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83)
- 2023(14070)
- 2022(12228)
- 2021(11718)
- 2020(9543)
- 2019(22013)
- 2018(21935)
- 2017(41189)
- 2016(23047)
- 2015(25657)
- 2014(25498)
- 2013(24307)
- 2012(22066)
- 2011(19767)
- 2010(19866)
- 2009(17915)
- 2008(16738)
- 2007(14467)
- 2006(12523)
- 2005(10786)
- 学科
- 济(79626)
- 经济(79540)
- 管理(60081)
- 业(56713)
- 企(46982)
- 企业(46982)
- 方法(37214)
- 数学(32003)
- 数学方法(31598)
- 中国(26749)
- 教育(23228)
- 农(22959)
- 财(20709)
- 学(20215)
- 业经(18548)
- 理论(17559)
- 地方(16343)
- 制(15599)
- 农业(15437)
- 贸(14376)
- 贸易(14369)
- 技术(14020)
- 易(13945)
- 务(13237)
- 财务(13171)
- 财务管理(13149)
- 和(13143)
- 环境(12614)
- 企业财务(12438)
- 银(11308)
- 机构
- 大学(311689)
- 学院(307689)
- 管理(119057)
- 济(113126)
- 经济(110314)
- 理学(104187)
- 研究(103185)
- 理学院(102925)
- 管理学(100998)
- 管理学院(100424)
- 中国(69288)
- 京(67058)
- 科学(64857)
- 所(50732)
- 财(50680)
- 范(50286)
- 师范(49904)
- 研究所(46651)
- 中心(45600)
- 农(45432)
- 业大(44983)
- 江(44402)
- 北京(42607)
- 财经(41504)
- 师范大学(40827)
- 教育(39435)
- 院(37963)
- 经(37870)
- 州(36100)
- 技术(35810)
- 基金
- 项目(215909)
- 科学(171371)
- 研究(163853)
- 基金(153985)
- 家(133302)
- 国家(132085)
- 科学基金(113564)
- 社会(100679)
- 社会科(95114)
- 社会科学(95093)
- 省(85609)
- 基金项目(81866)
- 教育(81515)
- 划(73656)
- 自然(73346)
- 自然科(71648)
- 自然科学(71630)
- 自然科学基金(70327)
- 编号(69140)
- 资助(62460)
- 成果(57437)
- 课题(49725)
- 重点(49601)
- 部(48605)
- 发(46799)
- 创(45303)
- 项目编号(42607)
- 教育部(42399)
- 创新(41915)
- 大学(41036)
共检索到439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颜建勇
从学科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等多个视角入手,对影响研究生教育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研究生教育结构的演变是多种力量共同驱动的结果。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结构 演变 驱动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恬恬
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定量考察了1991~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教育发展质量提升和数量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中国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发展的数量和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都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数量、基础教育的数量都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但基础教育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够显著;在几种教育发展变量中,高等教育发展的数量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最大,达到32%,其次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而基础教育发展的数量规模以及科技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弱,仅为1%左右。
关键词:
教育发展结构 创新驱动 经济增长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纪晓鹏 樊耘 刘人境
组织文化是组织战略性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区分了组织文化变革两种类型——"改革"与演变,并以组织文化演变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提出驱动组织文化演变的三种驱动力——组织任务环境变化、组织内部环境变化和组织成员参与程度,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就三种驱动力对组织文化演变的作用及三种驱动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组织内部环境变化对组织文化演变起正向作用,组织任务环境变化对组织文化演变起负向作用,组织员工参与程度通过组织内部环境变化这一中介变量,对组织文化演变起正向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文涛
以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投资、消费、出口与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分析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在不同阶段的动力作用。结合现实经济发展,剖析了各阶段的动力特点。下一阶段,要通过调整三驾马车的增长质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的结构优化。
关键词:
经济驱动力 经济增长 转型阶段 动力优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霄琼 薛鸿飞
基于2006—2020年中国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核密度估计、重心-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技术相关、非相关多样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6—2020年中国城市技术相关、非相关多样化水平均呈上升趋势,相关多样化水平上升得较快;技术相关多样化呈分异态势,而技术非相关多样化呈趋同态势。技术相关多样化呈高值集聚的空间趋势,分布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技术非相关多样化呈不规则分布的空间趋势,分布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创新投入是技术相关多样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市场规模是技术非相关多样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郑伟 付梅臣 丁茜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对于揭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机制、未来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绥芬河为典型案例,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法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时间和空间耦合角度分析边境贸易快速发展下的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演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边境贸易发展早期建设用地主要解释因素为固定资产投资,后期由于对外贸易结构变化,工业生产总值占主导作用;2000年之前自然地理因子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的主要限制因素,之后则是离对外贸易区距离、离边境线距离等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的作用逐渐加强。进行边境城市绥芬河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分析,既能丰富边境城市研究,也能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唐律诣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四川省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发展过程不仅仅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必须还有"量"上的提升。本文从经济、社会、民生等维度建立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四川省各市州城市化质量的时空演变、要素贡献率。研究表明:成都平原城市群和川南城市群所包含的城市城市化质量明显高于攀枝花除外的攀西城市群和川东北城市群内的城市,且经济发展质量、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等要素对四川省城市化水平的推动作用最明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炜 张蓉 刘延松
分析美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比较了中国和美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和结构,探讨了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如何为构建高等教育强国作贡献。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研究生规模与结构 中美比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靖
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研究生教育在结构方面逐渐形成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层次结构重心整体上移,本研比大幅缩小,硕博比先降后升;院校结构偏向应用型,技职院校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生教育增长点;学科专业结构日益完整,科技类专业在其中占据明显优势;培养形式结构不再单一,非全日制研究生比重趋于稳定等。
关键词:
台湾 研究生教育 结构 特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何仲节
一校多区、研究生扩招、后勤社会化造就了相对独立的研究生社区。社区是学生课余活动的主要空间,也是思想问题“多发地带”。数千研究生集中在一个社区,各种思想产生的集聚效应不可忽视,因此社区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亟待加强。由于学生与社区管理机构在行政和组织上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所以社区开展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必须以思想政治工作为龙头,实行条块结合, 齐抓共管。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校区 社区 研究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涛 侯兰功
【目的】测度与分析国土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不仅能揭示国土空间格局时空演化规律,并能为优化区域国土空间结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基于"三生"空间多功能视角,对2000—2018年三期成都平原用地类型进行划分,首先利用转移矩阵及动态度方法,探究成都平原国土空间格局在时间上的数量结构变化;接着采用地学信息图谱法、标准差椭圆以及重心迁移模型,分析成都平原国土空间格局在时空上的演化规律;最后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成都平原国土空间格局变化驱动力特征。【结果】(1)2000—2018年成都平原生产生态空间面积减少174 108 hm~2,生活生产空间面积增加73 806.3 hm~2,其中2000—2010年成都平原国土空间的变化程度整体高于2010—2018年。(2)2000—2018年生态空间向生产生态空间转移面积最大,转移面积为2410.03 hm~2,其次为生态生产空间向生态空间的转移,转移面积为2310.74 hm~2;动态度较高的地区位于研究区中部,且超过50%的区县动态度低于1.2。(3)2000—2018年稳定型国土空间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91.09%,前期变化型占比为5.49%,主要分布于成都市中心城区、绵阳市以及雅安市;后期变化型与变化型分别占比3.04%与0.38%。(4)2000—2018年研究区生产空间标准差椭圆面积以及扁率增加,长轴长度减小,其重心向东北地区偏移;生活空间长轴长度、短轴长度均呈现增加趋势,且转角减小;生态空间标准差椭圆呈扁率下降特征。(5)社会经济因子是成都平原国土空间变化的主导因子,其人口密度q值最高,为0.7816;各驱动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呈非线性加强,其中人口密度与路网密度的交互式作用影响最强,为0.8646。【结论】协调各用地间的矛盾与冲突,减轻人类活动对于用地的改造,是优化成都平原国土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国泓
[目的]在城镇化的背景下,为了促进重庆市城镇化的发展,对乡村空间结构进行整体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文章利用数据统计法和文献查阅法对各区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Arc GIS软件分析乡村空间分布的最邻近距离指数,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重庆市乡村空间结构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重庆市山地类型的居民点面积占到56. 4%,丘陵面积占37. 5%,平坝所占比例为6. 1%;大渡口区和南岸区村庄密度最大,分别为0. 31个/km2和0. 39个/km2,分布密度从内而外逐渐减小;重庆市乡村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包括地形因素、交通条件、城镇化水平和耕地因素等。[结论]重庆市乡村空间分布呈聚集分布,其分布特征与城乡距离有关。为了推动城镇化的进程,建议强化中心城市对周边乡村的模范带头作用,对乡村空间布局进行优化重组,为我国乡村空间结构的规划提供参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璐 裴旭 张淑林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分析了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的现状,认为以需求侧为主导的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带来了供需错配、质量危机、文化趋同等问题,应推进研究生教育调控机制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主动服务需求型的调控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应由管理向治理转变,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培养单位应由他律向自律转变,走以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市场、社会、个人等应由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变,激发多元主体的巨大活力。
关键词:
供给侧 需求侧 研究生教育 调控机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天巍 李朝霞 史志华 温利华 蔡崇法
都市圈边缘城市受圈层核心城市的影响,其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和驱动过程有着与一般城市不同的特征。笔者以位于武汉"8+1"都市圈边缘的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为例,在农户、乡镇、区域3种不同的尺度水平上分析其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过程和驱动力因子,并探讨LUCC驱动因素的空间尺度效应。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的变化在较大程度上受圈层核心——武汉市需求的驱动。不同尺度上的驱动因子和驱动过程存在差异,随着研究尺度的不断缩小,作用域较小或非普遍存在的驱动因子的影响力逐渐显现。在最微观的尺度,农户的主观选择对土地利用变更产生较大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思斌
以1992~2011年间经济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内生驱动力和外在拉动力进行对比,以人力资源投入和社会投资作为代表指标,寻找二者对经济的差异,结果发现,我国经济转型已初见成效,内生驱动力对经济的长期弹性已经超过外资拉动力,但在短期内还存在负相关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显示内在驱动力和经济增长是双向因果关系的,但是投资对经济增长仅为单向拉动关系。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内生驱动力 外在拉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