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82)
2023(13704)
2022(11665)
2021(11055)
2020(9241)
2019(21428)
2018(21354)
2017(41884)
2016(22281)
2015(25319)
2014(25359)
2013(24868)
2012(22349)
2011(19858)
2010(19840)
2009(17992)
2008(17368)
2007(15022)
2006(12763)
2005(10963)
作者
(62804)
(51853)
(51614)
(49121)
(32964)
(24873)
(23566)
(20458)
(19737)
(18464)
(17757)
(17274)
(16339)
(16232)
(15946)
(15634)
(15581)
(15432)
(14790)
(14692)
(12783)
(12585)
(12535)
(11789)
(11513)
(11483)
(11410)
(11349)
(10337)
(10280)
学科
(91984)
经济(91891)
管理(65355)
(62993)
(54630)
企业(54630)
方法(45454)
数学(38755)
数学方法(38050)
(23236)
业经(22517)
中国(22132)
(19573)
(18554)
地方(18534)
理论(17715)
(15814)
贸易(15808)
(15523)
技术(15460)
(15347)
农业(15202)
(14402)
产业(13982)
环境(13119)
(12810)
财务(12731)
财务管理(12705)
教育(12385)
(12293)
机构
学院(314804)
大学(314530)
管理(130659)
(121778)
经济(119129)
理学(114647)
理学院(113447)
管理学(111244)
管理学院(110673)
研究(97045)
中国(69954)
(66115)
科学(61364)
(52635)
(46684)
业大(46267)
(45005)
中心(44459)
(43746)
财经(43566)
研究所(42914)
(42057)
师范(41723)
北京(41329)
(39627)
(36368)
经济学(35950)
(35766)
农业(35218)
师范大学(33586)
基金
项目(222538)
科学(176265)
研究(163922)
基金(161304)
(139275)
国家(138147)
科学基金(120508)
社会(103039)
社会科(97746)
社会科学(97722)
(87746)
基金项目(85613)
自然(78972)
自然科(77211)
自然科学(77198)
教育(75872)
自然科学基金(75774)
(73133)
编号(67595)
资助(67003)
成果(53645)
重点(49141)
(48468)
(47094)
(46767)
课题(45874)
创新(43447)
项目编号(42197)
科研(42159)
教育部(42072)
期刊
(127446)
经济(127446)
研究(87383)
中国(54124)
管理(47738)
学报(46971)
科学(44112)
(40548)
(38144)
教育(37678)
大学(36231)
学学(33901)
技术(29406)
农业(28900)
业经(23214)
(21104)
金融(21104)
经济研究(20827)
财经(20125)
图书(18710)
(17234)
问题(16413)
科技(15914)
技术经济(15814)
商业(15109)
理论(14957)
(14864)
统计(14665)
现代(14199)
(13990)
共检索到436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长玉  李秋迪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价值链、产品链、知识链、企业链、技术链、供需链和空间链的多视角产业链模型。指出:这些链条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不同需求驱动不同链条(产品链、知识链、供需链、技术链)的产生,这些链条的核心是价值链,而最终表现为企业链,企业又基于地理或空间关系形成空间链。基于多视角的产业链模型,从供需、价值、产品和技术的角度对网络文化产业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包含行业链、价值链、产品链和供需链(企业链)和技术链(知识链)的多视角网络文化产业链模型。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王强东  
正在兴起的网络文化产业和网络消费具有产消活动无时空限制、个性化和共享性突出、生产的边际收益递增、市场化程度极高、产消群体规模庞大等显著特征。发展网络文化产业、促进网络消费,应以内容产业为核心,建立强大的网络文化生产平台,开发网络文化生产与管理技术,培养网络文化生产与管理人才,加大对网络文化产业的投入,建立健全网络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构建网络文化生产和传播的评价考核体系,积极引导网络文化消费。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明  吕福玉  
网络经济是以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收益递增规律为主导的新经济业态,其边际效用则呈现出增减并存的二元趋势。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商业化的经营与管理,需要进行内容的深度整合,力争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意的双重突破,并实现价值发现、价值匹配和价值管理"三步走",构建赖以盈利的商务结构和业务结构,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於志东  
基于网络文化产业视角下的多种多样的网络广告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告主的重视,其自身的独特性使其与传统的广告相比有了很大的差别,传统广告的预算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网络文化产业的需要了,因此针对新型广告媒体的特点制定出广告预算模型,使其能满足企业在新型媒体平台上的广告预算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必将对网络文化产业视角下的新型广告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袁裕辉  
在社会网络、聚类、自媒体、信息裂变式传播、知识共享、碎片化信息整合等内部机制和产业链其他合作伙伴参与动机的共同作用下,社会网络服务(SNS)社区市场规模不断演进,并产生海量非结构化数据。SNS商业模式的核心是将这些用户数据转换成产业链上其他节点的用户价值,本文从产业链视角构建基于平台化、移动化、APP应用化、电子商务化和社会责任化的PMABS模式,并提出娱乐化、服务至上、价值驱动等对策。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炎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轶昆  
网络文化产业方兴未艾,市场潜力巨大,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以丰富详实的数据剖析了广东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克岭  陈微  李俊  
任何一种产业都有其特定的分工组织形式,并伴随着产业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地演进。本文基于产业分工的视角,以文化产业链结构的链状、网状和生态系统的演化历程为主线,对文化产业链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为推动文化产业链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晓芬  彭正银  
本文在梳理管理者认知与网络组织演化概念的基础上,从基本要素、演化原因、演化的认知驱动要素和认知模式四个方面对网络组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提出管理者认知与网络组织演化关系领域未来的研究展望:首先,应该强调演化的微观要素、内生视角和动态视角;其次,要重视管理者共享认知对网络组织演化的驱动作用;再次,重视信息、关系与结构三者的互动关系,关注管理者认知、网络组织与行为模式三者的协同演化;第四,增强本土化问题的研究。本文详尽分析了高阶理论和情境双元理论对网络组织演化的驱动作用,综述了网络组织演化的认知模式,延伸了网络组织演化的研究范围,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另外,管理者认知与网络组织演化的关系研究能够帮助企业高层管理者准确地进行战略定位,有效地选择组织的行为模式。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何建佳  刘举胜  王祥兵  
[目的 /意义]认知盈余的出现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舆论逐渐成为公众发声与评议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合理引导网络舆论演化,对破解重大舆情危机,疏导公众情绪,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 /过程]基于认知失调视角,将个体之间的亲和度纳入经典HK模型,形成改进HK模型,在此基础上,集中分析了初始观点坚持度,异质信任水平,个体亲和度,观点影响阈值对网络舆论演化的影响,并以2015年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为例,对上述研究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 /结论]研究结果显示,观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克岭  刘佳  张扬楣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从产业发展的视角看,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密不可分。在企业及区域之间的竞争愈趋于以产业链竞争为主要竞争形式的语境中,本文基于产业组织及产业发展理论,沿循文化旅游"产业链界定—产业链构成要素—产业链治理影响因素—产业链治理模式选择"的思路,对文化旅游产业链治理模式进行了探索,旨在进一步深化对文化旅游产业链治理模式的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蕊   赵子辛  
文化产业虚拟集群是文化企业成员基于数字技术,在信息共享与价值交换理念下形成的网络平台组织。数智时代,文化产业虚拟集群在数据要素效率倍增的中介作用下,能够借助展示平台、承载形式、表现方法、传播途径等实现网络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为此,以爱奇艺虚拟集群为例,选择空间杜宾双重差分模型佐证了上述观点。同时研究还发现,文化产业虚拟集群对周边省域网络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存在“虹吸效应”,且相较于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虚拟集群对东部地区的网络文化软实力影响更加显著。综上,我国应努力协调区域间的数字文化资源配置、改良文化软实力传播渠道、强化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与文化认同,从而赓续文化传承,实现我国文化软实力与影响力的进一步增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花建  
多频道网络传播(multi-channel network,MCN)是一种依托多频道网络传播,为视频内容的开发者提供多样化的中介服务,实现快速反馈与供需对接的文化经济新业态,近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兴起(1)。中国推动MCN新业态的高质量发展,要把握世界上MCN发展的四大特点和三大潮流,要立足中国的国情,使之服务国家大政方针,突出人民本位,融入主流文化;要根据MCN依托4I(4力,即科技力、创造力、流通力和注意力)的动力规律,以优良的营商环境、智慧型的基础设施与丰富的资源供给相结合,培育集约化的产业集群;要推动MCN的全产业链包括机构、平台、第三方服务、基地/园区等各个环节的创新;要推动MCN机构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不断转型升级,把握新的增长点,融入国有广电媒体等的改革进程,为文化惠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永斌  
组织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单纯研究组织到研究组织与环境,再到研究组织与组织间关系阶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组织如何同其他组织发展合作关系,获取关键资源并实现创新已经成为决定组织成败的关键。用生态学的隐喻和社会网络理论的方法论对组织间关系进行分析,提出生态网资源配置方式。生态网将具有相同或不同价值体系、功能、属性的组织融为一体,在结点之间的紧密联系与交互的作用下形成价值共享和持续创新,从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培元  魏亚平  
以信息化、技术化等为特点的新型文化产业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因其存在的"少量的大企业、大量的小企业"的现状,使得新型文化产业的融资更偏向于直接融资。但融资体系落后、投资渠道单一、企业投资意识落后等,制约着我国新型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该采取新的直接融资方式,以促进新型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