4219)
- 2017(8223)
- 2016(4165)
- 2015(4607)
- 2014(4485)
- 2013(4305)
- 2012(3771)
- 2011(3323)
- 2010(3307)
- 2009(3166)
- 2008(3138)
- 2007(2783)
- 2006(2438)
- 2005(2150)
- 学科
- 济(15787)
- 经济(15758)
- 管理(13637)
- 业(12687)
- 企(10932)
- 企业(10932)
- 中国(6946)
- 方法(5398)
- 财(5018)
- 人口(4758)
- 农(4675)
- 业经(4608)
- 学(4296)
- 理论(4242)
- 制(3975)
- 数学(3652)
- 数学方法(3586)
- 农业(3274)
- 贸(3073)
- 教育(3072)
- 贸易(3071)
- 务(3050)
- 财务(3041)
- 和(3037)
- 财务管理(3034)
- 易(2979)
- 融(2973)
- 金融(2971)
- 银(2950)
- 银行(2949)
- 机构
- 大学(65469)
- 学院(63532)
- 济(25943)
- 经济(25467)
- 管理(23367)
- 研究(20244)
- 理学(20027)
- 理学院(19791)
- 管理学(19547)
- 管理学院(19409)
- 中国(14699)
- 财(13757)
- 京(13054)
- 财经(11265)
- 科学(11041)
- 范(10302)
- 师范(10270)
- 经(10217)
- 所(9696)
- 江(9103)
- 中心(9020)
- 经济学(8952)
- 研究所(8584)
- 财经大学(8496)
- 师范大学(8371)
- 经济学院(8046)
- 北京(8022)
- 州(7714)
- 商学(6840)
- 商学院(6768)
- 基金
- 项目(40703)
- 科学(33364)
- 研究(32658)
- 基金(30601)
- 家(25969)
- 国家(25708)
- 科学基金(22667)
- 社会(22468)
- 社会科(21246)
- 社会科学(21241)
- 基金项目(15998)
- 教育(14962)
- 省(14934)
- 编号(13083)
- 划(12970)
- 自然(12969)
- 自然科(12709)
- 自然科学(12708)
- 自然科学基金(12486)
- 成果(11561)
- 资助(11071)
- 国家社会(9726)
- 部(9427)
- 重点(9235)
- 课题(8973)
- 制(8877)
- 发(8795)
- 创(8742)
- 教育部(8681)
- 人文(8622)
共检索到93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段辉
本文在流行的"人口红利"论基础上重新反思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据此提出三个主要论点:"人口机会窗口"不能与经济高速增长简单归因;"人口红利"不简单等同于"人数红利";流行的"人口红利"论与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具有历史契合性,在缔造"中国奇迹"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过度透支、环境污染严重等现实压力。继而探索依赖"人才红利"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哲 张宇豪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情况下,我国需要寻求新的增长动力。人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开发潜力无穷无尽,而人作为资本,其价值可以用价格来衡量。人力资本所体现的价格越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就越明显。本文在对我国人口红利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用人力资本价格来审视人口红利,阐释了人口红利的构成,从全面提升人力资本价格的角度来探讨释放新型人口红利的对策。从人力资本价格形成的各基点出发,可以在职业教育、健康、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等多个关键领域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关键词:
新型人口红利 人力资本 价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本文用一个含中青年人对幼年人抚养和对老年人赡养的世代交叠模型分析人口变动对储蓄率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新的结论。其中较重要的是:①快速的生育率下降对储蓄率没有大的正影响(储蓄率只在人口转变时期小幅度上升);②幼年-中青年人口比率变动对储蓄率的影响力比老年-中青年人口比率变动对储蓄率的影响力小得多;③快速的生育率下降虽然引起经济增长率下降,但它同时引起人均消费永久性提高。
关键词:
世代交叠模型 人口过渡 人口红利 储蓄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芳
在对人口红利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口转变的道路,对人口红利的概念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提出中国在进入后人口红利时代之际,应该关注不同区域人口发展状况的差异性,以劳动力流动作为中国未来收获新人口红利的一种特有机制,以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作为获得新人口红利的核心源泉,以期为未来中国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尤其是如何合理有序引导劳动力的流动等方面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人口红利 新人口红利 人口转变 人力资本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宗坪 张士强
提出"绿色人口红利"概念的目的在于分析"人口红利"是否带来环境问题,从而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成本纳入到人口红利中,以消除"人口红利"中的环境代价。通过人口红利兑现过程的定性分析,确定了人口红利包含着"环境代价",即兑现人口红利引起了资源退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经济损失;利用Hartwick-Solow模型框架和新古典优化增长模型生产函数,设计了能够将"人口红利"调整为"绿色人口红利"的简要模型,模型调整的结果能真实显现出人口再生产转型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在模型调整应用过程中,需注意几个问题:①防污支出问题,在把"环境服务"当作环境产出的前提下,把环境污染价值作为产出的减少,应从中扣除。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钟水映 李魁
人口红利出现并被有效利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地掌握人口红利的发展态势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人口红利在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省与省之间表现得不平衡,差异显著。中国抚养负担低的比较优势终将消失。2039年,中国将发生由人口红利向人口负债的重要转变。当前,最紧要的是,要及时认识到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趋势,加大教育和健康投资,通过提高人口质量来应对人口红利日益衰微的趋势。
关键词:
抚养比 人口红利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福垣
当前,我国经济学界流行一系列制造思想混乱的伪命题。什么冷热胀缩、产能过剩、流动性过剩、人口红利、中等收入陷阱等等,不一而足。人们把这些伪命题作为经济学范畴、思维工具,严重误导了国民经济发展和运行的价值判断。笔者过去发表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景彤 张旭
除了继续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全社会的人力资本水平,使人口红利从规模型向质量型转变,是我国应对人口红利衰减的关键人口红利与体制红利、全球化红利一起,被称为是推动中国经济三十年高增长的三大红利。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2011年减少了345万,这个看似简单的数据却暗含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重大变革,预示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拐点正式到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刚 林曼
2004年以来,我国劳动力稀缺性增强,人口红利下降趋势明显。本文认为这将放大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需求,倒逼企业开始重视人力资源会计,改变企业会计信息供给倾向,推进人力资源会计应用制度环境改善,为我国人力资源会计深入应用创造机遇。
关键词:
人口红利下降 人力资源会计 应用 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楚文 胡汀 李沛
我们有1/4以上的人均GDP的增长是靠人口年龄结构优势获得的。但2010年比以往更加突出的用工荒现象却使得专家们纷纷发出"刘易斯拐点"的警告,无论刘易斯拐点是否已经到来,我国"人口红利"衰退已是不争的事实,给社会经济发展既带来机遇又增加挑战,我们应采取调整人口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推动城乡一体化等措施来积极应对,实现"人口红利"效益最大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婷 李科宏
如何激活二次人口红利,是当前中国经济应对老龄化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微观层面的人口时间配置和人口收入配置为出发点,从企业生产供给视角构建一个以人口为中心的经济运行体系。理论分析得出,人口老龄化分别基于消费结构、劳动力占比和储蓄倾向三类效应路径影响人口红利。基于中国20002014年分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人口老龄化抑制经济增长,对人口红利产生负向影响;(2)人口老龄化对人口红利影响依赖于平均受教育年限、大专以上学历占比、人均资本存量、储蓄投资转化率、城市化率、二三产业占比和人均公共服务支出。据此
关键词:
老龄化 人口红利 供给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婷 李科宏
如何激活二次人口红利,是当前中国经济应对老龄化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微观层面的人口时间配置和人口收入配置为出发点,从企业生产供给视角构建一个以人口为中心的经济运行体系。理论分析得出,人口老龄化分别基于消费结构、劳动力占比和储蓄倾向三类效应路径影响人口红利。基于中国2000~2014年分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人口老龄化抑制经济增长,对人口红利产生负向影响;(2)人口老龄化对人口红利影响依赖于平均受教育年限、大专以上学历占比、人均资本存量、储蓄投资转化率、城市化率、二三产业占比和人均公共服务支出。据此,文章从激励教育发展、资本积累、城镇化战略、产业转型和政府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五个方面,提出了降低人口老龄化对人口红利抑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老龄化 人口红利 供给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孟令国、张裕豪在《继续教育研究》2013年第6期中撰文,以职业教育制度为切入点,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函数,采用最新的经济数据,探究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制度改革与二次人口红利的内在关系,从而提出相应的结论与建议。二次人口红利是指在人口结构老龄化的情况下,个人和家庭的未雨绸缪可以产生一个新的储蓄动机,把其储蓄转化为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还可以获得收益。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